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的“遗产”:公鱼移植30年,是“宝藏”还是“杀手”?

提起池沼公鱼,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种小型经济鱼类原本只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当地比较小众的特色冷水鱼。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池沼公鱼(以下简称公鱼)一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产地也一直局限在东北三省。

海公鱼(上)与池沼公鱼(下)

和大家所熟知的银鱼一样,公鱼也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繁殖速度也非常快。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鱼的个头儿虽说不大,但都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过移植引种的热潮,银鱼的移植从1979年就开始了,而池沼公鱼的移植则是从1984年开始的。

在我国的自然水域,池沼公鱼的分布仅限于图们江、黑龙江以及鸭绿江的中下游。鸭绿江支流修建水库之后,大坝阻碍了池沼公鱼的生殖洄游通道,原本留在库区内的池沼公鱼就独立演化成了陆封种群。因此,现在国内的池沼公鱼可以分为两种生态类型:陆封型和洄游型。

黑龙江水系分布图

先简单说说银鱼的移植。1979年,太湖流域的银鱼首次被移植到了云南的滇池,这次的移植试验非常成功,仅仅是银鱼一个品种就形成了相当可观的捕捞产量(最高产量为3500吨)。到了90年代,云南省将近90%的湖泊和水库都移植了银鱼,洱海、星云湖、抚仙湖等都在移植之列。

银鱼移植成功的案例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池沼公鱼身上。1989年以来,公鱼不仅被移植到了博斯腾湖、乌伦古湖以及天池,就连新疆的赛里木湖、甘肃的刘家峡水库、青海的龙羊峡水库也都有移植,总体效果还挺不错。

池沼公鱼的移植:有成功也有失败

从生态习性上来看,公鱼和银鱼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都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食,繁殖能力也特别强悍。再者,这两种鱼味道都很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整条鱼都是可以食用的,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公鱼和银鱼的寿命也都很短。我国的银鱼种类有15种,绝大多数都只有一年的寿命,雌鱼产卵后就会死亡。相比而言,公鱼一般会在第2年的春季繁殖,繁殖期过后,大部分公鱼也会陆续死亡。针对公鱼的资源调查也表明,一龄鱼(体长7~9公分)所占的比例约为90%左右,2龄鱼(体长11公分左右)占比仅为8%~10%,3龄鱼(体长能达到15公分)就更加罕见了。

公鱼

即便公鱼的个体小、寿命短,但种群的繁殖率却很高。一条发育成熟的雌性公鱼平均能产下1200~4300枚卵,而且个头越大产卵量就越高。此外,在水温为10~18℃的条件下,受精卵在14天内就能孵化出鱼苗,这也进一步提高了该种群的存活率。

需要注意的是,公鱼的移植试验并不能100%保证成功,移植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对大多数地区而言,公鱼都是一个新物种,在刚开始的“定居”阶段很容易被其他肉食性鱼类捕食(比如黑鱼、鳜鱼、翘嘴鲌等等),这是移植成功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鱼鱼苗

从近几年的移植试验来看,甘肃省的刘家峡水库移植效果相当不错,经济效益颇为可观。2016年,刘家峡水库的公鱼产量就达到了45.6万公斤,2017年进一步增加到51.2万公斤,平均每亩的产值是之前的12.3倍。

“刘家峡经验”表明,受精卵的投入密度控制在2000~4000粒/亩即可,如果移植顺利,那么2~3年之后就能产生一定的渔业效应。在移植种群稳定下来之后,繁殖群体的密度至少要保持在50尾/亩以上,这样才能保证来年获得稳定的产量。

怀卵的雌性公鱼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公鱼的移植能大获成功,但几年之后还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近亲繁殖导致的种质衰退。

还是以刘家峡水库为例。在刚开始移植的前几年,公鱼的平均体长都在10公分以上,但之后个体就开始朝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公鱼的生长速度越来越慢,商品规格明显变小,经济价值也会随之变低。

总体来看,公鱼和银鱼一样,每次移植尝试都有一定风险。很多水库连续好几年引种都接连失败,赛里木湖和达乌松湖就是典型的案例。相似的大水面水体还有很多,比如伊利塔尔基水库、阿克苏黄公湖、巴州大西海子水库等等。

赛里木湖周边地形图

即便如此,很多人对公鱼的移植还是乐此不疲——毕竟,公鱼本身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都很诱人,即便有风险也值得一试。

在国际市场上,公鱼是非常吃香的。比如在韩国,公鱼被视为儿童和老年人的高端营养品,每年的需求量都在2000吨以上,市场供不应求。在2000年,国内加工的公鱼产品只有400吨左右,全部都销往了韩国和日本市场,创造的总产值多达800多万元,总盈利106万元。由此可见,这条鱼带来的“生意”是多么暴利!

可能有些人会问了,盲目追求经济价值而大肆移植,这会不会使公鱼成为下一条“银鱼”呢?公鱼的移植会不会使某些土著鱼类陷入生存危机呢?

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从食性上来看,公鱼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水生昆虫以及水生寡毛类,看起来似乎并不会对其他鱼类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可别忘了,银鱼同样也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结果差点导致抚仙湖的抗浪鱼灭绝,云南的滇池金线鲃、银白鱼也是相似的命运。

抚仙湖抗浪鱼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媒体方面并没有出现过池沼公鱼使土著鱼陷入濒危的负面报道,反倒是公鱼和银鱼的竞争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人们发现,在公鱼越多的湖泊和水库中,大银鱼的移植越不容易成功,两者之间极有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除了抢占底层资源,大规格的公鱼还会直接吞食大银鱼的受精卵,这对银鱼的种群生存产生了致命影响。研究人员曾对153尾公鱼的消化道进行过解剖,结果发现银鱼受精卵的出现率为12.4%,平均每尾公鱼吃掉了6.3枚卵,最多的一条吃掉了57枚卵。

总之,公鱼在全国范围内的移植前景相当不错,安全性也比银鱼更高。在做好生态评估的基础上合理移植公鱼,既能够充分利用闲置的水面,又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于池沼公鱼的移植,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池沼公鱼##银鱼##保护生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肃省刘家峡水库“开渔”迎丰收
《想钓鱼跟我走》7 冰钓池沼公鱼技巧
知识库|常见淡水鱼大全,让你的餐厅年年有“鱼”(下)
铁岭市南城子水库池沼公鱼生产形成产业化
北疆夏季野钓“五道黑”钓赤鲈的技巧
徐家河银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