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天应人:神奇的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即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

01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1901~1998)通过数万个数据,经过数月测算,提出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这张人口密度图被附在胡焕庸当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之后。后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在2009年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胡焕庸线”仅次于“珠峰测量”,名列次席。

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上的一条分割线,大致是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这么一条从东北到西南的45度角斜线。这条线的东南侧,人口稠密,降水充沛;而这条线的西北侧,则是地广人稀,天气干旱。

这条线并非自古就有。秦汉时代,西北人口比例远高于现在。

然而宋元之际的一次全球气候突变改变一切,西北地区气温降低,雨水减少。

全国人口从此向东南一侧聚集,并随着农业发展稳定增长,胡焕庸线逐渐成型,直至如今。

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线颇为吻合,也是中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还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

02

理解中国的一切经济现实,都要从这条岿然不动的胡焕庸线开始。

胡焕庸线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过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人一次次地大规模从胡焕庸线的东面迁往西面,一次次喊着“人定胜天”走向广阔天地开创未来。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然而胡焕庸线一巴掌把我们打回现实。

事实上,从1935年胡焕庸提出这个地理划分以来,线两侧的人口比例几乎不变。

东南半壁土地面积占36%,人口占96%。而西北半壁土地面积占64%,人口占4%。东南侧的人口密度,是西北侧的42倍。

GDP对比上,胡焕庸线西北一侧贡献中国GDP的4.3%,东南一侧则贡献95.7%。

2014年4月11日,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有人发现,用户们依然从东北到云南划出一条清晰边界,一边满是QQ在线的信号,另一边就是大片黑暗,一如1935年胡焕庸所划的人口分布图的模样。

沧海桑田,唯独这条线“岿然不动”,依旧是金属质感分割线

这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向外迁徙的步伐。

这让胡焕庸忍不住在论文中感叹:“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03

所谓人定胜天,不过是顺应自然而已。

如今,胡焕庸线也是路网、雾霾、风景名胜、教育资源的分界线。

这条线决定:西北一侧的省份没法均衡发展,全省只能优先发展重点城市,不然聚集效应都起不来。

这条线决定:在西北一侧炒房,最好先确定自己不是击鼓传花的末位。

甚至有人说:房产投资不过胡焕庸线。

有没有机会突破胡焕庸线?别总想着人定胜天,谦恭一点,我们顺天应人吧。

在高科技、互联网、秒通的新时代,中国政府的做法是“新型城镇化”。即在胡焕庸线的两侧,先不追求人口上的平均,努力实现公共服务上的均等。与此同时,还有一带一路ing。

《易经·革卦》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天地日月不断地变化而又合乎于自然法则,就形成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既合于天道,又顺应人心。革卦顺应天时,可以做成伟大的事情,它的意义是很深远的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焕庸线
横贯神州大地的三条神奇的分界线
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瑗珲—腾冲线
东西的困局
这条分界线为何如此神奇
南北差异算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