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室有兰花不柱香

——中国人的兰花情结

兰花,被称为花中君子,十多年前,“君子兰”一度成为贵如黄金的“金子兰”,足见其地位。

在群芳谱中,芳香型的花卉远不止兰花一种,如梅花、茉莉、水仙、夜来香、桂花都是香韵十足的,但兰花却在审美的演变中,独占鳌头,被称之为“国香”。

明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说:“古有云,梓为百木之王,牡丹为百花之王,葵为百蔬之王,松为百木之长,桂为百药之长,而兰则为百草之长。”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中国人对梅花的情结。

其实,就兰花本身而言,也不过是一种兰科兰属常绿的草本植物,“其叶如带如剑,花三萼而小,并无惊人之貌”,且还“与萧艾杂处”、“与众草为伍”,但其最终能赢得如此地位,应该说除了是人的审美,还有其特别的芳香。

对兰花的推崇,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现在的文献上看,最早的记载在《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而后历代均有咏兰之作赞美兰花,最终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题材。

孔子《家语》中就曾吟道:“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冷而萎锁。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是把人的高洁与兰联系在一起,这恐怕也就是后来“君子兰”的由来。

屈原在《离骚》中也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接车兮,杂杜衡与芳止。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也同样表达了众草皆浊兰自清的情感。

汉代张衡在《怨诗》中云:“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日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我闻其身,载坐载起。”

嵇康《酒会诗》中的“猗猗兰蔼,植彼中原。绿叶幽茂,丽蕾浓敏繁。馥馥蕙芳,顺风而宣。将御椒房,吐熏龙轩。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陶渊明在《饮酒》中吟得“幽兰生庭前,含薰带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也突出了兰的与众不同。

贵为皇帝的李世民,也写下了“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认为君才有资格佩戴兰花。

著名诗人杨炯在《幽兰赋》中有“隰有兰兮兰有枝,赠远别兮交新知。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离。”也同样是把孔子的意思融入其中,说明君相交亦发兰花一般。

宋代黄庭坚对兰花也有这样的评价:“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书幽芳亭》),把兰花上千到了“国色天香”的高度。

因此,我们就不难想到,兰花之魅力不只是其清正、清雅,而确实有其特别的韵味,而且这种味道一定令人感觉到非常舒服,否则就不会把“吹气如兰”来形容美女的呼吸的迷人了。也就是说,兰花的香具备了浓而醇,但却不刺鼻;香气飘逸还具有穿透力。其幽幽不绝,如丝如缕,所以又被赞为“幽香”、“幽兰”。

中国兰大多为地生兰,根据其开花的时间,又有不同的别称,如正月前后开的叫“墨兰”(也叫报岁兰)、二月开的叫“春兰”、三至四月开的叫“蕙兰”、六至八月开的叫“秋兰”(建兰)、九至十月开的叫“寒兰”。当然,有时文献中容易把兰与兰草或者是菊科类的东西混为一谈,如蕙草,以产湖南零陵的最有名,叫零陵香,不过它是一种制作香料的原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创作于兰亭,而兰亭据《越绝书》载是越王勾践种兰艺兰之后,在兰渚建亭以记之,故称兰亭。这场盛会也足可以说明兰在中国文人心中的地位。

人们在与兰花的亲近熟悉过程中,逐渐认识和领悟到,兰虽无牡丹丰容富贵之态,桃李娇媚明艳之姿,却自有一种高雅清丽的韵致,让人不能等闲视之。

当然兰花的成为君子的地位,中国的文人是作出了贡献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的价值追求。《孔子家语》中曾指出:“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一臭,亦与之比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于必慎其所处者焉。”这也就为后世文人和士大夫作了一个标杆性的审美标准,也使兰成为君子的象征。

虽然生长在幽岩绝壑中,却能抱芳守节;怀此馨香之质却有慎独之志,充满着感染的魅力。所以辛弃疾在《卜算子》中这样抒情: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处寻。

因为兰有君之德,故丹青手们爱将梅、兰、竹、菊并列,如明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清王概编有《芥子园画谱·梅兰竹菊四谱》等,被画界称之为四君子画。

在这此艺术作品中,大体以都有一个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兰含青孕碧,葱秀峭健,霜临见杀,其性不变,娟洁清芬,自尊自爱,不随流俗,不媚世态,其贞姿高韵,成为画家们寄托情志的最佳题材之一。

尤其在当国家积弱遭辱时期,兰更是成了爱国者表达民族气节的喻体和象征。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所南为示不忘宋室之意,画兰常露根无土,曾云:“土为蕃人夺,忍著耶!”是谓“露根兰”,以抒发对故国思念的耿耿情怀。明清之际僧人石涛,号苦瓜和尚,擅写兰竹怪石。在一幅《露兰风竹图》中,他将亡国的隐痛化作笔意纵横,以清风比作大清,画兰、竹遭到“清”风的摧残,却芳心无改,劲节不折,隐晦曲折地吐露了自己不可移易的心志。

秋瑾的《兰花》诗云: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从轩顾,羞于凡花半艳俦。

纳兰性德《点降唇 咏风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郑板桥《八畹兰》: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以上种种,都折射出了人们爱兰、崇兰、育兰、颂兰,因为它芋蔚独秀,芳香自许,姿态高雅,德操特立,故而一向是珍贵的观赏花卉,给人以审美意义上的、精神上的愉悦、慰藉和享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空谷幽兰
291:兰花的文辞乐律之美
兰花的诗词歌赋
用诗词,演绎兰花与文人的前世今生
护得幽香到晚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