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饶人处且饶人”原来出自一首诗,上一句更具哲理!

在古典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唐诗宋词一直是不可替代的璀璨明珠,不仅给予了我们精神上的享受,也让我们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特别是李白、杜甫、苏轼等著名诗人留下的诗篇,千百年后再读依旧是余音袅袅,振奋人心。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这样一群诗人,他们的诗作流传千古,可诗人本人却不为人知,甚至还有人还将他们的作品当作是俗语来传播。比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然而他的作者夏元鼎却不被后人所熟知;还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很多人误以为是一句俗语。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句“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有着同样的经历,人们经常把它当做一句俗语,告诫别人做事须留余地。比如在《红楼梦》五十九回,平儿就曾说过这句话。

当时宫中的老太妃死了,贾母王夫人都要进宫祭拜,大观园一时无人看管。没过几天,丫鬟春燕和她的母亲闹起矛盾,都闹到了宝玉的面前。宝玉十分生气,要找平儿评理。平儿知道这件事后劝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得将就的就省事吧。”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出处是宋朝一位道人所写,全诗如下:

《绝句》

蔡州道人

烂柯真诀妙通神,

一局曾经几度春。

自出洞来无敌手,

得饶人处且饶人。

根据《唾玉集》记载,在蔡州有一个修仙的道人,精通围棋对弈。传闻他每次下棋与人对局时都要让对方先走几步,可即便如此,还是屡战屡胜。有人好奇地问他,为何总是让对方先走几步呢?蔡州道人笑着吟出一首诗,也就是上面这首《绝句》。

“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诗的开头两句先写了蔡州道人高超的棋艺。

“烂柯”两字借指下棋,当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传闻晋代有一个名叫王质的人,一次在山中砍柴的途中看到有几位童子在下棋。王质凑前去看,童子将一个形状像枣核的东西递给王质,让他吞下。王质吞下后竟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童子问他:“你怎么还不走?”王质才起身准备离开,结果他发现自己的斧头已经生锈。等他回到家,与他同时期的人也都去世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已经过去100多年。

著名诗人刘禹锡还曾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用过这个典故,但不同的是刘禹锡表达的是世事沧桑,蔡州道人是为了突出棋艺的高超。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得饶人处且饶人”一句,更是人人吟咏的名句。其中“自出洞来无敌手”表达了诗人强大的自信心,“得饶人处且饶人”是诗人内心的谦和。蔡州道人与人下棋,所追求的不是谁胜谁负,而是一个“和”字,一种身怀高超技艺却仍能以悲悯之心看待弱小的“和”。这等境界,普通人是难以抵达的。

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仅适用于下棋之道,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回心平气和”,在人际交往中,无论何时、何事都不能做得太绝,要给人留有余地,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你足够强大,有资本去饶恕别人,否则别人也不会信服于你。

END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饶人处且饶人”,其实上半句更霸气,成英雄好汉口头禅
俗语:“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前一句是什么?很狂很暴力
“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只是在自我安慰,上半句才是现实!
无名道士与人下棋必让子,却从无败绩,写下一首诗成千古名句
为何人们不愿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上一句?确实不适合普通人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