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观世界不存在,理念决定事实,霍金模型实在论有何深刻意义

这是个有争议的话题,到底这个世界有没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区别?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明显的认识就是有主客之分,世界明明就在那里。然而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这样的声音,不存在独立的客观世界,主客是一回事,特别是这样的世界观往往出自一些大师之口,比如霍金,他说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叫依存模型的实在论。

我们今天就在尝试分析下,霍金的这个模型实在论,到底是指什么,有何实在意义,为什么会说现实不存在,如果说现实不存在,那么存在的那个又是什么 ?

我们先来看看几张图,如下图01和图02,你看出来是什么了吗?

图01

说实话,这两张图,小务虚保存收藏好久了,也看过好几次,一直没看明白是什么 ,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答案。

为什么会看不明白是什么 ?我们的大脑的认知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图02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我们都至少看出来是一些黑色的图案,只是我们的大脑没法把这些黑色图案,转化为我们所能理解的场景或者模型,这些图案对我们无意义。

我们再来看如下这张图,你看出来是什么了吗?

大部分人,依旧会觉得只是一些黑色的图案,除此之外,感觉不出是什么,只是觉得有点熟悉。

图03

如果我们看完如下这张图04,再回去看上面这张图03,我们就会焕然大悟了,我们终于看懂一张原来看不懂的图了。

原先看不懂,是因为大脑里面没有对应的场景或者模型【我们下面统一称为模型,以对应本文主题】,后来看懂了,是因为大脑里面建立起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当前眼下所看到的这个事物。

图04

这就是霍金的模型实在论的一个通俗版本,不是特别精确,帮助大家理解。

我们假定,如果我们的大脑是一张纯白纸,比刚出生婴儿还白的白纸,没有任何模型,那么我们将无法解读这个世界,我们要看得懂这个世界,要与这个世界能链接上,我们至少需要一个以上的模型

因此,霍金的模型实在论说,不存在独立于模型的的实在。

我们都必须通过模型才能与实在链接,也就是大脑必须通过模型才能触达客观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大脑并没有直接触达外界,我们人无法直接接触外在的事物,我们并不知道有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

我们无法证实。

事实上,即使是本文开头的那两张图01和02,我们能看到黑色块,即已经表明我们大脑里面已经存在模型,只是这种模型是相对较底层的,内置到基因层面的,这样的模型把与黑色对应的光波的波长在我们的视中枢转化为黑色的感觉,发送到我们大脑,然后大脑调动事先已经存储的模型进行模拟与判断,试图解析这些黑色图形到底是什么,由于大脑里面没有另外一些模型与之匹配,于是大脑发送指令,这是一些没有意义的黑块。

对于图03,一开始大脑也无法判别这些黑块是什么,直至图04,我们把图04的模型输入我们大脑,然后再回去看图03时,此时,我们即可以读出对应的“事实”。

  • 这一个过程涉及2个主要模型,一个就是读到黑色图案,另外一个就是对黑色图案进行判断。
  • 图04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为什么觉得他有意义,因为他涉及我们生活里的2个人物场景模型,我们把他打包成一个单独的场景模型,于是就能读出图03。

没有主客之分,客观与主观是一回事

我们会把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称之为客观世界,眼见为实,把它们称之为事实,然而,当我们大脑里面事先如果没有对应的模型时,我们的事实不见了。

这就是霍金依赖模型决定论的含义,没有独立于模型的事实,我们所说的事实都必须跟我们的大脑里面模型对应,也就是必须跟观测者的观测对应

没有模型,即没有事实。

我们试一下用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来理解一下,量子力学说一个物体既没有明确的速度也没有明确的位置,除非当我们观测的时候。

我们不观测的时候,物体存在不存在,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有观测的时候,才能确定其存在,不观测的时候,它就没有确定的状态。

这跟我们日常的经验是相违背的,我们一直认为,客观事物不就存在那里吗,跟我人看与不看又有何关系呢。

实质上,是有关系的,之所以我们感觉不到,那是因为我们处在宏观的世界,当我们看一个物体的时候,必须发射了一个光子撞到物体上,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扰动的任何我们观测的物体,只是这种扰动在宏观世界可以忽略不计。

任何物体,任何我们认为的客观存在,当我们不观测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并不知道这个物体到底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只是用我们大脑里面的一个比较符合现实的模型来认为他那样存在着

当我们发送一个光子去探索目标事物时,这已经是通过一个模型去与客观世界链接了,只是这个光子模型,是相对更底层的模型,光子的本质是能量,他并没有明亮或者颜色之分,所谓的颜色之分,只是光波的不同波长而已,我们的所有其他感官也同理。

感官模型把扭曲后的世界,发送给我们,于是我们只有这些模型触达世界,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我们并不知道。

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有模型存在,也就是我们能确定我们的思想存在,这就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因此,我们说,没有主观与客观之分,它们是没法区分出来的,它们是一回事。

模型实在论

霍金说,讨论哪一个更实在没有意义,我们永远只能通过模型来构建我们的世界,因此,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应该讨论哪一个模型才能更好的匹配我们的观测,面对当下的这个世界,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模型来与之对接,霍金说这个才是最有意义的。

如下这张图中间的字,让一个没有学过数字和字母的小孩来看,他一定只是觉得那是一个图形。

  • 如果这个小孩学过数字,则他能读出是13,因为他大脑里面有对应的数字模型
  • 如果这个小孩学过字母,,则他能读出是B,因为他大脑里面有对应的字母模型。
  • 如果他都学过,则他都能读出来。

图05

这幅图说明2个问题:

  • 你选择什么样的模型,就能读出什么样的结果,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 你不可能同时选择2个模型,你越选择其中一个,意味着另一个越没有。

比如霍金说,首先我们并不能说,我们人类的模型比生活在鱼缸里的鱼所看到的世界的模型更好,模型没有好坏之分,就好比上面你读出B还是13用不同的模型,这些模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用什么模型,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他说如果你是生活在鱼缸里的鱼,那么通过鱼缸来看世界,那么你的模型会更简便有效。但是如果人们是想探索太空,此时还通过鱼缸来看世界,则就不合适了。

但是,我们不能同时选择2个模型来作一次观测与判断。

比如如果你用鱼缸模型,看到的直线就是曲线。鱼缸外的模型,直线就是直线。

比如上面图05,你选择数字模型,你就只能看到13,你选择字母模型,就看到B,我们不可能同时看到B和13。

原因还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你把速度测得越准确,则对粒子扰动越明显,结果位置越不准确。反之也成立。

因此,我们不可能同时选择2个模型,特别是对那些对立的模型。

模型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我们可以同时拥有非常多模型,但是在一次观测一次判断时,我们只能用一个模型,因此,霍金说哪个好用就用哪个。

模型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是否匹配观测之别,是否符合你的生存之别,这是个很重要的哲学观。

你不能说,我们的直线模型会比金鱼的曲线模型好。

如果我们也生活在鱼缸里,那么此时鱼缸的模型会更匹配生存,此时,我们会改变说,曲线模型会比直线模型好。

一个模型一旦有效的维持了我们的生存,我们随即会对这个模型产生强烈的信任与依赖,以至于排斥其他模型,特别是不同的对立的模型,都地成为抨击的对象。

一位妈妈一定会坚定的说上图就是一位婴儿,而普通人大多是看到海与树。在妈妈的眼睛里,婴儿模型更符合他的现实,他会用婴儿模型来看一切,仿佛她的世界就只有婴儿。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如下这张图就是一些黑色的图像,而一位基督教徒则可以看得出是耶稣,我们信仰一个模型,我们就会用这个模型来看待一切。

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的眼里,每个问题都像一颗钉子。

比如佛教者都会把一切读成佛的东西,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可以跟佛的模型对上。而对于老子爱好者,他的世界则充满《道德经》。

我们会用我们所坚信的那个模型来解读一切,这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他符合我们的生存即可。

哪个模型好用,就用哪个。

模型似乎都有强烈的遮蔽力

但是却出现另外一种情况,模型似乎都有强烈的遮蔽力,一个模型在我们的生活里面太有效了,成为我们的信仰,结果这个模型成了我们的唯一,于是模型成了我们的边界,我们被遮蔽在边界内。

正如鱼缸内的鱼,拿着他的曲线模型然后郑郑有词的跟猫争论,而猫也拿着他的直线模型试图说服鱼,争论没有意义,当我们试图为自己的模型世界辩解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自己模型的构建的边界内了。

一旦构建起这样一个边界,随即很难做到哪个模型好用用哪个了,我们怎么就知道,自己的模型就是正确的呢?

又或者说,这个模型当下符合我们的生存,但谁又能保证,这个我们所坚信的模型,会一直正确呢?

哪个模型好用用哪个

哪个模型好用,就用哪个,这是个重要的世界观。

它是霍金在他的《大设计》里面的一个哲学观,霍金没有作详细的说明为什么,而这里面实质上有深刻的道理在,我们其实很难做到哪个模型好用用哪个!

我们必须清楚的一个是,模型的有效性,在于它匹配当下的那个场景,然而世界是错综复杂的,还是不断变化的。

如下这张图,箭头所指的圆,你觉得左边的大,还是右边的大?

你一定会觉得左边的比右边的大,而实际上,这两个圆是一样大的,所不同的是,他们分别被周边的那一圈圆给影响了,周边是小圆的,会使得中间的圆看起来更大。周边是大圆的,会使得中间的圆看起来更小

我们视觉的这个模型是匹配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的生存环境的。

我们视觉看一个东西大还是小,不是由物体本身的大小决定的,而是被我们所选择的对比模型给决定的。

  • 我们选择的对比模型如果较大,则会使得我们所看到物体变小。
  • 我们选择的对比模型如果较小,则会使得我们所看到物体变大。

如下这图,你一定会觉得左边的白板更长,右边的白板更宽,但是实际上,他们是一样的。

大的会使小的看起来更小,小的全使大的看起来更大。

我们视觉的这个对比式的模型,有利于我们在丛林生活中作出快速的判断,有利于基因的传承,然而这种动物般的模型,这种内置到我们基因层面的模型,却是日常生活里面的最常用的模型,尽管当今,我们已经不需要生活在丛林当中,这样的模型,还是单方面主宰着我们。

底层情绪模型

200-300万年前,当我们在丛林中当猴子的时候,估计我们需要如下的这种愤怒,才有可能吓跑动物而不用去打斗就能存活下来。因此,愤怒恐惧的这类情绪,成为我们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因此,此类感官的本能反应成为我们本性里面,默认调动的不能选择的模型。

我们把这类底层的模型叫情绪模型,这是通过长期的基因突变与自然选择内置到基因层面的,是自动化调动的。

为什么男人会觉得细腰肥臀的女人有美感?因为这代表着生育能力,代表的基因传播的能力,这是美这个模型在基因层面的一个表达。

而女人,会觉得男人虎背熊腰有美感,是因为男人在丛林中进化的时候,肩负着去外面搏斗寻找能量的重任,于是我们会不自觉的就会有冲动,情绪冲动,这些都是最底层的模型,这些最底层的模型,影响着人类后续相应模型的迭代与进化。

最底层的模型的控制力是明显的,越往后的进化出来的模型,似乎控制力逐步降低,特别是到理性层面的模型,但是我们却不能忽略一个事实 ,就是所有这些呈现进化关系先后的模型,往往都存在我们的每一次对外界的反应当中。

  • 比如当我们看图01和图02时,我们看不懂,只看到黑色图形,这里只调动一个感光模型。
  • 看图05时,调动了感光模型及字母或者数字模型。
  • 而当我们看上面的女人或者男人时,除了调用感光及人图像模型,还调动了最底层的情绪冲动的模型,而这个最底层的模型的调动,是本能性的,自动调动的。

因此,当我们认定一个模型时,我们随即很难做到哪个模型好用就用哪个。

因为认定一个模型,其本质是,这个表层的理性模型关系到我们底层的本能模型,比如关系到能量获取,或者诸如上面的性冲动的情绪。

于是理性模型被底层的情绪模型控制,一旦情绪介入,理性模型即变得不理性。

不执着任何模型

理性模型,最终都会调动到底层的情绪模型,而如果一旦激起情绪,情绪即会自动化实现对机体的调动,因为这是丛林时代的首要生存法则,因此,如果情绪产生,理性模型随便无法很好做法理性,它会在情绪的遮蔽下自动化进行。

因此,霍金所说的,我们不讨论哪个模型比哪个模型好,因为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模型,不存在一个模型能解释世界的方方面面,我们只需要在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型即可。

这里蕴含着霍金的一个哲学观,即不执着任何模型,他说讨论哪个模型真假没有意义,只要在我们观测时能有用,我们就用那个模型。

这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它不但可以消解掉很多无谓的争论,还可以做到把我们从对单一模型的遮蔽中解救出来,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当我们处在鱼缸时,我们知道我们可以用曲线模型来看世界,同时,我们不会坚信当下的曲线模型是唯一的,曲线模型当下有效,那是因为我们此时处在鱼缸中,我们知道我们可能下一次,就需要跳出鱼缸了,采用鱼缸外的直线模型。

我们所需要应对的实在有非常多,世界是极为复杂的。

因此,我们需要用到方方面面的模型,以对应不同的实在,哪个好用就用哪个,不执着任何单一模型。

汇总:

  • 我们无法直接触达真实的世界,我们并不知道它存在不存在。
  • 我们都必须通过模型来与世界发生关系。
  •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模型将决定着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 没有哪个模型比哪个模型好,只有哪个模型更匹配现实。
  • 因此,不执着任何模型,哪个模型好用,就用哪个。

小务虚专注务虚,缺乏务实能力,如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支持纯粹的创作活动,因善流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霍金认为,没有那个最客观真实的实在,只有我们建立了模型和这个模型框架下的实在
哲学已死,霍金要取代上帝——《大设计》之最新解读
霍金的‘实在论’和佛家的‘空’
真实世界的“真实”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 (之三)
《大设计》| 柴知道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