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4岁男子压力山大:不认同父母生活态度,害怕沟通被称不孝"

​有一位年轻人说刷到我的视频以后,希望和我交流一下,也算是倾诉一下吧,他觉得自己压力很大,父母的生活态度他不认同,但是又没有办法沟通,说出来又怕别人说自己不孝

他44岁了,结婚比较晚,38岁才有了自己的孩子。

他说父母都是打工的,收入不高,把他供到大学毕业也不容易,他从上大学开始也在勤工俭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现在父母也是近70岁的人了。

工作以后,他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他大学毕业以后,父母基本上也算是躺平了吧,也在打工,但是没有以前那么努力,仅仅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

他说我父母没有自己的规划,过着走到哪里哪里黑,哪里黑了哪里歇的日子。他们没有社保,没有医保,但是似乎也并不着急,更没有考虑过将来怎么养老的问题。

父母就我一个孩子,我不可能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工作以后我特别努力,收入也还不错。我攒了几年的钱,给他们两个都买了社保医保。当然买的不是高的,我也没有那个能力买最高的。他们现在每个月每人也有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他们觉得万事大吉了,从来不考虑存一分钱,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小病从医,大病从死,还说网上都是这样说的。

那个时候他们还年轻,我说让他们适当存一点钱,他们就会骂我,说将来不拖累我,小病也有医保,大病我们就不治了。

我也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小病从医,大病从死。这位年轻人的话,促使我觉得还是应该谈谈这个话题。

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忧患意识比较强吧,我觉得小病从医,大病从死这句话理论上是没有错的,但是实施起来真的不容易。

首先,如何界定什么是小病,什么是大病?花多少钱算小病,花多少钱算大病?

比如说当你发生心梗的时候,装一个心脏支架就能让你正常生活,但是需要花费几万块钱,是装还是不装?

有医保的,这不是大问题,那位年轻人的父母买的是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并不是那么高,那肯定手里就需要有积蓄。

有些病,有钱就能治,没有钱就不能治,而这个钱可能不是特别多,但是也不少,是从医还是从死?

假如这个病愈后特别好,但需要一笔不少的钱,你能选择放弃吗?如果不能,你手里没有钱,这个压力势必又转移给了孩子。

说小病从医,大病从死,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

得了花再多钱都治不好的病,你也很老了,确实可以选择放弃。但很多时候因为仅仅因为没有钱但有治愈的希望,却选择放弃,对你的孩子也是一种折磨,一种残忍。

绝大部分人面对生死,平常说得很坦然,很豁达,很轻松,好像能够做到云淡风轻,真到了那个时候还是会珍惜生命的。特别是年龄并不太老,比如60多,70多,你会选择放弃吗?

任何时候,钱才是一个人的底气,特别是当你面对生死,你有强烈活下去的愿望,很多时候只有你的积蓄,你的钱才能支撑起你的愿望和想法。

这位年轻人说,他现在自己有了孩子,花费也很大,他真的害怕父母得什么重病大病,他确实承担不了,压力太大了。前段时间,他父亲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手术,自费了近5万块钱,全是他出的,也掏空了他的积蓄。

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毛病越来越多,他确实感到了害怕。 父母以前没有规划,现在当然也存不下什么钱,全部的担子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他希望我能做一期视频,谈谈这个话题,不要觉得小病从医,大病从死是一件很潇洒很容易的事情。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还是应该自己为自己做一些养老的准备。

人都不是一天老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父母年龄都不大,如果那个时候能够为自己的养老做一些准备,孩子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

小病从医很容易,绝症从死也不难,但大病从死没有那么容易,无论是心理还是金钱,都会成为难题,摆在自己面前,摆在孩子面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56岁,我不插管,也不进ICU,小病从医,大病从死,余生不养老
二十年后,农村的独生子女很可能面临这三大难题,很现实
68岁送走2位9旬老人后坦言:我以后不养老
小病从医,大病从死,不治之症从轻治
我是快60岁的人了,身后事我都跟女儿谈好了!1,小病从医,大病从
弘一法师,晚年面对生命的态度:大病从死,小病从医。#李叔同 #弘一法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