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爵位与华夏爵位之分析

阅读此文大约需要5分钟,谢谢您的耐心阅读与评论!赞您!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些名词在西方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公爵和伯爵的出镜率最高,一般公爵被称为大公,比如立陶宛大公国、基辅罗斯的罗斯大公,甚至在当代世界,依然存在卢森堡大公国和安道尔大公国。伯爵一词被大众熟知一般就是著名的文学作品《基督山伯爵》,法国作家大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

国王与领主

在我华夏文明体系中,爵位分为两个时代:先秦邦国时期、秦至清郡县时期。先秦邦国时期的爵位以周朝为典型,周武王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之后大封诸侯,这时封的宋国为公爵,鲁国为侯爵,燕国为伯爵,后期再封的楚国为子爵。到了秦朝之后,尤其是汉高祖刘邦说了那句著名的“非刘氏不得封王”之后,我华夏封爵制度大变,基本上就是皇室宗亲依血缘和功劳大小,封为亲王(一字王)、郡王(双字王),而功臣一般封为国公、县侯,其他爵位少见于史书记载,宋朝时有零星子爵的记载。

说起这封王,还真是我华夏历史上一大难题。来,我们来梳理一下,大家就看出这里面帝王之纠结程度。

秦朝:未封诸王,初行郡县;

西汉: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东汉:权臣魏王,篡汉自立;

晋朝:宗室封王,八王之乱;(晋为分界点,从此后面的朝代之王爵只虚封名号,不给封地,至明清又再次实封)

唐朝:封王无权,藩镇作乱,受制宦官;

宋朝:封王无权,限制武将,富国弱兵;

明朝:封王实权,靖难之变;

清朝:封王实权,三藩之乱;

总结规律就是:如果实封王爵,那就是天下大乱,同室操戈;如果不封或虚封王爵,那就是皇室受辱,遇险时无外援。所以,华夏历朝历代的帝王尤其是开国帝王就在这反复纠结中重复着治乱循环,到封建王朝的末日也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反复爆发的封王之乱

好,回到我们的公候伯子男话题。其实,欧洲的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一说,这种说法其实是汉语翻译时为了方便国人辨识而才用的生硬办法。那么,欧洲的爵位到底是什么呢?

欧洲的封建爵位,一共分六个等级:

第1等级: 安派尔(Emperor,自称罗马帝国继承人)

第2等级: 克因(King,有实际封地)

第3等级: 杜克(Duke,有实际封地)

第4等级: 康特(Count,有实际封地)

第5等级: 波恩(Baron,大部分有私人城堡或庄园)

第6等级: 奈特(Knight,大部分没有封地或庄园)

那么,这六个封建爵位等级,与我们华夏的古爵位之间是如何对应的呢?

见下图:

西方爵位与华夏爵位对照表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基本了解了我华夏与西方封建爵位之异同。但是,我华夏之古封爵,在周朝时期的实际情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大家都知道,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实际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共传国君三十二代,计三十七王,享国共计七百九十一年,人称周朝八百年江山社稷。传说,当年姜子牙直钩悬钓于渭水,周文王姬昌慕贤名而访之,姜子牙纵谈天下大势,横析商周民心,一番真知灼见令周文王欣喜异常,遂邀姜子牙回朝共治天下。这时,姜子牙指着一辆竹车,说道:“贵人可否为我拉车”,求贤之心切的周文王欣然应允,然而,当拉到二百七十六步时,忽然发现方向拉反了,于是周文王又转身向东拉车,当拉到五百一十五步时,周文王实在是没有力气了……,这时,姜子牙说道:“贵人拉车七百九十一步,好吧,我就保大周七百九十一载之天命”。这当然是民间传说,后人根据野史附会,口述流传至今,这也是我华夏之一文化现象。

经典的姜子牙影视形象

后来,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灭商于牧野之战,当时并没有后世说的爵位制度,但已有类似概念,于是,周朝定制《周礼》:天子为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下为诸侯、卿、大夫、士。事实上,这是官职概念,并非爵位。但在实际运行中,诸侯、卿、大夫、士与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是并行的,这其中的权力结构与西方封建时代有很大不同。西方封建制度的表现形式是领地、城堡、庄园,这其中,城堡主人(家臣)是领地(公爵或伯爵)的私人部属,而家臣并非国王的部属,甚至不需要向国王效忠。这一点在古华夏行不通,诸侯国之家臣(卿、大夫、士)都是要向周王效忠并具体提供物资和兵源的,虽然不像秦之后皇帝可直接下旨指令郡县官吏那样直接,但依然可以“王命达于大夫”,这一点非常不一样。

中世纪骑士形象

从政治成熟度来讲,华夏爵位制度早于欧洲爵位制度大约2100年,华夏最早的爵位授予时间是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商之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封号。侯与伯是实力较强、领地较大、功劳较大的诸侯,男与甸是血缘或效忠程度弱、或地理距离较远、或领地很小的诸侯。当时,商朝保留了前代母系社会的一些遗风,女性也可以被封为诸侯并统帅军队,著名的妇好从征就是典型的女统帅。而欧洲的爵位制度要等到中世纪,也就是大约公元500年左右才逐渐成型,而发展成熟要到十一世纪诺曼人征战欧陆时期,可以看出,在组织化和统御诸臣将这方面,华夏祖先确实棋高一招,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华夏善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兵法与官制发达;印度善于研究人与神的关系,所以宗教发达;欧洲善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科技发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古代爵位“公、侯、伯、子、男“,除了大小,还代表什么?
春秋时期的诸侯们大多数都是公爵 楚国国君为何自称为王
古代东西方的爵位,为何都是“公、侯、伯、子、男”,是巧合吗
大明王朝276年只封了一个异姓王,你知道他是谁吗?
宋朝的爵位制度是怎样的?
曹奂为王、刘禅为公、孙皓为侯,同是三国末帝待遇为何如此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