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龙劫(十)

第十章       龙之经典

崇祯帝换了个坐姿,道:“曹老先生,你还接着讲吧。”

曹化淳于是接着说:“《永乐大典》的好处在于‘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先对各古籍史册里所载内容分门别类,再按年代进行顺排,按条目进行摘抄。依此成书则后人翻看《永乐大典》,查阅某一事物时,即可一劳永逸,集中找到历代相关的所有著述。其编修过程中,务求保持原书原有内容,不做一字删改。倘遇有两版以上的抄本,又内容不相合的,则采用兼收并取的方式加以汇总,因而保真保全度极高。”

罗万英点头道:“据说初始编修《永乐大典》,还是在南京,动用了朝野两万余人,皆邀文豪大师、宿学老儒分派勘定提摘,先期负责录制清稿,另有承担绘图、描栏、誊抄、圈点、校对的缮书士工不计其数,后续跟进造办,当真是应了那句话,‘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荟萃于大典。’为了保证尽快完成这项前所未有的编纂工程,在朝为官的特许免朝务工,家居外地的特许留宿京城,朝廷动用了内务府大量人力物力,送水送炭送材送料,还在离皇家藏书重地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处安排各路参编人等居住,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发给膏火费,一切琐事皆为制典让路。另外,昭告天下,全国动员,悬赏搜寻民间珍本,奖励书主捐献家藏,一时间万书汇聚应天,历六载终成巨典,及至成祖北上迁都践行‘天子守国门’,才带至北京。遥想当年制书工程之浩伟,实令后人感叹不已。”

曹化淳补充道:“《永乐大典》包罗万象,保存了明初以前的各类图书,如:儒门典籍,道佛经咒、历代史传、百家文集、方舆志乘、医书药方等,达七、八千种之多,囊括了各种领域学科,如: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工艺筑造, 字库书法,曲剧诗歌等等,应有尽有,庞杂冗繁。其 成就不仅在于为后世继承和整理了前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学术,还发掘抢救出了很多被埋没已久、几近遗忘的罕见孤本与秘笈。利在当时,功在千秋。”

“嗯,我天朝集国力专攻于大事,何事不成?”崇祯帝仰头看着大殿穹顶,似有感慨万千,又发现曹、罗二人都缄默了,忙说:“你们接着讲啊,接着讲。”

曹化淳应道:“皇上有此感慨,老奴亦有同感。那《永乐大典》名为书典,实为书库,制作不易,维护保存就更为不易。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失火,三大殿被焚,危及到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楼。幸有世宗皇帝挂怀此宝,连发三道金牌御令,催宫中太监赶赴火场,及时将之抢救出来移送皇史宬保管,再后,为防不测,于嘉靖四十一年,特命人重录大典以备损耗,历经六年,于隆庆元年四月终告大成。当其时,我朝既有两部大典矣,盛绝于世。”

“嗯,这个,朕是知道的。自此,成祖时编纂的原本返还于南直隶文渊阁,世宗时仿制的副本珍藏于北京皇史宬。分开保管,以利防灾。”(编者按:皇史宬,皇家档案馆,也称表章库,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竣工于明嘉靖十五年,占地846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位于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至今尚在,管护完好。)

再说《永乐大典》。此书屡遇浩劫,其多舛命运,牵动无数中华后人寻宝不辍。本来珍藏在南京的大典正本,去向匪疑,众说纷纭。有说湮灭于明末战火的,有说随嘉靖帝殉葬的,有说毁于宫廷火灾的,莫衷一是。如龙隐江湖,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本来珍藏在北京的大典副本,虽历战火,散佚不少,也还幸存十之八九,可至清乾隆年间,因疏于保护,缺失二千余卷。至道光年间,官吏已是贪窃成风,大典流失民间甚多。再后,至咸丰、光绪二帝时,逢八国联军两番入侵,惨遭劫掠、破坏、糟践,所剩寥寥,言之痛心。至此,《永乐大典》这部奇书所放射出的奇异光芒已微若萤火。它就像一艘装满了中国历代瑰宝的宝船,穿过六百年沧桑岁月,一路展示着中华千古文明的遗迹和智慧,熠熠生辉,缓缓驶向未来。但是,在中途伴随着明、清两朝的倾覆,这艘宝船也一齐跟着不幸沉没了,时至现代,人们只能审视着那仍立在水面上的桅杆和几片漂浮的甲板,来遥想宝船当年的迷人风采。经近代多方周转倒卖,流离世界各地的存世大典余册已基本落定,散布状况如下:

中国                   224

中国台湾    不少于62

日本          不少于53

英国          不少于51

美国          不少于47

德国           不少于7

越南                      4

韩国                      1

这些散册劫后余生,尚能查明下落,也算不幸中之万幸了。起码它们还给这个需要光明的世界留下了点星火。(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数字化生活早已有了大数据大存储的支持。我们对这些硕果仅存的大典残留内容,复制保存起来就是个分分钟的事。但又有多少内容被装进了大众的心里呢?)

“陛下可曾知道,先祖世宗皇帝非常喜爱《永乐大典》,常常带于身边,时时查阅里面的修真秘笈以作参考?”曹化淳问道。

崇祯帝觉得话题似乎跑偏,想言归正传,垂目道:“先皇祖爷自幼聪颖,熟通经典,读诗即颂,学问渊博,能从古籍中寻真觅道。朕可没先皇祖爷那个本事。朕倒是更关切大典里面关于龙的记述。”

“噢,还请皇上见谅。老奴一聊起天朝的辉煌,就不禁怀古畅往,多说了几句。”曹化淳冲着崇祯帝作了一揖。“昨晚老奴曾对皇上说过,龙之生长,始于修炼,苦历重劫,才入道行。那《永乐大典》,经千心,过万手,跨文山,越字海,耗岁月,化精神,方成万书之书,实为书中龙凤。其两者成功之道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先生之意,朕理会得。凡大道之成功,无一蹴而就之便宜。”

“圣上英明。老奴正是此意。回顾那《永乐大典》,成书尚且之难,况乎治国理政之艰?君子治国,当近忠良,远小人,容逆耳之言,绝颂德之谀,不图急功,着眼长远,外交内抚,疏通财政,隐忍于韬光蓄锐、休养生息,求实于国富民强、器利军勇,革新教育,唯贤取才,整治贪腐,重振朝纲,使天下同心。。。。。。”

“且慢,且慢。“崇祯帝抬手示意。“曹老先生所言极是。不过嘛,国务军机,自有那些朝臣按部就理。你我君臣几人此时此地只论龙,不言其它。时间紧迫呀,龙之真伪,朕一定在今天要个明确说法,也好。。。。。。”他收住了后面的话,瞅了一眼罗万英。

罗万英是个务实之人,本来就是耐着性子陪崇祯帝几人东拉西扯地海聊,一会儿龙一会儿《山海经》的,又扯出个《永乐大典》来,自觉被搅到了云里雾里,正听着曹化淳讲话有些靠谱了,可又被皇帝拉离正轨。

“请陛下恕臣冒言之罪。”罗万英见皇帝看了自己一眼,当即撩服跪倒。“今臣听宣入武英殿见驾,先有皇命所托萦绕于心,后有曹公公言及军国大事,使为臣甚感不安,但又不知吾皇圣意何在,实叫臣下忐忑难耐。还是恳请陛下先予垂示,也好教臣稳妥筹谋,早做准备。”

 “嗯。。。朕是想先与你二人说清龙的。。。呃。。。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很有必要。”崇祯帝被罗万英单刀直入的问话搞得有些语无伦次。

“陛下,既然龙之真伪是必要之论,恕臣直言,该当倾听朝臣广议。我朝不乏鸿儒文斗、饱学之士,阁臣当中,俱是夺榜三甲,个个书墨占魁,于经史子集浸淫数十年有之,学贯古今。邀请他们前来论龙,岂不更加适宜?”罗万英干脆道出自己的困惑。

崇祯帝看出罗万英失了耐心,又扬头瞧了瞧曹化淳,抿嘴轻吁一口气,眨了几下眼睛,似是做了决定,道声“也罢”,转身探手拿起龙案上的《寻龙图》递向跪在地上的罗万英。“罗爱卿平身。你先接着这个,看完再说。”

罗万英听言起身,恭敬地移步向前,垂眉低目,双手捧过《寻龙图》细细观看。看了一会儿,不解地问:“龙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何来此物?”

崇祯帝把目光转向曹化淳。“那就还请曹老先生先给你大略说下内情,你要细细听真。这也正是朕先前给你说的,要告诉你一个宫外不知道的秘密。”

于是,曹化淳把《寻龙图》的秘事以及自己多年对《寻龙图》的相关研究做了详述,最后说道:“寻龙图一事听来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请郎中大人务必相信,此事确非常人能够理解,这也正是我朝所不为外人所道之最高机密,望罗大人一定要对此守口如瓶,切不可泄露声张出去,以免给我大明朝招致难以想象的不利后果。”

罗万英听完曹化淳一番话,已是惊得目瞪口呆,自己万万不会想到世间还有如此稀奇怪诞之事,若非是在这大内宫殿里谈及此事,换作在大街上听到此类言谈真的会当成是听评书呢。望着眼前的皇帝和他身边的老太监,罗万英心里明白他们是决不会耗废大半天工夫编造出这么个神话来诓哄自己的,此中还必存有更重大隐情函待去探寻,而这个负责去探寻的人选看情形又多半是他罗万英了。

在曹化淳说话的时候。崇祯帝一直静静观察着罗万英的表情,也想看看罗万英对此事的反应。等曹化淳话音一落,忙接住话茬说:“罗万英,朕首先想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

“回陛下,方才曹公公。。。呃。。。既然皇上尊称曹老先生,那微臣也就随着尊一声老先生了。方才曹老先生所说的这《寻龙图》,臣听来虽感玄乎其神,但细琢磨起来却也合乎情理。太祖当年为后世立遗训,著纪书,定规矩,没少未雨绸缪。至于此经图,事情原委可追溯两百多年前的立国往事,其间还有历朝历代的内廷司礼监掌印的秘传,自是不容置疑。”罗万英又详看了一遍龙经,尽速将之强记在心。“龙的传说自古盛行,只是今人已无从见其真身,渐渐不再相信世间真龙存在。然而,世人又有多少人见过陛下的龙颜呢?难道也要否认天子的存在吗?所以依臣所见,宁可信其有之。倘真寻得真龙,那将是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神龙出世必会被天下人认为是异常吉瑞的征兆,对于振奋我军士气、稳定国内民情,降伏逆贼,威扬四海,其作用定是非同凡响。我朝所面临的诸多症结都将适时缓解甚至可能迎刃而解。”

“嗯,看得出来,你不仅深信《寻龙图》一事,而且对寻得真龙的意义也是看得入木三分呀。”崇祯帝听了罗万英的发言很是兴奋,起身走到罗万英面前微微笑着看他。“朕想问,你对这图上的字画,有何见解?”

“回陛下,微臣末学,对天文地理的认知,只限于行军打仗之用,若涉及玄学占星,则是一窍不通。臣以为,此图算是龙藏于世的一个实证,也透视着与龙的某种关联。臣首先有一事要问。图中分明写的是“龙经”,可听陛下和曹老先生都以“寻龙图”称之,是何道理?”罗万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罗大人真乃细心之人。你这一问,倒使咱家记起一个遗漏之处。当年王老公公确实说过,此图原本是传到太祖之孙手中的,但在建文革除时期,发生了‘靖难之役’,皇宫起大火,幸此图被置于密柜中。成祖进宫后,随军太监盘缴资物时首先发现之,旋与《永乐大典》带回北京,交予宫中七大内臣王彦、郑和等人收入府库文楼。成祖认得此图,曰之“寻龙图”,后世即以此称沿用至今。”

“原来如此。”崇祯帝和罗万英听了,都是思绪连篇。两百多年前,那太祖皇孙朱允炆经遇逆天之变,竟未启用《寻龙图》,已不知何故。假如当年他召唤神龙以抗成祖之师,不敢想象其结果会成怎样。

“适才听曹老先生说过成祖计留龙子于凡间,自是对神龙之事多有详知,称此“龙经”作“寻龙图”,盖因深明其用途也。”罗万英揣度道。

“此言有理。然而今人无凭无据,只做一推论矣。”曹化淳应道。

“郑和七下西洋,会不会与寻龙有关?”罗万英忽然联想到了这一层。

崇祯帝和曹化淳都微微摇首,不知是表示否定还是表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反正都未应声。

“也罢,也罢,久远的事情多想无益,我们还是再回到论证神龙的话题吧。”崇祯帝最先跳出了对往事思考的迷津。

“陛下说的是。”罗万英也是希望继续推进实质进程。“我大明王朝乃神佑之国。适才听曹老先生就《寻龙图》一番详述,晚学受益良多,方知太祖、成祖早年大兴龙师以扫北元,收复幽云,恢复汉室,其中神龙之功难其没也。今若再得神龙助佑,天下之乱必可平定,江山社稷必无忧矣。”罗万英说到这里内心也是不免激荡。他转身面向皇帝。“但知龙之所在,微臣愿携圣旨代陛下宣命于玉渊冥潭。”

“说得好!罗爱卿当真是胆识卓绝之人。朕夜来通宵考量何人堪当此重任。挑来比去,就认定你了。现在爱卿你能当着朕的面主动请缨,朕再无顾虑,寻龙这个使命,就此当面全权授予,绝无旁属。呃。。。朕一时还没想好封任你个什么名号,暂称个。。。寻龙使吧。待卿凯旋之日,朕必重用你这个大功臣。当然,曹老先生也是劳苦功高,朕必赐爵重赏。”

“谢主隆恩。”曹化淳忙跪地叩谢。

罗万英也一起跪下。“谢陛下垂青厚爱。臣定不辱使命,以报知遇之恩。”

“都起来,都快起来吧。”崇祯帝忙用手搀扶地上二人。

罗万英感激道:“陛下其实对微臣过奖了。臣幼时读书,也曾对龙的存在做过各种猜测和臆想,还曾一时心血来潮,想赴各地去寻访真龙,现在皇上竟命臣去寻龙,真不敢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作和,此妄念竟在三十年后得以实现。”

崇祯帝深为赞许地看着罗万英,点了点头表示让他继续说下去。

罗万英接着道:“臣的老家在广东龙山县,就是因为县境内有一座龙山而得名。相传古时山中曾有龙吟之声。臣记得小时候,在乡里曾遇到一件怪事,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有一年夏日的午后,本来天空晴朗,突然间乌云盖顶遮天蔽日,其后狂风大作,田间干农活的乡人们纷纷躲入各自家中。臣当时尚幼,就在自家屋内,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屋门和院门都敞开着,能直接看到外面天气突变的景象。很快,臣见到有一道细长弯曲的黑色漩风,连接天地,像个东倒西歪的行人一样左拐右绕地朝着我家门前移过来,其所经之处飞沙走石,一片狼藉。眼看就要进我家院门了,正巧,臣所居家院的前面紧邻着一个大池塘,水甚深,常有人在里面网鱼。就见那黑旋风到了塘中水面上便不再前行,停在原地呼呼旋转着并且变得越来越粗壮,形成了一道泛着光亮的水柱。彼时,四下已是一片昏暗,嘈杂之声不绝于耳,臣与家母都惊吓不已,一动不动,看着屋外景象,也不知该再躲到哪里才好。这样持续了一阵,只见那水柱从地上拔起升上空去,之后门外变得安静无声,阳光明媚如初,不一会儿,就见邻居们都跑出去站在水塘边议论纷纷,臣牵着家母手也走出去要看个究竟,结果看到怎样?水塘里的水都消失了,连鱼虾都不见一条,只剩下一个丈许深的大泥坑。瞅那光景,叫人内心瘆然。消息传开了,整个方圆十几里的乡亲都来观瞧,其中有年纪大的老人们揣测是刚才那阵怪风所为,可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头戴远游冠,肩挑行李的外乡人却说这叫什么龙吸水,此地的水被乌龙吸干,恐怕今后就有干旱降临了。后来果不其然,来年不但鲜有降雨,而且气温也比往年低,地里的收成都大为减少了。”

“哦?罗爱卿小时候也曾有过如此神奇经历?”崇祯帝感兴趣地问了一句。

“陛下,臣对此经历印象颇深,到现在还经常回忆起来。不想今日听了曹老先生的讲述,倒印证了儿时的猜想。这世间存在真龙。”

“嗯,看来罗爱卿也是相信世间有此物存在,极好,若你对此事将信将疑,真假难决,朕还真不好下决心派你去办这趟差。”

“只要陛下信得过微臣,臣愿一力承担此任,自当不畏艰险,宁愿跑断腿脚也要访遍群山星岛、江河湖泊,朝达碧海、暮至苍梧,不寻得真龙誓不还朝。”

“好好好,你们瞧啊,朕之肱骨,朕之肱骨啊!”崇祯帝指着罗万英给曹化淳看。

曹化淳也颇生感慨,动情道:“罗大人此番壮游海内,定会收获真知异闻。老身可惜已是枯槁待僵之躯,力不从心了,若是再年轻十岁,也要与你同往,历尽天涯海角,饱览我朝大好河山。即便卒终于旅途,销身于碧野,也心甘情愿。”

“闻听曹老先生之言,可知也是性情中人哪,能把《寻龙图》的来龙去脉调查得如此清晰已属大大不易,对于后人按图索龙益处甚大,于我大明来讲也称得上居功至伟啊。”崇祯帝欢悦道。

“陛下说的是。曹老先生毕生学究,也令后学佩服之至。不过,寻龙之行,尚无头绪。微臣还要请曹老先生再详细讲一讲此去寻龙应该注意的诸般事项,议一下具体的寻龙方案,力争寻龙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罗万英已开始着眼于下一步的计划了。

“嗯,正是此说。朕也想听一听曹老先生有何高见。”

说话间,王承恩兴冲冲进到殿内,嘴里连声通禀:“皇上,皇上,大典,大典,奴臣给您取来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71 大英图书馆藏明代《永乐大典》副本
明代谢缙《永乐大典》手抄卷
《永乐大典卷之九百八十一》
永乐大典·卷14219·地·相地十一
永乐大典·卷14220·地·相地十二
《永乐大典》14219-142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