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习俗大全 (2)

习俗先辈云:“习俗移人,贤智者不免。”今一衣一帽、一器一物、一字一语,种种所作所为,凡唱自一人,群起而随之,谓之“时尚”中国的传统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从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礼仪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历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宋 迎富

古人采莲携鼓游,今朝杂花插满头。

相随郊外游一日,迎富即是忘忧愁。

二月二日迎富风俗由来甚古。《岁华纪丽》载:早在有巢氏时代,有人在这天要了一个小孩回家养活,从而家富。后人便在这天到野外采蓬叶以代子,向门前祭之。

宋 担酒上坟

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道旁关扑掷得顺,竿挑利物好夸人。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宋 祭灶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

宋 挂五彩线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宋 染红指甲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

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

宋 穿针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钩。

年年闺阁乞织女,男儿何曾求牵牛。

宋 供摩侯罗

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

小儿把玩得笑乐,少妇供养盼良嗣。

宋代苏州虎丘有玩具市场,被称为『虎丘耍货』,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画鲜妍,制作精良。

宋 秋社

社鼓敲时聚庭槐,神盘分肉巧安排。

今番喜庆丰年景,醉倒翁媪笑颜开。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是为秋社。

宋 钱塘弄潮

八月钱塘江口开,万人鼓噪岸边排。

弄潮健儿显身手,风头浪尖逞矫材。

宋 冬舂

一年辛苦到腊中,舂米碓杵运成风。

筛簸分藏三日毕,除夕香满饭盎馨。

江南至腊八日,家家舂米。因腊月米较坚实,舂时可少损耗。

宋 馈岁

不计酒食与野鲜,每逢岁暮送年盘。

馈赠虽少风淳厚,友邻情谊溢山川。

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

宋 烧火盆

春前五日夜初更,排门燃火如昼晴。

儿孙围坐鸡犬忙,迎得来岁好收成。

江南水乡在腊月二十五日夜初更,家家烧火盆。

宋 照田

腊月廿五天正寒,长竿燃炬照南田。

侬家今夜火最旺,定知来年多稻蚕。

宋 儿童卖痴呆

除夕悦民夜禁开,儿童结队提灯来。

沿街穿巷呼贱价,赚取翁媪买痴呆。

宋 打灰堆

除夕黎明打粪堆,一任灰尘满院飞。

但求万事如吾愿,定放汝向彭泽归。

宋 茶贩

银针碧螺漫自夸,玉壶沏煮胜紫砂。

夏至日长行人少,担歇柳荫闲斗茶。

宋 蹴鞠

我国古代称踢球为『蹴鞠』,《水浒传》中描写宋徽宗赵佶好踢球可证。当时有许多球社,称『齐云社』、『圆社』;称踢球者为『圆情的』。《蹴鞠谱》中还介绍十种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

宋 捶丸

纵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轻巧入窝圆。

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尔夫球之祖源。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没有高尔夫球起源记载,只说最早1457年(明代)苏格兰禁止高尔夫球。

宋 说书

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

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

宋 傀儡戏

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

载歌载舞赖提举,博得欢笑落夕晖。

宋 燃爆竹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

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

宋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

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金 晒书翻经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

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

金 货郎担

鼗鼓街头摇丁东,无须竭力叫卖声。

莫道双肩难负重,乾坤尽在一担中。

《货郎担图》在宋人绘画中有数幅。《清明上河图》中即有两架货郎担子;金代有《乾坤一担图》,明代也有《货郎担图》。

金 酒楼唱曲

路歧天涯沦落人,酒楼赶座唱清音。

不入勾栏打野呵,瞽女弹词说陶真。

《武林旧事》云: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场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即露天卖艺,或称『打野火』。《尧山堂外纪》载:杭州瞽女唱小说评话,谓之『陶真』。

元 结羊肠

元宵初过犹自忙,家家女儿结羊肠。

含情暗思心中语,何时得似双鸳鸯。

元 盂兰盆道场

道场超度安亡魂,原有盂兰古意存。

庆赞中元贴门首,酒海肉山飨活人。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家称为『中元节』;佛家为『盂兰盆节』。

元 驿站送信

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圌赖远征。

驿站健卒鞭快马,山高水长亦贯通。

秦汉已有驿传制度。但至宋代才废除唐代以民为驿夫的制度,而代之以军卒传递。并实行急递铺。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

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到明代仍然如此。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明 春卷

春卷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唐宋以后,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之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

源于汉代,与六朝元旦之五辛盘也有一定联系。故春盘或亦称辛盘。明、清之时,于春饼、生菜外,兼食水红萝卜,谓能去春困,因而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之意。

明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明 走百病上城头

姐妹元宵结伴游,金吾不禁登城头。

走出深闺祛百病,胜到岳阳万丈楼。

明 斗百草

百花争艳满庭芳,莺歌燕舞女儿乡。

不喜饮酒猜拳乐,闲将斗草过时光。

明 饮菖蒲酒

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唐代已饮菖蒲酒。菖蒲又称『剑水草』,生于水滨。制成菖蒲酒,具有性温味辛特点。

明 放湖灯

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梵呗伴得笙管韵,古寺东山月又升。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此俗在宋已有之,但当时是『差内侍往龙山放江灯万盏。』

明 贴门神

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传到草民小茅舍,也请将军佑吉祥。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引《黄帝书》云:上古有神荼郁垒二兄弟,居度朔山。山有一桃树,树荫如盖。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便缚之喂虎。故家家户户于春节户悬『桃符』。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中便有唐王作恶梦,要秦琼、尉迟恭守宫门的故事。

明 磨镜

云想衣裳花想容,宝镜绰约映春风。

难见庐山真面目,拨雾还赖老磨工。

古代用铜镜照面,用久则不明,需倩工磨之。如遇喜事,为使镜面光洁,也要磨之。

明 妇女踢球

阳春三月小桃开,笑语飞过百花台。

五彩毛团翻上下,原是双娇踢球来。

汉代即有女子踢球运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

明 放纸鸢

巧糊彩画飞蹁跹,乘风起舞绿杨天。

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清 高跷

丰年高跷扮秧歌,水浒英雄摹演多。

文武两班分丑俊,挥扇敲鼓打手锣。

清代高跷,俗称秧歌。较早组成的内容,系表现《水浒》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两班;以执器来分,则左棒武松,右棒张清,渔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时迁,俊鼓杨雄,丑锣顾大嫂,俊锣孙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许仙、丑婆、傻儿等,乃进入二十世纪之事,早已失却歌颂梁山英雄之传统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些古老习俗你知多少?
那些几乎被遗忘的古代汉族习俗 (下)
中國古代風俗百圖(二)【50P】
图说古代七夕
一日一联趣事(211----214)
图解:清明时节的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习俗 ▏你都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