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丙芝一一地下党员妻子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作者:李文合;编辑:王亭贯、马长龙

王丙芝,女,1908年出生在遵化七区马家峪村,儿时裹成小脚,是一位没上过学的农家姑娘,21岁那年嫁给小党峪村17岁的小伙李玉海。

1939年春,小党峪村始建党组织,李玉海化名李辅华,参加党领导的抗日组织,王丙芝成了一名抗日地下党员的妻子。

1942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叛徒(叛变前党员妇女委员)带领党峪据点一个团的日伪军兵力,天不亮突然包围了全村,李玉海等五名抗日人员当场被捕。日本鬼子对李玉海严刑逼供23天无果,作为政治犯充劳工,日本人把李玉海押往东北(伪满洲国)本溪挖煤。是妻子王丙芝一人撑起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

李玉海在东北受尽了日本人的摧残折磨,虎口脱险,九死一生,逃回家乡,可村中党和抗日组织及人员不复存在。村中汉奸,叛徒极为嚣张,日军,伪军,特务横行,小党峪村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笼之中。

被捕充劳工逃回来的李玉海,急需寻找党组织区委,但是非常困难。可是村中多名大汉奸,得知李玉海逃回来的消息,纷纷登门,让李玉海去党峪据点自首。王丙芝面对汉奸们的威逼利诱,失口否认李玉海回来。李玉海为躲避日伪军抓捕,坚持在野外风餐露宿,偶尔悄悄回家,王丙芝在门口站岗,传递消息。李玉海吃点拿点就走,寒冬进炕洞坚持。

一次王丙芝在大门口站岗时,看见对门井兰(当时他任李运昌抗日部队情报站站长,原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回家,王丙芝立即进屋告之吃饭的李玉海,李玉海立马来见老领导,向他汇报被捕充劳工情况,请他转告区委。井兰答应立即转告,并叮嘱李玉海决不能去自首,一定在村坚持斗争,等候区委。

当时村中太危险了,上级区委很难进村,还是井兰受区委委托,多次回村找李玉海谈话,代收了党费。

1943年春天,区委书记大同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进村与李玉海接头,商讨重建村党组织和抗日组织之事。从此李玉海担任了村第三任党支部书记,继续领导村民打鬼子杀汉奸,铲除日伪眼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王丙芝在幕后功不可末。

1944年抗日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取消村中的两面政权一一伪乡保长, 公开成立抗日政府,李玉海当选第一任村主任(兼任,当时党组织不公开)。从此公开领导村民抗日。日本人对这些抗日人员恨之入骨,又抓不到,就抓家属。为了躲避日伪抓捕,王丙芝只得扶老协幼,背井离乡,公公客死在他乡。王丙芝为了李玉海抗日,她不怕死,也吃了不少苦,非常不容易。

日本投降后,李玉海参加土地改革,平津战役时任七区区长。白天傅作义飞机轰炸,夜里解放军调动频繁,蒋军在丰润闫家铺有据点距七区四十里。七区区公所,在党峪村北,去杨家峪村道口处。防止区公所遭丰润"伪军特务红眼队"夜袭,天一黑,区公所的工作人员陆续离开区公所,躲进杨家峪山沟过夜。区公所只留李玉海和一做饭老头。他把通讯员派到党峪村南3华里,小山包处,发现敌情连开三枪,报警后钻山沟。听到通讯员报警枪声后,才能离开区公所。

这段时间他总是日以继夜的工作,休息睡觉极少,劳累过度。身体慢慢开始支承不住。可是他为了平津战役的胜利,还是带病忘我继续工作。病越来越重。因神经极度衰弱,一点声音响动都受不了,实在支撑不住了,就住进县医院,又转唐山市人民医院,再转昌黎地区干部疗养院,王丙芝一直跟随左右照顾他。专家们汇诊结论:“身体极度虚弱,神经极度衰弱,药物效果不大"。专家建议,组织批准,离职回家静养。他1949年建国前夕病倒,到1957年,卧床8年不起,不得不因病退职。当地著名老中医吴洪勋曾经跟李玉海的姐姐说:"你老兄弟的病,神经已经极度衰弱,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想好!难!我看今年冬天很难熬过去"。是王丙芝不离不弃,长期精心陪护,才得以起死回生。当时她还要照顾三个幼小儿子。一天从早忙到黑,她任劳任怨地干,非常辛苦。

家中三个儿子还小,家庭环境太闹,根本不适合静养。李玉海为了静养钻山沟,曾去西山沟最偏远的晏家峪小山村,这地方确实清静,适合神经衰弱患者静养,只是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因体力不支而卧床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王丙芝把他接回村。

李玉海的身体虚弱越来越严重,夏天还得穿棉衣,为了长期养病,决定自已建病房,选址在家院外西南50米处,西面 庄外;南面河道;北面远离街道;东面离家较近。特别淸静,适合静养,就建了两小间静养病房。

那年代没通讯设备,就在家里窗前吊一张弓,弓弦上系铃和细铁丝,细铁丝另一头引进病房里。李玉海有事拉细铁丝(拉铃),王丙芝听到铃声,及时去病房,事后立即离开,让他一人昼夜在病房卧床静养。

王丙芝还在病房里四壁贴满了养病须知,一是可以随时提醒他,凡事不问,不管,静心静气,尽全力静养;二是提醒来人不谈事,少说或不说话,排除外界干扰,静心养好病,完成上级党委和领导交给的养病任务。

李玉海与顽疾斗争时,有决心,有意力,从不放弃,从不言败,面对现实,积极治疗,配合医嘱,科学养病。从躺卧病在床,到坐起来,到站立,到扶床走几步,到出病房门走几步坚持不懈康复锻炼,1958年能坐车进城。除此之外,主要还是王丙芝的不离不弃,长期精心护理。

多亏这小脚王丙芝,当时她拉扯着三个孩子,李玉海还卧病在床,王丙芝负担可想而知。她无冬立夏为病房生火取暖,为他送三顿饭,拉铃,铃声一响,立马赶到他的病房,准时随叫随到,七八年如一日,真是不容易。

从小把李玉海喂大的姐姐最关注弟弟的病情。她问常给李玉海看病的名医吴洪勋说:“你看我老兄弟的病还能好吗"?吴医生说:你老兄弟的病太严重了,慢性病发展到这么重,我看,好了,难!现在就是熬时间,今冬够他熬的"。但当李玉海的病在王丙芝的照顾下好转时,姑姑又笑着问吴洪勋:"你不是说我老兄弟的病好不了吗"!吴医生说;"哪有人家那条件,那服养,那养法,人间少有"。

李玉海抗日被捕,充劳工,虎口脱险。造反派借此污蔑他投敌,叛变,自首。还诬陷他有七条人命(汉奸杀错了,烈士没去党峪据点保,把这些人的命算到李玉海头上)。把被杀的汉奸家属和抗日牺牲烈士子女都发动起来整李玉海。

冬季一天上午十点,生产队挖大口井休息时,造反派张玉忠悄悄遛到李玉海家,他跟李玉海说:"表叔不好了,昨天晚上,我们开会研究,定下让你速死方案:今天午饭后把你押到大队部。你立不起来,就用多角度绳子把你崩紧,24小时只能站立着,家人送饭不给吃,也不让见,让你站着,饿死"。

送走张玉忠,李玉海立马换上伯父的棉鞋棉衣棉帽,背上粪箕子,避开大道,远离村民和熟人,从西山口逃出。

午饭后造反派来到家,找不到李玉海,就把王丙芝押到大队部,让她跪铁道轨。半天的威逼折磨,王丙芝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出大队部门口,就向东反方向走去,是好心人把王丙芝带回家。

在外地串联的二中学生,返乡回家的儿子李文合。见到王丙芝时,她已经双目失明,问:你是谁呀?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家里一片狼藉。造反派借口找李玉海,找李玉海没有上交的手枪,多次抄家,借机打,砸,抢。李玉海专门养病的房子,门窗被造反派拆走,砸锅,刨炕,就剩四壁和上盖。王丙芝一家住的正房,锅砸,炕刨。家中贵重衣物全部抄走。李玉海最心爱的精装竖板,带批,手工装订,第一才子的老版16本《三国演义》书 当场焚烧。

造反派在家设的岗还没有撤,家人外出要请示造反派,家里来人要向造反派汇报。大有不找到李玉海不罢休的架势。为了李玉海,王丙芝遭受造反派多次折磨。

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王丙芝亲手做衣做鞋,省吃俭用,想方设法供三个儿子在县城里读高中。

七十年代初,各家吃的依然很难,一次在党峪供销社工作的儿子李文达和同事下乡去西山沟各村,返回途中到了家,热情好客的王丙芝为把仅有的一捆挂面煮了,说啥他没吃,回党峪供销社,儿子李文达送走同事,回来想美美吃碗掛面,可是王丙芝已经把煮好的掛面条捞出,凉晒在盖板上了,说留给下次来的客人吃。

李玉海是1912年农历12月18日出生,在王丙芝的照顾下,1990农历1月14日去世,两年后1992年农历腊月初八王丙芝去世。

王丙芝,她虽不识字,又是小脚,是最普通的农家妇女,但她有一颗中华妇女朴实善良的心。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作为地下党员的妻子,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李玉海和三个孩子,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值得我们后代学习的好榜样。

纪念平凡而又伟大的王丙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共汲淇联合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红色足迹(十二)
垦区抗日根据地的诞生与发展
巾帼也逞豪——女八路何挺寿张县历险(作者:王堰)
胶东地区建抗日民主政权 开创抗日新局面
我的家乡麾村之二:民主区所驻麻村
回忆艰苦的八年抗日斗争生活(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