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果树高产优质,叶面追肥不可少!最全追肥攻略,省钱还增产
userphoto

2023.04.03 浙江

关注

果树产量高,根外追肥不可少!最全果树追肥攻略,省钱还增产,欢迎收藏果树根外追肥是土壤施肥的辅助和补充,能及时供给果树所缺营养元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能快速促进或调节果树生长发育,是果树生产中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具有避免土壤对所施物质的不利影响、发挥作用快、弥补根功能、针对性强、可与农药混喷等优点。

下面介绍果树根外追肥技术。

一、叶面肥的选择

当前在果树生产中常用的叶面肥有:营养型叶面肥、调节型叶面肥、生物型叶面肥、氨基酸类叶面肥、腐植酸类叶面肥、复合型叶面肥等。要根据果树生长发育状况、物候期、自然环境因素、缺素病的种类等,选择适宜的叶面肥:

果树生长过旺或衰弱时,除用营养型叶面肥外,还要选择调节型叶面肥来控制果树旺长或促进生长;对果树缺素病,要选喷含所缺元素的营养型或复合型或氨基酸类叶面肥;果树的生长前期多选喷以促进生长为主的叶面肥,开花前后宜多喷施有提高坐果率作用的叶面肥,生长后期多选喷以促进花芽形成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树体营养储备的叶面肥

预防灾害性天气(寒流、霜冻、水涝等)对果树的危害,或促进灾后和病虫危害后的果树生长发育,可选喷调节型或复合型叶面肥常选喷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叶面肥如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喷施型等

二、叶面肥施用浓度(量)

叶面追肥一定要注意喷洒浓度,浓度过小达不到施肥要求,浓度过大易发生伤害或促控过头;要根据树种(甚至品种)、树龄、树势、缺肥种类、缺肥程度等确定喷施浓度。

原则在不发生肥害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高浓度,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果树对养分的需求,且能加速肥料的吸收。

常用的肥料种类和浓度:尿素为0.3-0.5%,硫酸铵0.1-0.3%,硝酸铵为0.1-0.3%,氯化钾0.3%,硫酸钾为0.5-1%,磷酸二氢钾为0.2-0.3%,磷酸铵为0.3-0.5%,过磷酸钙1%-3%;微倍硼为0.1-0.2%,硫酸亚铁为0.2-0.4%,硫酸镁为0.2-0.3%,硝酸钙为0.5%,氯化钙为0.5%,硫酸锌为0.1-0.4%。

三、施肥时期

1、果树需肥物候期(萌芽、花芽分化、果实膨大、采果)

果树萌芽肥

90克尿素+10克螯合锌+30克硼源库+螯合铁肥等,兑水30公斤喷施,防治小叶病、缺铁黄化病,促进新枝生长,从而提高果枝数和结果率。

花芽分化肥

90克尿素+90克磷酸二氢钾+30克硼源库,兑水30公斤喷施2次,每10天一次。促进花芽分化,提高13-32%花朵座果率,同时有助于授粉受精减少花果脱落,增加产量。

果实膨大肥

磷酸二氢钾120克+30克硼源库+40克螯合钙,兑水30公斤喷施2次,隔10天一次。有效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单果重量。同时注意疏果,调整树体负载,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使苹果表面光亮,着色均匀,硬度增加,防止裂果,耐贮运性提高。

采果后

喷施0.8%~1%尿素,并根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促进根系生长,树势恢复和氮素的贮藏。

2.在果树遭受灾害性天气或病虫危害后

枝、叶、花、果或根系受到创伤后,可及时进行根外追施叶面肥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恢复树势,促进新根生长,帮助受灾果树恢复生长发育。

3.出现缺素病症时

根据观察、诊断,确定果树所缺的营养元素种类(确定缺素病的种类),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可在发病前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及时追施所缺元素,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如确定是果树黄叶病(缺铁元素),可喷施硫酸亚铁、氨基酸铁等叶面肥。

4.预测缺乏的元素种类

(1)根据生产经验,预测缺乏的元素种类。根据以往所在园区常发生的缺素病种类,确定所缺元素及预防时期,制定喷肥计划。

(2)根据科学理论,预测缺乏的元素种类。果树在中性土壤上栽植时一般很少发生缺素病,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上栽植时就常发生缺素病,特别是在pH值大于8的碱性土壤上栽植易发生多种缺素病,如缺铁、锌、钙等元素引发的黄叶病、小叶病、苦痘病,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措施,如预测到果实发生苦痘病,则可在在幼果期,对幼果、叶面喷施含钙元素的叶面肥,如硝酸钙、氨基酸钙等,能有效防治苦痘病。

5.喷施时间

喷洒叶面肥后,叶面保持湿润的时间越长叶片吸收的养分越多,效果越好,因此要选择无雨天的早晨(露水干后)至10时前、下午4时后进行喷洒,无雨的阴天可全天喷洒,喷洒后5~6小时内遇降雨须补喷,补喷的肥液浓度适当降低。

要延长叶面肥液在叶面、枝梢等器官上的湿润时间,增强展着力和渗透力,配制叶面肥时可添加适量湿润剂、展着剂、渗透剂,如害立平、助效灵、中性洗衣液等。

四、喷施次数

叶面追肥的浓度较低,每次施肥量较少,一般喷施1~2次无法满足果树的需肥量;再者叶面追肥肥效期短,一般只有6~7天,特别是喷施营养型的叶面肥,施肥量更是不足。因此,叶面追肥一般不少于2次,对于在树体内不易流动的营养元素(如铁、硼、钙、锌等)可适当增加喷施次数。在喷施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如赤霉素、乙烯利、吡效隆等)时,一般喷施1~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防止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五、施用方法

1.喷施法

(1)生长期。将叶面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后喷洒在树冠的各类器官上(以叶片为主),营养元素或其他物质通过气孔或细胞间隙等吸收、渗透进入树体内而被利用。幼叶比老叶生理活性强,对营养元素等的吸收、渗透能力也强,喷洒叶面肥时应着重喷在幼叶上。喷洒叶面肥时,叶片的正面、背面都要喷到;叶片背面比正面角质层薄、气孔多,有疏松的海绵组织和较大的细胞间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渗透,所以要侧重喷洒叶片背面。喷洒在果树体内不易移动的营养元素时,可将叶面肥液直接喷到需要该元素的器官上,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发挥作用,为了提高坐果率而喷硼时,可直接将稀释的含硼肥液喷到花和幼果上。为防止果实缺钙,则需将硝酸钙或氯化钙喷到幼果和果柄上。

(2)休眠期。一般在果树发芽前,将叶面肥肥液喷洒在树冠上。如防治果树因缺锌引发的小叶病,于发芽前喷施3%~4%硫酸锌溶液,发芽后树冠上再喷洒0.3%~0.5%硫酸锌溶液,效果极佳。喷洒枝干时,因枝干吸收、渗透能力较差,配制叶面肥时添加适量的湿润剂、渗透剂等效果会更好。

2.沾蘸法

把配制好的叶面肥液放在大口径容器中(如大茶缸),把需要根外追肥的果树器官放入并浸3~5秒,以达到施肥的目的。此方法多应用在葡萄花果管理中,如为了提高葡萄的坐果率,于开花前3~5天,20~30毫克/升赤霉素蘸花序。

3.树干滴注法

此法适合树干直径大于10厘米的大树。先在树干上打孔,然后将叶面肥液滴注在孔内,肥液进入枝干木质部的导管组织后,即可随树体内水分运动而被传输到各个器官。此方法的使用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小,肥料利用率高,见效快。分以下两种:

(1)输液法。形似人体输液。在树干下部离地面30厘米左右处,用钻向上倾斜45°左右打孔,孔径与配套注射针相吻合,钻深5~6厘米,掏净木屑,把配套的注射针头拧入注射孔,拧紧不露液;把商品营养液袋(瓶)或自配营养液装袋(瓶)挂在树上,接通注射针头输液。自配营养液要用清洁的中性水,最好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叶面肥纯度要高,溶解后杂质少。简易输液法:用医用输液器具,灌装上自配的叶面肥液,打孔、挂叶面肥液瓶同上,打孔可稍深;把针头插入孔中,调节滴液量,以孔内少量存液不外溢为准,用橡皮泥封口。也可在针头插入后,用与注药孔口径粗度相当的短枝段塞阻注药孔。树干直径小于10厘米的树,每株可打1孔;树干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每株打2~3孔。

(2)高压注射法。用果树、林木专用树干注射机,经机械泵或手压泵产生压力,把叶面肥液通过针管注入树体,不过此方法当前在果树生产上用得较少。

六、合理混合喷施

微肥之间合理混合喷施,或与其它农药混喷,可起到一喷多效的作用。但混喷前要弄清肥料和农药的理化性质,若性质相反互有防碍,绝不可混喷。

例如—般各种微肥都不可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石灰等)混合喷施,锌肥不能与过磷酸钙混喷,硫酸铜不能与磷酸二氢钾及过磷酸钙混喷。

慎重起见,混喷前可先作试验,将药、肥各取少量溶液混合在一起,看有无浑浊、沉淀或气泡发生,如果有,表明不能混合施用,反之则可以混合喷施。混合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

七、科学配制肥液

有些营养元素的配制与大多数元素的配制不尽相同,在生产中要特别注意,以免影响喷肥效果。硼砂宜先用沸水溶解,再按要求配成适宜的浓度。若普涌水溶解则会发生“再结晶”现象,而且配后时间越长,再结晶作用越严重,喷后效果愈差。因此,宜选择冷水速溶的硼源库等,吸收快,效率高!

配制硫酸亚铁时,可100公斤水中先加入10毫升有机酸或100-200毫升食醋,使水酸化后,再加入硫酸亚铁配制溶液。

文章选自CNKI《科学种养》:《果树根外追肥技术》,略有修改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果树根外追肥技术
肥料知识小课堂(第12课):施用磷肥、钾肥、微肥最佳方法
根外追肥有诀窍,快看你用对了吗?
西瓜微肥的施用技术
磷酸二氢钾在部分农作物上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配套技术
枇杷树怎样施用叶面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