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辉斌:孟浩然的五言律诗

在千年孟浩然研究史上,最早对孟浩然诗歌进行分体研究者,首推明代的一批孟集板刻家与批评家,因为现存的几种主要明刻本孟浩然集,几乎都属于分体编排或批评的本子,如署名为刘须溪批点、袁宏道参评的二卷本《孟襄阳集》,即是如此。此刻本将孟浩然诗歌依体式分为七类,即:五言古诗(63首)、七言古诗(6首)、五言律诗(130首)、七言律诗(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绝句(19首)、七言绝句(8首)。这七种体式的诗歌合计为267首。由此可知,五言律诗在孟浩然集中几乎占其总数的二分之一,其数量之多,乃是十分明显的。

一、盛唐近体诗的精品

唐人诗歌,就其体式而言,主要可分为古体与近体两大类。近体诗因讲究平仄与对仗,格律严密,故又有格律诗之称。格律诗肇始于齐梁声律论的发明,即与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关系密切,而其定型、确立与兴盛,则在李唐王朝的初、盛唐时期。所以,宋荦在《漫堂说诗》中认为:“律诗盛于唐,而五言律为尤盛。神龙以还,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开其先,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诸家继起,卓然名家。”这里虽然说的是五言律诗,但有唐一代的近体诗,亦可作如是观。

孟浩然现存各类近体诗共199首(含伪作),皆作于他病卒的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及其前。而是年,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可知,李白所创作各类诗的总数仅为122首;而清人赵殿成《王右承集笺注》提供的信息则表明,王维现存的近体诗虽有281首之多,但其属于开元二十八年前创作者尚不足80首。另据浦起龙《少陵编年诗目谱》所考,开元二十八年前的“诗圣”杜甫创作的所有诗歌也只有整10首。其他如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人的近体诗,都不及孟浩然的一半。这一实况足以表明,孟浩然不仅是盛唐诗坛而且是有唐一代大量创作近体诗的第一人。

而在孟洁然现存的近200首近体诗中,五言律诗不仅数量多,质量佳,名篇名句甚众,而且对时人如李白等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自有文学史以来,文学史学们却几乎都不曾涉笔孟浩然的近体诗特别是五言律诗,以致使孟浩然奉献给后人的这笔文学遗产,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与近体诗中的其它体式相比,五言律诗在唐代不仅倍受诗人们的青睐,而且还甚为“荣光”,这是因为,其乃是被唐廷钦点为科举考试必考的一种诗体。而此,也是五言律诗在唐代比其它近体诗成熟更早的原因所在。曾自称“诗礼袭遗训”、“词赋颇亦工”的孟浩然,虽寓居襄阳,远离京师,但他因受唐廷“钦点五律”的影响,而成为当时诗坛上创作五律最多的一位诗人。据对《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的粗略统计可知,孟浩然、李白、王维三人现存五言律诗的数量,依序为134首、112首、114首,即孟浩然比李白多22首,比王维多20首。这一数据表明、在除杜甫之外的初、盛唐诗坛上,孟浩然对于五言律诗这种“新体式”的雅好,乃是无人可与之比肩的。

孟浩然的五言律诗,无论从何种角度言,都是有诸多可属于“精品文学”之列的。如《与诸子登岘山》、《望洞庭湖上张丞相》、《广陵别薛八》、《李氏园林卧疾》、《岁暮归南山》、《过故人庄》、《裴司户见寻》、《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晚泊浔阳望庐山》等,即皆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在孟浩然的这些诗歌中,就其审美范畴而言,既有属于阳刚之美的“气慨横绝”、“雄浑而兼潇洒”的佳构,如《望洞庭湖上张丞相》、《广陵别薛八》等:更有属于阴柔之美的“风神兴象,空灵澹远”、“意境孤秀”、“通体清妙”的杰作,如《与诸子登岘山》、《过故人庄》等。二者的互为融合,不仅奠定了孟浩然五言律诗在唐诗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赢得了后世诸多文学批评家的高度称颂与赞许。为便于把握,下面仅录明、清两朝的几例批评为代表,即可收以管窥豹之效。其具体为:

五言律诗,贵乎沉雄温丽,雅正清远。含蓄深厚,有言外之意,制作平易,无艰难之患。最不宜轻浮俗浊,则成小人对属矣。似易而实难。又须风格峻整,音律雅浑,字字精密,乃为得体。唐初唯杜审言,创造工致。盛唐老杜神妙外,唯王维、孟浩然、岑参三家造极。(顾璘《批点唐音·各体叙目》)

浩然五言律兴象玲珑,风神超迈,即元瑞所谓“大本先立”,乃盛唐最上乘。(许学夷《诗源辨体》)

襄阳……五律含华洗骨,超然远神,如初月芙蕖,亭亭秀映。《唐书》称其方驾李(白)、杜(甫),固知名下无虚。《宋育仁《三唐诗品》》)

孟公五律,笔洁气逸,为品最高,较之诸生,尤为神足……自是一代家数。(王溥等《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上面所引诸家批评,或着眼于孟浩然五言律诗的艺术风格,而认为其有“兴象玲珑,风神超迈”、“含华洗骨,超然远神”的审美特点;或将孟浩然五言律诗与盛唐诸家同类之作进行比观,认为其为盛唐“三家造极”之一,而可“方驾李杜”,并“自是一代家数”,等等,所评皆甚精当。这些评价,若套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孟浩然的五言律诗,皆乃为“精品文学”之属。

孟浩然的五言律诗,特别是那些写山水田园的五言律诗,由于受其“物我同一”的审美本体观的影响,因而往往写得格高韵雅,丰骨超逸,既具精巧玲珑之美,又兼高华清澹之秀,给人以愉悦不已的审美享受。如《晚泊浔阳望香庐峰》一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1]。

首先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首在体式上颇有争议的诗,因为其所涉及者,实际上是如何认识孟浩然对近体诗特别是五言律诗的创新问题。《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将此诗编在“五言古诗”内,同此者有高棅《唐诗品汇》卷九、《四部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一等;但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则将其归入“五言律诗”内,并云:“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者。” [2]这两种绝然不同的认识,究竟那一种正确呢?其实,沈德潜将此诗归入“五言律诗”内的作法是对的,即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而不是五言古诗。请看施补华《岘佣说诗》第五条对此诗的评价:‘五律有清空一气,不可以炼句炼字求者,最为高格。如……襄阳‘挂席几千里’,……诸首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3]

明人如高棅等,之所以认为以此诗为五言古诗,关键就在于他们是以“炼句炼字”为判断依据的,即主要是认为此诗没有对仗。而事实上,此诗并非无对仗,如颔联用的为流水对,即是明证。这样的对法,使全篇结构更为疏淡。而疏淡的结构,正是孟浩然表现在五言律诗上的一种创新。对于这一创新,王士祯在《带经堂诗话》卷三中曾予以高度的称颂,认为其“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也”[4],从而准确揭示了此诗由淡极而传神的妙境。

此诗不仅在孟浩然集中享有五言律诗“逸品”的称誉,而且还具有格、韵双高的艺术特点,对此,明季李攀龙辑《唐诗广选》引“谢曰”已曾慧眼相识。其于是诗有评云:“诗有韵有格,格高似梅花,韵高似海棠。欲韵胜者易,欲格高者难,二者孟浩然(此诗)兼之。”由此看来,称孟浩然的五言律诗为盛唐近体诗中的精品,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孟浩然五言律诗在内容上也是值得称道的,因为其几乎无所不包含,诸如登临、送别、题咏、浏览、宴饮、闺情等,应有尽有。而尤值称道的是,孟浩然在开元五年(717年)游湖湘时所写的《望洞庭湖上张丞相》(一作《临洞庭》,又作《岳阳楼》)一诗,开唐人干谒诗之先河,影响巨大而又深远。此前,唐代未仕学子进行干谒,均是以散文与赋为之,而至孟浩然,则始以近体诗“上”。孟浩然此举,既打破了文赋一统干谒天下的局面,又拓展了五言律诗在题材方面的表现领域,一鸟双石,作用至大。而此诗在艺术上的气概横绝,景象雄浑,又表明了后人欲以之“取压唐律卷”的认识,乃是极具见地的。

二、孟浩然五律的艺术特点

孟浩然现存的134首五言律诗,概而言之,在艺术方面主要表现出了三个大的特点,即形式求新,对偶丰富,字法灵活。下面对此分而述之。

先看形式求新。形式求新,指的是孟浩然的五言律诗,除了“正格”外,另还有三种类型的“变格”,即:(1)平仄全合,有两联以上对仗;(2)基本合律,有一联以上对仗;(3)平仄全合,而无对仗。这三种类型的五言律诗,是孟浩然创新意识表现在近体诗方面的最佳体现。

第一种类型。一般而言,正格的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孟浩然则将其扩展为三联,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明显创新意识的新格。唐人五言律诗的正格,在“平仄谱”上主要是“仄起仄收式”,孟浩然的这种新格,也属如此。如《梅道士水亭》一诗: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5]。

全诗平仄粘对,无一不合,且前三联对仗,极为工整。再如《与张折冲游耆闍寺》一诗,其于平仄的安排,亦属如此:

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横行塞北尽,独步汉南来。贝叶传金口,山樱作赋开。因君搌嘉藻,江楚气雄哉[6]。

类似的五言律诗,在孟浩然集中还有《岁暮归南山》、《留别王维》、《除夜乐城逢张少府》、《姚开府山池》、《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等,其数量之多,为盛唐诗人所少有。

而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孟浩然集中的五言律诗,尚有四联对仗者,如《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一诗,即为其例。诗云: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鲛室,人烟接岛夷。乡关万馀里,失路一相悲[7]。

此诗前三联用工对相对,尾联则以宽对而为,四联平仄粘对皆合,极具特点。

第二种类型。这类五言律诗,是孟浩然集中的另一种变格,但在形式上则可分为两端,其一为“峰腰体”,其二为“偷春体”。所谓蜂腰体,是指一首律诗只有一联对仗,且其之对仗被安排在颈联。孟浩然集中如《武陵泛舟》一诗,即属此类。请看其全诗: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坐听闻猿啸,弥清尘外心[8]。

偷春体又名“偷春格”,为南宋文学批评家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首次提出,指的是律诗首联、颈联对仗,而本应对仗的颔联却不对。这种首联提前对仗的作法,“犹似梅花偷春而先开”,故名。孟浩然集中此体亦不少,如《寻梅道士》、《寄赵正字》等,所用者即皆为“偷春格”。请看《宿立公房》一诗: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9]。

第一联以“支遁”对“深公”,“初求道”对“笑买山”,而第二联则以散句为之,这样作,主要是借“偷春格”这种修辞手法,以突出立公房及其四周环境的清幽宜人,以及诗人崇尚自然、追求不加雕饰的生活情趣。

第三种类型。此种类型的五律,若借用清代学者方弘静在《千一录》卷七所云,即乃“以古诗为律调”,故“其调自高”。孟浩然集中如《伤岘山云表上人》诗,即为此类体式之代表。诗云:

少小学书剑,秦吴多岁年。归来一登眺,陵谷尚依然。岂意餐霞客,忽随朝露先。因之问闾里,把臂几人全[10]。

此诗虽无对仗,但平仄粘对全合。这首诗前四句写作者别后返乡,所见者乃物是人非;后四句则是对故人的缅怀,以切合诗题中的“伤”。全诗因意脉连贯,一气呵成,而为许学夷在所著《诗源辨体》卷十六大加称道,认为:

浩然五言律,如“少小学书剑”、“挂席东南望”等篇,彻首尾不对,然皆神会兴到,一扫而成,非有意创别也 。李太白亦然[11]。

但许学夷将“挂席东南望”即孟浩然集中的《舟中晓望》一诗,列入“彻首尾不对”者,则为不的。这是因为,此诗的第二联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对法在进行对仗(具体详后),许氏不察,竟然以为其乃“彻首尾不对”之一例,实在令人遗憾。

再看对偶丰富。对偶为律诗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有人提出了“无对偶不成律诗”之说。但从上举孟浩然《伤岘山云表山人》一诗看,可知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这是因为,近体诗的关键在于平仄是否合律,而不应以是否有对仗来进行衡量(对于这一点,另可详后)。孟浩然的五言律律,不仅对偶善于变化,而且形式极为丰富,堪称除杜甫以外的初、盛唐诗人之第一。具体以言,孟浩然五言律诗中的对偶,除了常见的工对、宽对、事对等名目外,另有以下诸种形式,则是颇值注意与称道的,原因是其所的映的,为作者对五言律诗创作的一种匠心独运。

(1)流水对。这是一种“意到气足”的对偶,也称“走马对”或“活对”。这种对法的特点是不拘于形式,并能化呆板为灵活,又因其上下两句,一意贯串,如流水不断一般,故有是名。孟浩然五言律诗极善用此种对法,例如《与诸子登岘山》中的前四句: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清人张谦宜《絸斋诗话》卷五云:“《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流水对法,一气滚出,遂为最上乘。意到气足,自然浑成,逐句模似不得。” [12]不仅高度评价了孟浩然是诗之流水法,并且也道出了流水对的奥妙之所在,堪值称道。而孟浩然这四句诗的特点,也因此而得以凸显。

(2)借对。借对也叫“假对”,因其所对属以假对真,以真对假,半真半假,故有此名。借对有借“色”、借“名”、借“声”等,目的则为求得对仗上的工整。如《裴司户见寻》一诗中的第三联,即采用了此种对法:

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

此例属借“声”以对。因为“鸡”为动物,故诗人于对句中乃着眼于谐音的角度,以“杨”借“羊”相对,这样,不仅平仄协调,而且甚为工整。

(3)连环对。这是一种甚为特殊的修辞手法,其特点是不仅出句与对句在对偶上互为“连环”,而且每一句中亦进行字面上的“连环”。连环对最便于议论。孟浩然集中采用此种对法者,有《梅道士水亭》一诗的首联:

傲史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既使出句的“傲吏”与“凡吏”相对,又于对句的“名流”与“道流”相对,并将出句的“傲吏”与对句的“名流”、“凡吏”与“道流”相对,环环相叩,极具特点。而作者对梅道士的推崇与赞许,也因此而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犄角对。这种对仗法,不仅为一种特殊的对偶形式,而且在有唐一代的近体诗中,并不多见。正是因为如此,以致有人误将有“犄角对”的孟浩然五律,认为是“平仄全合,但通体不讲对仗”之作。孟浩然集中运用犄角对的五言律诗,如《舟中晓望》一诗的第二联,即颇具有代表性: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清季昌春荣《葚原诗说》曾专就此一联进行了评说,认为:“有两句中字法参相对者,谓之犄角对。如……(孟浩然)‘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舳舻’与“风潮”对,‘利涉’与‘来往’对也。”冒氏慧眼独具,堪称孟浩然的知音。

最后看字法灵活。所谓字法,为格律诗“格”的内容之一,其实际上讲的就是练字,也即为宋人所说的诗眼。五言律诗的诗眼,一般较难安排,但孟浩然的五言律诗不仅安排得甚得心应手,而且极具变化,十分灵活。如《夏日辨玉法师茅斋》一诗: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13]。

这首诗在对仗的颔联、颈联中,共炼了“深”、“引”、“觅”、“来”四字,即安排了四处诗眼,颔联安排的是各中间一字,颈联安排的则是各第二字,位置错开而不重复,极具匠心。再如《岁暮归南山》一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14]。

此诗共有六处诗眼,即“休”、“归”、“弃”、“疏”、“催”、“逼”六字,其都是诗人精心烹练的结果。由是而观,可知曾被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称为“淡得看不见诗了”的孟浩然的五言律诗,其实也是十分讲究炼字、注重诗眼的安排的。

三、孟浩然五律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知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艺术功底是十分深厚的。作为诗人,孟浩然对五言律诗所作的种种努力与追求,都可目之为是一种有意识的创新,它对于推动近体诗在唐代的繁荣与发展,应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时。同时,孟浩然围绕着五言律诗的创作,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对于时人与后人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

孟浩然五律对时人的影响,可以自称为“青莲居士谪仙人”的李白为代表。李白的近体诗特别是五言律诗受孟浩然的影响,前人早已指出,如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即云:“太白五言律多类浩然。”[15]李白五言律诗受孟浩然五言律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风格的近似,其二是技法的借鉴。孟浩然五言律诗的艺术风格,综而言之,含华洗骨,兴象玲珑,超然远神,乃为其总的特点。而李白的五言律诗,亦大致类似,如其集中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挂席江上待月有怀》、《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诗,即皆写得兴象玲珑,秀骨玉映,与孟浩然的五言律诗别无二致。而孟浩然五言律诗的“清”,则更是李白刻意追求的一种艺术目标,故其集中的不少同类之作,大多具有“清气袭人”的特点,如《望月有怀》即为其一。

李白五言律诗借鉴孟浩然五言律诗的技法,最明显的例子,是被清代学者方弘静在《千一录》中所言之“以古诗为律调”。而孟浩然集中的“以古诗为律调”,即为本节所论述之“平仄全合,而无对仗”者。这是孟浩然独创的一种变格五律。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对孟浩然、李白的这类五言律诗予以关注者,是南宋批评家严羽,其《沦浪诗话·诗体》有云:

有律诗彻首尾对者,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者[16]。

所以,清季王溥等人选辑的《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于孟浩然的《舟中晓得》一诗下引徐中崖语说:“前四一气自爽,后半复成别调,纯作散行,已开供奉(李白)津梁。”所言甚是。李白集中的此类之作,除《夜泊牛渚怀古》一诗外,另有《寄上吴王》其一、《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宿巫山下》、《送长沙陈太守》其二等,均属受孟浩然“以古诗为律调”影响的结果。由此看来,李白这位高唱“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谪仙人”,不仅雅好孟浩然的“风流”,而且也是甚“爱”其五言律诗之技法的,徐中崖所谓“已开供奉之津梁”云云,即是对二人这方面关系之点明。

杜甫是受孟浩然五律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但杜诗所受孟诗之影响,则是主要表现在“清”与“丽”两个方面。孟浩然诗中的“清”,时贤论之甚夥,兹不赘。关于“丽”,胡应麟《诗薮·外编》已有所涉:“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又,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有云:“浩然体本自冲澹中有趣味……而盛丽幽闲之思时在言外……”这两例表明,孟浩然诗歌之具有“丽”的一面,乃是不言而喻的。胡、桂二氏之所言,虽然指的是孟浩然的全部诗歌,但孟浩然五律自是包含其中的。以此推之,则孟浩然五律具有“清”与“丽”的特点,也就甚为清楚。而牟顾相《小澥草堂杂论诗》中的“浩然清词丽句,有小谢之意”云云,又可对此佐证。藉此,知杜甫在《戏为六绝句》其五中所首倡的“清词丽句”说,系受孟浩然诗歌或者说五言律诗的影响所致,应是十分清楚的。对此,拙著《杜甫研究丛稿·下卷》已有详论,可参看,此不具述。另外,曾高度称赞孟浩然“清词句句尽堪传”的杜甫,虽然深谙近体诗创作的各种法门,但从他乐于“轻益多师是汝师”的角度言,其在某些技法如对偶、炼字等方面,应是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孟浩然五言律诗的影响与启发的,如孟浩然与杜甫均擅长运用流水对者,即为其例。

孟浩然五言律诗对于唐以后诗人的影响,我们从王士祯辑、吴煊等笺注的《唐贤三味集笺注》于《舟中晓望》所写的一条评语中,即略可窥获之。其云:“一气旋折,后来屈翁山喜学此格。”屈翁山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因其为岭南(今广东番禺)人,故与陈恭尹、梁佩兰被时人合称为“岭南三大家”。这条材料表明,在以小说与戏曲为主体文学的明清时期,孟浩然的五言律诗不仅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而且还有诗人专学其“格”。

此外,编撰《唐贤三昧集》的王士祯本人,也是十分雅好孟浩然五言律诗的一位诗人,这从他在《带经常诗话》卷三中将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作《晚泊浔阳望香庐峰》)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进行比观后,认为二诗“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而比作画家的“逸品”,即可窥知一斑。而其在《论诗绝句》中所说的“风怀澄淡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云云,又反映了他表现在诗歌审美方面的情趣,主要是倾向于唐代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一派的,重点则是他们的“五字”即五言律诗。而此,也是王士祯的一些写出水的五言律诗如《碧云寺》等,在风格上大都接近孟浩然与王维的原因之所在。

注释:

[1]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庐峰》,《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一。

[2]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九,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本。

[3]施补华《岘佣说诗》,《清诗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孟浩然《与张折冲游耆阇寺》,《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6]孟浩然《梅道士水亭》,《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7]孟浩然《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8]孟浩然《武陵泛舟》,《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9]孟浩然《宿立公房》,《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10]孟浩然《《伤岘山云表上人》,《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四。

[11]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张谦宜《絸斋诗话》卷五,《清诗话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3]孟浩然《夏日辨玉法师茅斋》,《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14]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四库唐人文集丛刊》本《孟浩然集》卷三。

[15]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明诗话全编》本,凤凰出版社1997版。

[16]严羽《沦浪诗话·诗体》,《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本文原载甘肃人民出版社版《孟浩然研究》,2019年7月略作修改)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雪垠先生漫谈近体诗的产生演进
评论|中国古代诗歌体裁概览(九)
浅谈初唐诗体演进对盛唐诗体繁荣的准备
十分钟搞定诗词的格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张九龄名篇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近体诗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