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香菱学诗》看古代近体诗创作
《红楼梦》一书被很多读者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原因就在于无论在社会风气、人情世故、文化背景还是在作品所表现出的哲理上这部小说都做到了淋漓尽致。从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曹雪芹超人的才华,就这部小说的诗词来看,作者的造诣也算极高。

《红楼梦》一书中近体诗多达八十余首,多数都是曹公借故事中的人物写出的,但凡贾府有盛大活动或举办诗会,宝玉及众姑娘们都会聚在一起作几篇格律诗,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写这些诗,由此可见曹公对近体诗的青睐。

对于写诗,曹雪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他也将自己的所有的思想写入了自己的这部心血之作。我认为,小说中最能体现曹公对诗的认识的便是“香菱学诗”一回,这一回也堪称《红楼梦》中非常经典的一篇,下面我们就以“香菱学诗”为例探究曹雪芹眼中的古代近体诗。

小说中出现的这种诗体有着悠久的历史,齐梁时,诗人们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为了让诗句读起来更有节奏,他们写诗时可以使诗读起来有平仄交替的美感,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唐朝初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体——格律诗,而这种诗体迅速被大多数文人所接受,即使是身份在众姑娘中最底层没有接受过教育的香菱也会对学诗如此痴迷。当然,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它独特的魅力。

香菱初次找黛玉请教诗词时,从黛玉的一到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黛玉的传授之道,在黛玉看来,学习格律诗应经历四个阶段:

一、了解律诗结构韵律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最开始,黛玉教香菱写的是近体诗里面的律诗,在黛玉看来,律诗就是简单的起承转合(即现代的首颔颈尾四联),但是,在黛玉心中极简单的事其实也有很多讲究,律诗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凑,它要求诗者能够自如地运用笔墨,起承转合自然,这一理论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起”即兴起,作为全诗的第一联无论是以景物、事物还是人物兴起一定要让读者明白所读的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承”是在第一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引申,“转”就是将诗词引入更高远的境界,“合”既要不能脱离前四联,还要对全诗做总结和最后的升华。如此环环相扣,才可以作出一首好诗。

而连接律诗的不仅是内容上的起承转合,更是韵律上的平仄交替,这一目的通过每句之间的粘对规律来实现。

“粘”就是律诗的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二四六位相应的字平仄要相同。

“对”就是律诗的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二四六位相应的字平仄要相反。

香菱的诗词天赋可以说极高,很多人刚开始作诗都很难做到每一个字都不出律,而香菱的第一首诗在意境上虽欠火候,但韵律上却非常完美,我们就通过香菱所作的第一首诗来看看律诗的粘对规则。

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平, 平

(第一句与第二句的二四六位字平仄相对)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仄, 仄

(第二句与第四句三四六位字的平仄相粘)

(第三句与第四句二四六位字的平仄相对)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仄, 平

(第四句与第五句二四六位字的平仄相粘)

(第五句与第六句二四六位字的平仄相对)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仄, 仄

(第六句与第七句二四六位字的平仄相粘)

(第七句与第八句二四六位字的平仄相对)

值得注意的是,律诗和其他诗词相比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承句和转句要求对仗,对仗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相对其实在粘对规则中已经实现了。另外对仗还要求相应位置的词性、词形、句子结构等要相同,对仗较严格的称为工对,在填词作曲方面对仗不是非常严格也可以宽对,在工对和宽对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流水对、扇面对、错综对等新奇的对仗方式。

《声律启蒙》

清代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可以说是一部比较齐全的对仗素材,书中详细列举了从一个字到十一个字的对仗。涉及天文、地理、花鸟、鱼虫等各个方面。

对仗最后对的是意境,一般要求出句和对句读起来衔接完美,不要为了对仗使对句过于突兀,黛玉一次和湘云对诗时湘云出了一句“寒塘渡鹤影”黛玉的对句是“冷月葬花魂”这句可以说是极其工整,每个字的词性都和出句相同,在意境上,黛玉的对句更胜湘云一筹。

以上都是关于学习近体诗最基础的知识。

二、意境高于格律,不以词害意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虽然格律诗要求颇多,但黛玉认为个人的诗情不能完全受限于平仄韵律之中,若遇到奇句,格律也可以为意境让步。李白诗作无数,很多律诗也存在出律情况,但他诗中的境界几乎是无人能及的,他还是名垂千古。所以,作诗也不能太过古板,不能让规矩限制了诗情。现代人看格律诗多半看的也是诗意,诗人写诗靠的就是新奇的思维和诗情,而不是过度的循规守矩。

黛玉思想的先进之处便在于虽然她也承认近体诗的格律,但是她的诗绝对不会被格律所限制,所以在这句话中就推翻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或许,这也是黛玉的诗领先于众姐妹的原因。

三、立意高远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黛玉不要香菱去学陆游的诗不是否定陆游的诗,因为陆游的这句诗诗只是简单的文字美,而具体看他并没有写比较深刻的事物。黛玉认为初学诗不必为了高雅而刻意堆砌词藻,立意是诗的灵魂,字词是诗的骨架,没有高远的立意,再唯美的诗句也只是一些字词组合而已,诗歌的立意决定着诗歌的方向,所以在提笔作诗前,开始想的并不是如何用词,而是要先确定作诗的方向,如此才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关于诗词的语言润色在以后可以慢慢学习,但入门一旦走偏就很难改掉了。

我们读过的很多诗都几乎是用大白话写成的,但却被后人奉为佳句,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作者所写的境界是极其高远的。

从黛玉的诗词中立意的高度也可见一斑,在一次元妃省亲让宝玉为大观园的居处提诗时,黛玉偷偷帮宝玉为杏帘在望题了一首诗便压过了宝玉的三首诗。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不同于宝玉的应景之作,这首诗不但写了杏花村的美景,更由眼前的繁华联想到了太平盛世。

而香菱的第三首诗也成功在了境界的升华上。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香菱第三首咏月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没有局限于单纯的之为写月亮而作诗,第三首诗少了牵强生硬多了真情实感,此时的香菱的诗词境界提升到了更高远的程度,她由眼中看到的月亮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之悲,又想到了远方的丈夫,极言思念之深,香菱诗风这种大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也是受黛玉影响的。

四、循序渐进,先收后放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黛玉的这段话可以为很多初学诗的人指点迷津,首先,从中可以看出学诗的顺序先后,其次,就是如何选择学习对象。

黛玉让香菱从律诗开始看起,然后再看绝句。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八句为律,四句为绝,和绝句相比律诗无论在字数、结构、韵律上比绝句的要求都要复杂很多,这使很多人认为律诗比绝句难写,但只有真正入门才会知道,其实格律诗最难写的却是绝句,绝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的“绝”字上,律诗八句我们有足够的篇幅来布局诗的结构或说明一件事物,但是,通过短短的二十字或二十八字来说明一件事却并非易事,所以,要想绝句写的好就必须先从律诗开始学起打好基础。

从黛玉给香菱安排学习的诗人们可以看出,黛玉学诗比较注重循序渐进。黛玉给香菱推荐的诗人中前两位,就是被称为诗佛和诗圣的王维和杜甫,王维的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美誉,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境界开阔。但是,他们的诗和李白相比,都少了几分味道,但是黛玉却将诗仙李白安排在比他逊色的王维和杜甫之后。

其实黛玉这样安排可谓用心良苦,王维和杜甫的诗都比较沉稳,而李白的诗却多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几分随性,李白这种诗风是一般人开始学不到的,香菱开始学诗没有足够的底子,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来读,当读这两人的诗有感觉后,才可以像太白一样写出有自己风格的诗。所以在黛玉看到香菱第一首诗的格律很完美后让她“放开胆子去作”,香菱最后的成功也离不开黛玉为她安排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香菱学诗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她自身的聪慧与刻苦,但更离不开黛玉细致入微又开放的教授方式。与其说黛玉教香菱作诗,不如说曹雪芹在教世人写诗,曹雪芹认为写诗最基础的前提是既要熟记格律诗的结构韵律,又不能用格律来束缚思想,有一个好的入门,由律至绝,循序渐进,如此学下去,终有一天会领悟其中的道理。

香菱学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作者通过黛玉透露了自己的学诗观,而很多人也将曹公笔下的如何学诗奉为学诗的不二法门。

从香菱学诗这回,我们看到了黛玉教诗的高深之处,从香菱身上学到了的勤奋刻苦,更学会了创作近体诗的技巧方法。

或许这就是《红楼梦》所带的光辉,即使作者已经离开人世几百年,即使书中的人物从未存在,但还是有无数人为这本书痴狂,在现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倾注的思想仍然先进,《红楼梦》中所蕴含的知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才算是一首合格的七言绝句?绝句与律诗的区别之处在哪里?你如何理解?
近体诗(绝句、律诗)平仄格律表
​何谓近体诗?
什么是绝句--是什么|什么叫|是什么意思
诗词知识大全
古诗词知识积累(2):近体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