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节 地球磁场的起源

地球是一个天然的大磁体,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北极则在地理南极附近。我国古人很早以前就对地磁现象有所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在地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制成的。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地磁场理论概念的是吉尔伯特,他在1600年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地球自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两极和地理两极相重合。这一理论确立了地磁场与地球的关系,指出地磁场的起因不应该在地球之外,而应在地球内部。

现在科学家们已基本掌握了地磁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但是,对于地磁场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却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目前,关于地磁场起源的假说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假说是以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为依据,第二类假说则独辟蹊径,认为对于地球这样一个宇宙物体,存在着不同于现有已知理论的特殊规律。

属于第一类假说的有旋转电荷假说。它假定地球上存在着等量的异性电荷,一种分布在地球内部,另一种分布在地球表面,电荷随地球旋转,因而产生了磁场。这一假说能够很自然地通过电与磁的关系解释地磁场的形成;但是,这个假说却有一个致命缺点,它不能解释电荷是如何分离的。还有一个问题,地球表面的观测者与电荷一起随地球旋转,对于观测者来说,电荷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电荷运动,又谈何磁场呢?

属于第一类假说的还有漂移电流假说、热力效应假说和霍尔效应假说等,但是,这些学说都不能全面解释地磁场的奇异特性。

关于地磁场起源还有第二类假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重物旋转假说。

1947年,布莱克特提出任意一个旋转体都具有磁矩,它与旋转体内是否存在电荷无关。这一假说认为,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磁场都是在旋转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星体自然生磁,就好像电荷转动能产生磁场一样。但是,这一假说在试验上却遇到了一定困难,通过对天体的观测证明,每个星球的磁场分布状况都很复杂,尚不能证明星球的旋转与磁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依存关系。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还没有观察到旋转物体产生的磁效应。

总之,关于地磁场的成因,学术界仍处在探索与争鸣之中,尚没有一个理论,能够对地磁场的起源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在电磁学理论中,磁场的起源与电荷运动有关,例如,通电导体周围能够产生磁场。而在形态场假说中,则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述,指出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显现的是原子的原子核磁场,其本质是原子核旋转质量场产生的一种效应。就是说,磁场与运动电荷之间没有必然的依存关系,静态原子也可以产生磁场。下面就以原子磁场理论为依据,来探讨地磁场的起源问题。

地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探讨地磁场的成因,要从地球的内部构造说起。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其中:地核还可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和内陆核三层。外地核厚度约2080公里,物质大致成液态,可流动。过渡层的厚度约140公里。内陆核是一个半径为1250公里的球心,物质大概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地核的温度估计在5000℃以上,压力达1.32亿千帕以上。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地幔与核交界处的温度为3500℃以上,外核与内核交界处温度为6300℃。


在地球的构造中,首先让我们来关注地球的核心——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的内陆核。

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内陆核中的金属原子将发生电离,失去核外电子变成正离子。金属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具有导电性。金属之所以具有导电性,是因为在外界电场作用下,金属原子的原子核一维电场能够联接起来,又称Q键链结,组成电桥,电桥具有传导电场能的功能。根据金属的导电性质推测,内核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场作用,能够自发地串联起来,构成Q键链结;与通电导体一样,在闭合的Q键链结回路中,有电场能循环流动。这些Q键链结以内陆核赤道面为基准平面,组成了无数的同心圆环,简称金属离子环流。这时,环流离子的原子核质量场则以一维电场为轴,向同一方向旋转,形成旋转质量场效应,在宏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磁场。这种由金属离子环流所形成的磁场,称内核磁场,磁场强度用B1表示。

简单地说就是,金属离子的一维电场线性链接,像环一样排布在内陆核之中,构成金属离子环流。环流离子的原子核在基准平面的两侧,形成了偶极磁场。参考图示如下:

在以往的地磁场起源研究中,人们曾提出过永磁体假说,认为地球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大的永久磁体;但是,这一假说却遇到了一个理论疑难,那就是温度问题。实验发现,铁磁质的磁化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磁化能力将逐渐减小,当温度升到一定温度时,铁磁质的磁性就会完全消失,这个温度被称为居里温度。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居里温度为770℃,而内陆核的温度至少在6300℃以上,假如地核曾有过磁性, 也应该早已消失殆尽了。

内核磁场就是由金属物质构成的,内核磁场形成以后,磁场强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具有永磁体的性质。那么,在内核磁场模型中,又是如何解决温度疑难的呢?

永磁体是由中性原子构成的,在物体内部,原子通过有序化排列,一维电场线性联接,原子核质量场向同一方向旋转,以此形成了永磁体的磁场。当物体温度升高以后,原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有序化排列遭到破坏,Q键链结断裂,原子核质量场旋转方向各异;因而,必然导致物体的磁性减弱,直至消失,这就是居里温度效应。而内核磁场是由磁性离子构成的,在磁场的形成过程中,高温并没有破坏磁性离子的有序化排列,而是促成了金属离子的诞生,所起的作用与居里温度效应相反,所以不存在温度疑难。

在内陆核中,原子电离产生了金属离子和电子,这两种粒子之间存在两种作用关系,一是电场作用,二是质量场作用。金属离子有序化排列,形成了正离子环流,而那些电子又将何去何从呢?

第一种可能性,假如这些电子通过一维电场加入了正离子的Q键链结,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由于电子质量场与正离子质量场的旋转方向相反,电子加入Q键链结以后,虽然本条链结上的正离子不与其发生作用;但是,平行排列的Q键链结上的正离子对它产生排斥作用,电子根本无法在Q键链结上存续下去,将很快地被排挤掉。

第二种可能性,电子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按照电子电场的取向不同,分别产生两种作用效应:

(1)如果电子电场方向与正离子链结的电场方向相同,那么,电子质量场与正离子质量场的旋转方向必然相反,二者产生排斥作用,其结果是,电子将从内核中直接被排挤出去。

(2)如果电子电场方向与正离子链结的电场方向相反,虽然电子质量场与正离子质量场的旋转方向相同,产生吸引作用;但是,由于正离子之间质量场作用力,大于正离子与电子之间质量场作用力,电子同样会被排挤出去。这种情形存在于脉冲星的外部壳层之中,属于一种“浮力”效应。

可见,原子电离产生的电子,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内核中存在下去,不可能与正离子组成等离子体,只能是被排挤出内核之外,这是粒子质量场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正负电荷分离的原因。

从内核逃逸出来电子,经由过渡层进入外地核,外地核是由硅等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电子与这些元素相结合生成负离子。与内陆核相同,外地核中的负离子也会通过一维电场作用串联起来,构成Q键链结,以赤道面为基准平面,在外地核中形成环流,简称负离子环流。环流离子的原子核质量场以一维电场为轴,向同一方向旋转,形成旋转质量场效应,宏观上表现为磁场。这种由负离子环流所形成的磁场,称外核磁场,磁场强度用B2表示。

地核以外是地幔层,在高温作用下,原子也处在电离状态。在质量场的作用下,地幔层中的正、负带电粒子也将发生分离,其中,电子将被外地核所吸收,只有正离子存在于地幔层之中。由于地幔半径较大,正离子分布密度较低,很难构成的Q键链结,形成的磁场极其微弱;因而,在考虑地球磁场的结构时,一般予以忽略不计。

总体来看,地球内部带电粒子分布是不均匀的,可分为三个带电区:内陆核为正电荷区,外地核为负电荷区,地幔为正电荷区。由于外地核汇集了内陆核和地幔两个区的负电荷,因而,外地核的带电量大于内核。又由于环流离子所形成的磁场强度与电量成正比,所以,正常情况下,外核磁场强度要大于内核磁场强度。

一般说来,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即是粒子的电场方向;因此,内核中正离子环流电场方向和外核中负离子环流电场方向是相同的,都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保持一致。所不同的是,正、负离子环流质量场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因此,所形成的磁场方向正好相反。

对于正离子环流来说,磁场方向的判定适用于右手定则,即右手弯曲,让四指与环形电流方向一致,拇指指向则为磁场的N极方向。据此判断,内核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方向。负离子环流适用于左手定则,据此判断,内核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方向。在地球内部,内核磁场与外核磁场异极相联,形成闭合磁场。在内、外核磁场强度不同的情况下,其差额部分将对外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地球磁场。用公式表示为:

B0= B2- B1

现阶段,外核磁场强度大于内核磁场强度,因而,地球磁场方向取外核磁场方向,即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方向。同时,由于外核环流离子的旋转轴与地球的自转轴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而是存在着11.5°的夹角。

总之,地磁场起源于离子的一维电场静态环流效应,通过自发形式而形成,与超导体中的昂内斯持久电流(无损耗感应电流)形式相同。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通电导体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资料显示。地球表面磁场强度介于0.35~0.7奥斯特之间,有人计算过,与通电导体产生的磁场强度相比较,相当于109安培电流产生的磁场。

科学家们在对地磁场的研究中发现,地磁场是变化的,不仅强度不恒定,而且磁极也在发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生一次磁极倒转现象。

早在二十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布律内就发现,70万年前地磁场曾发生过倒转。1928年,日本科学家松山基范也得出了同样的研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古地磁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地磁场倒转证据。如岩浆在冷却凝固成岩石时,会受到地磁场的磁化而保留着像磁铁一样的磁性,其磁场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岩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相同,而有些岩石的磁场方向与现代地磁场方向正好相反。科学工作者通过陆上岩石和海底沉积物的磁力测定,及洋底磁异常条带的分析发现,在过去的7600万年间,地球曾发生过171次磁极倒转。距今最近的一次发生在70万年前,正如布律内所指出的那样。[2]

地磁场为什么会发生磁极倒转现象呢?这是一个关于地球空间运动的课题,分析认为,导致磁极倒转的原因,不在地球内部,而是来自地球外部,与地球自转轴的摆动有关。

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地球自转轴的空间指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的,存在着规则摆动和不规则摆动。规则摆动包括两种:进动和章动,进动是一个长周期摆动,周期为26000年,章动是一个短周期摆动,主周期为18.6年。不规则摆动是指,在外来天体的作用下,如星体碰撞,使地球自转轴发生了翻转等非正常摆动。一般说来,规则摆动的累积效应,或进动和章动产生了共振效应,或地轴发生了不规则摆动,都可能引起地轴的大幅度摆动。如果地轴发生了大幅度摆动,那么,对于地磁场来说,会产生哪些变化呢?

地球并不是一个完全凝固体,在地壳和地核之间是液态物质——流动的岩浆。不难推测,当地球自转轴发生大幅度摆动时,地核并不能与之同步运动,地核自转轴的摆动总是滞后的。如此一来,地球内部岩浆类液态物质的自转运动就会出现混乱,由平行于赤道面的圆周运动,转向侧旋。当然,外地核的负离子环流也不例外,它的Q键链结也会发生断裂,原子核质量场的旋转方向不再保持一致;其结果是,外核磁场强度将逐渐减弱,直至归零。

地磁场属于一种双重结构的磁场,由内核磁场和外核磁场组合而成,如果外核磁场呈现减弱的趋势,那么,内核磁场效应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当外核磁场等于内核磁场强度时,B2=B1 ,B0=0;表示地磁场消失。当外核磁场强度小于内核磁场时,B2<B1 ,B0<0;意味着内核磁场取代了外核磁场,成为地球主磁场,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北极方向,即发生了磁极倒转现象。

据测定,地磁场发生倒转前有明显的预兆,地球的磁场强度减弱直至为零,随后,约需一万年的光景,磁场强度才缓缓恢复,但是,磁场方向却完全相反。目前,地球磁场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在过去的4000年中,北美洲的磁场强度已减弱了50%。

磁极发生倒转后,外核磁场消失,这种状况并不会长久维持下去,当地轴摆动能量释放出来以后,地球将确立新的极点。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地球内部液态物质的自转运动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外地核中,负离子重新进行Q键链结,组成负离子环流,形成外核磁场。随着外核磁场强度的增加,外核磁场将取代内核磁场,成为地球的主磁场,地磁场的N极方向重新指向地理南极。至此,地磁场完成了一次磁极倒转循环。

磁极倒转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地轴摆动必然引起全球性的灾难。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塞普考斯基和劳普,在整理资料时发现,海洋生物大灭绝每隔2600万年就发生一次。这是无法用已知的“地质循环”理论解释的周期现象。包括史前大洪水的传说,大西洋中亚特兰蒂斯沉没事件等,都与地轴大幅度摆动有关。

追溯地球大灾变原因,天体物理学家穆勒等人设想,同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一样,太阳也应该有伴星,可能是一颗昏暗的红矮星。当它每隔2600万年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点时,就会扰乱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彗星云,一些彗星就会以螺旋方式飞向内行星,使地球遭受到周期性大袭击,恐龙就是这样灭绝的。穆勒把这颗假想中的太阳伴星命名为纳梅西斯,即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但是,穆勒所组织的天文观测结果并不理想,至今没有搜寻到纳梅西斯的踪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磁极真的要颠倒?
地磁场为何会倒转?下一次倒转何时来?看详细分析
拨开地球磁极倒转迷雾
地球为什么会有磁场?
人真的拥有“第六感”,我预感自己暴富是不是要成真了?
地球磁场为什么会发生倒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