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什么比学会“怎么读书”,更重要的事情了|头条

作者丨蒲公英教育智库

题图丨Midjourney

每天生活在各种新闻、社交媒体、智能推送信息的包围中,我们可能“知道”了很多事情,但大多浅表,缺少深入。

今天,当学习者大面积以数字信息取代“书香阅读”,或者太容易获得来自AI的答案,学得“越来越有效率”,都会导致“只有碎片浏览没有整体思考”,孩子们失去的是学习的感受,和攻坚克难的体验。

这种浅表的生活学习方式,不仅影响着个人成长,导致心灵发育迟缓,而且将会以我们尚未觉察的方式,加剧个体之间的认知差距。

所以在今天的学校教育,没有什么比学会“怎么读书”,更重要的事情了。

AI时代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的生长浅表化

学校教育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在碎片化阅读中,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如何“医治”时代最隐秘的病症,即当代青少年走向浅表化的心灵?

答案是回到读书本身。在AI时代,读书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重要。

AI 的到来,一方面加速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让人在目不暇接的过程中流于浅表化。而“慢慢读书”,却是一个促进思考与心智成长的最佳方式。

对处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读书意味着让思维沉浸在一个相对复杂而完整的逻辑中,借助整本书的思考,帮助心灵向纵深延展和发育。

而未来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将以生命意义和创新创造为目标,以更开阔的学习方式,培养能创造更多精神价值、放大生命可能的新人。中小学教育的转型,必将更关注人的生活意义、生存目的、生命价值;关注人与科技、自然、社会的交融共生;关注人格完善、人性向善——这意味着,好的有深度的人文教育,变得比过去更加迫切。

原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邓晓芒在《人工智能的本质》一文里指出,现代人工智能日益走向技术化和工具化,这无疑是对人类自身本质的遗忘;由此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危机,解决方案只能是重归人文底蕴。当然,对人文底蕴的回归,并不是对人工智能的否定,而是对人类本质的守护。

所以,回归人文底蕴,提供有深度的人文教育,目前只有从人类自身的文明传统去提炼与建构,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读书。

把“读书”作为方法,

走向心灵的深刻发育

如果把读书看作是现代文明困境的解药,那么了解这种解药的配方,即阅读的底层结构,并建立起思维的框架体系之后,才能真正看清AI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深阅读:建立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与碎片化信息、AI 直接推荐答案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好的书籍内容是成系统的。

当我们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展开阅读,独立的思考与判断就会发生。通过分析和批判性地思考所阅读内容,并对作者意图、文本结构、主题和背景的深层次挖掘,在总结和反思、讨论和分享中,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深阅读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阅读技能,还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生长。


学以致用:让阅读和现实深度关联

深阅读是解决阅读过程中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通过整体构建、深入理解,获得领悟。要形成内在素养,最终还需迁移应用到实践中,也就是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意味着将阅读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结合,并在一定的场景下实践应用。比如,作为教育工作者,把从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教育场景的一些环节:在阅读管理学书籍后,尝试利用管理学知识来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在阅读心理学书籍后,尝试从心理学角度更好地理解学生。

强调应用是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坚持“做中学”、“创中学”、“用中学”。这就需要从解决真实问题出发,进行主题阅读,寻找关联;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在多场景应用中建立连接,内化成一种终身受用的素养。

用以致学:从深阅读走向泛阅读

阅读需要有深度,实践应用的时候需要有广度。有了深阅读和学以致用,就可以进行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连接,形成更为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走向用以致学。

在学与用、深度与广度的交替整合重构中,我们便逐渐建立起思维的框架和体系,走向心灵的深刻发育。唯有如此,碎片化阅读、泛阅读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让师生爱上阅读,
学校怎么做?

放大学校图书馆的价值

如果学校只能精心设计一个地方,那首选是图书馆。图书馆不仅需要美感提升,更重要的是构建情景阅读、素养阅读等丰富的体验和学习场,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多元化的学习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有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喜忧参半,喜的是数量上达标了,忧的是质量上还有缺失,服务水平总体偏弱。对图书馆育人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导致图书馆业务与学校教育教学融合不强,图书馆的价值被普遍低估。

只有当图书馆变成与学科阅读、艺术馆、博物馆、实验室、创客中心、游戏室等整合在一起的综合学习中心,将阅读变成一件建构认知、拓展思维、增长智慧、提升能力、解决问题、安放心灵、呼应学科、启动行为的“大事”,这样的阅读才是效能最高、成本最低的学习方式。



打造动力系统,构建阅读生态

科学分类:基于真实成长问题的阅读引导。学生所面对的真实成长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学校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聚焦学生成长中具体的真实场景,进行分类指引。

比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开始有明显的性别意识,可以从“男孩”“女孩”两个主题进行阅读资源推荐和分类,从男孩女孩生理特征、青春期现状、成长特征等方向对自我身体、男女概念进行深入认知,正视青春期生理发育、心理健康等成长问题。

动力系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阅读的本质,是“起于如根的心智,扩于生长的动力”。换句话说,是“树根的本能”在推动“营养的汲取”。所以,推动阅读行为,关键在于强化内在需求。因此,确立目标、提供挑战、强化动机、提供动力,是学校阅读、家庭阅读首要的建设思路。

关系构建:家庭阅读的引导和支持。家庭层面,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孩子阅读,为孩子树立阅读的榜样。比如,在家中设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配备充足的书籍和良好的照明,鼓励孩子阅读;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增进亲子关系并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回到书本身,“体验 玩创”让阅读成为“内在刚需”

如何让阅读成为最底层、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一本本好书,变成青少年成长可以深度相处的“无声教师”,成为每一个需要冲顶的山头最稳固可靠的脚下阶梯?

围绕书本身,要解决“什么人读”“为什么读”“怎么读”“读的结果是什么”四大命题。

基于此,蒲公英教育智库提出“百书百创”阅读理念,每一本书背后都有一套玩法,可以是一场挑战、可以是一场戏剧、可以是一个创作、可以是一场游戏……通过“体验 玩创”,让阅读变成人生成长越过无数难题的“内在刚需”,寓教于乐,寓读于创。 

100本书,围绕青少年成长问题,由蒲公英书房搭建必读书目,形成阅读目标与青少年身心成长密切相关的阅读体系;围绕每一本书设计一套“玩法”,通过读创的形式,结合阅读挑战,发起阅读任务,实现奖励式、平台式闭环;形成可反馈、可展示、可落地的成果表现方式,让参与者不仅可以收获个人成长,也能得到外部认可与满足。

从深阅读、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在勇于尝试、敢于实践中,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能力与现成作品。通过读创的形式让书“活”起来,将“玩创”变成目标驱动,用目标驱动阅读行为发生,深阅读会自然而然发生。


责编丨郝军志

美编丨张天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专业成长阅读书目
移动阅读渐成新趋势喜忧参半 深度纸质阅读难取代
推荐南艺图书馆馆刊《一品阅读》
我精选了十个英语阅读网站,可以覆盖孩子英语学习的整个成长路线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服务转型和应对策略
吴江全民阅读倡议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