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志蔡品方

​蔡品方(1937年~2021年)

人物关系

郑招莲(配偶)、蔡大昌(长子)、蔡雅芬(大女儿)、蔡大仙(次子)、蔡桂芬(小女儿)、蔡大勇(三子)、陈三翠(大儿媳)、蔡银兵(孙子)。

家庭成员有一妻二女三子,三个儿媳两个女婿,一个孙子四个孙女,一个外孙四个外孙女。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1937年春天,蔡品方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里冬村。家中排行老小,是蔡家第七个孩子,另有六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蔡品方出生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战火不断、硝烟覆盖的年代里,人们不仅面临着战争带来的生活苦难,也经历着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无处医的生存考验。

抗战时期因战争而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以及战后劳动力不足的局面。国家便鼓励多生多育,再加上生育没有节制。因而一对夫妻养育数个孩子,就成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建国初期,由于物资匮乏,生产力不足,经济水平与物质水平低下,大部分家庭都急需解决温饱问题。年方十余岁的蔡品方,与哥哥姐姐们在父母的艰辛抚育中成长。

当时的孩子身上所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或别人穿过的,儿时的蔡品方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被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衣服,不断出现在拍摄旧时代的影视作品中。

即便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物质水平大幅提高,许多人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人,依然保留了不铺张不浪费,节俭度日的生活习惯。

同样出于物资匮乏,许多家庭无法保证一日三餐,不少人甚至向亲戚邻里借粮维生。当时主要的粮食有大米、小麦、番薯、土豆、玉米等。但由于经历过战乱,生产力不足,导致粮食作物产量低下。

因此许多家庭的餐桌上,不是番薯,就是稀粥。一碗粥喝下来,大部分是汤,少见米粒。把番薯当作正餐也是因为家中无米,甚至不少人还吃过糠。对于儿时的蔡品方而言,能吃到米饭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婚姻家庭

二十四岁那年,在生产队工作的蔡品方,结识了比自己小几岁的郑招莲。不久便结为夫妻,开启了婚姻的大门,从此二人朝夕相处,甘苦与共。

妻子郑招莲原为台州市黄岩区人,由于家境清贫,为图温饱而与姐妹几人相约来到临海市。机缘巧合之下,与家住东塍镇里冬村的蔡品方相识。(猜想是经由他人介绍而相识)

蔡品方与郑招莲先后生养了五个孩子,分别为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蔡品方主外,青壮年时期在生产队工作。郑招莲主内,照养五个孩子与家务之事。夫妻二人分工协作,过起了七口一家的幸福生活。过程虽然艰辛不易,但也知足美满。

工作经历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刚经历过战乱的中国,为了避免经济发展的盲目与不确定。从而采取了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进行事先计划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计划经济。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应运而生。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辖生产队。农业生产通常由生产队组织,社员则以生产队为劳动单位。并且生产队以“工分制”作为劳动的计量和分配依据。根据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每个社员的工分标准有所不同,社员每个工作日都会记录工分数。到了年底,社员会按照所持有的工分数,获取报酬与分配。

青壮年时期的蔡品方在生产队工作,由于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从不偷懒懈怠,每年都能获得高工分数。到了年底,蔡品方所获取的报酬与粮票,足以养活一家人。此外还经常接济生活拮据的兄弟一家人。

直到1983年,国家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四十多岁的蔡品方开始耕种自家田地与各种常见农作物,如土豆、番薯、芋头等,一般只供自家食用。此外,养牛与养猪是蔡品方收入来源之一。家牛不仅可以用来耕田,还能售卖给他人获取收入。家猪部分用来食用,部分也可售卖。

虽然当时镇上已是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物资商品不断丰富,食材也日益增多。但生活在农村的蔡品方一家人,依然可以不用去镇上买菜买米,就能解决一家人的伙食。毕竟所养的猪、鸭、鸡等家禽,以及所种的农作物和水稻,几乎能满足日常饮食所需。

晚年归宿

蔡品方五个孩子成年后长期在外地工作,大女儿与二儿子甚至远在新疆经商。而大儿子、小女儿与小儿子则在浙江宁波工作生活并且安家。每逢过年之际,五个孩子都会带着家小回到临海市里冬村团聚。

2002年,蔡品方因肺病而随几个孩子来到宁波市住院治疗。同时,妻子郑招莲卖掉了家中的牛,打点好一切,随孩子们一起来到宁波照顾治疗中的蔡品方。在经过妻儿的悉心照料与医生的治疗之后,蔡品方逐渐恢复了健康。

此后的蔡品方与郑招莲在宁波定居,生活较为安定圆满,并且与小儿子同住,直到终老。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每逢过年之际,阖家团圆,很是欢喜。

2021年,八十五岁的蔡品方在妻子郑招莲与五个孩子的陪伴下去世。虽然从小到大,经历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时期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计划经济时期。但在老年以后享受到了物质满足与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一生虽有坎坷但也圆满。

作者回忆

01.

九十年代初,农村家家户户都盖有一个灶台,灶台上放置一口大铁锅。爷爷和奶奶两人会配合做饭,奶奶负责煮饭炒菜,爷爷负责烧柴火。年幼的我常常会坐在爷爷旁边看他烧柴火。

02.农村的早晨,公鸡打鸣时,天才微微亮。奶奶总会早早地起床编织草帽和做早饭,爷爷则上山砍柴与割草喂牛。记忆里,爷爷每年都会养几头猪,猪食多为番薯渣。此外,鸡、鸭、鹅也少不了,除了能够下蛋供食用,家禽也可以在过年时做成佳肴。

03.

由于煮饭做菜用的都是柴火灶,因此爷爷常常会去山上砍柴。儿时的我多次跟随爷爷前往山林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我主动要求背柴。爷爷将两小捆柴用一根树干穿起来放在我肩膀上,爷爷则扛着两大捆柴紧随其后。没走几步路,我就感到肩膀酸痛,嚷嚷着“背不动了”。

04.

有一次爷爷用锄头松土,准备种植番薯、土豆之类的农作物。时约五到六岁的我忽然往爷爷跟前靠近,锄头刚好锄了下来,我低头一看,近脚趾头的鞋面破了一个洞。爷爷神情紧张,立马丢下了锄头,将我脚上的布鞋脱去检查了一遍,所幸的是锄头并没有伤到脚趾头,只是锄破了布鞋。虚惊过后的爷爷放松地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05.

记得爷爷砍柴回来,常常会摘一些茅楂给我吃。有时候我也会向将要出门砍柴的爷爷讨要茅楂。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但还是记忆犹新。迫不及待走向爷爷跟前,伸出小手讨要茅楂的画面,仿佛还在昨天。“爷爷,我要吃红的毛楂”……

作者世界观

受感官与常识的局限,我们对世界所发生的任何现象,包括生老病逝的本质本源究竟是什么,无法用绝对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做出确切的定义。我们所感知与认识的现象,也可能经由我们的感官加工成非本质本源的信息。

毕竟,我们只能对自身感官所认识到的事物做一番主观的解释,却无法作出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因此,我们不能将自身感知到的现象世界,解读成世界的本质或事物的本来面貌。毕竟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感知与认识范围。

过去的时空里是否仍然发生着过去的故事,未来的时空里的故事是否已经存在,我们都抱以想象和怀疑的态度。在我们的世界里,先逝的亲人也许还存活在过去的某段时空,只是错觉将我们引向了现在。

不论先逝的亲人依然在过去的时空里品味着酸甜苦辣的人生,还是以另一种形式或状态存在。我们都要珍惜现在,感受当下,就像珍惜曾经和先逝的亲人生活时那样,投入到悲喜交集、苦乐掺半的尘世中去。

即使世界的本源本质或事物的本来面貌并非我们所感知与认识的那样。至少我们参与其中,体验、经历并且珍惜着,无怨无悔,不留遗憾。

我们的世界似乎像一本事先撰写的书,首页跟末尾或许都已经存在。只是置身其中的我们,执着于自我的感知与认识,忽略了冥冥中早已注定的事实。

作者:蔡银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表时刻】蔡彦皞||我的乐园
我的奶奶
椒江海门小学|李想:秋天,在厚厚的泥土里!
卢秀莲:难忘偷瓜那件事
白天站讲台 夜晚站田野
【文化宁海】袁聪莲 | 父亲的山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