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简谈我国戏剧角色行当的演变

简谈我国戏剧角色行当的演变

张茂昌

提起我国戏曲的角色行当,大家就会想起生、旦、净、末、丑。殊不知,这种分工是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不断完善,逐渐形成的。

秦汉时,民间出现了初具表演成分的“百戏”(角抵戏)。它包括歌舞和各种技艺(杂技、魔术、说唱、武术等)。秦二世曾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汉武帝还演出角抵招待外宾。但其角色很简单,只有两个人表演,无明确的行当分工。

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较有名的是《踏谣娘》,表现一位美妇的怨苦之辞。女子最初由男子扮演,后改为“妇人为之”,公共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女演员,这就是后来的“旦”角。有的《踏谣娘》还加了一个“典库”角色,讨债索帐,以衬托女主角的苦情。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优伶表演发展而来的“参军戏”。它是十六国时后赵石勒因一参军(官职名)贪污,便命艺人演绎成戏,以警戒后者。戏中设两个角色:一是参军,性情痴愚,是被戏弄者;二是苍鹘,机灵活泼,从旁作滑稽表演,戏弄参军。这便是后来“净”、“末”两种角色的雏形。

“宋杂剧”和“金院本”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军戏”在当时众多的“瓦舍”和“勾栏”里天天演出,角色已增加到五个,即末泥(男主角)、副末(副主角)、引戏(生角)、副净(净角)、和装孤(官员),时称“五花爨弄”。

与“金院本”(在北方)平行发展的“南戏”(在南方),行当更多。有生、外、旦、贴、净、丑、末七种角色。由此可见,宋元时期的戏曲分工渐渐细化,各行当已有了明确的称谓。

元杂剧是我国戏曲发展的繁盛期,行当分旦、末、净、杂四大类。旦角分正旦(主唱的女主角)、贴旦(女配角)、老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搽旦(不正派、风骚的女子);末分正末(主唱的男演员)、副末(次要的男演员)、外末(老年男子)、冲末(次要的男角色,只不过是一剧中最先上场的人物);净,俗称花脸,有大花脸和小花脸之分。杂是以上三类之外的演员,有孤(官员)、驾(皇帝)、孛老(老头子)、卜儿(老妇人)、俫儿(小孩)、邦老(强盗)等,相当于现在的“群众演员”。

明清传奇在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角色分工更细,由南戏的七种角色扩展为“江湖十二角色”,有老生、正生、老外、末、正旦、老旦、贴旦、大面、二面、三面、丑和杂。面角是新增的,就是戴着面具演戏,多扮演正面人物。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90),为庆贺乾隆八十寿辰,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进京献艺,引起轰动。他们又不断吸取南方昆曲和其它地方戏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国剧——京剧。

京剧的角色行当更趋合理,以人物性别、年龄、性格进行划分,有生、旦、净、丑四大类,每个行当又分若干小类。生角分老生、小生、武生和红生(专饰关羽);旦角分青衣(贵妇、公主、大家闺秀)、花旦(小家碧玉、伶俐丫鬟)、武旦(女将)、彩旦(泼辣、滑稽之女)、老旦(老年妇女);净角(花脸)分铜锤(武将贤臣)、架子花脸(奸臣)、武花脸(豪爽武将);丑角分文丑(滑稽可笑的文人)、武丑(行侠仗义的英雄)、小丑(滑稽善良的小人物)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姥姥门上唱大戏·戏剧行当
唯美风格的黄梅戏介绍PPT模板
非遗中国:黄梅戏|黄梅戏|非遗|唱腔
桂靖雷|黄梅戏传统表演的“上四角”和“下四角”
京剧与豫剧的比较
说一说京剧里的那些行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