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所学校教研团队人才辈出,只缺一张“全景行动地图” | 头条

如果说学校的育人质量好比一棵树,教科研工作便是它深藏不露的根须。根深则叶茂,叶茂则果硕。根须若难以向下深入、尽情舒展,树木的成长必然也会受影响。

尽管教研组(备课组)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中只是一个环节,但在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推动学科学术水平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为“火车头”“领头雁”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却起着关键作用。

好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必须兼具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这种人才的“复合型”决定了其稀缺性。以至于很多校长会发出“千军(学科教师)易得,一将(教研组长)难求”的感慨。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成长,究竟遇到了怎样的瓶颈?学校又该如何为他们赋能,在关键的时候助推一把?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他们的成长往往被卡在了几个关键点。如果能够有效疏通,学校的教研团队完全可以人才辈出。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被视为教科研工作的领导者,通常是从优秀的教学骨干中选拔而出。不过,从一个优秀的个体到出色的团队领导者,常常面临着两大障碍:

  • 角色转型

从教学骨干到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需重新认识和理解新的角色使命、岗位职责。从成就自己到成就他人,从追求个人提升到带领整个团队走向卓越,对许多优秀教师来说,跨越这一步并非自然而然。

有位校长发现语文教研组的王组长工作总是落实不到位,便决定实地去考察一下。刚走到教研组办公室门口,就听到王组长在传达学校的决定:“老师们,市里又要举办优质课竞赛。校长说了,本校各科参赛人员都要奔着第一去!说实话,我自己都觉得这有点太强人所难……”

这位王组长之所以工作无法让校长满意,根源在于对教研组长的角色和职责认识不清,缺乏执行力。

还有一些老师,备课、讲课的功夫经过多年的打磨已经纯熟,但在成为教研组长后,仍专注于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甚至陶醉在“孤独求败”的良好感觉中,忽视了新角色所承担的责任,比如给年轻老师提供入门、进阶等业务指导,辅助成熟老师二次成长,内外嫁接各种资源,协调部门间的关系……

  • 专业能力建构

角色转型的同时,还伴随着专业能力的系统建构。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通常选自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但是带好一个专业性、知识型、学习型组织,光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建构更多维的专业能力。

比如数据分析能力,教研组长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类数据测量方式(“排序 赋分”法、响应数值法、汇总统计法、头脑风暴、网格图法、鱼骨图法),找到问题的“根原因”,以便解决当下教学问题,关注学科的长远建设。

再如项目管理能力,教研组长应该能够准确掌握项目管理的结构化流程(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通过几个关键动作(跟踪可量化指标、盯住时间节点、高效周例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沟通、批判性思维等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从“学科本位”走向“人本位”,学校教研工作面临着重大转型。很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对常规学科教研与日常管理工作已经身心疲惫,面临新时代下教研工作的转型挑战,更是需要全面的帮助。

组长们对工作现状的焦虑、对专业成长的希望,真切而强烈。

2022年3月,在一项面向全国6个省份开展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现状及需求”的调研中,教研组长对岗位的喜欢程度(最高10分,最低1分),7分以上的仅占52%,4分以下占20%;备课组长对岗位的喜欢程度,7分以上的刚达到60%。在上述调研中,对于“担任组长以后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最多的是“能力不够”。“你需要学校提供怎样的支持?”回答异口同声:“培训、专业支持、专家指导。”

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成长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便成了常态。

可见,他们在成长和教研工作中,亟需一张“全景行动地图”,以帮助他们——

  • 找准角色定位

明确教研的本质与使命:教研不仅仅是要解决上课的问题,还要着眼于加深学科理解、加强学科建设、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在学校组织架构中看清位置:教研组长实际处于组织结构的“中间线”,属于中层管理者,对一线教师有一定指挥权,但主要依赖于自己的学术水平而非行政权力。

了解自身应具有的能力与素养:既要有过硬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如同乐队的“首席”,又是乐队的“指挥”,能在学校与教研组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聚焦关键职责

以教研组备课组的使命为核心,锁定相应的关键职责:学科发展与建设、教研科研与培训、备课观课与磨课、作业设计与命题、教学反思与提升、数据分析与评估。

围绕每一项关键职责,确立相应的:

1. 原则:如教学反思的原则、课程目标的SMART原则等;

2. 流程:如学科课程二次开发的流程、主题教研活动的流程等;

3. 模型:如教学系统的全要素模型、高质量作业的设计模型等。

为将关键职责落实到位,以问题为导向,搭建有针对性的方法论系统。

  • 做好团队建设

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成为不断进化的学习型组织,既需要有形的力量,如高效能开展主题教研,有针对性地集体备课;也需要无形的力量,用使命唤醒每位教师改革创新的内驱力,通过组织文化建设让团队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

组长需要设计制定合理的制度、机制确保团队的良性运转,如学科教学基本模式、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学科教学评价标准。同时需要从人格感召力、专业引领力和教学实践力3个方面,锤炼出属于自己的核心领导力。


蒲公英教育智库实验盟校总校长赵桂霞刚刚出版的《在学校,我们怎样做教科研》,就是这样一份别具匠心的“全景行动地图”。

团购/咨询:罗老师13527492928

赵桂霞校长在中小学校里做过教师,在教科院从事过教研,也在教育局参与管理,特别是在学校担任校长的15年里,无数次和教研团队进行教学研究,组织课程开发,开展教研活动,参与磨课、听课、评课、说课等,看到不同特质的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成长,也看到不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所以,这本书有着如下几大特色——

以简驭繁:锚定问题,给足方法


全书围绕3大核心板块——“角色定位”“关键职责”“团队建设”搭建起教科研工作的思考行动框架,以39个核心问题为锚点,深入展现教研工作的丰富内涵与多重细节。

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要言不烦,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教研组如何带动教师做行动研究?”这一问题,总结有适用于各学科的行动研究“七步法”:听声音、理需求、思逻辑、定策略、行改进、验成效、固流程。

又如,针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怎样上下左右沟通,确保关系通畅?”,提炼出“巧用工具,活用上下,摸爬滚打,多快好省”的16字口诀,旨在抓住关键,先理顺关系,再处理问题。

再如,针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成长?”,在做好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和监督管理之外,强调了自我成长的独特方面:

· 不断提高听评课能力;


· 准确理解、把握学科课程标准;


· 关注掌握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

· 每学期开学两三周后,组织教师从有共性的、急迫的实际问题中选取确定微课题,以可落地、易实现的小成果不断带动自我与团队的专业成长。


一问一答,让本书的阅读方式非常灵活:既可按顺序阅读,逐步深入,也能迅速定位问题,直接找到对策。

活用支架:提效率,促创新


不管是教科研事务的管理还是专业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有效的工具、得当的方法。书中介绍了大量辅助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打开视野、发现问题、洞察症结、扫除障碍的思维工具,并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专业地加以阐释。

例如,围绕观课的四个维度(教学环节、教学结构、学生状态、教学手段),参照网格图记录,就构成了评课的基本样态,确保观察到位,评课精准,上课人心服口服,观课人学有所获:


课堂教学流程效益网络图

又如,通过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评估学习过程和阶段性的学习结果:

基于证据的评估方式

再如,主题教研宜采用“工作坊”的形式,围绕一个真实问题,大家分组讨论,全员分享,共创成果:

主题教研的基本流程

12 个思维工具、69张图表和50 个实例……每一个经验之谈,每一项专业指导,都力求通过图形、表格等可视化方式,将复杂的信息迅速而直接地呈现,第一时间就能捕捉到核心内容。

同时,书中案例或独立成篇,讲述亲历者的成长之路,或穿插融合在正文中,抽丝剥茧地展示实操运用的过程。

这本教科研工作实务指南,全面覆盖专业领域的所有关键问题,为之匹配了行动智慧、实用工具,而且清晰呈现了背后的思维动线和底层逻辑;同时,结合当前趋势和未来发展,勾勒出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新时代教研团队模样。无论是初涉教科研工作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有了这本《在学校,我们怎样做教科研》作为集体行动参考和指南,一定可以大大助力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专业成长,进而让教研团队人才辈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关键在教研组和备课组
如何当好备课组长、集体备课
坪头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十六个思考题
2014年10月11日邯郸市中小学校“一课一研”制度
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组室建设讲座一之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