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诊禾君说医案:乌梅丸的临证应用三则(经方篇)

【名医名家经典医案9

邓志强老师经典医案分享

1

-THE FIRST-

陈某,女,64岁,湘乡人。

初诊时间:2017年6月7日。患者因反复腹痛、腹泻、肛门坠胀感5余年,反复腹泻血便1年。颈椎不适,腰脊冷痛,双足跟痛3年,双眼干涩感,反复在湘乡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住院。

诊 断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发胃肠息肉,胆囊息肉病变10mm,并行内镜胃肠息肉消除术。颈椎病、腰椎病、干眼症、冠心病等。多次住院治疗症状稍有缓解,出院后又加重,反复迁延不愈。

刻下症

病人形体消瘦,面色黄白相间,神情忧郁,痛苦面容。时值端午时节,还着三四层厚衣。诉头痛、颈痛不能吹风,腰骶部畏寒明显,双膝痛,双足跟痛。神疲乏力,纳差,无口干口苦,睡眠一般。大便稀溏,一天两到三次,肛门坠胀感,舌淡苔白厚腻,双脉沉弦缓无力, 双关为著。查枕项部、颈、胸、腰椎棘突,椎旁压痛明显。

辨证思路

该病人症状较多,主诉多,病情复杂,病程长,迁延不愈。提示正气亏虚,病机复杂。刻下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神情抑郁,恶寒厚衣,周身痛。神疲乏力,纳差,口中和,多发息肉(阴成形),大便稀溏。病在太阴、少阴,舌淡苔白厚腻,双脉沉缓无力,舌淡脉弱属阳虚。病机属肝胃两寒,寒湿胶结。

八纲辨证

总体属阴证、里证,虚、寒证。

六经辨证

属三阴证,太阴、少阴、厥阴。

选 方

吴茱萸汤(红参15g,大枣8枚,生姜45g,吴茱萸15g)依据整体观念,应用了弓弦应力矫正术(头颈背方案,腰方案),痹通药酒。

复 诊

2017年6月16日,神疲,乏力,纳差好转,腰骶部冷感稍改善。颈腰痛,双足跟痛,稍减轻,病人担心生姜剂量太大,不敢喝。平时容易上火,但喝凉茶又腹泻。这是阴火是虚寒导致的火,是假火。继续用吴茱萸汤加大剂量红参20g,大枣12枚,生姜100g,吴茱萸20g,水煎开30分钟,分3次服。

2017年6月22日,腰骶部畏寒,双膝痛,颈腰痛,足跟痛好转。神疲,乏力,纳差好转。大便溏,畏寒,仍厚衣,面色黄白,舌淡苔白厚,脉弦沉缓无力。附子汤加苍术、砂仁附子50g(超微),白芍30g,白术30g,茯苓30g,干姜20g,红参15g,苍术15g,砂仁10g。

2017年7月14日,上述诸症好转,自觉有上火之感。口稍干,双眼干涩,大便时溏时干,肛门坠胀感,气往下坠感。诊为厥阴病,上热下寒。乌梅丸加制吴茱萸附子30g(超微),当归30g,党参30g,干姜30g,花椒15g,黄柏15g,黄连10g,肉桂30g,乌梅30g,细辛15g,制吴茱萸15g,糙米一撮,蜂蜜1匙,醋1匙。中间间歇应用附子汤,理中汤:马齿苋,苍术,砂仁,扁豆。

2017年8月20日,面色红润,精神明显好转,颈腰膝双足跟痛好了90%,食欲明显好转。偶尔双眼干涩,没有畏寒感,无需厚衣,可从事菜地劳作。大便成形,没有坠胀感,舌淡红苔稍厚,双沉缓较前有力。原方加仙鹤草30g,制吴茱萸20g


相关条文


伤寒论:

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326条: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28条: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注解:

消渴:气郁化火,灼伤津液,消渴。

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胃热消谷,嘈杂,土被木伐。脾气虚寒,失于运化,则不欲饮食。食则吐蛔。

病机:上热下寒。厥阴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参与脾胃运化乌梅丸,酸苦辛甘并投,寒温攻补兼用。为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亦可治寒热错综,虚实互见之“久利”,实为厥阴病寒杂证之主方。

总结:

此病人是一个典型的三阴证病,疾病多,症状多,病机复杂,病程长,久治不愈,属现代多见的一个肿瘤体质。如果失治误治会酿成大病,严重缩短寿命和降低生活质量。我们辨六经,明八纲,抓病机,辨方证,抓主症,应用综合疗法,整体观念。扶阳气、护胃气,明辨真假,谨守病机故而收效。

2

-THE SECOND-

彭某,女,46岁。

初诊时间:2019年3月29日。反复脐周痛10余年加重3天。

刻下症

形体偏瘦,面色黄暗无光泽,痛苦表情忧郁貌,反复脐周痛10余年,加重3天。疼痛夜间加重,伴大便溏粘,大便日4-5次,泻后痛稍减,痛时四肢无力,提气不上,四肢冰凉,伴头晕,胸闷,口苦,口干喜温,四肢如针刺样,耳鸣,舌尖边红苔白黄相兼,因甲亢作碘131治疗服优甲乐,化验指标正常。查:腹部,脐左压痛明显,六脉沉细无力。

分 析

患者反复脐周痛,病程长,大便溏,形体消瘦,面色黄暗无光泽,首先考虑三阴病,六脉沉细无力,头晕、腹泻、腹痛、四肢无力冰冷,提气不上,定在太阴,虚寒证。口苦口干属于消渴,胆热。舌尖边红苔白黄兼为上热,说明是一个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脐左压痛实,属于实证,但是整体来看又是一个虚症,属于虚实夹杂。四肢冰凉,疲乏无力,忧郁,是阴阳互不相顺接。夜间疼痛加重,阴阳气血不和,又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减退。

本 证

三阴为病,太阴虚寒为主,兼有少阳阳明微热,辨为厥阴病。

核心病机

胃虚寒而寒饮上逆与热互结,形成寒热错杂。

总病机

阴阳不通,营弱卫津虚,营血瘀滞。

证候要点

半表半里,半寒热,半虚实,而偏于阴,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即:水深火热。

抓 手

四肢厥冷,伴疼痛夜间加重,大便溏,人特别虚弱,脉弦无力,发作性寒热或寒热于一身疼痛,合并呕或(利)。

总治则

和法,温清并用。

用方:乌梅丸。超微:附子30g,当归20g,党参20g,干姜30g,花椒15g,黄柏15g,黄连15g,肉桂20g,乌梅30g,细辛10g,制吴茱萸10g,仙鹤草60g,7付,冲服,每日一剂。

雷火灸:神阙、气海、中脘、督脉、足三里。

服了2剂药以后,腹痛明显缓解。中间因受凉,有点反复诉乏力、提气不上,加红参15g,继艾灸,服药,症状逐步缓解。七天后,大便成形,精神好转,气色佳,能回家采茶,因药太苦,实在不愿服药,告之可丸剂巩固。

3

-THE THIRD-

李某,男,37岁,身高165,体重110斤。

初诊时间:2018年9月13日。反复口腔溃疡,胃脘不适10余年,形体偏瘦,面色暗无光泽。凌晨3点醒后难以入睡,大便三天一次,大便后胃中冷痛,口干,手足凉,腹肌紧,右小腹稍压痛,舌淡苔白边齿痕,脉弦细稍沉无力。

分 析

反复口腔溃疡、失眠、口干,说明上面有阳明、少阳郁热,凌晨3点醒后难以入睡,说明阴阳气不想顺接,阳不入阴。大便三天一次,便后胃中冷,手足凉属太阴,胃脘不适,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弦细稍沉无力属太阴。大便干不一定是热,有阳明的大便干也有太阴阳虚的大便干,综上所诉,诊断为上热下寒。

辨 证

阳明太阴合并,属于厥阴病。

用方:乌梅丸。方药:附子(超微3包),当归30g,党参30g,干姜30g,花椒20g,黄柏20g,黄连20g,肉桂30g,乌梅30g,细辛15g。加适量糙米一撮,加少量醋、蜂蜜,水煎开30分钟,分3次服。配合甘草锌胶囊、果胶铋中成药。

复 诊

2018年9月22日,口腔溃疡未再发生,面色较前光泽,胃脘不适好转,口干,口不苦,手足凉,眠可,大便溏,心下按之较前软,稍痛,舌淡边尖有齿痕,脉弦细较前有力。服药有效,患者信心大增,表示患病多年久病无效,经此次服药颇有成效,一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效不更方:上方加仙鹤草30g。

病患坚持服药至11月初,除中间有用到半夏泻心汤调理呕、利、痞之外。基本以乌梅丸为主,诸症改善后偶有两侧腰痛,胃中偶有不适,舌淡苔白,齿痕较前好转。用方:附子理中汤合肾四味,肉桂,砂仁。方药:附子30g(超微),白术30g,党参30g,茯苓30g,干姜30g,炙甘草30g,砂仁6g,锋火20g,菟丝子20g,补骨脂15g,肉桂15g,以调理脾肾为原则,以求治本。

2019.1.24 带女儿来看胃肠感冒。见到患者,脸色明显改善,红润光泽,问之身体无明显不适。

治疗思路分享

以上三个案例,均以乌梅丸收功。讲到乌梅丸就想到厥阴病,厥阴病为千古疑案。厥阴病与少阳病相对,皆属于半表半里。厥阴属半表半里阴证,少阳属于半表半里阳证。首先了解“厥”的意思。

《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厥”相当于动静脉不流通,微循环障碍。重在理解阴阳(寒热)不通而逆乱,不和而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不和,三焦不和,气机升降逆乱。所以阴阳气血不顺接,不通,逆乱,皆可致厥逆。

厥阴生理:沟通表里上下,连顺阴阳,厥阴为一阴,“厥”是一种极寒的状态又产生了一点阳的状态。厥阴像使者一样,沟通少阴和太阴,又通过与少阳沟通而联系太阳和阳明,所以起到枢纽的作用。

病理上:表现为寒热夹杂、错杂,郁结不通,厥热往复,寒热增减而引起阴阳气血不顺接、不通、不和、逆乱或水火不运,气机升降失常。

六经辨证

半表半里

阳病

太阳

 阳明

 少阳

阴病

少阴

太阴

  厥阴

主证病机:阴阳往复,动荡生风,风气变化,风气上升则致呕吐,风往下降则致腹痛腹泻,盘踞中焦则纳呆,风性善行而数变,游走不定。与肝有关。

《伤寒论》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当归四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药分析:乌梅丸中的乌梅有敛肝熄风,安蛔涩肠止泻的作用。细辛川椒辛可抚蛔,干姜附子桂枝温脏祛寒止痛,人参当归补益正气,桂枝养血通脉,黄柏黄连搭配,味苦寒。苦能下蛔、燥湿、清湿热。分两类药,第一类是阳性药:川椒、细辛、桂枝、附子、干姜向上生发,往外宣散。阴性药:乌梅、当归、党参、黄连、黄柏向内收敛,向下沉降,即辛开苦降,一升一降可使气机恢复正常,阳升阴降,阴阳互根。中间还有人参当归等斡旋中焦,气虚用人参,血虚用当归,热重用黄柏,寒重用附子,乌梅酸敛。此方中包含四逆汤的引子:干姜、附子;大建中汤的引子:蜀椒、人参、干姜;当归四逆汤的引子:细辛、桂枝、当归,黄连汤的引子:黄连、桂枝、干姜、人参;干姜芩连人参汤的引子:干姜黄连人参,加蜂蜜。能收能散,能温中,符合和法、温清并用。

伤寒论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者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阴病病机寒热错杂,胃中虚寒,下焦寒饮上逆,上焦有热,表现为寒热错杂。寒为怕冷畏寒手脚冰凉、呕吐、烦躁、厥逆四大证。提示有上焦烦热,中焦虚寒,气机不利,小焦寒热错杂,腹结,寒饮上逆。阴阳气不相顺接之手脚冰凉,表虚表寒,因为蛔厥常有腹痛、寒饮,甚至手脚发凉提示蛔厥,逆乱而手足厥冷,脏腑虚寒,气机不利,营血不通,所谓半表半里的阴证,偏虚偏寒,总之,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表里同病。

《伤寒论》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应用乌梅丸要放宽思路,抓住病机,同时治寒热错杂久痢之症。第一:手脚厥冷,全身皮肤冷,心中烦热,或者烦躁不宁或者胸中烦闷,或反复胃脘冷痛,或腹痛较重,呕吐,溏便或久痢或干呕呕吐等。二舌脉的体征:舌质红、紫,舌暗、淡,苔白,舌苔薄黄,脉细脉微,弦、沉而无力等,左右寸关尺六脉不等、强弱不匀。总的来说就是阴阳不通,营弱卫虚,里虚,饮逆。抓住虚而实,杂而乱,下半夜加重,半表半里半寒热半虚实而偏于阴,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就像我们形容的水深火热,有句话叫“清清楚楚小柴胡,糊里糊涂乌梅丸。”乌梅丸结构巧妙,通过药物药性的向内向外,向上向下的趋势,药物的协调作用,使气机形成一个不停运动的圆,调气机寒热,这样可以使气机升降恢复正常,病人的整体状态都能够改善。

适用疾病:符合上述病机的胆道蛔虫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克罗恩、肠易激综合征、神经性呕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发性肠息肉、寒热错杂的头痛、吃凉药无效或腹泻,日久不愈的妇科病、还有寒热显著、治疗杂乱误治导致久病迁延、脏器功能衰竭亢进,营养代谢紊乱,滥用激素抗生素,各种方法无效的疑难病等。各种肿瘤,慢性病的中晚期多属于寒热错杂,正气虚,从厥阴论治,疗效出奇。

邓医师常用超微分享

乌梅3包,细辛2包,干姜2包,

黄连1-2包,党参1包,

当归1包,附子2-3包,

花椒1-2包,桂枝2包,黄柏1包。

以厥阴入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以扶正祛邪,温寒,清热用乌梅丸加减。总之,此方展现了一种高超的思维技巧和复杂的机制,刚柔并济,收散自如,既能清上又能温中、下,又可扶正祛邪。方中乌梅酸安蛔收敛,川椒细辛附子桂枝干姜温辛以散寒,黄连黄柏苦以清热,人参当归甘以补气养血,五味莫过于人生五味,故凡寒热错杂虚实夹杂都可考虑此方。这为我们后续学习拓宽了思维,临床的疑难杂症,日久各种方法无效的均可从此方面考虑。


 专家 ● 介绍 


中医全科医师,基层名中医,从医近三十余年。擅长:采用中药内服结合敷贴主治常见发热外感,咳嗽,腹泻等,中医辨证结合各种针法,手法、雷火灸、刃针等,解决常见慢性疲劳、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头痛,头晕,颈肩腰腿痛、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慢性胃肠疾病、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男科病,各种亚健康,体质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李士懋讲常用方剂:乌梅丸
一定要理解的方剂:乌梅丸(因为寒热错杂比比皆是)
厥阴乌梅丸证
伤寒论读书笔记《十五》
你能识别“厥阴病类似证”吗?|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系列(六)
(学习笔记)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 作者:李士懋_经方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