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猪那些事儿——40、自制补料盘,让小猪补料不再是难事

小猪出生后,对营养的需求一天比一天多;一般情况下,二十天以内,母猪的奶水基本上可以满足小猪的需要;但到了二十天以后,母猪的泌乳能力达到了高峰,开始下降;而小猪所需营养却仍然在增加;这时,就需要人为地给小猪补充营养,给小猪吃补料。

但给小猪补充的料,是固体的以植物性原料为主的饲料,与母猪的奶水差别非常大;不但营养成分难以消化吸收,而且口味差别也特别大;因为小猪对补料不熟悉,即使饿着肚子,也不会主动去吃补料;所以,给小猪补料,不但要提供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的饲料,还需要合适的方法;在这方面,料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开始的时候,在购买产床的时候,有配套的小猪补料槽,是长条状的,可以固定在产床的边栏杆上;使用一阶段后发现,这些小猪根本对补料不感兴趣,很少有小猪在两周以内吃补料;这样,即使规定从产后七天开始补料,也很难成功。

考虑到可能是料槽的因素,我们又采购了圆形的料槽,可以放到产床上小猪活动区域,是可移动式的;但过了一阶段,小猪补料的情况并没有好转。

为此,我们分析了小猪不吃补料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小猪不饿,母猪奶水够吃;但这个原因很快被否定了,因为小猪到了二十八天断奶,平均体重只有七公斤多一点;如果奶水充足,至少要达到八公斤以上。

第二个原因,是饲料的味道不好;那个时候,小猪补料的质量确实不怎么好,与现在的补料差别太大了;但小猪饿了以后,味道差点也会吃;因为过去农村养母猪,小猪补料只是煮熟了的玉米粒,小猪都会抢着吃;这个补料比玉米粒要强多了,味道不应该是主要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料槽的位置不对;前阶段使用的长条料槽,固定在边栏杆上,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小猪吃完奶直接走回保温箱,根本不会绕个弯去料槽那里;但后来的料槽却是放到小猪路过的地方,应该能引起小猪的注意。

第四个原因,猪舍温度低;因为两周以内,小猪需要的温度至少二十七八度以上,而当时的产房温度一般控制二十度多一点;但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小猪也经常在外面走动;所以,温度也不是主要原因。

第五个原因,是不是便利;开始使用的料槽,高度超过10厘米,十几天的小猪即使吃料,也会卡脖子,不舒服;而后来的圆盘状料槽,高度降低了,但因为上面有几个钢筋罩着,小猪吃料时必须钻窟窿,也可能小猪不愿意。

考虑到上面的因素,我们决定自己制作一些避开上面问题的补料盘;面积比圆形料盘大,高度降低,看一看小猪吃料的情况;为了保险,我们先做了一个试验;找了一块纸箱板,做成高5厘米,40厘米见方的方盘;把这个盘放到产床上小猪经常走过的地方,上面撒一些补料;小猪吃完奶后,从这里走过,直接从盘上走过去了;可能是走路时带起的饲料粉沫,一些猪回头先闻,后舔;这样,一些补料竟然吃进去了。

看到这个情况,我们利用猪场的一些废旧铁皮,制作了高5厘米,长宽40厘米的铁盘;在开始补料阶段,先用这些盘锻炼吃料;等小猪大部分学会吃料后,再换成前面说的长条料槽,或者是圆形料槽;因为自己制作的料盘太浅,小猪容易将其拱到外面浪费掉;开始的时候,因为量非常小,浪费一些也无所谓;但后来吃料多了,再浪费就可惜了。

这一小小的改变,解决了哺乳仔猪补料的难题;从此后,这个方法一直在这个猪场延续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母猪产后不吃料,排查原因,找到防治方法
母猪产房管理的38个小细节(下篇)
[科技苑]好使管用的养猪发明(20150630)
仔猪护理容易出现的23个漏洞
猪场产房管理的19个漏洞,不知道你就落伍了!(2)
养猪场产房常见的12个问题 你注意到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