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抗癌新纪元

2018年6月15日,首个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 注射液,商品名欧狄沃(Opdivo),俗称O药,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紧接着,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可瑞达(Keytruda),俗称K药,也进入中国市场。国产药企创新能力更是不俗,拓益(特瑞普利单抗),和达伯舒(信迪利单抗),在2018年末重磅亮相。肿瘤免疫治疗的大幕,由此正式拉开。免疫疗法是除了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外的一类新型抗癌疗法。已成为当前抗癌斗争中的强心剂。

癌症种类繁多,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涉及异常细胞的不受控增殖,并侵袭健康器官和组织。一百多年以前已有科学家提出,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潜力,或许可以使其对癌细胞发起攻击。19世纪末,美国医生威廉●科利(William Coley)发现,化脓链球菌感染会令患者肿瘤消退于是,他使用灭活的链球菌和沙门氏菌,即“Coley毒素”来诱导感染,治疗肿瘤。

但是Coley毒素是怎么治好肿瘤患者的呢?Coley自己也不太明白,所以,1893年,Coley公布研究成果的时候,学界都是抱着看祖传老偏方的姿态去怀疑他,当时正是放射治疗盛行的年代,直到1936年Coley去世,Coley毒素也没有获得学界的认可。Coley的女儿海伦(Helen),在整理父亲的遗留手稿时发现,Coley这一辈子用Coley毒素治愈的患者有近千名,这么多成功的案例里面一定有更多值得探究的科学原理。Helen拿着整理好的父亲的科研资料,直接找到当时各位大牛的办公室,不厌其烦的推广Coley毒素,但处处碰壁。1953年,她拿着2000美元赞助费,在朋友的帮助下成立了非营利组织癌症研究所CRI,专注细菌毒素和癌症免疫学研究,希冀有一天,能够证实父亲的理论是正确的。

如今在近代免疫学历史上,几乎每一个重大的发现,都和这个默默无名的机构有关。在CRI成立最初那段日子里,Helen过得很艰难。1965年,美国癌症协会把Coley毒素列入了“未经证实的癌症治疗方法”。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Helen遇到了贵人L loyd Old,Helen被Old强大的学术能力所折服,Old也对Helen的执着信念印象深刻。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们两人就是科研路上的最佳拍档。Old在学术上颇有成就,他发现了用来区分T细胞种类的CD8表面抗原,发现了EBV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发现了关键的免疫分子,肿瘤坏死因子(TNF)。他还是p53蛋白的发现者之一,在肿瘤抗原研究上更是成就无数。今天我们把他称作现代肿瘤兔疫学之父。有了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科学家的支持,Helen的工作顺利了很多,肿瘤免疫学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投入了这个领域,他们改变了潮流的方向。

1996年,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ison),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首次证实,用抗体阻断T细胞表面的CTLA-4受体的作用,能够治疗小鼠体内的肿瘤,Allison把这个治疗思路叫做免疫检查点阻断。Allison的论文发表之后,好多人都觉得挺玄的谁能想到这会是癌症治疗巨变的开始呢?准确嗅到这丝气息的是Medarex,这家公司在1999年,拿下了CTLA-4抗体的专利,2000年就让世界见识到了免疫治疗的临床潜力。2009年Medarex,被百时美施贵宝(BMS)收购,肿瘤免疫药物研发从此进入了开挂的加速期。2011年CTL A- 4抗体,终于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大名Yervoy

即伊匹单抗(ipilimumab),获批用于黑色素瘤治疗,成为全球第一款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伊匹单抗诞生之后,学界才真的意识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威力。开始寻找CTAL -4之外的其他靶点。

1992年,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发现了一个新靶点PD-1,通过阻断PD-1的信号通路,就可以调节免疫应答,从而对抗肿瘤。2000年,日本的小野制药公司开始资助本庶佑的研究。2004年,小野制药与Medarex展开了合作,也将PD-1带到了合作中。由于PD-1和CTL A-4 同属一个蛋白家族,Medarex认为这或许有效,就将这一新靶点定为开发项目,由公司的华人科学家王常玉和黄海春团队负责。不过,2008年的临床实验所展现出的短期疗效并不显著,当时谁也没有把它太当回事。2009年,BMS以24亿美元收购Medarex时,PD-1抗体甚至连在谈判桌上作为砝码的资格也没有。但是,当2010年,公布新的临床数据时,其较高的应答率和总生存期,好得震惊了整个世界。2014年12月,欧狄沃(Opdivo) 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PD- 1抑制剂

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项基本功能,是其能够识别自己人和入侵者,后者可能包括细菌、病毒或者其他外来威胁,它们将面临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和清除。T细胞作为血液内白细胞的一种,在这一防御体系内占据重要位置,T细胞拥有特殊受体,能够与那些入侵者表面的结构相结合,从而激发免疫系统的防御攻击,另外,T细胞上还存在特殊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充当T细胞的加速器或刹车片,可以触发全面免疫反应,或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这种加速器和刹车片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非常关键。它的功能正常,确保了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对抗入侵,但同时也不至于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对人体自身的健康器官和组织造成破坏。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是重要的免疫检查点之一,是T细胞表面的刹车片,当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时,T细胞将减少增殖或失去活性,从而失去了识别和打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相当于达到“兔疫逃逸”。通俗地讲,也就是肿瘤可以抑制对自己产生杀意的T细胞,运用PD-1或PD-L1抑制剂后,将打断这一结合,重新激活T细胞的功能,重新激活T细胞的功能,恢复其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给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与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抑制负性兔疫调节的癌症疗法”。2018年的全球药品销售排行榜上,霸气侧漏的K药超过O药,以72亿美元的业绩傲视群雄,截止2019年12月,K药已经稳稳拿下了美国FDA在12种肿瘤上批准的20个适应症。PD-1抑制剂开创了抗癌新纪元,已成为革命性的广谱抗肿瘤药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O药研发史:22年接力,华人科学家功不可没
PD-1抗体抗癌奇迹的背后,是免疫治疗的百年血泪史 | 奇点猛科技
重磅!中国大陆首个PD-1抑制剂今日开卖!深度解密O药研发技术细节 | 临床大发现
中国癌症治疗迎来史诗般历史时刻,真正从科学意义上论证有效的PD-1抑制剂今日开卖!
2018年诺贝尔奖解读 检查点调控获医学奖 定向演化获化学奖
从制药界的视角看今年生物诺奖的争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