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观助你生活工作中保持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文章摘自:内观教练Mindfuller博客 / 整编:Niuniuyumami

                         

                                       

    你可以从 Mindfulness内观得到这些:

    无论你是要成就“大事业”,还是要过“有质感的生活”,想要达成自己的梦想而不必因为太劳累而心力交瘁的话,则你必须做到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在夜以继日的同时,也能保持与自己身心的同在,清醒的头脑了了分明,紧张的生活举重若轻。

 其余的,全靠你自己了。

 怎么做?简单,但不容易,既:对每个行为,每个动作专注而觉知,情绪自然变淡,感觉自然清晰,即Mindfulness内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修行  ----在生活中修行。


一    情绪与内观:内在的眼睛


  自从诞生那天起,我们的注意力就跟随着眼睛和我们的思维,一刻不停地关注外界,关注周围的人、周围的事,以及不在周围的人(通过思想而非眼睛)、已经过去的或者未发生的事。我们的心,也就是我们的思想加上我们的情绪,一直都忙碌着,一刻不停。这些思想和情绪(人们常常称为感觉)成为主宰我们生活的主要动力和实体。我们受情绪和思想驱动来执行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动作,从而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行为。

 

在这整个过程中,情绪成为了主导性的行为驱动因素。情绪是由潜意识发出的信号,原意为危险信号,敦促自己采取行动来避免生命危险。随着进化,人类的情绪成为各种行为的指示性的指令。因此情绪带有一定的非理性的性质。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情绪的盲目地、不受限制地扩大了,结果形成了我们常见到的情绪病,比如抑郁、焦虑等疾病。

 

所谓内观,即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直关注外面的事情,转向关注自己内心、自己的思想、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具有非理性的性质,是一种朦胧的印象。一旦事情被看清楚了,情绪自行会消失。内观,就是让自己的内在注意力,就像长了第三只眼睛一样,以阅读的态度来观看自己的情绪,看的越细、越精确,情绪就越容易消减、消失,因为看得真实,情绪就不存在了。反复这样“阅读”自己,就是我们所说的内观。长时间的内观练习,会产生几层的效应:

         

1.       有情绪病的学员会逐步愈合,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2.       常人的情绪、性格逐步变得清朗明晰,恬静阔达,生活的感觉也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3.       进一步的练习,则有机会达至佛教所说的开悟,即“苦灭”(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长时间始终如一地练习);

       让我举个例子,我在一次为期10天的禅修营里面,当时间去到第三天,午饭后休息一下,起来后突然感到情绪差了很多。我比较熟知情绪,我知道情绪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尽管这样,我依然觉得很难受,过了几分钟,情绪一点都没有好转,于是我坐下,盘腿打坐,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然后慢慢转移到自己的这股情绪上面,靠得很近,温和地看着它,仿佛在跟它聊:“怎么样?好点吗?”大概2-3分钟,这股情绪便明显地减少并消失。再过一会,我的注意力在内心和身体各处搜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异样了,于是回到我的内观练习来。


我们所说的这种“阅读”的方式,是一个平静而无评断的过程,就是以一个中立的,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所有被“阅读”的情绪或念头、事件。这是内观的要点。

 

这就是内观的一种。不同的内观有不同的修炼方法。直接“阅读”情绪的内观方法,是对治情绪困扰和寻求心灵平静的最好方法之一。


二     

想知道将来的生活有多糟糕(也可能是多美满)吗?


(Mindfulness内观的目的,是消除情绪引发的痛苦)   

这不是算命,更不是看相,你只需闭上眼睛一分钟,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地方(如呼吸),脑海里面不要想任何东西,拒绝想任何东西,只一分钟。一分钟后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分钟里面,有多少个念头进入了你拒绝思考的头脑,或者有多少时间是被念头占据了。开始!嘀嗒嘀嗒。。。。。。。。。。。。。。


时间到了,现在回顾一下,有多少个念头,或者念头(脑海里面的小电影)占据了多长时间。很长!一定是了。

一般来说,只有不到5%的人,而且是情绪非常稳定,或是受过系统的内观训练的人,能够保持45秒以上的“不思考”状态。大部分人都是在几秒钟内就开始妄念纷飞,“昨天的会议我不该说那句话呀!搞得现在多尴尬!”“小孩半夜就闹了,搞得我现在昏昏沉沉的,难受,困。。。。。。”“老板一天到晚催我的计划,其他部门不配合我怎么完成得了嘛?难道我随便给你写个计划,你会满意吗?”


能够撑得到30秒钟时专注的人,你具备了练习Mindfulness内观的资质,将来的美满生活也在等着你。恭喜你了!其他大部分人都在低于15秒钟之后就走神了,“脱线”了。而人们常常认为:“我跟别人不同,我实在太忙,我家里也事情太多。你看我的朋友,家里不怎么需要发愁的,他当然潇洒的很。。。。。。”但这是 ---谎言、借口、自我中心(对不起我不是骂人,只是“学术讨论”)。事实上这种主观的看法,跟他(她)妄念纷飞的原因是同一回事。

                   
那么这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是有的:

一.     注意力无法集中,是很多人无法“卓越”的原因。我所说的卓越,不是要赚多少钱,在社会上有多少粉丝,而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1)    焦虑:每天都为生活而焦虑不堪,压力重重,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2)    缺乏生活感。注意集中,并能保持觉知,就是“活在当下”,就是一种我们向往的“有很高生活品质的生命状态”。而在焦虑情绪的作用下,人永远都活在过去或者将来,永远都“现在不够好”,一双眼睛永远都“出神”地思考,有的人居然还以此为荣,觉得自己更像个“战略家”;

3)    记忆力弱。随着压力的增加(而这个压力并不因为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而减缓,相反常常会变本加厉),焦虑的情绪常常令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记忆力恶化常常忘了带没带钥匙;门锁了没?走出电梯口才“感觉”好像刚刚没有锁门的动作发生过?最糟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早上我们的计划改了,我却忘记了通知一个关键的部门。。。。。。

 

二.       对自我的情绪实相无法掌握,错误地制定人生的目标的机会增大。我只知道一天到晚累、紧张、休息也放松不下来,常常觉得压力大;我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希望这样可以减缓压力,然而压力是一波接着一波,刚送走了一个在价格上难缠的客户,又接到一个大客户的质量投诉,威胁要中断合作,而这个月的业绩还差一半,天哪!疲于奔命,为了成功,为了要像马云、马化腾这么成功。然而你知道他们的情绪类型吗?他们把周围的人都逼得神经病了,自己却还在悠然地享受着最好的红酒,这你知道不知道?

    我们不想去探讨马云、马化腾(们)成功的原因,因为书店里的这类书已经泛滥了。我们只是要说,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实相,却盲目地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经济上的和名誉上的),将会导致你的生活一塌糊涂。如果你继续去看哪些“成功学”的书来激励自己“奋斗、奋斗!绷紧,绷紧!”,那就等于把自己跟你的家人的生活往地狱的方向拉。。。。。。

 

三.    对于自己的下一代----子女(们)的不良影响,更是你的罪过。

                    

             很多人疼自己的子女,倾自己所有,来送子女到最好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有的得到好的成果,但大部分的,不是成绩平平,就是压力太大令子女性格变得难以捉摸。深为父母,却是更感困惑。当然困惑,因为方向错了。重要的,不是现在要灌输多少知识给他(她),重要的,是要把他(她)的情绪类型从小引导好,这,首先就要求你的情绪类型要合格,并且懂得怎样才能培养好的情绪。试想想,一个注意力轻而易举就能够集中,性格温和、稳定又进取的小朋友,你还担心他(她)学不到好东西,成不了才吗?

   

    先担心一下自己吧。学习Mindfulness内观,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需要的话,找我们聊聊,看会怎样不一样。


三     什么是Mindfulness内观?

1.  積極不作為,不拒絕也不認同,任由所想、所感、所聽、所嗅經過身體,經過五官感受,從頭到尾觀察,必要時做深入的觀察,不幹預、不作為。這跟放任、無所謂、懶理、散漫、渙散是不同的兩碼事;

2.  自始至終保持覺知:覺知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念頭、自己的情緒、周圍的環境、在身邊的人、在跟你說話的人;

3.  保持不判斷、不敌对、不攀援(不“喜歡上”)的警醒;

4.  保持不追求、不挣扎,“讓事物來找我”的風格,同時保持不懶惰,多做不喜歡的事,少做很喜歡的事,並始終保持覺知;

5.  保持心靈的開放性,保持慈悲和愛;

6.  保持隨時準備接受、接納的態度,而不是控制和改变的渴望,無論這意味著可能失去一些東西,或者意味著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

7.  現在、當下,而不是過去、將來,的感覺、感受、你、我、風、地、天空、樹木、空氣,甚至是旁邊的垃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虑?抑郁?强迫?警惕,你对”思考“上瘾了
越闲越焦虑,这到底是为什么?
从容生活的能力,是对自己最大的滋养
患者故事 | 与自己和解,是人生必修课
如果能重来,我一定......
别让焦虑压垮你的健康!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