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犯错时,请一定管住嘴

(本文首发公众号:养育男孩)

01


我参加过一次家长课堂,记忆非常深刻。


在课堂上,家长经常要做“父母——孩子”的角色扮演。在这样的角色扮演里,大人可以放下拘谨,像小孩子一样撒泼,每次都会玩得很欢乐。

 

可有一次的角色扮演,让扮成“孩子”的我,彻底感受到了震撼。

 

那一次扮演,为了能模拟家长在身高上对孩子的压迫感觉,老师让6个扮演家长的妈妈分别站在椅子上,面朝外围成一个小圈。我作为孩子,要绕着圈对每个妈妈说一句台词。我的台词很简单:

 

“我只是个孩子,我需要归属感。”

 

第一个妈妈对我说:“我正忙着呢,快走开!”

第二个妈妈对我说;“滚!”

第三个妈妈对我说:“我对你感到很失望。”

第四个妈妈对我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

第五个妈妈对我说:“你真的很讨厌你!”

第六个妈妈对我说:“你怎么不去死!”

 

绕着各位“妈妈”们,我念着台词走了第一圈,心里还想,这几位同学演得还挺像回事。

 

绕着走了第二圈,言语的力量对我造成了攻击,我心里开始有点不舒服了。我问老师能不能停下,老师却示意继续。

 

绕着走第三圈的时候,我不仅感受到了语言的恶意,还体会到了更多:一位妈妈涂了口红,当她说出“滚”的时候,那猩红的嘴唇似乎感觉要吞下我;一位妈妈和我说“很讨厌”的时候,似乎眼睛里都喷出了火,让我恨不得立刻从那个房间消失。我感觉到眼泪快要流下来了,我很想停下,可老师还要我继续。

 

我又绕着走了第四圈,当我再一次听到“我对你感到很失望”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30来年做过的所有错事,那些愧疚、懊恼、心酸、痛苦,全部涌上我的心头,我感觉我不配活着。然后我哭了。

 

我又在老师的要求下,走了第五圈、第六圈……当这个扮演游戏在老师的示意下停止的时候,我发现不仅我哭了,扮演家长的妈妈们,和坐在四周旁观的其他家长也都哭了。


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哭。


02


我们为自己的孩子哭,因为我们终于发现,平日里口不择言的批评和谩骂,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况且我们不是真的孩子,这也只是模拟的游戏。那些真实的发怒、生气、失望和拒绝,对孩子产生的恐惧和痛苦,会百倍于课堂上模拟的力量。

 

这些伤人话,我们是断不敢向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说出口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些话很严重,一旦说出口,很可能会彻底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果你曾咄咄逼人非要孩子收拾玩具。试想,当你有一天觉得很累,结果发现厨房还有一堆碗要洗,而你的丈夫对你说:“赶紧洗,这本来就是你的工作!”那么我想一场争吵是避免不了了。

 

如果你也曾逼孩子上他不敢兴趣的课外班。试想,当你在和亲戚闲聊,发现一个表亲生二胎了,而你妈妈对不想追二胎的你说:“人家条件不如你都能生二胎,就你矫情,不生二胎。”你该气得连春节都不回老家过年了吧。

 

或许你该温柔地提出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就好像你会希望你的丈夫也能对你说:“我知道你有点累了,这样吧,你洗我来擦,怎么样?”

 

或许你该尊重孩子自己对兴趣班的选择,就好像你会希望你的妈妈对你说:“我不住在大城市,所以无法理解你说的带孩子的辛苦,但我尊重你做的决定。”

 

面对成人,我们或许还能保持对对方的尊重,尚不会口不择言,随意释放情绪的怪兽。那么当面对百般柔弱于我们的孩子,就更应该三思而后言,保护好他们幼小的心灵,给与他们平等、尊重、温柔和自由。


03


记得有一次,一向对妹妹疼爱有加的大哥打了妹妹。当时我真的很生气,就对他说,“妈妈对你实在是太失望了!”闻言,大哥当下的表情由盛怒,转为疑惑,继而震惊了几秒钟,然后哇得大哭起来。

 

我已经不记得当时他们起冲突的理由了,但在孩子的那么多哭中,我总记得那次哭。

 

经过这次的课堂练习,我终于理解到大哥那次的哭有什么不一样了:自己对妹妹一直很关心很爱护,但是一次打了妹妹,却被妈妈否定了以往所有对妹妹的好,不仅如此,其他的优秀和努力都被否定了,他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小孩。

 

如果我能坐时间机器回到那一刻,再次目睹兄妹发生冲突,我一定会先抱住我们家大哥,跟他说:“是不是妹妹做了让你很生气的事情?”

 

虽然他是哥哥,但他也需要妈妈的拥抱;虽然打人不对,但他的情绪也需要被倾听和引导。



04


为什么老师让扮演“孩子”的我,只说一句这样的台词呢?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曾说过说:


“当我们看到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就知道孩子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建立在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


当我们父母看到孩子在做很多不当行为:比如孩子在父母正在忙的时候粘人、兄弟姐妹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玩具打架,其实都是反映了孩子对自己归属感的追求。

 

“如果爸爸能放下手头的工作陪我,那他一定就是爱我的!”孩子不会表达这个想法,但是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就是打扰父亲工作,我们会觉得他不乖不听话。

 

“妈妈总是对弟弟好一些,我就非要报复他,抢走这个小玩具。”不了解孩子的这个心理,从我们家长的角度来看,孩子就是无理取闹,干嘛要和弟弟抢婴儿的玩具。

 

没有建立起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孩子,就如同迷路的人,他们会尝试每一条看上去似乎会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但往往都是误入歧途。

 

所以,当孩子在“犯错”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他们在向我们无声呐喊,要求更多归属感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批评他们,乃至控制不住情绪骂他们,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进一步破坏孩子对自己的亲密和信任,会将本已经存在的问题更加扩大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每当要生气的时候,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对世界的运行规则还不够熟悉,也不确定自己在你心里占有一个什么位置。


当他在犯错的时候,正是他强烈需要你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你爱他。当他确认自己就是你的小宝贝儿,当他寻找到了自己在你心里和世界的位置,他一定会成长成一个很棒、很幸福的人!

------------------------------------------------------------------------------------------------------------------------


作者:火星主妇


城市罕见三孩宝妈,写尽一人带三娃的升级打怪经历,有经验分享,也有吐槽和鸡汤。个人公众号:Huoxingzhuf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孩子犯错时,请一定管住嘴,这正是他强烈需要你的时候
二胎之间:脱口而出一句话,也许伤害孩子一辈子
9岁女孩拟《二胎合同》维权如何跟'老大'沟通
二胎后,“大宝突然变坏”,这种感觉是危险迹象
解读《正面管教》4、如何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
7岁女儿一到周五就喊“肚子疼”,父母送医检查后,医生怒斥道:你们离婚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