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适度课堂”六个“度”的把握

“适度课堂”六个“度”的把握  


 宁静致远

(一)

学之道在于,教之道在于不仅是质和量的统一,又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要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适度课堂,更要把握好
     
一、教学目标的繁简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和核心要素,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如何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教学预设的核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越多,落实得越多,那么每个目标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目标都体现了,但什么目标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也只有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数量上瘦身,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否则,把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
  
二、教学信息的疏密
   
所谓教学信息疏密度,可以理解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的多少。教师输出的有效信息量要尽可能的大,但又不能超过学生接受的限度。不能只着眼于几个尖子生,否则大多数学生就会消化不良;也不能一味照顾差生而降低要求,那么大多数学生就会吃不饱,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低效率。有学者提出,只有当70%以上的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输出的70%以上信息量的时候,才算是适度的信息接收和输出。
   
三、教学设计的缓陡
   
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出适当的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心理上会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坡度过缓学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的详略
    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的。教学中内容适宜、方法恰当、节奏和谐,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详略度。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所要传授的内容作深入的剖析,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出教学计划。教学中根据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程度,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做到详略有度,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节奏的快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的节奏要做到快慢、缓急适中得体,使学生容易接受。如果节奏过快,超过学生一般的接受、消化速度,那么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便会匆匆而过,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学生接受的准确性,造成印象不深,识记困难;节奏过慢,结构松散,学生思维也会随着松驰,情绪会低落下去,则容易给学生听讲、思维留下空隙,使他们形成剌激疲劳,神经松驰,注意力分散,同样影响教学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善于通过教学语速的变化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重点内容放慢语速,而非重点内容则可以在语流中一语带过。应该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与教学速度太慢不无关系。恰当的做法是有张有弛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实践证明,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加之体态语言的配合,以姿势助教学,更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教学起伏跌宕,教学语言抑扬顿挫,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具体而言,对教材内容凝练集中的语速应重而有味,可增强感染力;对层次结构特别紧凑的内容,语速要稍快,使学生精神振发,集中注意力。在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双方都要遵循这种规律,这种规律有时是显现的,有时又是潜移默化的起作用的。
   
六、教师自身的激情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心理气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情绪,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激情度、满意度等。在教学心理气氛的构成中,情感是主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对整个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优秀的教师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与乐观向上的情绪从事课堂教学,而不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毫无疑问,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正如一首诗歌,有感情地朗诵与不带感情地朗诵,学生获得感受是大不相同的,对诗意的理解也会大不相同。在我国的教学实践中,有忽视情绪情感对教学作用的倾向。甚至过分强调竞争,使一些学生出现过度焦虑、恐惧厌学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治学生,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

 

 

(二)

从哲学层面讲,度是物质数和量的统一,是事物的质所容纳的量的范围。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过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必须把握好教与学的“度”,不能“不及” 或“过度”。事实上,当前课堂教学真正的弊端就在于此。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精心打造“适度课堂”。

   一、教学目标的适切度

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和核心要素,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如何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师教学预设的核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适切。具体有三方面的含义:

1、准确。不仅要体现学科本色,符合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编者的意图,还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

2、简明。不能庞杂细碎,不能节外生枝,也不能旁逸斜出。事实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学目标的数量越多,“落实”得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到的时间就越少。这样,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目标都体现了,但什么目标都是浮光掠影。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简约,与其面面俱到、广种薄收,不如突出重点、聚少成多,实实在在地追求一课一得,或一课二得、三得。也只有首先从教学目标的数量上“瘦身”,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否则,把课堂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结果只能使课堂无法承载太多的额外任务而变味。

3、系统。纵向来讲,要居高临下,站在整个小学阶段瞻前顾后地确立前后连贯的教学目标;横向来讲,要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融合。

除此之外,目标的设计要具体、可察、可测,以便执教与评价的操作;要分层,以便面向全体,使各个层面的学生皆学有所获。

二、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碰撞、沟通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这种沟通就是指教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态度、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适度课堂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切实强化全程参与(发言与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整节课的三分之二)、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意识。与此同时,抓好全员参与的三种基本方式:自读、书面作业和小组讨论,并且做精心的分层指导,切实保证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度。

三、学习方式的自主度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自主”不能“无度”,否则,便会流于形式而无效。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尤其强调个体能够不依赖教师和别人,自主独立地开展学习活动。这种独立性,就决定了自主学习必然有其异步性。因为,学生个体因其自身素质不同,其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适度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不搞“一刀切”式的自主学习,做到能“自主”的放手让其“自主”,不能“自主” 的则要适时适度地“扶其一把”。

就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来讲,也并非所有的内容和环节都需要自主学习,要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坚决放手,否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

四、合作学习的有效度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又一有效的学习方式。

要想保证它的有效度,首先要选准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机。就合作学习的内容来说,首先应该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要有一定的难度,是个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其次,应该是学生群力所能及的,使学生既能够形成对问题全面、深刻的认识,又能感受合作交流、博采众长的重要性,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共处。因此,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应出现在: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解决问题方法出现分歧时,解决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技能。因此,教师还要传授合作的技能与方法。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技能的确切含义,更要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形成合作的技能。

五、练习设计的层级度

练习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捷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适度课堂强调课堂练习的层级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和兴趣,精心设计分层练习(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等),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练习,供学生在数量、难度和方式上进行选择,以适合不同学力层次、不同智能特点学生的需求。

六、拓展延伸的合适度

拓展延伸是对现有教材的有益补充与提高,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达到应有的效果,就要把握好拓展延伸的合适“度”。

1、源于课堂有限度。

课堂教学是有功利性的,其特点就是它要完成所承载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想的教学目标。因此,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目标组织进行,否则,我们的课堂就有可能成为无边无岸的课堂,成为包罗万象的课堂,结果是教师学生什么都抓不住的课堂。拓展延伸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也应该紧紧围绕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来进行。否则,拓展延伸便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末。

 2、跳出课本有高度

   拓展延伸既要“拓”展课本原有的价值,又要“升”高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是教材原课堂的翻版。要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教材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3、把握学情有准度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而且要注意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各异的拓展内容和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

把握好教与学的“度”,追求本真,走进本质,打造本色,让教师“顺畅地呼吸”,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由生长”,是我们“适度课堂”要追求的理想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2
课堂教学诊断应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表
预设与生成
教师试讲的四环节(三)
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