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学成:察己知人方善用

冯学成,194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并师从于著名禅师、一代武术家海灯法师(虚云禅师所传之沩仰宗法脉传人)。

领导者的“气局”

熊总要我和大家聊一下“用人”,这个本来不该我来讲,因为我是一个“山野之人”,从来不会用人,书院搞了这么多年 ,我都是抄手“掌柜” ,从来都不管,让大家都参与。所以要说用人,我确实没有经验可谈。没有经验可谈,但能不能谈?我想,我也能谈点“书生”的感觉。

用人,肯定是在团队里面的事情,或者是一个国家机器里面的事情,是一个集体的事。在中国乃至世界任何社会之中,肯定都有“尊卑上下”,一个家有家长,一个企业有老板,一个国家有元首,一个地方有长官。要想一个团队,一个政权机器正常运作起来,需要各就各位。我们把国家作为一个机器,或者把企业作为一架机器,那都有相应的部件,有相应的系统。

拿人的生命来说,人也有若干系统:头脑、躯干、四肢、眼耳鼻舌,五脏六腑,这些器官共同组成了一个活的生命。每一个人,又组成了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国家。团队要运行,就必须有相应的机构互相协作、互相协调,上下沟通,左右循环,达成一种流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这么一种生命形态。

一个国家,在兴旺的时期,皇上一定圣明,大臣们也贤明,各行各业,各个衙门,都比较有序,企业也一样。如果一个国家走入末路,或者一个企业走入末路,首先是老板的脑袋发昏,出昏招,下面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互不相让,都是条条块块、自作主张,就会弄得每个人很难受。如果我们个人生命体的内部不沟通,心肝脾肺肾互不沟通,这就该死人了。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各个部门,人事、财务、物资、销售都各自为政,自以为可以当老大,不为整个企业服务,那么这个企业也该“下课”了。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用人是一个学问。这是什么样的学问?在中国学说里,常常谈到一个人的“气局”。老板的心胸是大量的还是小气?老板是贤达还是成天疑神信鬼?豁达大度,如刘邦那样的领导,就可以做到任人不疑、疑人不用,可以让下面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老板像项羽一样,或者像三国里面的袁术、袁绍这样的人,尽管下面良将谋士也很多,但是他们“好谋而无断”“谋而无决”,用人不能自始至终。既不能像刘备用诸葛亮,放手去用,也不像曹操一样,该用哪个就用哪个,彻底放心,一用到底。

领导者在用人上,本身有他的气局和气量,也有他自己的识人之术。我们看曾国藩的《冰鉴》里面谈用人之术,要相人,看你这个人吉利不吉利,看你这个人心胸如何,看你在面对富贵、面对患难时有没有担当能力。《冰鉴》里面谈的多是用人之术,是通过“相法”这个途径来谈。还有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也在谈这些,也要谈相人,我们和人打交道怎么识人?在识人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用人。

相信他,就要放胆放权

用人,肯定有个前题。以前都说,要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这是个理念,肯定应该用人为贤,不能用人为亲。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就应该用人为亲,不能用人为疏。是不是贤人,你咋个晓得?刚刚招聘进来的人,你拿哪个岗位给他?还是要通过从陌生到熟悉,通过一系列的考察,才能对他有个全面综合的判断、评估,然后放到适当的岗位上去。所以,我们在用人上,肯定先用人为亲,但是用人为亲不是把一些蠢材、把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用上去,我们用人为亲,还是要用人为贤。对疏远的人、对初接触的人,必须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考核、熟悉、沟通。就像庞统到刘备那里去,刘备看他相貌,不喜欢,让他坐冷板凳;到曹操那里,根本不料理他;到孙权那里,也是这样,都没有给他表现的机会。庞统留在刘备身边,是因为诸葛亮当了说客,才派张飞到他任县令的地方去视察。张飞视察后,觉得庞先生确实是天下奇才,刘皇叔这才放心,后来才重用了庞统,仅次于诸葛亮,有了“二军师”的地位。

我们用人要熟悉,要了解,就像熟悉机器各个部件一样,不管是齿轮、螺丝钉、发动机或者电脑主机,是一个什么角色,能胜任什么工作,在德行上没有偏差,那就应该放手让他去做,要给他创造条件,还要给以充分的权力,要给时间,让他去完成他应该做的事情。这个就是中国古人说的“信之、任之”。要相信他、放胆使用他。

当年毛主席在延安的时候,不可能事必躬亲,啥子都能够指挥。敌后根据地的各路诸侯,四大野战军,在和老蒋打仗的时候,都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然,怎么随机应变?战场上军机瞬息万变,不给地方首长们充分自决权,怎么能够胜利?蒋介石呢?部署一个团到哪里,都要给蒋介石汇报,要给总参谋部汇报,需要多少枪支、多少弹药,与哪个部队会合,走那条路线,都要通过南京来运作,这样就贻误了战机。

大家看中国历代的县志、省志,很多事情都是处于“自治”状态,既然朝廷任命你到一个地方去当差,那么只要你不违反“四书五经”的原则,不违反历朝先王所制定的法规,那么具体的事情你自己去料理就行了,没有必要天天打报告、写奏本,请示皇上,没有这个必要嘛。

用人最怕的就是“用而不信,信而不任,任而不专”。以上就是作为领导在用人上的几个衡量标准。疑人肯定不用,用了还要去疑就不行,任命了又不给具体的职务、不给具体的权力,搞个“虚衔”在那里放起也不行。真正用人,说起来都是老板的事情,老板们要多去琢磨一下如何识人、如何察人,以及用人的技

巧。

要用“活人”,不能用“死人” 

中国历代都讲“平衡”。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有宰相,就有把宰相监控起来的御史大夫。中书、尚书、门下三省,是古代皇权下面的三权分立,汉唐宋元明清都有,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到了XXD时期,不论司令员怎么了不起,还要配个政委,司令员下面还有几个副司令员,政委下面还有副政委,当然,还有参谋部、后勤部、装备部、政治部一系列的部门,使权力达到一种平衡,不能让某种权力“坐大”,威胁到朝廷的生存,威胁到朝廷的安全。

当老板也是这样的,当董事长的不可能让总经理太大,董事长权都没有了就不行。而且,还要在用人、财务等方面都有制衡。上次张子库讲他们美国的公司,他们很民主,每一个部门给予你充分的权力,也给予你充分的义务,都有相应的效益,让你好好去干。老板和员工之间很平等,他们老大来了,一样在公司里面吃盒饭,就和熊总那里一样的,也没有专车迎送,人家自己打的就来了。人家是是几百亿的大企业哟,公司里面没有专车接送老板。我有几次到他们那里去上课,都是租车公司接送的。公司不养车,没有接待车,也没有接待费,大家吃盒饭,要招待客人自己掏腰包。偶尔有些接待任务可以报账,但都是很少的钱。正是因为这种平等,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来限制下面的职工,就给了职工和中上层干部独立发展的空间。

如今,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竞争如此激烈的这么一种情况下,我们在座的朋友们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做稳、做强、做大?是不是也能像这个美资公司一样,没有过多的限制,没有过多的条文,没有早请示晚汇报,没有这些呢?美国老板对职工,对各层干部似乎都有点“无为而治”,但是规矩很明确,契约很明显,契约主义,条条款款写清楚了的,不能去犯,要遵守,但是条条款款又不很复杂,没有把大家手脚捆死,给予了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

所以,在用人上,一方面要让所用之人尽自己的职责、不能违规,同时也要给别人留足创造性的空间。我们用人,要用“活人”,不能用“死人”。要用有思想的人,有创造的人,有开拓性精神的人。

大家看马云之所以是马云,他就是和其他公司老板不一样,有开拓精神,没有给职工那么多“脚镣手铐”,马云充分鼓励职工们去思考、去创新。“把职工认为是傻子,这个老板的脑袋一定有问题。”这个是马云的话。因为他干了这么多年,开始的时候也是认为只有他最聪明,职工都是笨蛋。干了几年后,他觉得自己才是笨蛋,职工是英雄。这一下他赢了,整个团队非常优秀。他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能者上,不能者下。这个机制是自然的,大家心悦诚服,不像以前中国靠资历的老惯例,我是老革命,坐了这把椅子,我就不走,到了一定的工龄,职位自然要升上去,工资也要涨。“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职务是“公器”,不是哪个人的私器,也不是你一坐就稳了,可以一辈子坐下去,搞终身制,那是不行的。如果有更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你就应该“下课”。

所以,“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个话没有错,要让优秀的人来坐这个位置。你能优秀几年,那么你就坐几年,有更优秀的人来,你就让位、就让贤。所以,用人还是要有流动性,不能一个地方一个人坐死了,那样就没有生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每天都要出汗、大小便,这个叫新陈代谢。搞经济的人,都知道资金要“活”,钱放在那里不动是不行的。一百万放出去,几天能收回来产生利益,那就是能人。如果一年才收回来,那证明你太笨了。三五天就回来,流通越快,利益越大,发财频率越高,这个就不得了。

企业管理同样是这个道理,人才的进出,人才的流动有稳定性,但是稳定性不能排斥流动性,流动性也不能排斥稳定性。一个部门没有稳定性不行,不管四年一任还是五年一任都有合理性,但在一个位子上坐久了,难免思想会僵化,所以我们还是提倡用人在稳定中流动,在流动之中稳定。如果有更优秀的人,像我们张模范这样的人,就要永远留住,毫不客气,因为她是宝贝啊,肯付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日本人为什么只瞧得起“汉唐”的中国人呢?

用人的确有这么几条大的原则。这个原则不能讲情面,如果讲情面就完了。一团和气,都看老大的脸色,唯唯诺诺,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行。古人早就说过:“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如何兼听?就要允许不同意见出现。如何正确地听不同意见,就要养成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这么一种胸怀。

熊总,你那里还是可以养一两个专门给你公司提意见的人,我觉得这样才对。不能大家都觉得对对对、好好好,落入一种虚伪,自欺欺人。一个企业搞好了,搞出成效以后,歌舞升平,大家都是一片诵吟之声,这个就是危机要出现的时候了,大家都掩盖危机、回避危机,这就要产生麻烦。所以,应该养点人提意见、挑漏眼,这个非常重要。中国历朝历代,包括文景之治、开元之治、贞观之治,清朝的康雍乾三代,都专门养了一些“清流”,“谏官”来挑漏眼、提意见。管你是曾国藩还是李世民,就要指你的鼻子,戳你的眼睛,因为“言者无罪”,但是有一条,就是骂了皇上都不追究,都是“不问责”,批评大臣就更没有责任了,皇上巴不得你给大臣挑刺,使他放心。

现在的中国人真的有点麻烦,朋友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点意见都提不得,一提意见就蹦八丈高,心里面就有钉子,不舒服、不安逸。要么就成仇人,要么就大家互相敷衍,都没有本朴的情怀,该说啥子就说啥子,不对就不对嘛。X仑的惰性强,我就多次指出,X仑你还是要精进点,那么年轻不能太惰了。那天凯哥讲课,我觉得他啰啰嗦嗦的,说了半天没有说到正题,我就直接点出来。如果我也顺着说,凯哥讲得好,那人家就没有更新的机。不对就是不对,该调整就调整,不能天天说好话,没有坏话,咋个要得?

所以,我们要有诤友,直友,谅友,不能有佞友。如果有佞友,大家在一起狐朋狗党,做酒肉朋友,这样过日子就会使人腐朽堕落。日本人为什么瞧不起现代的中国人,只瞧得起“汉唐”的中国人呢?汉唐的中国人有“士”的精神,有大丈夫精神,真君子精神。宋以后,并不是说没有,但是太儒雅,太文弱了;明清两代就更不敢“恭维”了,所以日本人都瞧不起中国人,说自己才是汉唐的直系,是继承者。包括韩国都说,他们才是中国人,是真华夏,现在的中国人自从元朝以后,都“蛮夷化”了。坦诚点说,只有温州、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某些地方还保存着汉唐遗风,所以,我经常提,要读“四书五经”,读“孔孟老庄”,读《史记》,这些东西就浸透了汉唐文化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表现得“质朴”,宋以后就太“文”了。宋以后就是文胜质,在汉唐时还有点“质胜文”。

心性上的“易经洗髓”

不管是“识人”也好,“用人”也好,落脚点,仍然在个人的心性修养上。心性修养说来说去还是“仁义礼智信”。这个“仁义礼智信”,要浸到骨头里,不是作为一件衣服穿起。如果把这个作为一件衣服穿起,面子是,里子不是,那不行,要在我们心性上“易经洗髓”,真正达到在骨子里透出的一种气象,那就是士大夫的精神。成为了这样的人,老板使用起来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所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间,上下不疑,相得益彰,这样才会“信而用,用而专”,就怕你信而不用,用而不专,那就麻烦了。

我们以刘邦为例,他就会用人。参谋部首先是张良、陈平,这个就用得好;后勤部用萧何,打仗十几年从来不愁粮饷,不愁兵源;司令部用韩信,百战百胜。当然,成功的人都是会用人的,朱元璋,多尔衮,都会用人,都用得恰到好处。曾国藩也会用人,也用得恰到好处;袁世凯用人就不能和曾国藩相比,李鸿章用人也不能和曾国藩相比。曾国藩用人不腐朽,没有什么亲情、师生、利害方面的冲突,他用人很果决的,该咋个就咋个用;李鸿章后期用亲信多,只用淮军系统的;袁世凯更是用自己的亲信,他手下那一批人在能力、本身、德行方面不可能和曾国藩时代相比,所以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现在在座的都是普通民众,是基层群众,好一点的,是熊总他们几个企业家。吴老师虽然是大学的博导,社会地位还是在基层,还不能说中层,更不能说上层。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能讨论怎么为人。

首先,自己在生活之中,在社会交往之中,要多与君子打交道,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自己是君子,自然有君子的眷属、君子的朋友;如果和小人打交道,天天就是海吃海喝,你自己的精神和气象提得起来吗?只能相与堕落,佛教里面叫“增下缘”,不是增上缘。我们要“增上”,就一定要与有朝气的朋友,有气象的朋友打交道。并不是说,我们就该瞧不起其他平庸的人,只是我们能力有限,没有佛菩萨那个力量,就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天天想着怎么去“度”别人,因为我们“度”自己都很难。

其次,选择好要相交的朋友后,该怎么相知相交呢?一是要敢于交流,二是要虚心交流。我们又不是“维摩居士”,装作很有道行不吭声,那不行。既然在一个场合中,有屁就放,有话就说,不能大家都当收音机,不说话、不发言,那怎么交流?谈不上交流了。我经常说,说话没有错,说话提升智慧,说话锻炼思维,就是要敢于说。说的时候,你才晓得自己头脑运行的程序到底有没有错,在说的过程中,就把你的运行程序越拨越灵,程序越来越完美。包括凯哥讲课,第二次就讲得头头是道,很达标了,知过即改,一下就有了进步。

从宋朝开始,“名、位、禄”分得很细的。哪怕你当了宰相,职位很高,但可能没有给你派具体的事情。具体干事的人,未必地位高,俸禄却可以高,干好了可以高俸禄。很多人花钱去做候补道台、候补知府,尽管道台空缺了,知府空缺了,但是不放你进去干事,你就只能挂个虚弦(名)在那里,国家也给你发点俸禄,只能吃碗稀饭。所以,宋朝有些官名一长串,其实最后才是实权的位置,前面都是“虚”的,很有脸面,其实“位”和“事”是分开的。现在很多机关也是这样搞,很多元老也是这样,有虚名虚位,但不管事。

刘大姐讲羞于机心,人嘛,都是有机心的,啥子叫机心?就是打小算盘,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事圈子里哪个不敲算盘?圣人也要打算盘,只是他们敲得不一样而已。堂堂皇皇的算盘当然要敲,熊谷公司不敲算盘,到年末亏损了,怎么办?所以算盘要敲,要敲得大家欢欢喜喜。但是人与人之间阴暗的算盘,那就千万不要去敲,那些算计他人的,损人利己的,或者妨碍他人的算盘都不能敲,大家要实话实说,不要去放大。

所以最后,我还是得强调一句,不管识人、用人,关键都在我们自己怎样做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板用人:8类人打死都不要,5类人破格重用!
2018:老板用人:8用5不用(深度)
老板和领导用人:7用5不用!
老板用人:五用七不用!
老板用人:7类人一票否决,5类人破格重用
老板用人:8类人坚决不要,5类人破格重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