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斯兰陵作字《仓颉篇》
原文地址:李斯兰陵作字《仓颉篇》作者:穆振昂
李斯兰陵作字《仓颉篇》
作字村在苍山县兰陵古镇北8公里处,村内原有一处仓颉庙遗址,据传是为纪念仓颉在此造字而建造,供放着仓颉当年创造文字情形的石刻壁画。
苍山县兰陵镇作字沟村仓颉庙碑
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仓颉画像                                仓颉造字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便有了象形文字。但“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苍颉造字是一个史前传说故事,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也,而仓颉能传者,壹也”,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确的规律。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论述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是传说中的人物,但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字体秦相李斯,却是一个真实的仓颉。历史文献中最早提到仓颉造字传说的是荀子李斯到兰陵追随荀子,应最早听老师讲了仓颉的故事,《仓颉篇》一书的编辑写作,也许在兰陵已经有了初稿。仓颉在兰陵作字的传说是顺理成章,即使现在各地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也是从荀子开始。仓颉与荀子相隔两千多年,无文字记录,就与我们今天距荀子两千多年一样遥远,但荀子说仓颉有史籍记载。
兰陵是战国时儒学大师荀子终老之地,各国学子慕名而来,带来各国文字写法。李斯从蔡国到兰陵,取众家之长,独创风格圆润的篆字写法,荀子非常赞赏,编书抄字的活儿就让李斯干,跟随荀子八年,练就了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笔法。作字沟位于泇水之阳,茂林修竹,溪水长流,荀县令北上巡视及去文峰书院开坛讲学时,在此小憩,并教当地儿童识字,李斯以仓颉造字为题,批竹作字编书若干卷,命名《仓颉篇》,发给学童识读临摹。后人也将仓颉造字编的有声有色,传说仓颉生有“双瞳四目”,随黄帝西征东伐,来到现今兰陵一带,看到这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人民安康,便辞别黄帝在此定居下来。仓颉到石楼山(即今抱犊崮)南找到有巢氏遗迹,仓颉受洞穴中岩画和家乡陶器上花纹图案的启发,开始创造文字。仓颉的四只眼睛全部睁开,互相配合,先是把世间万物最传神的形体象素以最逼真的符号模拟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归类注明音调。七七四十九天后,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了——文字横空出世。传说仓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降粟、鬼夜哭”。作完字的当天夜里,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地上山河摇动,鬼怪哭泣,天亮一看,哪有什么雨水,地上却到处是厚厚的一层谷子。于是,便有了“作字村”的神话传说。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看到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以自己创造的小篆写法为基础,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李斯画像                           泰山李斯小篆刻石
秦李斯所著《仓颉篇》中说:"仓颉作书,以教后诣。"这也是他统一文字的目的。《仓颉篇》,将3300个字编成四字一句的歌谣,句与句之间都选用不同的字,尽量做到不重复,并且琅琅上口,将战国时流行的文字统一于小篆。大篆与小篆相比,更加雍容华贵,每一个字都复杂得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而李斯所做的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删繁就简。于是,文字在李斯手下变得简单温顺起来,实现了线条化、符号化和规律化。作为一种统一全国文字的小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文字学家们把它看成是一个分水岭,小篆是古文字阶段的最后一种字体,人们把小篆之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之后的称为今文字。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上固定了下来。大篆字体改进成为小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中国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始皇登泰山封禅祭天,立三丈大石,上面的文辞就是李斯书写后刻的。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感慨不已,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秦始皇去世的前一年,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然后刻石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
汉初,闾里书师合《仓颉》、《爱历》、《博学》3篇,断60字以为一章,凡55章,统称《仓颉篇》。《仓颉篇》流行直到东汉,后来被保存在《三仓》中,唐以后才完全亡佚。20世纪,各地考古发现许多汉简,时有《仓颉篇》。其中最早的离秦代不过50年,但已是汉代书师合并的本子,字体是隶而不是篆了。有一支简上有40字:“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昭,谨慎敬戒。勉力风诵,昼夜勿置。苟辑成史,计会辨治。超等轶群,出元别异。”这是《仓颉》首章的前一部分。《仓颉篇》的年代早;是小篆通行初期的书,所以常被学者注意,近 200年来有七八个辑本,限于材料都不令人满意,有的把《三仓》及其注解都混入。
《苍颉篇》可谓字书之祖。但因为文字古体太多,很早就失传了。现存字数最多的版本是阜阳汉简《苍颉篇》,共存 124枚残简,内容包括《苍颉》、《爰历》、《博学》三篇。出土时简文残损严重,现存541字。无书题。36简文四字为句,有韵可寻。现存成句或不成句的不足200句,按汉代《苍颉篇》825句计算,还不到全篇的四分之一。文中避秦王政讳。估计保存了秦代的原貌。
                  
322 x 472 (-0,-0)
李斯《仓颉篇》                         《仓颉篇》竹简残片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小篆依靠行政强力在全国推行的同时,一种更简单易写的文字悄然兴起,它就是隶书。秦时公务诉讼太多,于是将圆转弯曲笔道太多的小篆简单化,到了西汉初期,经过一个篆文与隶书的并用时代,隶书终于取代了篆体。隶书作为今文字的代表,解散了篆体原有的结构,将弯弯曲曲的笔画,变成了比较平直的笔画,书写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现在发现的隶书大都写在竹简上,书写材质普及了,很多人都可以写并掌握文字,书写工具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时所表现出来的重大特征,就是汉字的量大大增加。
鲁迅先生说,李斯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泰山刻石原来立于泰山顶峰,四面都是文字,共22行,每行12个字。清乾隆年间,泰山顶上发生火灾,混乱中这块珍贵的石头失踪了,70年后,有人将它从泰山的荆棘丛中找出时,上面只留存10个字了。现在,山东泰山岱庙现存有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刻石的残片,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李斯亲书的琅玡刻石,这些刻石虽已严重残损,但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文字刻石,实为稀世珍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五千年文字史 马贺山
仓颉篇
一座城,两地书|说不完的书法故事(14)
当代散文|兰陵兰香
说文解字·叙 注释
[转载][转载]夏朝真正官方文字真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