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继续教育带来的四大改变

继续教育带给我的四大改变

准确的讲,应该是从事过几年职业大学管理工作打下的基础作用,所以人到中年,当我从体制内退出来之后,一直寻找更加适合自己发展事业的道路上,偶遇了继续教育,然后就一头扎了进去,从此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如今再回头来看,无论是学历升级还是资格考试,带给我的隐形的财富要远远大于其他方面。

经过思考,整理出以下四点。

一是学习方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并促使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从而继续推动自信心的增强。

进入资格考试复习阶段之后,由于学习任务非常紧张,原先学习基础课程的时候,使用的那种慢条斯理的学习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学习的进度,仔细通读教材与规范根本不可能,要想在一年之内学完70多本教材并且要完全掌握,最快的方法只能是先掌握重点内容。要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内容,比较可行的就是掌握培训机构下发的课件。如果学有余力,可以把教材全部通读一遍,再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拓展。由于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况且学习的难度相当大,所以,在第一轮推进的时候,进度慢不说,而且完全是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并且一边学,还一边忘,五十岁的年龄,似乎忘得比学的还快。即便是到了第二轮进入精讲模式,尽管在第二轮课件中,试题占比大幅提高,做完例题之后,感觉还好,但是一开始做章节练习题,感觉对知识的掌握最多只能达到3050%。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对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当发现课件带动满足不了要求的时候,就改用视频带动。因为每周两节视频课讲一个板块,必须要赶上进度。并且关键是要在课下消化、吸收和掌握相关的内容,而这对一个边工边读的中年人来说,难度确实相当大。但是没有理由可讲,更没有地方去讲,每年11月份考试,时间是固定的,没有人听你的解释,要不你就等下一年再来。因此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学习方法,紧跟培训机构的学习节奏。当第二轮学习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进度有点跟不上。所以只能将第一轮视频的第二遍学习先甩出去,完全跟着机构的节奏走,而且必须提前进入到真题训练模式之中。

进入真题模式之后,我才真正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到底有多低,于是在做完第一套知识题之后,再次调整方向,改用真题带跑的模式。而这一次,才是真正的起跑。当做完真题之后,用答案解析反查知识点的时候,发现这种学习模式的效率特别高,对知识点的掌握也非常快。那一刻,感觉前面已经通读过的知识点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脑海当中,而只有这一次才真正在输入大脑,似乎有一点最后一个包子让人吃饱了,而前面的包子都没有起作用的感觉。于是,第二套,第三套……一直到第N套考卷做完了,都用类似的方法在重复,才真正感觉前面的学习其实都是量的积累,而最后面的考试才是质的突破。有很多次,我在梦中都是在背公式,在演算题目,或许那才是真正的进入学习状态的表现。在这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过程中,模拟考试的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种状态无形中让人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二是时间管理更加合理,精细。

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就听到身边不少人在说,要想考试顺利通过,学习时间不能少于1000——1500个小时,所以到了四月底的时候,我就忍痛辞掉工作,全面投入到复习备考之中。六个月,一百八十天,每天学习时间至少68小时,扣除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每天的学习时间仍然要保持在8小时以上。为了严格控制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每天几点起床,几点锻炼,几点学习,午休多长时间,课间休息多长时间,都是在严格的控制范围之中。统一管理,详细登记,每天小结,不断剔除不合理的内容,再加之眼睛长期患病的现实情况,不能长时间看屏幕,所以我的学习时间其实是非常紧张和有限的。后来,我发现在城里静不下心来学习,就带着相关资料回农村老家。在那两个月里,经过短暂的调整,学习时间基本保持在每天8小时,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10个小时以上。或许正是在那段时间,排除了一切干扰,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心无杂念,学习效果才真正得到了提高。

三是学会了更加科学客观的思考与分析身边的人和事。

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或许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去学习、工作和生活,几乎没有停下来去思考一下身边的人和事,但是在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似乎突然间就明白一些事情,大有一种幡然醒悟的感觉,比如我们说的最多的资格考试1000小时以上的由来。经过计算,发现这个数据其实是非常科学的。

第一轮学习共60节视频课,需要120个小时,而课后消化至少要花3倍以上的时间,如果学习能力弱,花5倍以上的时间都可能;第二轮视频课30节,需要60个小时,课后消化吸收至少要花34倍以上的时间,再加上课后的章节练习题,又要花N个小时;第三轮,进入真题模拟考试阶段,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至少要做10个年份以上的真题,每套真题需要耗时12小时以上,10套至少240个小时以上,这其中包含了答案解析的时间,所以这1000个小时它是有完全的科学依据的。

或许正是经过了这样严格的精细的计算,那一刻,我似乎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在朝鲜战场上,美国空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而我们的志愿军飞行员飞行时间不到100小时,那么他们号称自己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当然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回顾它似乎对我们的学习没有更多的实际指导意义。但是在学习资料中,出现的诸如变压器的负荷率、穿管导线的截面利用率这一类数据,对我们似乎更有启发意义。如变压器经常负荷率小于等于85%,穿管导线的截面利用率小于等于50%,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客观规律:凡事不能满。即便是过负荷、过载达到120%,甚至130%,也都是持续很短时间,再长就会停工,就会熄火。那么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为了保持正常的良好的秩序,工作中必须要给员工留有裕量,让他们有自由伸展的空间,有停下来思考的空隙,让员工的最佳状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这才是科学的管理。大家都知道,弦绷的太紧,容易断,或许就道出了事物的真谛。

四是生活习惯的改变。

通常晚饭后一小时我会开始学习,但是在备考初期,我发现自己经常坐在电脑屏幕前会打盹,而且无论是抹清凉油还是站着听课,几乎都没有多大作用。于是经过分析和思考,我发现原因竟然是晚饭吃的太饱导致的。于是从此开始,晚饭尽可能不吃或者少吃。考虑到晚上还要学习,所以到了下午六、七点的时候,吃半块点心或者水果,喝点茶水。而有的时候,午休起床喝一杯绿茶,之前我几乎是不动绿茶的。我属于对咖啡因不太敏感型体质,但是午休后起床这一杯绿茶的提神醒脑作用经常能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发现,我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控制,包括早饭也进行适当的控制。早饭后一小时内帮助家人做点家务,对此,母亲和妻子也是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生活、家庭等诸多因素逐渐进入稳固期,而人的思维方式也容易固化,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有继续教育的陪伴,那么对于事业创新,思维更新或许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类问题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范围,此处不再赘述。

愿身边的朋友们都能由此获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100多万考生中“C位胜出”,这位95后CPA学霸的时间管理逆天了!
考研倒计时!冲刺阶段,这些雷区千万不要踩!
马上就要开学,初中同学该怎么做,才能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进度
【视频】正畸-小小矫正大改变
坚持学奥数(第213天)
7个简单小改变 让周五更有效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