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的层次与境界

读书的层次与境界

台湾一位著名的教授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为了明理”。细细思量这一句话,没有发现有任何的毛病。只是这句话和宋代的开国功臣赵普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思路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个时候如果能再看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当中提到一些武林秘籍,诸如葵花宝典、九阴真经这些书籍的时候,似乎又有些搞笑的成分。记得其中有一部特别有意思,某个武林高手费劲心机得到一本武林绝学,打开书本一看,第一页写着“欲练神功,必先自宫”,于是他忍痛割爱自宫,结果武功练到最后才发现,在这本武林绝学的最后一页写道:“练成神功,不必自宫”,气得那人将那本所谓的武林秘籍一把撕得粉碎。虽说有点滑稽。所以有很多时候,有些话只讲半截,剩下的半截不讲出来,有可能会惹出很大祸患,想要完整的了解全部内容,除了靠运气,还需要有智慧。而笔者总感觉“读书是为了明理”这句话也只讲出来半截(话),似乎还有半截没有讲出来,所以始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近日偶然间读到《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似乎对此又有所感悟和思考,回想中学时初读该文,由于当时年纪尚小,又加上天资愚钝,根本没有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和目的。时隔多年,只是在偶尔之间会记得当年邹忌作为齐国的丞相,与本国一位叫做徐公的美男子比美,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思考这样一个故事梗概,从中明白邹忌此人很有自知之明。

第二次再读此文,似乎也是在哪一本书中,而这一次的印象是邹忌这个人很会沟通,特别懂得沟通的艺术与技巧,通过与徐公比美一事,身边各类人的不同反应,联想到治国理政的大事,而齐威王是一位明君,能够从谏如流,听从了邹忌的故事,从此采取一系列措施,而使得自己的国家获得大治。可是这一回的认识仍然没有达到“明理”的目的,甚至是浅尝辄止,止步不前。

第三次读该文,是在《鬼谷子》一书当中,再联想到“读书是为了明理”这句话,才发现其实该文思想特别深刻,一般人读完该文,会把邹忌与徐公比美当作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留在脑海当中,能从中悟出做人要有自知之明的,也算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了,能在生活当中时刻牢记并认真践行的,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凡是那些能从中悟出以上道理,并能熟练运用类似与邹忌这种沟通艺术与技巧的,相信他的人缘一定会非常好,而且在周围的朋友与同事当中一定很有威信,一定是人上人的待遇。

当然,如果能站在此文的基础之上,再做进一步的拔高处理,当然又是一个层次与境界了,这如同数学当中的公式、定理。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定理,只能说明这个人学过相关的数学知识;能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定理,破解常见的题目题型,并且基本保持不会出错,那么证明这门课程可以达到毕业生的水平。但是,如果能将这些定理、公式用于题型设计,或者工作和生活的实际运用当中,那么就一定达到了理论家或者专家的水平。如果能再完美一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更是不得了了。

所以,现在我们才突然明白,“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明理”这句话,其实只是告诉我们,读书达到这个水平,仅仅达到毕业水平,至于后面的部分,那就要看个人的悟性和造化了。

现在,如果我们再回头看《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可以看出,邹忌的沟通方法,用自己与徐公比美这样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故事,以及身边人的善意蒙蔽,进而联系到国君所受蒙蔽更甚的事实,受到思考启发,由此联想到国家的治理,用的是类比的方法,乍一看这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很常见的故事而已,其实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教育案例,只不过更类似于随即教育,或者叫做情景教育。

而邹忌的这种思维方式和应用方法,正是笔者关注的重点,也就是毕业生毕业以后应该干的事情——即应用与实践,“读书是为了明理”的后半句,读书的目的更在于应用和传承,当然这样的看法与认识,来源主要是源自《大秦帝国》当中的一个场景。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捕入狱,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最大的遗憾就是在秦国变法多年,眼看着秦国由积贫积弱逐步走向强盛,可是多年来由于自己忙于政务,没有闲暇时间坐下来,将自己的治国方略、理念这些东西进行认真的梳理,无暇著书立说。此刻,有了空闲,有了心情,但是时间依然不允许,那一刻,他是多么的遗憾,自己人生最精华和智慧的东西不能传承后世。幸好他的助手景监将此前的那些文件或者文书留存了底稿,这也算是对商鞅最大的心理安慰了。由此我们不由的想起了了孙子的《兵法十三篇》,孔子所著的《春秋》,以及后世的吕不韦组织人马编写的《吕氏春秋》,明成祖朱棣组织人编写的《永乐大典》,乾隆皇帝组织人编写的《四库全书》等等,其思想脉络都是如出一辙,一脉传承的。可见,让有关的思想精华与智慧能流传后世,无论是在先贤还是帝王,在他们看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然,从大的方面讲,属于国家和统治者的思想传承。至于家庭和个人方面,其思路其实完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传承和发扬,如有的家庭当中将“耕读传家”作为自己的家风来传承。所不同的是,个人与家庭由于受到时间和精力、财力、物力以及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像古代帝王先贤们一样组织较大规模的编纂工程,只能是见缝插针的组织一些家庭教育或者是随机教育一类,因为牵扯到个人的发展,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或许这正是人性当中的一点,“自己掉一根头发,往往比别人掉了脑袋更受重视”的思想体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理化解题的五个境界
荐书 ‖ 有助学太极拳的好书推荐
思维的层次和境界
练武为何?
追寻艺术之光,感悟禅意境界 ——探访张大华的艺术殿堂
藏着的武林:生生不息,让教育成为武术传承的重要阵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