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


A。

有时候常常在想,霍去病为什么要叫霍去病?不能叫霍云,霍山,或者叫霍青呢?因为霍去病的名字中有一个“病”字,而且还是“去病”,去病的意思就是去除疾病,难不成霍去病小时侯常常生病不成?

关于霍去病的名字当然只是一个猜测,没有任何根据,古人起名不像现在这么随意、孤僻,一般古人的名字都有含义的。

霍去病这个名字在中国古代史上,可是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霍去病的一生创造了诸多的奇迹,不仅仅因为他的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是因为他以最年轻的年龄,创造出最伟大的功绩

汉民族在与匈奴民族的作战中,霍去病是取得战绩最高的一个人,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即使是身为大将军的卫青战功与霍去病比起来,也是微不足道的。

把霍去病的所有战功集合起来,你就会看到他是多么的了不起:

霍去病一生一共参与四次对匈奴大战,歼敌112400多人,俘虏匈奴的王侯将相合计200多人,不仅打进匈奴王庭,而且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从霍去病17岁参与漠南之战,到22岁参与漠北之战,霍去病获得这些战绩,只用了5年时间。

霍去病是汉民族的骄傲,是西汉帝国打击匈奴的最大功臣,是第一个带兵打到贝尔加湖的汉族将军,是一个将匈奴赶出漠北的骠骑将军,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骠骑将军。

然而天妒英才,霍去病一生只活了24岁就去世了,正是如花年龄,关于霍去病的死,司马迁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意思就是:骠骑将军自元狩四年(前119年)出击匈奴的三年后,即元狩六年(前117年)就去世了

司马迁只说霍去病死了,没说霍去病怎么死的,而且对西汉帝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的死,仅仅只有一个“卒”字就一笔代过,而让很多人觉得不服气,为何这么重要的民族英雄去世,只有一个字呢?

正因为司马大叔没说,所以关于霍去病死因的各种阴谋论大行其道。

阴谋死因一:汉武帝害死的。

有人说霍去病是被汉武帝害死的,原因有四:1是因为霍去病功劳太大了,比大将军卫青还要大,功高震主;2是霍去病敢擅自射杀李敢,不把汉武帝放在眼里;3是霍去病是太子刘据的外戚,又上书请汉武帝封自已的三个儿子为王,便请回封地,这等于是为太子谋利。

其实反驳这个很简单,这完全就是胡说八道,汉武帝是什么人?雄才大略的皇帝,一代明君,匈奴未灭,就把功臣给杀了,就算要过河拆开也得先把桥建好了再说吧,况且汉武帝是什么人?就算是杀功臣还用得着暗杀?武帝一朝,多少名臣贤相死于武帝之手?

就拿李敢那事来说,霍去病杀了李广儿子李敢,汉武帝反而为霍去病掩盖真相,如果要杀霍去病,直接定罪不就了事了,先打入大牢,然后再让酷吏拷打,不就结了,何必这么麻烦?

然后杀完再来个隆重安葬礼节?让铁甲军从长安排到茂陵,还给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状像祁连山的坟墓?

汉武帝既没有杀霍去病的动机,也没有杀霍去病的行为,所以说汉武帝害死霍去病就是胡说。

阴谋死因二:权力斗争害死的

有人说是卫青集团的人与霍去病集团的人争权所导致的,理由就是霍去病渐渐要取代卫青的位置了,霍去病已经是骠骑将军了,与大将军卫青相差无几,在两个人的背后分别形成了一股势力,背后的势力为了将军的发展和争权,于是害死了霍去病。

卫青手下的人为了害霍去病,故意把李敢曾经殴打卫青的事给泄露出去让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年轻气盛,为了给自已舅舅卫青报仇,亲手射杀了李敢,结果就让霍去病闯下大祸,原本以为汉武帝会杀了霍去病的,不杀至少也会让他坐牢吧,没想到的是,汉武帝反而包庇霍去病。

之后就是卫青手下的人使用下毒的办法害死了霍去病。

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啊,况且卫青为人低调,不喜欢张扬,不养门客,不培养势力,就连李敢打伤他,他为了息事宁人,对这事都不声张,卫青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来不是一个阴谋的人,近朱者赤,卫青不搞阴谋,哪来的背后势力搞阴谋呢?这不就是无稽之谈。

阴谋死因三:被匈奴人毒死的

被匈奴人毒死的,就更加不可能了。匈奴人可是敌人,怎么知道霍去病的行踪,如果知道了霍去病的行踪,不早就干掉他了,还用下毒这么麻烦?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霍去病是怎么死的?

很简单,正常死亡或者病死的

前面曾经提到过霍去病的名字之所以叫霍去病,很有可能就是小时候经常生病,因此取名霍去病,希望可以去除疾病,身体健康,但是实际上,很有可能霍去病的身体一直不好,有些病。

然后在长年累月的长途奔袭战争中,身体非常劳累,不仅常常跨越数百分里的草原、戈壁和沙漠,而且还要与匈奴人作战,别说一个生病的将军,就算是再强壮的身体,也可能吃不消这种高强度的战争。

身体本来有病,再加上高强度的战争,消耗了身体,所以霍去病在24岁时就去世了。

24岁在今天看起来很年轻,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平均寿命在30岁左右,13岁就能结婚,没有抗生素的冷兵器时代,得了感冒或者是伤口被感染,都能要了你的命的时代,24岁去世真不算什么。

那为什么司马迁大叔不写霍去病是怎么死的呢?

原因同样很简单,因为霍去病死的很平常,没啥写的。在我们看来,霍去病是民族英雄,少年天才,但在司马迁看来,不过就是汉朝一个武将,又死的这么平常,真没啥可写的。再说了,司马迁又不太喜欢霍去病和卫青,所以就以一个“卒”字代替。

司马迁有啥不敢写的?刘邦的黑历史,司马迁都敢写,刘邦的敌人项羽,司马迁敢把项羽的传记放在皇帝的纪中,还有啥不敢的?等于承认项羽是皇帝,这对汉朝来说意昧着什么?

实在不是司马迁不敢写,是因为霍去病的死,司马迁无事可写。

B。


霍去病,从18岁踏上讨伐匈奴的征程,到其24岁去世,笑傲漠北,饮血匈奴。

河西之战设置河西四郡,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漠北之战封狼居胥山,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生如夏花之绚烂,霍去病就是如此。他的横空出世,才让匈奴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闻风丧胆”。

但是,正值大好年华的霍去病,却突然撒手人寰。眼看着亲手培养的种子选手突然与世长辞,汉武帝不能承受,北境从此太平的老百姓不能承受,哪怕时至今日,国人仍为之扼腕叹息。

01 司马迁为何没有记录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是《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而霍去病于公元前117年去世,为何司马迁没有明确记载其死亡原因?

其实,史书上有那么多人物,大部分只记录他的重要事迹,未必会详细到他的离世。例如,孙武,不过记载了他练妃和帮助吴国攻打楚国的那场战役,后面也没怎么提。

另外,从《卫将军骠骑列传》来看,司马迁也只不过是列举了他的战功,并没有过多的褒扬,反而认为霍去病对其下属刻薄,所以对他的死估计也没过多惋惜。其实,不难看出,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往往忽略其对国家的贡献,更关注于他的为人。商鞅,这么伟大的改革家也不过以“刻薄少恩”来评价罢了。

所以,现代人很推崇霍去病、卫青,在他眼里可能不算什么。看看《孝武帝本纪》,就能明白他写史书时掺杂了个人感情,汉武帝几乎一无是处,何况是汉武帝一手栽培的霍去病呢?

02 史书记载

1)史书上的记载

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

霍光,霍去病的异母弟,其临终之前,将霍山过继给霍去病,并上书请分自己的封邑三千户给其侄孙霍山,以继承其兄长霍去病的香火。

霍光提到霍去病的死亡原因就是病死的。

2)那么霍去病如何患上疾病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漠北之战的时候,匈奴人为了诅咒汉军,就将病死的牛羊等牲畜埋到水源里祭天,所以大漠当地的水源被污染。

而霍去病为了保证行军速度,常就地取材,误食用带有病菌的水,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就染上了疾病。而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还不能应付大漠带来的病菌,再加上霍去病喜爱迂回攻击法,这就意味着对骑兵的消耗巨大,所以,漠北之战结束一年多后,霍去病便英年早逝。

可是,人们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原因,于是各种阴谋论喧嚣而来。

03 那么来看看,哪些人与他有恨呢?

1) 李广子孙

漠北之战,李广自杀,他的小儿子李敢对卫青怀恨在心,后来伺机击伤了卫青,但是卫青却没有声张。霍去病却为卫青打抱不平,后来李敢到甘泉宫狩猎时,趁机将其射杀。

这样,李广一脉只剩下了李陵和李禹两个孙子。其中李禹为李敢之子,年幼,所以不可能是他。李陵当时不过十几岁,且一直安然无事。如果他当初对霍去病下了毒手,这么多年,汉武帝也会察觉,不可能后来还重用他,虽然他战败后被迫投降。

所以,李广子孙也无动机。

2 )政敌

霍去病离开战场后,就做了一件影响比较的事情,便是在公元前117年,也即霍去病去世的那年,霍去病曾上疏请汉武帝册封皇子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诸侯王,此举也得到相臣庄青翟、御史大夫臣张汤、太常臣赵充、太行令臣李息、太子少傅任安昌、霍光等人的附议,和卫青的主张也一样。

除了汉武帝推让了几回,根本没有他人跳出来提反对意见。难不成汉武帝认为霍去病管的太多了,将其秘密杀死?答案也是不可能的。霍去病一向对汉武帝忠心耿耿,为了打消汉武帝的顾虑,从不豢养门客。

3)匈奴

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曾任用匈奴做向导,为了节约开支,曾听取匈奴向导的建议,就地取食,然后回去后两年不到就死了。如果是匈奴人下毒,不可能拖那么久。

结语:

司马迁可能对汉武帝处理李陵事件有怨恨,以致于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汉武帝,而霍去病作为汉武帝一手培养出来的嫡系将领,当然也没必要用重点记载。也许就是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吧!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C。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前也做过分析,其功绩我就不细说了。

首先来说说其是怎么死的,我觉得其是被害的。主谋我觉得是平阳公主,凶手应该是卫青之子。

为什么这么说了?

首先,对于史书上的说法是其远征匈奴染上瘟疫病发去世的,这个说法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就是时间对不上。再加上其去世时只有20多岁,正是各方面最强壮的时候。所以我觉得是被害。

再说说原因。在霍去病崛起后,其战功,地位不断提高,被封冠军侯,大司马,受武帝信任,有年轻。这些能让人感到威胁的只有卫氏集团,不仅分了卫青的兵权,地位,皇帝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威望。虽然其是卫青的侄子,但其性格决定了他成不了卫青。卫氏利益集团的人都指望着卫青,卫青也会照顾他们,从卫青属下封侯的人来看,这些人都是和卫青有利益关系的。而霍去病则不同,霍手下被封侯的,很大一部分是非大氏族,大势力的普通人和匈奴人,霍的用人看能力。所以霍身边没有多少和其有真正利益相关的大势力,有的只是一些没有根基的新贵族。这决定了,卫青之后,卫氏集团的人不可能依靠霍去病获取他们想要的利益。

在漠北之战后,卫氏就有意的孤立打压霍,但是霍可能是感受到了这种情况,有意去改变,这就有了射杀李敢的事件。聪明如霍去病,为什么会选择射杀李敢这种最愚蠢的方式了。我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想修复与亲人的关系,或者就是想修复关系的同时,厌恶了朝堂额争端,想借此来逃离。

李敢袭击卫青的事件,知道的人很少,都过去了半年,为什么霍突然就知道了?我觉得是有人有意告诉他,给他出了这个主意,这个人我觉得很可能是卫青的儿子。霍可能是想接这个来表达下自己的立场,其也知道,这种极端的方式,最坏的结果就是被剥夺一切,但不至于有生命威胁。所以他才敢这么做,被撤职其正好可以不再参与这些尔虞我诈。

但是没想到的是,武帝选择让他去前线,这就直接刺激了卫氏集团。本身霍现在在各方面都和卫青平起平坐了,再让其去前线,不用想都知道,其超过卫青只是时间问题。而这时,武帝正好在准备再次对匈奴的战争,这时候派霍去前线,意图很明显就是这次战争和卫氏集团没关系。这就必然让卫氏集团的人害怕,也增加了其对霍的怨恨。

至于主谋为什么是平阳公主,这个人不用我多介绍了。卫氏的崛起就是其得意之作,后面更是成了卫青的妻子,卫氏集团的核心,其有实力,有心机,也有足够的能力,其不可能看到霍压卫青一头。其深知帝王心术。而卫青我觉得可能真的不知道。其知道了,很可能坏了平阳公主的事。

实施者是卫青的儿子,这一点猜测的来源是霍死后没多久,其就被武帝用一个可大可小的罪名剥夺了爵位。

我觉得武帝是在调查清楚后,但又不可能现在就对卫氏动手,不管是卫青还是平阳公主,一个是其姐姐,一个使其还要依仗的大将,加上卫氏的势力也让其担心,所以才选择卫青的儿子,用这种当时告知卫氏,他们做的事,自己都知道,这是就这么算了,但是不等有下次。

后面的武帝对卫氏采取的还是分权打压卫氏集团,扶植新的势力,让他们去对抗,卫青死后,卫氏集团马上就遭到了清算。

至于司马迁,我觉得其不是不敢写,而是这样的是,不可能很多人知道,而司马迁更是圈外的圈外,更没有途径获知,而在写自己所处的时代历史,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凭猜想有违其坚守的理念,所以选择用官方的说法来记录。再有,其对卫霍本身就有不满,从他写卫霍的评价不高就可以看出。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本身我就很喜欢这段历史,看的也多,只是多年不看了,很多事件的名字记不起来了,但是这个猜想是在看了不少这方面的史书后的猜想。至于对不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无法证实,所以,不管什么样的猜想,始终只能是猜想。

D。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司马迁不喜欢霍去病。以卫青和霍去病之开疆扩土的功绩,不应该写成合传。对比同时代的李广都是单独成传的。

而且,卫青和霍去病传记中很多采用春秋笔法,很多事情记述并不详细。后世对于司马迁在本传中的褒贬之意已成定论。描写卫青的多用描述事件,霍去病的部分却多是皇帝诏令,尤其是对于一些霍去病战功的地方,表现了司马迁对事实数据的怀疑态度。

司马迁虽然没有抹杀霍去病的功绩,但是基于个人情感,对于霍去病的详细情况还是抱有怀疑态度,由此可以推断,霍去病的很多事情,司马迁并不是很知情或者难以判断真伪,故司马迁不敢乱写。



故此,我认为有两种情况让司马迁最终写成我们看到的这种结果。


第一种情况:司马迁不知道真实情况。霍去病毕竟是和司马迁同时代的人,武帝又是非常霸道的皇帝,动不动就诛九族,如果皇帝不想让人知道,那肯定没人敢给司马迁说真话。


第二种情况:霍去病的死因版本很多,司马迁难辨真伪,再加上司马迁本身不喜欢霍去病,而死因也不是重点,故司马迁一笔带过。


综合来看,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司马迁不是不敢写,而是懒得去考证。

E。


一种可能是不敢写,还有一种可能是写了被删改了。

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读《史记》,发现有些篇幅不对官员开放。班固父子得到皇帝赐予的《史记》,发现少了十篇。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史记》成书后,由于它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西汉、东汉时期,《史记》一直被视为'谤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帝送肉霍去病放臭也不吃,司马迁贬低,武帝20年后却为其正名
卫青霍去病功名显赫,为何司马迁却小瞧他们,并在史记中贬低他们
王朔《起初·纪年》里的几个历史瞬间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宽容豁达之人,为何最后却害死了李广父子呢?
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死的,司马迁为何不敢写?
司马迁为什么瞧不起卫青和霍去病?在《史记》中公然贬低他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