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地理与历史--游牧民族篇(上)--游牧文明的特点

在亚欧大陆的中北部,是一大片广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其中不乏有着人类活动的踪影草原上的人们放荡不羁、勇猛无畏且重情重义(实际上都是从金庸小说里看来的)—他们就是游牧民族:

这些套马的汉子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他们对于亚欧大陆的历史影响十分深远—无论是对中国、中东还是欧洲。那么他们经常活跃行动的地区主要在哪呢?他们本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又有何影响呢?我们这几期就来逐次解答这些问题,而这一期(上篇)则重点回答前两个问题。

一、游牧民族 “活跃地带” 的特点

首先我们先上一张图,看一下游牧民族的中心地带:

如图所示,绿色的地带属于Steppe—也就是温带半干旱草原。这也是游牧民族最为活跃的地区,这个地带长窄长窄的,东至我国内蒙古及黑龙江,西至东欧的乌克兰。

对于,这些地区的整体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两个角度来分析—温度和降水:

从温度上来说,我们一听说干旱地区,就会想到沙漠,对不对,并且下意识地认为那里非常'炎热’。其实,这个论断并不可靠。例如,在新疆以及内蒙古的干旱地区(所谓的戈壁沙漠),温度并不一定很高,只有夏季的白天可能偶尔较为炎热。一定要注意湿度和温度是两个区分的概念,并不是通常并存的。

在这里就要抛出两个原因:较高海拔和较高纬度:

我们之前可能讲过中国三级地势阶梯的问题,详见 热身文——三层的中国,没有了解的话也没关系,大概主要就是说明内蒙古是高原地带—海拔普遍1000米以上。我们在南极和北极这一文章中就提到过: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平均下降6ºC,所以像鄂尔多斯这种属于典型'温带半干旱气候’的地区并不比'相对湿润’的北京就热。

此外,将干旱地区认作很热的这种偏见可能也与世界最著名沙漠—撒哈拉沙漠有关。但是要注意,撒哈拉沙漠炎热的原因是它的低纬度(离赤道更近),而以内蒙古高原为例的'中亚游牧民族草原’半干旱地区纬度很高,光照并不强。在极地的那篇文章里我们也谈过关于光照和热量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为什么?

那么既然这些半干旱草原并不一定'炎热’,它们的主要温度特点是什么呢?其实有两个: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大。用大白话说就是:白天很热,晚上很冷;夏天很热,冬天很冷。这个原因其实我们也在上一期 南极和北极—哪个更冷?为什么?之中说过了,那就是缺乏水。(实话说我们文章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建议大家批量阅读。)湿润的空气比热容大,升温、降温相对很难,而干燥的空气升温降温都快,造成温度变化很大。我们对比一下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半干旱气候)和英国伦敦(湿润气候)的全年气候变化图,其实就能看出来这个温差大的特点

仔细查看,就能发现冬天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差不多零下20ºC以下,而夏天的温度能超过20ºC(也能验证确实夏天没有想象的那么热),全年温差基本上大于40ºC,也是相对十分恐怖。相比之下,伦敦夏天可能和乌兰巴托类似(20度上下),而冬天也不低于0ºC,年温差不超过20ºC。这就是半干旱草原的气候特征:夜凉日暖,冬凉夏暖。

正因如此,游牧民族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既在夏天挡住烈日灼人,而在冬天又能扛住刺骨寒风。这也能从部分解释他们骁勇善战的性格—因为他们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活就像'打仗’一样,已习惯了与大自然抗衡。

前面提到,另一个气候特点肯定有关降水—及这些地方降水的稀缺(不然怎么叫半干旱地区呢?)。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不会超过600mm,所以整体上是缺水的,主要的造成原因是远离海洋、深居内陆,以至于洋流和季风带来的水分无法深入其中形成降水。具体解释又要大费周章,所以在这里先不阐述原因,咱们接着往下谈。那么缺水对游牧民族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其实就要引出本文的下一部分了:

二、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特点

要说游牧民族的最大特点,那就要从“游”和“牧”这两个字开始说。“游”就说明这种民族善于“游走”于江湖茫茫草原之间,基本不定居;“牧”则说明了它们的主要生产方式—畜牧业。同样的,英语单词“nomad(s)”(游牧民族)原意为“people without fixed habitation”(没有固定居住地的民族),也说明了这样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看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前面已经说了降水少的问题。降水少了,还没有黄河这样的大河包养,种庄稼不太可能,农业生产效率和可行性低。这些东西我们在另外两篇文章里也说过了,中国地理与历史--论中华文明的起源(上)中国地理与历史--论中华文明的起源(下)。其次,降水并不是一滴雨都不下,也就是说能长草。所以说,游牧民族发源和兴盛的区域是'大草原’,而这些地方正适合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

一般来说,农耕文明的居民会选择定居,因为要守着一块地耕种嘛(不能今年在这种,明年换个地种…)。而畜牧业文明不一样,游牧民一般来说不会选择定居的生活方式,而是跟着牛群、羊群'游牧’生活。十分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以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寻找水草更丰美的地方,而不必恪守着自己的田地。

蒙古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发明,可以随时搬走,再随时放下,十分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节奏,就是一个先进的大型'帐篷’。对于中原的'文明人’来说,这些都十分难以理解,大概只有在远征作战时会采用这种方式吧。不过前面其实说到了,游牧民族生活在这样一种艰苦的环境中,每天都在'出征’,每天都在与大自然做抗争,每天都在骑大马射大雕。

那么这种游牧生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优点当然有,那可能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比较平等,这个和农耕文明不太一样。一般来说,农耕文明都有贵族、世袭的上层阶级,而游牧民族则很少有。这个确实很特别,而且尤其在性别平等的问题上,游牧民族做的很好。中原文明的妇女有“三从四德”。三丛即为: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又叫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劳动工作)。游牧民族既没有“三从”也没有“四德”,是个“不三不四”的社会。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参与作战、做同样的劳动、有同样的地位。

另外,这个对中国人看来可能不太重要,但也说一下,就是游牧民族的宗教宽容程度。我们中国其实在历史上是非常宽容异教徒的一个文明,无论是对于穆斯林、基督徒还是佛教徒都很宽容,并不很反感(当然儒家还是中国的“国教”,你想当官肯定得信它)。但是,中东人和欧洲人就没有这么“和善”了。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人,我们现在觉得中东国家很不开放、很不宽容异教,那是因为欧洲近代以后发达先进了,变得包容了。事实上,阿拉伯帝国一度较宽容基督徒,而中世纪欧洲则毫不宽容穆斯林。由此,当蒙古人入侵欧洲时,俄罗斯人以及其他东欧人都十分惊讶,发现蒙古人这些游牧民族居然这么“宽宏大量”,能够“宽恕”基督徒,而不是像欧洲人一样迫害异教徒。不过不扯太远,以蒙古人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和中原文明在这点上的确是类似的,都比较倡导信仰自由,没有亚伯拉罕诸教那么极端,这也算是游牧民族的一个特点。

缺点当然也是有的,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财富积累。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文明想要繁荣,它必须得将一部分人从劳动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别的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职业,就像绘画,医生,学者等。农耕文明是唯一能做到这个的选项。在 中国地理与历史--论中华文明的起源(上) 以及 中国地理与历史--论中华文明的起源(下)里我们提到,像黄河流域这种粮食高产区,每年收获的粮食大过吃的量,可以存起来。并且由于存的太多,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需要从事直接的耕种劳动,可以成为工匠、商人、文人以及军人来使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产力逐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这都是源于“食物过剩”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剩余价值”优势。

回到主题,相比于农耕民族,游牧民族就没有这种财富/食物的持续积累。一些粮食(例如小麦)可以贮存、堆放,但是游牧民族怎么大量贮存牛羊肉呢?你即使有技术能够贮存它们,还是不能形成像粮仓一样长期、大规模且有效的“肉仓”,因为这很明显是不可行的。并且,游牧民族并无定居的习惯,你总不能拖着一大坨肉和羊群去射雕吧?所以游牧民族一般不能大规模储备食物,而只能临时宰杀牛羊,获取食物。

缺乏积累的财富解释了为什么游牧文明一度发展滞后于农耕文明,同时也说明了游牧民族更注重平等。这很好理解,大家没有财富上的差距,人人都是穷光蛋,很平等嘛。在农耕古代社会,贵族老爷的庄园里有很多地、粮食和财宝,而农民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种贫富差距就是有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在游牧文明中,这种不平等就不存在,因为大家最多也就有那么些牛羊,不能说谁有绝对优势。

三、一点感想—“不平等”的区别

虽然在很多方面,游牧民族看起来的确“平等”,但可千万别觉得他们那是人间天堂,因为这其中其实存在一种更可怕的不平等。我们现代人更能理解农耕文明,理解所谓的地主、贵族剥削贫民这种贫富悬殊的不平等,而往往忽视了另一种“自然的不平等”。游牧民族内部很少有这种财富不平等,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武力。游牧文明比农耕文明更接近弱肉强食的原始丛林社会,谁拳头硬,谁就有理。哪个游牧部落打仗厉害,哪个部落就地位高,是征服者;败北的部落就是被征服者,可能成为奴隶,或者被直接全部屠杀掉。比如,成吉思汗胜利后屠城是一种他们所谓的习俗,在咱们看来就很残忍。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可能钱多、地多的人就是有权势、有地位,这不公平、不平等,但它还是相对公平的,因为至少穷人等弱势群体有奋斗成为强者的机会。相比之下,在一个由暴力判定强者弱者的社会下,如果弱者不善于战斗、厮杀,那几乎无力回天,无公道可言,是处于一种更原始更黑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状态。(这种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说到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最大的区别,大概就是判定社会地位的机制不太一样吧。人类社会中一直有着不平等,而由于地理等因素影响,各自的形态不大一样,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财富的不平等来取代武力的不平等,而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它是相对合理、公平的。

那么本期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希望你能够通过本期文章的分析,理解游牧民族活跃地区的地理特征和由此造就的游牧民族的独特之处。游牧民族的下篇会讲到套马的汉子们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不断冲突,敬请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的400毫米降水线
文明的冲突︱发生在400mm等降水量线
陌生而重要的山脉——阴山
古代游牧民族有哪些缘由可以建立王朝?
神奇的分界线,划出了历史风云!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比较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