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1942谈起
人的生命是极度脆弱的,虽然经常被蒙蔽在麻木或者安逸的假象下。
从人的角度去体会此世界万有万物之间的因缘规律,把它放在更为宏大的时空中叠加,也许你会觉得生命不过如此——
只是细胞和分子的转换。
人在吞噬动物、植物;动物、植物也在消化分解人,彼此肉体和形态之间的转换是这样的合情合理。人之所以觉得生有痛苦,原因是我们强调了在一个生命阶段内的精神与肉体感知,于是毁灭和再生就成为世界的永恒旋律。
从宏观上说,这个世界给人类的只有两种感情:
喜悦和绝望,但最后烙在全人类记忆中的多是悲剧。
从某种意义上说,受苦受难会成为代代相传的意识基因,虽然在某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呈现出一种“繁荣”“安定”现象,没有饥荒和战争,科技也在努力帮衬人类享受世界,“盛世”的时候人人都在及时行乐。
人类迄今为止还没有遇到全球性的毁灭打击,在全球化趋势加快的今天,在信息以及交通瞬息直达的未来,全球化意味着全球性的灾难,或许倏忽即至,以什么样方式给我们带来“惊喜”呈现,没有人知道。
导演冯小刚讲了两个故事,一个在四十年前,一个在八十年前。八十年时间放在人类记忆长河里微不足道,我们也忘掉了八十年前的任何山崩地裂与蛛丝马迹。如果无法预测未来,回顾一下过去的人类背景故事,也对今天是有益,这就是《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两部电影。在冯小刚的导演生涯里,这两部最具有人文关怀价值。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高尚意识叫作“悲天悯人”,这种“大善”由己推人,哀叹世事艰辛,怜悯他人疾苦。悲,痛心也;悯,无私也。历史上不乏如此情怀的人——写了“国破山河在”的诗人杜甫如此;西行万里求法的和尚玄奘如此;破金陵而不滥杀的宋将曹彬如此;“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旗手鲁迅亦如此……
中国文学界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伤痕文学”是对当代史的反思和批判,此后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和艺术家,其中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最为知名。一个民族没有了自我鞭挞、自我批判的勇气,这个民族就只有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所以当我看到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内心受到极大感动。
这是有良心的中国人在反思民族苦难的历程,不管这个历程是谁造成,又由谁来收拾残局;不管惨痛的苦难是否被人深记并启迪后来;不管对于那些不知民瘼的施政者可有教诫;不管他的文学史料是否真实没有纰漏。总之,刘震云做到了“文以载道”。
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八十年前的悲惨国事。1942年1月2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击溃日军,6月4日太平洋中途岛海战,日本惨遭失败,这是同盟国对轴心国转守为攻的一年。急于打破战争僵局的日本军队在华北平原加强了扫荡劫掠,这一年也是抗战最为艰难的阶段。
此时民国已经成立三十年,很多中国人活得仍是毫无尊严以及人格懦弱,甚至国仇家恨都不能刺激到他们。对于谁来占领这片土地,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是没有什么崇高觉悟的——活着的目的只是传宗接代、有口饭吃这么简单。在普遍文盲的年代,使民不教才是造成愚昧和灾难的原因。
1942年的河南成为中日双方较量的战场,数十万军队囤积在黄河两岸展开攻防战。这年春麦长势喜人,处于拉锯战狭缝中的河南人有了苟延残喘活下去的希望。
但可怕的事情慢慢拉开序幕,国军在战场溃败,溃兵开始抢劫老百姓家的存粮。干旱接踵而至,赤野千里,农民颗粒无收。等到秋作物开始钻出地头,又是蝗灾过境。战争、人祸、天灾以及社会救助、政府赈灾体系的崩盘,直接造成惨绝人寰的1942年秋冬之际河南人大逃荒和大死亡悲剧上演。
历史上的河南人很苦,身处兵家必争之地,黄河又是悬在头顶上的一盆水,盐碱地是一望无边的苦水滩。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黄河花园口以阻挡日军南下,滔天之水一次性淹死九十万人民,仅是迟滞日军数月时间的进犯。河南人以前有自称“下力人”“受苦人”的口语自谓,以河南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一代代的逃荒人。
今天河南周边的邢台、商洛、十堰、襄阳、亳州、阜阳、菏泽为环绕的诸区域在口音上多是河南腔变体,就是因为历代从河南迁徙出去的人实在太多。
历史上的河南人很穷,庄稼靠天收,战争连年起,每一次改朝换代河南都是主战场。河南是全国的粮仓,时至今日,河南依然在国家战略布局上作为农业大省来定位。
河南人多,越是艰难的生存环境,农民对于劳力的需求就越发旺盛,生育成了农民延续家族存在的重要手段。历史上的河南人落后,地处中原,本来是通衢之省,但相应也是最为保守和封闭的地方。
人们对物质的渴望起点很低、很强烈,战争和饥荒频繁,人身安全无法保障,大众对于知识的更新需求也就缓慢。靠经验,靠古法,靠人力,靠节俭。乡土观念很强,河南人说:“三里不犯青”,三里外的土地就是异乡。对于祖居的村落、城市,很难有走出去闯荡拼搏的勇气。思想僵化不能革新——惧上、守旧、欺凌弱小、等级森严、不重教育,太多中国人的陋习都能在河南人的身上找到。
这是历史上河南人的苦难,却又是中国人世代悲情的浓缩模板。
从1960年至今,中国人已经有60年没有体会到饥饿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6064千公顷(174095万亩),比2018年减少975千公顷(1462万亩),下降0.8%。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720公斤/公顷(381公斤/亩),比2018年增加98.4公斤/公顷(6.6公斤/亩),增长1.8%。粮食增产喜人,创历史最高水平,从库存情况看,稻谷、小麦都能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说实话,在这个物质充沛的年代,如果你对别人说要有忧患意识,要顾虑到某一天灾难突然来临,可能连一点回音都听不到,还会被骂为杞人忧天。
但我们还是要假设一下大灾难来临会是什么状况。有一天,灾难突发,万物不存——
首先是饥饿。在饥饿面前是没有仁义道德的,面对持续折磨人的生存意志的绝望处境——没有食物,哪怕是一点榆树皮、一点观音土、一点草根、一点白土都没有,每个人都饿得两眼金星,走路抽筋,随时饿倒途中。但却想死又一时死不了,这种对食物的极度渴求往往能把善人变为恶鬼。
河南人有句俗话“饿是王法之祖”,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刑罚能像饥饿这样折磨一个人的意志和忍耐力。廉耻?道德?亲情?节孝?我听说每一个末世都有“易子而食”“卖儿鬻女”的事情,亲情与人性在饥饿面前不堪一击。
其次是逃离。想要逃离绝境,需要有交通工具,哪怕是未来全新智能化时代,依然需要机械帮助人来完成愿望。肉体无法长途跋涉,况且每前进一步就要消耗体力和热量,饥荒就是最大的绞肉机。电力、生产都因为某种灾难而终止运行,不能逃离就只有坐以待毙。这时老人和妇孺会先死去,还能撑下来的是体力尚健的年轻人。
道路上白骨累累,野狗争食,人和动物一样,没有一丝尊严,甚至还不如长了一口獠牙的兽类。
如此说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在今天的科技和文明状态下,怎么会发生如此绝望无助的事情?我们的社会经历过多少重大灾难了,从“九八大洪水”到“汶川地震”再到2020年春夏季节“新冠肺炎”大疫……社会的协同作战能力一再宣示人类对于疾病、天灾以及一切不可预料的凶险,所具备的强大自卫和反击能力,确实如此。
我们都不愿有生之年碰触到任何的灾难,可谁也不能保证我们和大灾难绝缘。社会巨变作用力下,强大的科技有时也是双刃剑,时而帮助人类,时而又是无情碾压。
个体是渺小的,如同微末,如同爬虫,时代的一粒灰压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人类社会还有一种奇怪现象,但凡在大死亡、大灭绝后,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和略微的营养,这个“爬虫”就会泛滥起来,不出数十年,又是一个人声鼎沸、货物富饶的社会繁荣假象!
我们很快就忘掉了上一轮的受苦受难,尽情享受着经济发展所盛开的文明果实。一个压抑已久之后的释放,科技将以加速度的方式增长变量,人类总数又会爆炸式扩张,迅速填补世界的各处空白。从森林到草原,从河谷到高山,到处溢满“爬虫”们的理想,人在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利用性上远胜满口獠牙的低级生物。
总是有“刘震云”们会思考、会记录曾经承受的苦难,会回忆在史书上看到的每一次饥荒甚至惨烈屠杀后的场面。人们会选择性遗忘,天真地相信大灾荒更多是因为“天变”所造成,而忽略掉人为的主因和助力。
为了给麻木的死亡找到可以舒缓的借口,编造出种种谶言和谎言。统治者也要掩盖执政的无能、无为、无治,于是灾难的真相再也难以触及。亲历灾荒的人甚至在活着的时候都没有机会讲出所直面的一切,这又为再次出现灾荒培育了更多缄默的理由。
《道德经》云:“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的本意在于“善摄生”的人能审时度势,早做计划,未雨绸缪,不仅要做好物资预期,还要有心理准备,所处的环境就不会有死地。
这只是一种人生理想规避,当大灾难真的降临时候,每个人都会被裹挟其中,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后的意大利:一盒牛肉罐头,贵族女性和士兵的一场交易
现代人不曾经历的大饥荒,究竟有多恐怖?
古埃及漫谈(十一):第一中间期,分裂与饥荒
晚清的“丁戊奇荒”有多可怕?人按斤卖,年轻女子不值千文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 人类新议题
42年河南大饥荒的真实场景 吃完树皮就吃人(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