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日消暑 看看古人的纳凉秘法

热热热热热

夏日逃不过的主题

还好有空调续命

不然夏日每一天都是煎熬

 

古人如何熬过这炎炎夏日呢?

我们一起来探寻探寻

除去空调续命外的纳凉秘法

夏日时尚大片
透视风情

讲究“大方得体”的古代

“透视装” 在夏日 男女通吃

更是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全图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而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局部)

贵族仕女们身穿纱衣,衣衫轻薄透明,手臂肌肤若隐若现,呈现出朦胧的美感。大方得体,还透露着一丝可爱,妥妥的一枚衣裙飘飘的夏日仙女 。

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五位士大夫坐在胡床或马扎上,或下笔疾书,或有所营构,或似欲逃酒却为同舍挽留,一面却还是让侍童为自己穿鞋,围绕他们的共有15人和两匹马在各自侍候,端砚的端砚,展卷的展卷,倒酒的倒酒,还有拿着衣服的、送来小几与枕头的、提来食物并送书信的;连牵马等待的也进了画面,内容丰富。
南北朝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局部)

衣服穿得好,大叔也窈窕看着这个背影,性感的吊带加上透明的薄纱,差点以为是时尚的小姐姐。结果,是一群留着胡子的士大夫。画中的人正在校书,有说有笑,有吃有喝,真是夏日开心工作每一天。
千百年的解暑良方
吃食必备

南宋杭州街头有许多消暑汤凉饮: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虽然没加“冰”的字样,但是解暑的效果可是杠杠的!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香饮子)

你说,夏天没有冰食怎么行?古代人哎~

那你就错了,古人还有很厉害的发明,他们不仅存冰用于降温,还有不插电的“电冰箱”——冰鉴。

 冰鉴示意图

国宝级文物“曾侯乙铜鉴缶”

夏天可以放入冰块

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冰箱'

古时的冰箱/图源《延禧攻略》

物理降温大法好
家中必备

要优雅的呆在家中消暑

除了手摇式“电风扇”

古人还是有很多妙法

元 刘贯道《消夏图》

《消夏图》画的是一个种植着芭蕉、梧桐和竹子的庭园,其左边横置一榻,一人解衣露出胸、肩,赤足卧于榻上纳凉。榻之侧有一方桌,桌子与榻相接处斜置一乐器。榻的后边有一大屏风,屏风中画一老者坐于榻上,一小童侍立于侧,另有两人在对面的桌旁似在煮茶。屏风之中又画一山水屏风。这种画中有画的“重屏”样式,是五代以来画家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观赏性和趣味性。该画的右方有两名女子持长柄扇、携包裹款款而来,仪态娴静文雅。画面布局左密右疏,形成比较明显的对比。

冰块消暑

取冰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当然,当时这种奢侈豪华的“电冰箱”只有官府才有。官府在头年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来时,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或者白雪,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其制冷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直到明清时期,这种用冰块避暑的方式才进入寻常百姓家。

瓷枕消暑

北宋定窑 白瓷婴儿枕

这种枕头的表面有一层冰冰凉凉的,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枕在上面非常凉爽,睡起来也自然舒适,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应该是古人对瓷枕的“讴歌”。

凉席消暑

元 刘贯道《消夏图》(局部)

簟(diàn),即凉席古人很早就发明了凉席。古人常用藤、苇、竹等编织凉席,最昂贵的是象牙席。据说汉武帝时,曾经以象牙簟赐给宠妃李夫人。

夏日伴侣

竹夫人

竹夫人,又叫青奴,汉族民间夏日取凉用具,长约1米左右,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中空,四周有竹编网眼,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制成,供人取凉用。

 知识扩展:

唐代的大明宫北部就分布着很多离宫别殿,而位于太液池南部的含凉殿还设置了大水车一样的制冷设备,水流转动,凉风送爽,“人造水帘”不仅看着舒爽,降温效果也是厉害!

  寻找天然屏障  
花样“凉屋”
槐荫之下

盛夏时节,庭院之中,一株老槐树的浓荫下,一位高士躺在矮榻之上,袒胸露乳,恬然入睡。当然古人还有各种树荫,茂密之下好纳凉~

南宋 佚名 槐荫消夏图
水边乐趣

戏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消夏方式之一。今人如此,古人亦是如此。据记载,古人有“浸伏”的风俗,即三伏天要到江河中洗冷水浴,或以井水冲凉,从而祛除暑气热毒。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明 尤求 荷亭消夏图

女子消暑,半卧于榻上,一柄扇在手,赏窗外莲叶何田田,鱼鸭戏水间!

山间凉意

山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避暑方式之一。由于山间绿植茂盛,对空气的温度湿度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植被覆盖率高,将山体浓密包裹,阻挡大部分热气流侵袭。故而山间气温较低,正可谓:山下暑热难消,山间绿意盎然。山下热气腾腾,山间风光正艳。

清 石涛 江村消夏图

做一山野隐士,闲时趟趟河水,就而坐。树形参差,姿态婀娜,互为揖让,间出以山石,稍加点染。隐士仰眺瞻望,远山苍翠,听泉间流水。遐思亦得驰骋于此山林之间。

避暑山庄

几乎每个朝代的皇帝都会大兴土木修建避暑山庄,山庄里除了有用人力或者水力驱动的机械风扇,同时还会用机关将冷水抽到房顶顺着瓦片流下来降温。至于各种冰镇的吃喝,那更是琳琅满目。

清 袁江 骊山避暑图

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境内,秦始皇葬地。其山北麓有温泉,唐在此建有温泉宫,又名华清官。唐明皇同杨贵妃常到此避暑游乐。此幅作品即以此入画。


看了古人的纳凉大招

是不是觉得

夏天也没那么难熬了呢?

你有什么过夏法宝呢

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下吧

爱艺术 爱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暑图”里饮清凉
从古代画家笔下,解锁古人如何悠闲避暑觅清凉
古画中的“避暑良方”,看古人如何度过炎炎夏日
解读 | 酷暑难耐,没有空调的古人怎么纳凉?
古人如何度过酷暑?雍正的席子到底有多珍贵,为何下旨不许再制?
古人消夏神器,你能想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