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智谋大全:宋朝篇(二)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华智谋大全:宋朝篇(二)
目录
冯瓒乱更驱盗匪    曹翰缓击更鼓计
宋大臣画像离间    寇准献计废太子
向敏中智雪冤案    张贤齐断家务事
高超新法合龙门    丁谓一举而三得
毕升的活字印刷    怀丙和尚捞铁牛
侯叔献巧用古城    锡工巧镀玻璃瓶
船工河底捞石兽    曹玮应变除叛军
种世衡银子当靶    李元昊树鲍老旗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搏稳定市场
司马无破缸救人    苏东坡妙堵后门
苏东坡巧骂贪官    张咏婉言劝寇准
王安礼擒诬告者    王元泽巧言獐鹿
包拯两次断牛案    包拯智破纵火案
包拯审石擒凶手    包拯叫哑巴打兄
包拯妙点鸳鸯谱    包拯巧取合同文
包拯智斩鲁斋郎    包拯套破钉杀案
包拯陈州除贪官    狄青掷钱稳军心
狄青暗取昆仑关    狄青变阵惑敌军
曹玮挫敌士气计    米芾的五两纹银
米芾观画巧断案    从事巧对无头尸
李处厚照伞验尸    强至细查免冤案
程颢妙破讹诈案    陈襄神钟破窃案
韩亿乳医雪沉案    徐县官摺布辨盗
朱寿昌放替罪羊    张公巧破自诬案
张咏识破假和尚    程戡破杀母奇案
王臻细查仇杀案    高昉验布纠冤案
范纯仁识破伪供    葛源巧治恶吏胥
李南公验伤识伪    范纯佑预防盗墓
赵遹纵猿火攻敌    萧干用计退强敌
刘光世铸钱之计    岳飞离间废刘豫
岳飞大破铁塔兵    岳飞论马谏措才
刘锜投毒斗兀术    杨政假招伏兵计
毕再遇撑伞借箭    毕再遇山羊击鼓
毕再遇香豆之计    胡颖机智灭蛇神
宋日隆诘童雪冤    赵葵一言定军心
市舶官妙用绿豆
1、曹翰缓击更鼓计
公元965 年(北宋太祖乾德三年)正月,寒风凛冽。北宋军队打下了后蜀都城成都,蜀君孟昶只得乖乖出城投降。没几天,后蜀军校(官职名)吕翰却占领了嘉州(今四川乐山)反叛。北宋西南诸州转运使(官职名)曹
翰接令:举兵平叛,攻取嘉州。
曹翰兵临城下,分析了一下战场形势后,火速传令所有将军集合阵前。他望着围拢来的将军们,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大军佯攻嘉州,一支精兵转至城后,从距城一里处开掘地道!
曹翰的兵将从正面拼命攻城,吕翰军队的所有注意力都给这儿牵制住。哪曾想,城外的地道像一条蛇,正一米米地向城里蠕动。几天后,曹翰大军一半兵将从地道“走”入嘉城,突然从地面钻出。吕翰军队腹背受敌,只
得拖枪倒旗,弃城而去。
吕翰率军逃到离城三十里处,安定军心,派人急唤来各路将领,约定当天半夜三更,各路人马会合,攻城夺回失地(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是几更就连击几下鼓)。
哪知,这绝密军情被曹翰的间谍打听到了。他连忙跃身上马,赶到曹翰处,火速汇报。
听完汇报,曹翰心里一沉:“倒不怕他来攻城,只是疯狗咬人不顾命,怕大宋军队也会损失许多。一定要想个万全之计!”
一会儿,曹翰唤来一位心腹吩咐道:“你去告诉掌管击鼓报更的人,让他缓击更鼓,今天晚上,老是连击两下鼓。”
天渐渐暗了,夜渐渐深了。嘉州城内,老是只听得“梆梆”两下鼓声。甚至时至清晨,仍报着二更。
吕翰的各路人马没听到三更鼓声,一直熬到天明时分,都没法集合,只得各自怏怏散去。整装待发的宋军,在曹翰的一声令下,呼啸出城,乘敌散乱之际,一阵猛追,打败了这些瞎忙了一夜的敌人。
2、寇准献计废太子
重阳节又到了。宋太宗(公元976—998 年在位)钦令遍请诸王,大摆酒宴。
楚王元佐刚巧发病,太宗因此没请这位长子参加。这暴戾的家伙半夜醒来,竟恶从胆边生,把宫中姬妾们统统关起来,放火烧宫。太子东宫内外,惨叫声震天。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听到太监传报,太宗气极了:这太子自从得了精神病后,像野兽一般残忍。左右侍从稍有过错,就给他弯弓射死。朕多次教诲,至今却未悔改。想到这儿,他气不打从一处来,猛拍御书案:“废了他,废了他!我要另立
太子!”
这时,寇准恰恰放任那州通判,被太宗召见。太宗屏退左右侍卫,悄声问道:“爱聊帮朕解个难题如何?”
寇准微笑道:“陛下尽管说来。”
太宗忙说:“东宫太子破坏王法,早晚会像桀纣那样凶恶,我想废了他。但东宫有不少兵将,万一不慎,我怕引起宫内大乱。”
寇准献上一计道:“三天之后上午,请陛下令东宫太子去祖庙举行托节仪式,让他带左右侍从一同前往。如此这般..”说着,他轻松地一笑:“废除太子,尽管只用一个太监之力,马到成功。”
三天后,元佐心花怒放,带着大群侍卫,耀威扬武地奔向祖庙。东宫内一片空虚,太宗派去的人细细搜查起来。一番忙碌,搜出很多凶残的刑具,如割肉、挑筋、摘舌等物。
元佐乘兴而归,太宗派来的太监和侍卫早在门口迎接他。面对一大堆被搜出的违法罪证,元佐只好低头认罪。
当晚太宗降下圣旨,废了元佐的太子之位。朝野一片欢腾。
3、张贤齐断家务事
宋真宗时(公元998—1023 年),在同皇族有姻亲关系的人之间,发生了分财不均的争执,连皇帝也难断此家务事,就叫宰相张贤齐来判决。
断案难免会得罪一方,得罪皇戚跟得罪皇帝没两样,怎么办?张贤齐亲自察看两家财物。两家实力相等,高阁华宅,亭台楼榭,描龙绘凤,风风光光。张贤齐调查后,心里有了底。两家人都送张贤齐古玩玉器,他一一拒
收。
两家人暗地里都在张贤齐面前诉说不满:
“你瞧他家,哪点不比我家沾光?”
“啊呀,我们太吃亏了,一碗水总得端平呀!”
张贤齐均报以不置可否的微笑。
几天后,张贤齐把两家主人唤来,说:“你们是否都认为自己东西分得少,对方分得多呢?”
双方答:“是的。”
张贤齐要他们在供词笔录上签字画押,两家主人不知张贤齐葫芦里卖的啥药,一一照办。张贤齐说:“既然你们都承认对方东西比自己分的东西多,那么,你们就互相对调一下,财产物器不能带走,财产文契则相互交换
。”
两家主人知道中了张贤齐的计,但供词已画押,不便抵赖,这样,双方就无话可说了。
4、丁谓一举而三得
火海满天横流,吞噬了雄伟巍峨的宫室楼台,吞噬了金碧辉煌的殿阁亭树..几天几夜之后,那里变成了一片断垣残壁。这是公元1015年发生在北宋皇宫里的一场罕见的大火。
在废墟上,宋真宗皇帝叹息道:“没有皇宫,如何上朝,如何议政,如何安居呢?”他叫来宰相丁谓(公元962—1033 年),令他负责皇宫的修建工作。
丁谓接受任务后,在废墟上走来走去。他为遇到的三件难办的事而感到苦恼:一是盖皇宫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远,得花很多的劳力;二是修建皇宫还需要大批建筑材料,都需要从
外地运来,而汴河在郊外,离皇宫很远,从码头运到皇宫还得找很多人搬运;三是清理废墟后,很多碎砖破瓦等垃圾运出京城同样很费事。
路过临时搭的一个小木棚,丁谓见有个小姑娘在煮饭,趁饭还没煮熟,她又缝补起被火烧坏的衣服。丁谓想:“她倒真会利用时间呀!”忽然他灵机一动:办事情要达到高效率,就要时时处处统筹兼顾,巧妙安排好财力
、物力、人力和时间。经过周密思考,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案:先叫工人们在皇官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来的泥土即作施工用的土,这样就不必再到郊外去挖了。过了一些时候,施工用土充足了,而大街上出现了宽阔的
深沟。
“哗哗哗”,忽然一股汹涌的河水,从汴河河堤的缺口中奔将出来,涌向深沟之中,等汴河的水和深沟中的水一样齐后,一只只竹排,木筏及装运建筑材料的小船缓缓地撑到皇宫前。丁谓站在深沟前捋着胡子笑了。是的
,没费多大力气,就一举解决了两道难题。
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和玲珑的亭台楼阁修建一新。这一天,汴河河堤的缺口堵住了,深沟里的水排回汴河之中。待深沟干涸时,一车车、一担担瓦砾灰土填到了深沟之中,一条平展宽坦的大路重又静静地躺在皇宫之前..
5、怀丙和尚捞铁牛
宋朝年间(公元1066 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这浮桥原是用许多条空木船一艘紧靠一艘排起来,从这岸连到那岸,上面再铺许多木板架起来的,为了不让浮桥移动,人们
铸了八只大铁牛,每只大铁牛有上千万斤重,放在两岸,用来拴住浮桥。这座浮桥既可以走人,也可以通过牲口和车辆,是河中府的交通要道。这年洪水泛滥,不但把浮桥冲得一干二净,而且连八只大铁牛也冲到了河里。
洪水退去以后,交通要道需要马上开通,河中府准备重建浮桥。连结两岸的船只准备就绪,就缺拴牢木船的大铁牛了。如果再铸,既费时又费料。最好的办法是把河中的铁牛打捞上来。可是上万斤的大铁牛不要说在河底
里,就是在岸上,要移动它半步,也非易事。况且,铁牛沉入河底后,已经陷进泥沙之中,谁有办法把它打捞上来呢?
为了尽快重建浮桥,河中府在城墙上贴了一张《招贤榜》,写的是广请能人贤士,打捞铁牛,重建浮桥,造福百姓等等。路过此地的行人,看了《招贤榜》,无不摇头而走。
这一天,来了一个和尚,法号怀丙,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在榜前看了一会,上前把《招贤榜》揭了下来。有人好心地劝他说:“师父,揭《招贤榜》不是闹着玩的,一只铁牛上万斤重,你能把它们都捞上来吗?难道你
有神仙帮助?”
和尚笑了笑说:“我哪有神仙帮助,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就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怀丙和尚揭了榜后,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大铁牛的位置。河中府的老百姓听说有个和尚揭榜,都跑到河岸上去看他怎么打捞大铁牛。
这一天,河边上观看的人挤得水泄不通,只见怀丙和尚指挥着一班船工,用两只大木船装满了泥沙,并排拴在一起,两只木船之间用木头搭了个架子,怀丙指挥着把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叫人带着拴在木架上的绳索潜
到水底下,缚绑牢铁牛,再在木架上收紧绳索,然后叫船工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去,随着船中的泥沙的减少,船身一点一点地向上浮,待到两船的浮力超过船身和大铁牛的重量时,陷在沙中的大铁牛就一点一点向上拔,直
到船身浮到大铁牛悬在水中时,怀丙就叫船工们把船划到岸边。这样来回反复八次,终于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
河中府百姓无不称赞怀丙和尚智慧过人。
6、锡工巧镀玻璃瓶
宋徽宗(公元1101—1126 年在位)平日酷好工艺器皿。一次,他得到十只玲珑剔透的胆形玻璃瓶,觉得不算精致,为了增加其观赏价值,便将它们交付一个太监,要他督促工匠把瓶子里面镀上金粉。
工匠们见了,都束手无策,对太监说:“要想在瓶里镀上金,必须用烧红的铁篦熨烙,才能妥贴。可是瓶子口小腹大,铁篦难以进入,而且这种玻璃瓶又薄又脆,即使铁篦能伸进也难以作业,硬要敲击,瓶儿必破无疑。
”太监只好把十只瓶子暂时放在箱子里。
过了几天,他到街市的店铺溜达,忽然看见一位锡工在店里扣陶器,那手艺十分精巧,太监想:“何不拿一只瓶子让他试试?”一会儿,太监回宫拿了瓶子给锡工道:“请用金子把这瓶里镀贴好。”锡工看也不看,让他
明天来取。第二天,太监去取货,那只瓶子果然成了金光闪闪的了。太监大喜过望,说:“看来,你的手艺可称一绝,水平远远超过宫里的工匠。”
太监高高兴兴地带着锡工进宫,并将此事奏明宋徽宗。徽宗见一只胆形瓶已按要求镀了金,正赞不绝口地玩赏着哩,听说是宫外一个高明的锡匠干的活,便亲自来到后苑,还传令宫内所有工匠都到庭列队观摩。
那个锡工见皇帝亲临观赏,不敢马虎,独自用特别榔头敲击小金块,直至锻成像纸那样又薄又匀的金纸,把它紧紧地裹包在瓶外。那些内心不服的宫内工匠,顿时哄笑道:“像这样的敲击,锻制金纸,谁人不会啊?”那
个锡工也不答话,将裹在瓶上的金纸轻轻地剥下,小心地夹在银筷上,再将它插入瓶中,又适当放进一些水银,把瓶口盖住,持着瓶儿上下左右晃动。过了半个时辰,锡工将瓶儿传示给众人,嘿,那金纸竟妥妥贴贴地附粘于
瓶里内壁,完全没有什么缝隙。他用小指甲把瓶颈内壁的金纸捺压匀称平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这时候,工匠们才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看呆了。
徽宗惊奇地问道:“你怎么晓得用这种办法镀金啊?”
锡工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玻璃器皿都是十分娇脆易碎的,怎能让坚硬的东西在它上面锤击作业呢?唯独水银性子柔和可又沉重,进入瓶内晃动不会损伤玻璃,虽然它会稍稍销蚀金纸的表面,但这种损伤肉眼是绝对看不
出来的。”
宋徽宗命令锡工将其余八只胆形瓶都如法泡制镀金。事后,传令对锡工给予重奖。
7、曹玮应变除叛军
北宋真宗时,宋夏边境上。两国经常发生战事。却说这一年,在北宋与西夏国交界的渭州(今甘肃宁夏部分地区),北宋兵偷偷投敌的特别多,西夏将军们高兴极了。可是有一天,一个埋伏在北宋中军帐的西夏军探子向
主帅报告了这样一件事:
前天下午,宋军渭州守将曹玮正在和客人下象棋。有个部将向曹玮报告道:“将军,今天又发现50 多个士兵叛逃西夏国。”
“知道了。”正在下棋下得兴致勃勃的曹玮,听完报告,镇定自若,一点也没有那种惊慌失措的样子。报告人的话音一落,他不假思索似地回答道:“慌什么,那是我派过去的!”
曹玮这句话刚出口,好像马上发觉自己说溜了嘴,立即抬起头环顾左,见在场的都是自己的亲兵,便没说什么。可是,他的亲兵无意中把这一重要情况泄露给西夏国在宋军中的那个坐探。
“原来是这样,我本就在疑心这些宋兵是否是真心投诚过来的。”夏军主将恍然大悟。“来人哪,把所有投诚过来的宋兵全部都给我斩了!”一道令下,先后投向夏军的几百宋军降兵,全部给杀了,西夏兵把他们的脑袋
一个个扔到国界上。
等到把这批降兵杀完之后,西夏军主将细细一想:“不好,我们中了曹玮的奸计了。”正当他后悔得跺脚捶首的时候,渭州将军府内曹玮正在哈哈大笑。原来,曹玮临机应变,用一句假话来借刀杀人。从此,宋军士兵便
不敢向西夏军投降了。
8、李元昊树鲍老旗
公元1041 年2 月的一天清晨,北宋陕西安抚使韩琦手下的行营总管任福率领的一支军队,顶着凛冽的寒风,行军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的一条大道上。不久前,西夏国国王李元昊率领10万人马会战,要全歼宋军。
任福哪里知道,这时西夏军已经获得情报,在好水川置下伏兵,准备先吃掉任福部。
北风刮得很紧,路边,偶然有几株光秃秃的树枝,像藤鞭似地飞舞着。天寒地冻,身上穿得厚厚的将士行军速度很慢。突然,走在前面的一位士兵发现路边放着几个银泥盒,封得严严实实,抱起来一摇动,听见里面有跳
动的声音,可不知道到底是些什么玩艺儿。那士兵不敢轻举妄动,忙向小头领报一会儿,统领大军的任福被小头领迎到银泥盒面前。任福瞧了一会儿,觉得好奇,就命令小头领把它们打开。这些银泥盒一打开;里面却飞出好
多白鸽,它们带着哨音在宋军头顶上盘旋飞翔。一会儿,绕看大圆圈平稳地向上翻飞,一会儿,又像雪球似地落下来..就在这当儿,四周的地平线上忽然冒出一条黑线,渐渐地,这黑线慢慢变宽,近了,近了,原来是黑压压
的一大片骑兵。向任福部包抄了过来。
原来,西夏军为了侦探任福部的行踪,特地设下了报警鸽,来统一调度分散的伏兵。伏兵缩小了包围圈,两军相遇,一场恶战!直杀得飞沙走石天地昏,扬尘播土乾坤黑。双方激战许久,宋军伤亡惨重,但仍在拼死突围
这时,西夏军中“唿啦啦”突然树起一面两丈多高的鲍老旗(鲍老,宋代舞队中引人笑乐的人物)。宋军兵士见了那旗上的奇怪人物纷纷疑惑起来,不明白那怪旗怎么像有魔力似的:它往哪里一挥,哪里就涌出一支西夏
军的预备队。鲍老旗下,西夏兵越杀越多,越来越猛,而宋军却疑三惑四,作战情绪渐渐低落,在西夏军的夹击下被打得落花流水,连统领任福也被斩于马下。
9、文彦搏稳定市场
宋朝至和年间(公元1045—1056 年),长安城里都传说铁钱快作废了。
文彦博接到底下人的通报,心里还不信呢:”怎么会有这么回事?我一定要去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早晨,文彦博换上一身便装,散步在店铺、商行私访。长安城里集市买卖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一处越来越高的争吵声吸引着他走上前去看个仔细。
一个30 多岁的商人买了一匹丝绸,付出几吊铁钱后刚欲转身离去,那卖丝绸的中年商人一把拉住他:“喂,你留下这几串废铁钱,让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告诉你,朝廷要废除陕西铁钱啦,快,回家拿铜钱来!”
那青年商人当然不甘示弱,两个人一下子争吵起来。一会儿,店内外观者如云。
文彦博一听中年商人的话,佯作啥事也不懂的样子,连忙问他:“这位老板,你这消息怎么来的?让朝廷知道,可要杀头的呀!”。
那中年商人没好气地转过头,白了文彦博一眼:“你这位先生是外地人吧?告诉你,长安城里都在传说,有人上书皇上,请求废除陕西铁钱。皇上一时没答应,但那一天快了!”
文彦博心中一惊:“这朝廷内部的消息,怎么会传成这样子!追查谁是造谣者已没有必要,要用事实使它不攻自破。如果禁止,人们更会疑惑,市场更会骚乱。好!就这么办。”他马上打道回衙。
一会儿,长安城内丝绢行业的商人给召来。文彦博坐在大堂上,笑着吩咐:“你们把各家的丝绢拿出几百匹卖掉,凡是来买丝绢的,一定要让他们交铁钱,不要收铜钱。”
众商人一听,心中略略安稳:“原来铁钱不会作废。家里的铁钱不会变成一堆破铁!”他们纷纷乐滋滋地回家,张罗买卖去了。谣言不攻自破,长安市场又恢复了安定。
10、苏东坡妙堵后门
苏东坡(公元1037—1101 年)在朝廷里做了大官,来求他帮忙的人可多啦。一天,他的老家来了一位同窗好友,请求他说:“请您想想办法,给我弄个一官半职吧!”
苏东坡没有正面回答,却说:“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读了一则有趣的故事,你想听听吗?”
同窗好友颇感兴趣地说:“好啊,你讲吧。”
苏东坡于是笑眯眯地讲开了——
一个盗墓贼跑到西城的山坡上,花了两夜时间,挖开了一个瓷灰做的墓。当他把墓棺打开时,只见一个帝王打扮的人坐在那里,他被吓了一大跳,忙问那人是谁。墓中人告诉道,他是汉朝第四代皇帝,名叫文帝。盗墓贼
可乐开了,皇帝的墓,那金银珠宝一定很多呢!就向文帝说明自己的来意。
汉文帝很遗憾地说:“你找错墓了,我是主张不用金银玉器陪葬的。只有一些坛坛罐罐在我身边。”
盗墓贼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墓地。他又找到城东的荒地里,花了整整一夜的时间,挖开了一个砖石砌成的墓。当他把墓棺挖开时,只见一个光着身子的人坐在那里。盗墓贼又是一惊,急问他是谁。墓中人说自己是汉朝的地
方官员王阳孙。盗墓贼可笑开了:地方官员的金银珠宝虽比不上皇帝,但玛瑙铜钱总有点吧!王阳孙知道他的来意后,苦笑着说:“你找错墓了!我主张光着身子下葬的,有什么陪葬品可以给你呢?”
盗墓贼唉声叹气地离开了墓地。他又来到北城的山沟里,花了半天时间。挖开了一个粘土围成的墓,只见一个干瘪枯瘦的人靠在坑壁上。盗墓贼更是一惊,忙问他是谁。墓中人哭丧着脸对他说,自己是商朝的臣子伯夷。
盗墓贼觉得又有希望了:商朝的铜器是有名的,说不定墓中就有大量的铜器陪葬品呢!伯夷听说他来盗墓,有气无力地说:“你找错墓了!我是活活饿死的,连棺木也没有,哪有钱给你呢?”盗墓贼很恼火,准备去把西边那
座墓挖开。伯夷摇摇手:“别白费力气啦!西边那座墓是我弟弟叔齐的,他同我一起饿死在首阳山的,你还是到别处另想办法吧!你看我这模样,就知道我老弟那里也是无能为力的了!”
那位有求于苏东坡的家乡同窗,听完故事,明白了苏东坡的用意,就知趣地回家去了。
11、张咏婉言劝寇准
宋太宗的宰相寇准,同张咏是至交,寇准诸谋略,有治国兴邦之能;张咏善诗文,有倚马可待之才。两人的共同特点是为人耿直,不卑不亢。
张咏在天府之国做官,饱览西蜀风光。且不说沃野千里,膏腴泽民,也不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单说那股子辣味风情,也足以使张咏诗兴豪发,咀嚼一辈子还不够。张咏喜欢和同僚登高临风,一览无余,切磋阴阳八卦
,抒咏豪情壮怀。望天高云淡,数大雁南飞。一天,同僚们把话题扯到他和寇准身上:“听说寇准要当宰相了。你和他可谓是当今双杰。”
张咏并没有压人抬己、嫉才妒贤之意,真诚地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足。”
后来,张咏从成都回来,拜访寇准。两个老朋友一见面,不作揖打拱,只拍肩相悦,问长问短,说不完的知心话。寇准摆下百禽宴,盛情款待他。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你来我往,杯盏交错,喝得好不痛快。天下没有不
散的酒席,人间没有不别的朋友。过了一些时候,张咏要回成都了。分手前,寇准诚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张咏是不会说“寇公多多高升”的话的,再高升,皇帝放哪儿;也不会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恭维话,寇
准学术不足嘛!张咏只说了句:“《霍光传》不可不读。”
送走张咏,寇准回家后立即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逐字逐句往下读,直读到快完了,心头“咯噔”一愣,“光不学亡术”一句进入眼帘。寇准恍然大悟:“这是张咏说我的缺点呀!”从此寇准刻苦研读,成了
忠贤皆备、文略俱全的好宰相。
12、王元泽巧言獐鹿
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作为丞相,主持朝政,内政外交的大事无不取决于他。因而,求他办事的,献礼送物的,请示机宜的,来来往往,门庭若市。
一天,一个少数民族领袖派人扛一个很大的铁丝笼子进来。
“喔、哦,喔、哦,”笼子里发出一阵阵怪叫。众人惊疑地望去,里边关着两头蹦跳不定的小走兽:一头长着角,像鹿;一头也长着角,却也像鹿。
客人等笼子停放在庭院后,笑着问一旁玩耍的王安石的小儿子王元泽:“王公子,笼里关着一头小鹿,一头小獐。你可知道,哪是小鹿,哪是小獐吗?”
五六岁的王元泽朝笼里打量起来,见里面的小走兽模样实在差不多,难以分辨清楚。但他很快地回答道:“小獐旁边是小鹿,小鹿旁边是小獐。”
“哈哈!”众人哄然地欢笑着。
客人心里暗暗称奇:小公子在不认识鹿、獐的情况下,作出如此回答,虽然有些滑头,可也难以驳斥,难以说他不对啊!
13、包拯智破纵火案
包拯在京都开封当了府尹,京都治安大为好转,百姓高兴,但地痞流氓们却怀恨在心,伺机捣乱。
一天晚上,有两个流氓在一条街上放起了火,疯狂的火浪向四周扩散,无数的火舌不住地盘旋上升,把京城的上空照得火红一片。
包公带领一班公差正在街上巡视,见此情景,马上分头召集百姓放火。不一会儿,人们一个个挑着水桶来了。失火处有两个巷子,一个叫甜水巷,
一个叫苦水巷。人群中忽然有人问:“挑甜水巷的水,还是挑苦水巷的水?”
另一个高叫道:“甜水巷的水甜,苦水巷的水苦,救火当然用苦水巷的水。”
人们正在慌乱之中,也顾不得细想,跟着那一问一答的人涌向苦水巷。顿时,巷子被人塞满了,哪里还能挑出什么水来?
包公对两个公差说:“把刚才一问一答的两个抓起来!”那两人被抓来后大喊冤枉。包公对人们说:“这两个就是放火犯!你们上当了。这里留下一半人挑苦水,另一半人到甜水巷去挑甜水救火!”
一会儿,人们分别从甜水巷、苦水巷挑来水,救灭了火,就涌到开封府去看包公审理纵火犯。那两人经不住包公三问,就露了马脚,最后不得不老实招供了纵火的事实。
押下犯人后,有人问包公说:“大人,您怎么在刚才救人时就已经知道他们是纵火犯呢?”
包公答道:“救火是十万火急的事,怎么挑水还分什么甜水、苦水呢?可他们一问一答,居然就把慌乱之中的人们都引到了苦水巷,这不是有意要让火越烧越旺吗?所以,由此我断定他们的问话是事先编排好的。再说,
这两个人很面熟,当时我一想,对了,他们的父兄曾被我判过刑,看来对我是怀恨在心,因此有破坏社会治安、与我过不去的动机。凭这两点,我断定他们是纵火犯。一审问下来,果真如此。这可叫做玩火自焚吧!”
旁听的人都觉得包公推断得合情合理。
14、包拯叫哑巴打兄
传说,有个哑子,每逢新知府上任,都献上一根木棒,任官责打。包公上任后,他又来献棒。包公想:如果他没有冤枉,怎肯屡屡无罪吃棒?无奈哑子口不能言,手不能写。包公心生一计,用猪血涂在哑子臂上,又以长
枷枷到街上示众。暗差几个心腹跟随其后,见有人替他鸣冤叫屈,就传他上堂。
一会儿,果见围观者中有个老头为哑子叫屈,于是将他引到包公面前。
老人说:“这人是我村的石哑子,自小不能说话,只是耳朵还好使,他被哥哥石全赶出,万贯家财,并无分文给他。每年告官不能伸冤,今日又被杖责,小者因此感叹。”
包公传石全到衙,但石全不承认哑子是他亲骨肉。
石全走后,包公教哑子:“你以后撞见你哥哥,就去扭打他。”
哑子眨巴着眼睛,看上去有些害怕。
包公说:“你就照我的话去做好了,本官可为你作主。”
一日,被打得头破血流的哥哥来告哑子,说他不尊礼法,殴打亲兄。
包公问石全:“哑子如果真是你亲弟,他的罪过不小,断不轻饶。如果是外人,只作斗殴论处。”
石全说:“他果是我同胞兄弟。”
包公喝道:“既是你亲兄弟,为何不将家财分给他?分明是居心独占!”
石全无话可说。包公即差人押他们回家,将所有家财各分一半。
15、包拯巧取合同文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不认亲侄一案。
原来,在东京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
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当成眼中钉。
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部写在上面
,以做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 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
瑞夫妇染上疫症,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纸合同文,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 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合同文书交给他。
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流。邻居李社长闻声
赶出,问刘安住:“那合同书既被她骗走,你可记得上面写的什么吗?”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长说:“我是你的岳父李社长。”当下他写了状词,带着安住来到开封府告状。
包拯接了状词,便传令拘刘天祥夫妇到了公堂,责问刘天祥:“你是一家之主,为何只听老婆的话不认亲侄子?”
刘天祥回答:“小人侄儿两岁离家,一别十几年,实不敢贸然相认,凭合同文书为证。而今他和我妻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我一时委决不下。”
包公又问杨氏,杨氏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合同书。包公假意愤然对安住说:“他们如此无情无义,打得你头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主,你尽管打他们,且消消你这口怨气!”
刘安住流泪道:“岂有侄儿打伯父伯母之理?小人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不是争夺家产,决不能做为出气而责打长辈的事。”
包公自有几分明白,对刘天祥夫妇说:“本官明白这小子果然是个骗子,情理难容,改日定将严刑审问。”今天祥夫妇先回去,而将刘安住押至狱中。
第二天,包公一面让衙役四处张扬:“刘安住得了破伤风,活不了几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来张员外,于是真相大白。
几天后,包公传来一行人到公堂。张员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杨氏胡搅蛮缠死不认亲。于是,包公传令带刘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却来宾报:“刘安住病重死在狱中。”众人听罢大惊,只有杨氏喜形于色。包公看在眼里,
吩咐差人即刻验尸。一会儿,差人回报:“刘安住因太阳穴被重物击伤致死,伤口四周尚有紫痕迹。”
包公说:“这下成了人命案。杨氏,这刘安住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亲侄,论辈份你大他小,纵然是打伤致死,不过是教训子侄而误伤,花些钱赎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亲侄,你难道不知道‘杀人偿命’吗
?你身犯律条,死罪当斩!”即命左右将杨氏拿下,送到死囚牢中。
此时,杨氏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认刘安庄确是刘家的亲侄。包公问:“既是你家亲侄,有何证据?”杨氏只好交出那张骗得的合同文书。包公看后,差人叫刘安住上堂。刘安住接过包公赚出的合同文书,连称“青天”
。杨氏方知中计。
包公提笔判决此案:表彰刘安住的孝道和张员外的仁义;杨氏本当重罪,准予罚钱赎罪;刘氏家产,判给刘安住继承。
16、包拯套破钉杀案
开封府尹包拯断案如神,但有一案件颇费他踌躇。
街民毛勤猝然死亡,族人因其死得蹊跷,便状告开封府。
包公将毛妻冬花传讯、冬花虽言词哀切,但面露妖冶,外着丧服,内套红袄,分明具有杀夫嫌疑,但她声称丈大系“气鼓症”死亡。
包公问道:“既患气鼓症,可曾请医治疗?”
冬花对答:“丈夫命薄,未及请医,已气绝身亡。”
包公便命仵作廖杰开棺验尸。廖杰经验丰富,但验尸结果,虽见毛勤死状异样,但并无查出谋害痕迹。回转家中,夜不成寐,不知如何向府尹汇报。
其妻阿英见他心事重重便问道:“你可曾验看那尸体的鼻子?”
廖杰反问:“验那鼻子何用?”
阿英说道:“那鼻子内大可作文章,倘从中钉上利钉,直通脑门,岂非能不留痕迹而致人死亡!”
廖杰将信将疑地连夜再去复验尸体,果见毛勤的鼻孔内有两根铁钉,于是真相大白,遂将冬花缉拿问罪。冬花抵赖不过,承认串通姘夫谋害亲夫。
事后,包公询问廖杰:“冬花作案手段奇特,你是如何想到验看尸体鼻孔的?”
廖杰回答:“此是小的妻子提醒的。”
包公说:“请你妻子来府,我要当面酬谢。”
第二天,廖杰高兴地带着妻子到府里领赏。包公像是熟人似的对阿英端详了一会,开口问道:“你嫁给廖杰几年了?”阿英答道:“我们系半路夫妻,只因我前夫暴病死亡,才改嫁廖杰为妻。”
“你前夫名字可叫路才?”
阿英面露惊异之色:“大人如何得知?”
“路才暴死一案由县衙呈送本府,我昨晚查阅卷宗,得知县衙已对此案作了正常病故的结语。但我觉得此种结语颇存疑问。”
阿英更是呈恐慌之色:“大人以为..”
“本府认为,路才系被人从鼻孔中钉钉谋害。”
廖杰奉命前往路才墓地,掘墓开棺,虽尸体已腐烂。但在鼻孔部位露出两根已锈的长钉。
包公继续审理路才案件。他对阿英说:“想你一个平常女子,如何懂得鼻孔钉钉的奇特方法,除非有过亲身经历,才能一语点破,”
阿英只得如实招供事实:原来她也是个水性杨花的女子,在与路才结婚之后,经常与人姘居,姘夫是个惯犯,与她合谋用铁钉钉鼻之法害死路才,后来那姘夫在斗殴中被人杀死,阿英才改嫁廖杰。
廖杰听了如梦初醒:“想不到此女这般蛇蝎心肠,若非大人明察秋毫,我也几乎作了她砧上之肉。”
阿英懊丧不已:“若不是我多言多语,此案也断不能破。”
包公正色道:“非也,作案之人,侥幸取巧,只能蒙蔽一时,不能长久隐藏,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自食恶果。此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7、狄青掷钱稳军心
公元1052 年,南方广源州(今越南高平广渊)的侬智高起兵反宋,攻占了珐州(今广西的南宁南)等地,宋仁宗决定派遣大军去平定叛乱。选谁去统领大军呢?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大将狄青(公元1008—1057年)。狄
青在十多年前还是个小兵,曾经犯过罪,遭受黥刑(脸上刻字涂墨)。他做到枢密副使时,黥痕仍隐约可见。宋仁宗曾让他用药把它除掉。狄青指着那伤痕说:“陛下因功提拔臣下,不问门第出身,也不因臣下以前犯过罪而
不用其才。臣留下伤痕用来劝勉军中的将士,因此不敢奉命。”宋仁宗听了他的那番妙言,对他更加器重,就拜狄青为大将军,统率大军去征讨侬智高。
大军出了桂林,路途艰险,军心动摇,竟有一些兵士开了小差。狄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一天,狄青对将士们说:“此番来南方讨伐叛军,是吉是凶,只好由神明决定了。是吉的话,那我随便扔在地上一百个铜钱,个个应当面朝上;只要其中有一个是面朝下的,那么就是凶,那我们只好马上班师回朝了。”
有人劝道:“再怎么运气好,100 个铜钱扔下去,总不见得个个面朝上的呀。如果有面朝下的,不就要动摇军心?如果不战而回朝,岂不是违抗圣旨?请大将军三思而行!”
狄青不听,叫心腹拿来一袋铜钱。他口中念念有词:“神明保佑,神明保佑..”突然他掏出一把钱,眼睛一闭,向上一抛,当铜钱落下时,一些将士围上去观看,100 个铜钱居然全都是面朝天的。果真是神灵保佑!全军
闻知,欢呼声响遏行云。
这时狄青叫心腹拿来一百只钉子,把铜钱都钉在地上,并用青纱罩在上边,还亲自动手加了封,一边虔诚地说道:“待等大军得胜回朝路经此地时,用厚礼祭奠神明,那时再取回这些铜钱。”
其实,这些铜钱上下都是面。狄青此计,是利用将士们迷信鬼神的心理来稳定军心。全军此时士气高涨,很快穿越过险途,平定了侬智高的叛乱。
18、狄青变阵惑敌军
公元1053 年(北宋仁宗皇佑五年)元宵节,北宋大将狄青暗取昆仑关后,乘胜追击,挥师直扑壮族首领依智高盘距的邕州(今广西南宁南)。北宋劲旅首先抵达附近的归仁铺。
侬智高接报,牙齿咬得格格响:“狄青啊狄青,你暗渡陈仓,取了我昆仑关还不满意。好,我让你大宋将士见识见识厉害。来,全军集合,摆成三锐阵,吓退宋兵!”
一会儿,侬智高方面排好大阵。官兵们个个手持大盾、标枪,上面统统涂着血红色,个个身着深红色衣服。宋军远远望去,对方军营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
双方人喊马嘶。刚刚接战,宋军因给眼前一片“火海”吓得怯阵,刹那间给击退,右将孙节在交战中身亡。侬智高官兵顿时怪叫连连,士气更盛。宋军士气瞬间低落。
在这节骨眼上,只见狄青策马出阵,镇定自若地手持一面白旗,指挥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来的精壮骑兵张开左右两翼,绕到敌人背后交错进击。他环顾四周,手中白旗不停变换着指向。一会儿,左翼移向右边,右翼移
向左边;一会儿,左翼又回到左边,右翼又回到右边。
就这样,这支骑兵的阵势不断变换着..
侬智高官兵如坠五里云雾,看不清宋兵想干什么。侬智高再想想昆仑关之败,心中越想越害怕,“狄青又在搞什么新战术!”右手宝剑条件反射地向左下方狠狠一劈。“啪!”军旗杆不偏不倚给砍断。“哗!”侬智高官
兵军心大乱,吓得如潮般大败而逃。
侬智高无奈,率部直向邕州方向败退。狄青挥师追击50里,杀死、活捉敌兵2200 人,杀死敌将57 人。
19、米芾的五两纹银
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公元1051—1107 年),小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三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气得把他赶走了。
一天,一个赶考的秀才路过。米芾听说他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说:“要我教你,得用我的纸才行。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吓得目瞪口呆。秀才说:“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母亲经不住米芾的苦苦哀求,只好把唯一的手饰当了五两纹银。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
这只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但米芾不敢轻易下笔。只是认真琢磨字帖。
他用手在书桌上画着,想着每个字的肩架和笔锋,渐渐入了迷。
半天后,秀才来了,问:“怎么不写呢?
米芾一惊,笔掉在地上,说:“纸贵,怕废了纸。”
秀才笑道:“你琢磨了这么半天,写个字我看看。”
米芾写了个“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字一样,又好像不一样,可漂亮了。
秀才说:“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你已经懂得窍门了。”
几天后,秀才要走了,送给米芾一个布包,并叮瞩要在他走后打开。米芾目送秀才远去,打开布包一看:原来是五两纹银!不禁掉下了眼泪。
米芾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书桌上,时刻铭记那位苦心教他写字的秀才。
20、从事巧对无头尸
大堂之上,一位汉子再也受不了严刑拷打。
一番惨叫后,那汉子泪水涟涟:“冤啊!那天我刚回家,看见爱妻倒在血泊之中,头已不翼而飞。我马上赶到岳父家,爱妻娘家人一口咬定是我杀的,告我死罪。刑也动了,苦也吃了,爱妻也死了,我想想还是认下吧。
只求一刀快死,也好去陪爱妻那孤魂野鬼!”
躲在幕后的从事(郡守的属吏)起了疑心,他踱出幕来,悄声告诉郡守:“人命关天哪!做丈夫的谁忍心杀死妻子?即使成心要害她,也会逃避罪责,或许说她是病死,或许推托她突然死亡。如今尸体在而脑袋却飞了,
其中必有文章。大人,我看另外再细细查吧!”
郡守微微点头:“哦,说得在理!”
从事马上行动,他先令人把这个犯人单独关在别的房间里,然后命人贴出一纸公文:全城件作明天集中郡守大堂。
第二天,这批件作来了。从事谈笑风生,让他们每个人谈近日来帮人家安葬坟墓的琐事,边细细盘问来龙去脉。其中有一人漫不经心地讲到:“我在帮城东门一家大财主办事时,听他们讲曾经杀了一个奶妈,埋在西山乱
岗。”
从事听罢,心中暗喜,马上派人按图索骥去挖开坟墓检验。撬开棺盖,发现棺材中只有一颗女人脑袋!他马上令人押那在狱汉子前往辨认,那汉子哭得很是伤心:你们别糊弄我,这不是我的爱妻!从事回到郡衙,忙传讯
那富豪。三堂会审后,那富豪浑身抖如筛糠,不得不交代:“我跟那汉子婆娘私通,就杀了奶妈,砍下她的头埋了,再给奶妈尸体穿上那婆娘衣服,扔在那汉子家里。我把那漂亮的小姣娘接在家里,金屋藏娇了。请大老爷饶
命,小的再也不敢如此胡作非为啦!”郡守大声呵责:“杀人抵命!那死去的奶妈的命要让你这恶贼来抵!”富豪被判斩首。那汉子被释放。
21、强至细查免冤案
宋代的户部郎中强至任开封府仓参军时,某天晚上宫中露天堆物处忽然燃起大火,火势甚旺,竟将所堆之物全数焚毁,幸扑救及时,方未殃及宫殿。
宫中遭火灾,事非小可。宋仁宗(公元1023—1064年在位)大怒,下旨严查。这下看守货物的几个人都惶恐不安,以为难免一死。
强至奉命参加此案的审理。为获得第一手资料,他察看了着火处的地形,只见此地处于深宫,戒备森严,外人进入纵火的可能性不大,内部人作案的话可以直接去烧宫殿,何必去烧货物?再者根据调查,这些看守货物人
的平时一贯忠君,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可这火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觉得其中必定另有缘故。
强至召集看守货物的几个人到堂前,询问了一些问题后道:“根据你们所述,似乎此乃天火喽?”
众人答:“小人们实在搞不清,那火确实莫名其妙而起。”
强至又问:“那么,货物中有什么东西会自燃的呢?”
众人道:“这很难说,堆放的东西部极能引燃。不过开始烧时似乎闻到一股焦油味道。”
强至闻言又追问:“那焦油味是什么东西散发的?”
众人答:“油幕。”
强至点点头,令众人退下。他心中暗想,油幕是不是自燃的祸首呢?于是,又将幕工们召来询问。
幕工们说:“做幕必须渗入别的药品。久而久之,药品潮湿了便要燃烧。”
强至恍然大悟,此案原来由此而起。要不细查,草草了事,肯定办成冤案了。他据此调查写下奏章,立即把这情况启奏皇上。
宋仁宗看完奏章,顿然醒悟,说道:“不久前,真宗陵园的树林也着火了,后查火是从油衣中起来的。看来此事亦是如此,日后须小心为好。”
强至奉旨参照从轻处理的律文,对那些堆放油幕不慎的人作了处理,人们心悦诚服,甘愿受罚。
22、陈襄神钟破窃案
北宋神宗年代,有个能干的官员名叫陈襄,曾担任某县主簿,代理县令职务。一天,有户人家夜里遭到偷窃,天明报案到县衙。陈襄问明案发的前后经过,并带差役亲赴现场查验,发下令牌,将附近街弄游手好闲之人和
犯有前科的偷儿等作为嫌疑犯,拘捕进衙,予以审查。
嫌疑犯们高高矮矮,胖胖瘦瘦,一到大堂,就沸反盈天地闹开了:有高喊“冤枉”的,有痛哭流涕的,有哀求“陈青天明鉴”的,有你怨我骂的..总之,没有一个承认自己犯了偷盗罪。
陈襄朝嫌疑犯们扫了一眼,和颜悦色地说道:“盗贼就在你们之中,为了不冤枉好人,我不得已委屈你们来县里走一遭。这儿附近有座庙,庙里有台大钟,这台钟非常神奇,善于明辨是非,识别好歹。谁做了坏事,一摸
钟它就会发出敲击声;没有做坏事,任你怎么摸它,也不会发出声。谁是偷儿,你们只要到那里一摸就知。”说着,陈襄挥挥手,让差役押着嫌疑犯前往古庙。
到达大庙,陈襄让差役在大殿上的香炉里置好香,自己领着下属朝大钟三跪九拜,装出一副恭而敬之、虔诚求问的样子。祭祀完毕后,他又叫人用帷幕将大钟严严实实地裹护起来,好似一帧硕大的帷帐。
一切安排停当后,陈襄喝道:“好,现在你们依次进入帷幕摸钟。”一行嫌疑犯不敢怠慢,一个个鱼贯而入,又一个个鱼贯而出。“好,现在摊开手掌让我查验。”陈襄说。嫌疑犯们列着队,有秩序地从陈襄面前走过去
结果,大部分人的手掌上有墨迹,唯独一个矮胖子手上没有。陈襄一声怒喝:
“把他抓起来,打入监牢听审。”
矮胖子大叫道:“您别冤枉好人!刚才根本没有发出钟声,有什么凭证说明我是盗贼?”
陈襄冷笑道:“你偷了别人的东西,做贼心虚,害怕大钟发声,所以没有去摸它。”
矮胖子又叫道:“我摸了,我摸了。我在幕里,您在幕外,何以知道我没有摸?”
陈襄哈哈大笑道:“我叫人在钟上涂上墨。别人摸了,手上有墨,你呢?”
矮胖子看看别人的手,又看看自己的手,明白自己中了圈套。
23、徐县官摺布辨盗
宋时,长安有家布庆,生意十分兴隆。一日,老板命伙计前往外地购货。
伙计星夜兼程很快将货采办完毕,便往回赶。
途中,时值黄昏,忽然天降大雨。为防布匹遭淋,伙计将马赶至路边一座凉亭中躲雨。天渐暗,雨一直下个不停,伙计心中十分着急。此时,路上又奔跑来一位避雨汉子。汉子生得熊腰虎背,伙计见了为之心惊。
那汉子躲进凉亭,见了马背上的一百匹布很感兴趣,便与伙计攀谈,问了许多布匹的质量、规格、性能问题。伙计是个胆小的人,见这汉子与自己拉近乎,居然很热心地一一解答。
雨止了。伙计整整马背上的布匹,正要继续赶路,汉子忽地站起身来,拦住伙计,厉声喝道:“大胆毛贼,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愉抢老子的货物!”
伙计大惊,知道今天碰上坏人了。好在天色尚未全暗,还有路人往来。便壮起胆子和汉子争辩起来。过路行人被弄得无所适从,就拉他们一起告到官府。
徐县宫吩咐差役把这一百匹布全部打开,说:“我将检查布里的证据。”
差役将布全部抖散。县官便开始询问有关布的质量、用途,不想两人回答得一模一样。
徐县官略一思索,说:“你们为我摺迭起来,我再给你们判断谁是谁非。”
伙计和那位汉子快步走到堂中去摺布。没摺到三四匹,徐县官就把汉子叫过来责骂。汉子叫冤。徐县官说:“凡从事一种行业的,必定熟悉这一行业的操作技巧。我看到你摺布就明白了。这货物既然是你的,那么你就是
吃布庄饭的。为什么你所摺的布匹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能整整齐齐指成一匹?而你看他摺布,提起布来,振臂拦开,或左或右,无不妥贴适宜。事情的真相不是很清楚了吗?”
汉子顿时失色,只得磕头伏罪。
24、张公巧破自诬案
宋朝,张公刚任东湖县县令,便阅了在押犯人的所有宗卷。过目中,对一桩平民妻子陈氏逼死婆婆的案子产生了疑问,便重新升堂审理。
张县令再三盘问,陈氏居燃对所犯案情不予辩解,一口咬定婆婆是被她逼死的。张县令见陈氏的气度文雅,举止落落大方,心中疑虑更探:这样知书达理的人怎么会去逼死婆婆呢?再者逼死婆婆的证据不足,其中一定另
有缘故。便对陈氏说:“倘若你有冤枉,一定为你昭雪。错过机会不说,就要依法处决了。”
陈氏说:“贱妇背上这样不孝大罪,还有什么脸面继续活在人间?但愿快些死去罢了。”
但张县令有个直觉:陈氏案件中大有名堂。为此,他微服私访了陈氏的邻里,人们都对陈氏逼死婆婆之事感到踢跷,因为陈氏平素一贯孝顺婆婆。
可是陈氏不改口怎么办?张县令思索良久,心生一计。
县衙门有个差役的妻子向来泼辣刁蛮,一日张县令发签把她拘捕到官署,打了她200 鞭,打得满背淌血,上下湿透,然后将她关在陈氏的同一牢房里。
差役妻子通宵在牢房咒骂:“老娘究竟犯了什么罪而遭鞭打?这样胡涂的人,还能做县官?”一边哭,一边唠叨个没完没了。
陈氏劝她:“天下有什么事不冤枉?何不稍微冷静一点?就像我承受了这样的重罪,冤枉到身名俱损,尚且默默忍受下来,你遇到的不过是鞭打的小事,有什么可说的?”差役的妻子不信她承受冤枉,陈氏最后只得将自
己的遭遇讲给她听。
原来,陈氏对婆婆十分孝顺,每天早早起来,打扫屋内,准备饮食,然后到婆婆床前请安,侍候婆婆梳洗、早餐。有天清早,走进婆婆的卧房,看见床下有双男人的鞋子,大吃一惊,悄悄掩门退出,但婆婆见私情被发现
,羞耻之下便上吊而死。陈氏被地保以逼死婆婆的罪名送官。她恐怕婆婆的丑事被宣扬,竟含冤招认。
此番话被张县令派来在外察听的人知悉,张县令闻报立即提审陈氏。终于洗清了陈氏的冤枉,将她无罪释放。而对那衙役的妻子也略作酬劳,安抚一番打发回家。
25、程戡破杀母奇案
程戡任处州知州时,一日清晨,忽有衙役飞报:东街李家兄弟几人披麻戴孝跪于州府门外,要告西街陈家,说陈家杀了母亲。
程戡向李家兄弟询问了一下即奔现场,来到西街陈家门口、果见李母尸体横于台阶旁。察看一番后,程戡命将陈家所有的人带往州府,立即升堂审案。
程戡问陈家人:“你们家和李家是否有仇?”陈家人答:“祖上便和他家有仇,一直至今来了。”程戡问:“近日可有争端?”陈家人支支吾吾答不出所以然,过了一会儿陈家大儿子方吞吞吐吐道:“前几日,为了乡下
的几亩地划界,我家弟兄几人和李家发生争执,将李家小儿子打伤了。”程戡大怒道:“打伤了他家小儿子,为何又要杀他老母?”陈家因李母尸首在他家门口,有口难辩,众人皆痛哭不止。程戡命衙役先将陈家人全部收容
,另择时再审。
陈家人离去后,程戡思忖了一下,问僚属们:“你们对此案有何看法?”
众僚属答:“证据确凿,陈家杀人事实明显,此案可断。”程戡微微一笑,摇摇头说:“不,我看并非如此。”说完又命将原告李家兄弟喊上。
程戡道:“你们是何时发现母亲被杀的?”
李家人答:“今天早晨。”
程戡又问:“你们身上的孝服是何时所做?”
李家兄弟一时语塞,脸露惊慌之色。
程戡喝道:“此案可断,你们诬告!你家老母昨夜未归,做儿子的不思寻找。今晨报老母已被害,然后立即来衙门,身上已着孝服,这不是早有准备的吗?”
李家兄弟顿时失色,严讯之下终于吐出实情:前几天,他家被陈家兄弟所欺,新仇旧恨交织起来,便想找个办法报仇。母亲道:“我年老多病活不长久,你们把我杀死之后将尸体放于陈家门口,就说他家杀人,便可报仇
。”
李家兄弟果真实施此计,没料到被程戡识破。
僚属们感到惊叹。程戡道:“杀了人把尸体放在自家门口,难道不可疑吗?”
26、高昉验布纠冤案
宋朝尚书左丞高昉任蔡州知府时,曾断过这样一桩案子:
蔡州有个对主名叫王义。一日夜晚,王家拥进一帮蒙面强盗,将王家老小全部捆绑,关入柴屋,房内细软一洗而空。
案子报到州府,知府高昉命手下限期破案。几天下来,毫无进展。高昉细心察看了王义家失物的清单,便将清单分发给办案官吏,要求以此为线索,在街头巷尾注意观察。
一天早上,捕快在市场上巡视,只见有一个摊上五个壮汉在卖旧衣服,价格很便宜。捕快见疑,上前装作顾客挑选一般,忽见一衫裤上绣有王字,他顿想到王义失窃清单上有此物,立即招呼其他捕快,将五个壮汉拘捕到
衙门审理。不想五个壮汉却大喊冤枉,不承认与盗案有涉。官吏命大刑伺候。不一会,五个大汉便被打得皮开肉绽,终于招供。罪状和赃物都已具备,立即将案卷交予高昉,请示要以极刑惩处。
高昉发现五人招供有几处不符。马上派人前往调查五人的家境及平时的德行,发现这几个人平时老实本分,家境尚可,均以合伙贩物为生。高昉又将那绣有王字的衫裤取来察看,觉得有异。便传王义到府查证。
高昉问:“你所失的衫裤是同一端布做的吗?”
王义答道:“是。”
高昉比量衫裤用布的幅尺,发现二者阔狭不同,疏密有异。
高昉将衫裤上的王字给王义看,王义道:“这不是我的。我那王字是用黄线绣的。”
一切明了后,高昉又将五个囚犯带上询问,五人又大呼冤屈。高昉问:“先前为什么认罪?”
五人齐道:“不能忍受毒刑拷打,只求速死算了。”
证据不足,高昉慰抚五人一番,立即将他们释放。
过了几天,在高昉的精心布置下,捉住了真正的罪犯。
27、葛源巧治恶吏胥
宋朝时,江西泰和县有个吏胥为人奸猾狡诈。每当新任县令一到,他便诱使县民数百人成群结队到县府告状,而且都是些莫名其妙、鸡毛蒜皮之事,弄得县令心中生烦,草草了事。到后来,索性将这些案子统统交与吏胥
经办。
这样,吏胥便大权在握,为非作歹,大发其财。而人们都敢怒不敢言,县令也往往当不下去而调离。
后来,朝廷派葛源到泰和任县令。吏胥故伎重演,乘葛源新来乍到之机,又纠集了数百人准备给他来个下马威。
葛源颇有心计,对吏胥的作为早有所闻,所以有了准备。
第一天上堂料理公务,门外便传来嚷嚷声,只见拥入众多告状之人,七嘴八舌,堂上一片喧哗,什么也听不清,葛源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肃静!此乃公堂,何以如此毫无规矩!有冤伸冤,有屈诉屈,亦得有个秩序
。”
众人被葛源如此一喝,顿时不敢作声,大堂寂静无声。
葛源道:“有何状子,挨序交上。告状人分两边站好,待本官静心阅后再作论断。”
众人听后按序而站。葛源将状子收上。阅了几张便道:“告状的状子有规距,必须以事实为主。这些状子所述很是模糊,本官难以决断。请你们当堂另写。”说完,命手下将纸发给告状人重写。有些不识字的人便叫吏胥
代笔。
不多时,状子收上。葛源发现大多状子内容居然与先前完全不同,更令他生疑的是吏胥代笔的几张,笔迹竟与前收上的有几张完全一样。
葛源心中有了底,大怒道:“听着,你们所告之状前后矛盾,这纯属有意戏弄本官。来人,将他们押下,重重责打。”
众人吓得不知所措,纷纷跪下道:“大人饶恕。此状并非我们要告,是吏胥老爷逼我们来的。”
葛源立即命将吏胥拿下。经审讯,吏胥只得认罪。
从此,葛源名声大振,县中奸诈之辈都十分惧伯他。
28、范纯佑预防盗墓
宋朝有个大官,名叫富弼,他的官邸巍峨富丽,家里财产堆积如山,奇珍异宝不可胜数。
有一天,富弼家里忽然病死了一个人。富弼下令实行厚葬。
出殡的场面真是隆重极了:一口又厚又重的大棺材由八人抬着,后边是演奏丧乐的乐队、戴白挂黑的亲朋好友,最后是扛着陪葬品的长长的队伍。那陪葬品都是银闪闪、黄澄澄的,大大小小,圆圆方方,多得叫人目迷五
色,眼花缭乱。
大街两旁围观的人多极了、好奇的,羡慕的,惋惜的,当然更有怀着不轨企图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这时,送丧的队伍中忽地跳出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跑到扛送陪葬品的行列里,抢过一件陪葬品,把它折成两段,大声喊道:“你们看呀,都说富家富得冒油,其实是骗骗人的,这东西明明是锡做的。”
围观的人群骚动了。有认得那小孩的,都说:“嗨,他不是范仲俺的儿子范纯佑吗?”
“纯佑到底聪明又眼尖,一眼就看穿陪葬品的假戏。”
说时迟,那时快,送丧队伍里跳出一个小孩,一把揪住范纯佑的上衣,大骂道:“你真瞎了狗眼,竟敢嘲笑我家!”
人们一看,这小孩原来是富弼的儿子。
范纯佑也不与他纠缠,只是满脸挂着冷笑,凑近富公子的耳边,低声而有力地说:“你好糊涂!你不怕别人认为这些是银器半夜来偷墓吗?”
富家公子恍然明白范纯佑的好意。
29、萧干用计退强敌
公元1122 年(北宋徽宗宣和四年),北宋都统制(官职名)刘延庆率领十万大军直奔燕城,策划攻打辽国,屯兵卢沟(今流经河北、北京境内的永定河)南边。
辽将萧干获讯,大吃一惊:“此地辽军不满一万人,抵挡10万大军,岂不是以卵击石!”苦思一番,他终于定下一计..
萧干派出的精兵绕过北宋大队人马,切断了宋军粮道,还活捉了宋军护粮将王渊和两名宋兵。
萧干令人将王渊押走,吩咐将两名宋兵用黑布蒙上眼睛,留在自己的营帐内。
时至半夜,萧干故意和身边的官员讲悄悄话:“我听说宋朝军队有10万人,这有啥了不起,我们的兵力是它的三倍!我想,我们应当把大军分为左右两翼,用精锐兵力冲击宋军中坚,左右两翼进行配合。良机一到,举火
为号。火堆燃起,中间冲杀,两翼夹击,一定能把宋朝军队消灭干净!”那两个宋朝士兵张开耳朵,听个一清二楚,哪里想得到这是一番假话。
说完这番话,萧干和那群官员假装外出巡夜去了。突然,一位辽兵走近一个宋兵身边:“我也是给抓来的宋人,放你逃命去吧。一旦宋营攻破,萧将军发怒,岂不会将来营将士统统砍头!”辽兵解松了那个宋兵身上绑的
绳子,慌忙出去:“时间来不及,他们快来了,那个弟兄只能委屈啦!”
这个宋兵忙连夜逃回宋营,把夜里听到的话一五一十报告了刘延庆。刘延庆信以为真。
第二天清晨,萧干点起了熊熊大火。刘延庆看到火光映天,染红了晨曦,真的以为辽军攻上来了,吓得急下命令:“快快饶掉营垒逃走!”一时,宋营军心大乱,宋兵互相践踏而死,100 多里尸横遍野。萧干不费一兵一
卒、仅讲了几句假话、放走了一位被俘的宋兵、点起一堆火、就吓退了北宋10万大军。
30、岳飞离间废刘豫
公元1137 年(南宋高宗绍兴七年),宋军元帅岳飞(公元1103—1142年)奉命攻打金兵。出兵之前那天晚上,岳飞久久不能平静:“汉奸刘豫投降金主,卖国求荣,被金主立为大齐皇帝,这贼对宋朝威胁极大!”他坐
下来,在中军帐前翻阅着最新情报,一行文字吸引了他:“金将粘罕喜欢刘豫,金将兀木讨厌刘豫!”
岳飞心有所动,“何不利用这种矛盾,破坏他们的关系,削弱敌人力量。”
几天后,军中有人俘虏了金兀术的间谍,忙送到岳飞这儿来。
岳飞想:“咦,何不借他的一张嘴巴呢?”
他屏退左右,突然嗔怪眼前这从未见过的间谍:“你不是探马张斌吗?前几天,我派你到齐王刘豫那里去,约刘豫和我一起把四太子金兀术诱骗来杀死,你却一去不回来。”顿一顿,岳飞的嗓门提高了:“我又派别人到
刘豫那里去约定这事。刘豫已答应联合,今年冬天我们将以会合打过长江为名,把四太子引诱到清河消灭他。我问你一句,你带着我的书信竟敢不到刘豫那里去,你为何背叛我?如实答来!”
间谍给岳飞编造的这番“责问”弄得莫名其妙:“我是金兵间谍,哪受过你岳飞指派?难道我长得像那个张斌吗?”刹那间,间谍猛然想到:“自己在岳飞手里,不认这帐,小命不完啦?干脆认了吧!”想到这儿,他扑
通跪下:“小的是张斌,望岳元帅饶罪!”
岳飞似乎很认真地审视了间谍一番,转身坐在书案前,笔走龙蛇,“刷刷刷”写好一封信,迅速装在蜡丸里。他站起身子,对间谍说:“给你一次立功机会,把这信送给刘豫,千万不能泄露。为了不丢失泄密,只好委屈
你受点皮肉之苦啦!”说完,他唤来亲信,在间谍大腿上割了个口子,将蜡信塞进去藏妥。
间谍拿到信,如获至宝。他哪顾得腿上伤痛,马上跑回去面交金兀术。金兀术打开一看,牙齿咬得咯咯响:“岳飞写信约刘豫一起诱杀我。啊,刘贼真是吃里扒外,竟敢暗暗勾结岳飞谋害我!”兀术马上赶到金朝皇帝那
儿,一五一十作了汇报。后来,金主就把刘豫废掉了。
31、岳飞论马谏措才
南宋初年的一天,在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皇宫里,宋高宗刚想退朝,听说岳飞元帅从抗金前线回来求见,就召他进宫。
岳飞汇报了前线的一些情况后,故意谈起双方的战马。
宋高宗随意地问道:“爱卿,你最近得到什么好马吗?”
岳飞说:“臣以前倒是有两匹骏马,食量要比一般的马大好几倍,而且对食物很讲究,稍微不洁净就不吃。当然,本事也远远高于普通的马。我从早晨策马出发,那马跑得还不算怎么快,等到跑上百八十里,却如同风驰
电掣般地飞跑。即使到了中午,那马仍有后劲,自中午到酉时(约下午6时),仍能跑200里,到达目的地后,我卸下鞍甲,见这两匹马不但不喘息,甚至连汗都没有。这样的良马是致远之材,真可托以重任啊!”
宋高宗赞许地点点头。
岳飞又说:“可是很不幸,前不久,我的这两匹马先后都死了。而现在我乘的这匹马,虽然给什么草料都吃,脏水也能喝。跑起路来,开始时倒是逞能,可没跑上几百里就没劲了,又是大口喘气,又是浑身是汗。这种劣
马,消耗是少,容易满足,但是爱逞能,没后劲,真是个驽钝之材啊!”
宋高宗明白,岳飞以马为题,讽劝自己要珍爱人才。虽然其中隐寓着忠告和批评,但只是暗喻,没有明说,没伤高宗的自尊心,所以他欣然接受连连夸赞说:“你说得好极了,要得到好马,就要珍爱它们啊!”
32、杨政假招伏兵计
公元1141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宋朝国力虚弱,金朝乘机兴兵,屡屡攻打宋国城池。那年金秋十月,宋川陕宣抚司都统制(官职名)杨政主动出击,在宝鸡(今陕西宝鸡)迎战金万户(官职名)通检。
当时,通检得知情报后,龟缩在渭河北面屯兵驻扎。整个营地防守严密得如铁桶样坚实。
这天黎明,杨政率领精兵强将扑向通检军营。通检接报,忙点齐一万精兵,列队出战。
两方旗帜鲜艳,战鼓劲擂,战将在阵地上捉对儿厮杀。太阳冉冉升起,双方接战砍杀已五十多个回合,尚难决雌雄。
“金兵气焰正盛,看样子硬拼不行!”杨政思忖了一会,唤来一旁的裨将悄悄吩咐:“如此这般..”
那位裨将得令,乘敌不备,单身匹马冲出阵地,策马奔到阵后一座山上。
他站在山顶,双手突然高举红旗,左右摇着,严然一副招引、指挥山后伏兵前来参战的样子。
眼尖的金兵看得清晰,以为山后真的藏有大批伏兵,急得扯直嗓子高呼:“不好啦,宋朝伏兵杀过来啦!”一时间军心大乱,惊慌失措地溃败而逃。
杨政见计谋成功,大呼:“冲啊!”宋军乘势追杀过去,金兵忙向城内龟缩。
通检慌不择路,气喘吁吁逃到城门。无奈,桥早被宋军拆毁,他长叹一声,给尾随追至的宋兵活捉。
成为阶下囚的通检做梦也没想到,那宋营裨将的挥旗是欺诈之计,那儿有什么伏兵呢?
33、毕再遇山羊击鼓
公元1206 年冬天,南宋将领毕再遇受命率军抗击大举进犯的金兵。
宋营离金营不远,互相虎视着。疯狂的金兵孤注一掷,每天都成倍地增兵,金兵越聚越多。毕再遇心里开始盘算:“自己兵力相对薄弱,再跟金兵决一胜负,岂非以卵击石?只能撤退,暂避锋芒。”
毕再遇招来军中谋士商议对策。一位谋士说:“毕将军,平时,我大宋军营里昼夜都鼓声不断,一来吓那金兵,二来也为鼓舞我军斗志。如果马上撤兵,军营里断了鼓声,一定会被金兵知道。那可要坏大事啊!”
毕再遇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突然朗声大笑:“有了,让山羊帮我们击鼓。瞒过金兵,我大宋官兵安全撤军转移!”
众谋士疑惑不解,毕再遇微笑着解释。
遵照毕再遇的命令,一些士兵七手八脚地弄来了一些羊和鼓。
入夜了,大地一片漆黑。宋兵把羊捆绑好了倒吊起来,让羊的两只前蹄恰巧抵在鼓面上。羊被吊得极难受,绑着的绳又勒得浑身生疼,便开始拼命地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胡乱踢腾。于是鼓被羊蹄敲响了:“咚咚咚..”
毕再遇指挥将士在这鼓声中悄悄撤离军营。
金营巡逻兵仍旧听得毕再遇军营鼓声咚咚,一点也没有起疑心。
两天后,金兵仍然没有觉察。等到金兵发觉击鼓的是羊,懊悔不已,准备追击时,毕再遇部早已撤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34、胡颖机智灭蛇神
南宋时期,有个叫胡颖的人,他被委派到广东担任掌管一路军务和民政的经略安抚使时,碰到一桩稀奇古怪的公案。
原来、广东路管辖下的潮州(今广东潮阳)有一座寺庙。民间盛传庙里有一条神蛇,修炼的道行很深,常常显灵。百姓对它奉若天神,顶礼膜拜,这个寺庙香火旺盛,佛事兴隆。以前到潮州做知州的历任地方官,也亦趋
亦奉,逢年过节都亲自到寺庙去焚香祷祝一番,跪求蛇神恩赐地方以幸福。
胡颖听了此事,大不以为然。属下的老差役就振振有辞地劝道:“大人,这不是传说,而是真的。”
胡颖斥责道:“奇谈怪论!”
老差役说:“大人!您知道前两任潮州知州的命运吗?前一个知州到任后轻慢蛇神,没有去祭祀它,结果引起特大旱灾,几乎造成颗粒无收,百姓纷纷责备他治理无能,他耽不下去,只好请求他调。后一个知州无法,一
上任就去庙里祭蛇神,忽然看见这条蛇婉蜒爬出庙堂,大吃一惊,回到官邸就生了重病,不治而死。百姓都说,这位知州大人虽然亲自去祭祀了,但内里并不诚心,而是做做样子的,所以蛇神要惩罚他。”
胡颖笑道:“有这等事,那我倒要亲自诚心地邀请蛇神来做客哩。”
说着,胡颖便传令潮州州府,让他们叫该庙的和尚把蛇神抬到经略安抚使的官府来。老差役连连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大人如此侮慢蛇神,一定要遭到不测之灾。”
胡颖笑道:“你不必紧张,我自己诚心诚意请它,来了待它为上宾,它不会发怒。即使降罪,也只我一人承担,与你们无干。”
不多久,和尚们果然将神蛇抬了送来,只见它的身子粗得像房柱子一样,皮肤的颜色黑得像墨炭灰一样。胡颖叫左右用栏杆将它圈起来供养。
老差役全身索索发抖,胡颖拍拍他的肩头,示意他放松神经,便笑着对蛇神说:“都说你道行深得很,那么我给你三天期限,三天之内,你定要显示你的神力,任你造灾降福。如真灵验,那我就把你尊为天神,日夜率众
向你祭祀跪拜,如果不灵,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三天过去了,那条神蛇跟普通蛇类一样,并没有显出神灵的样子来。胡颖哈哈冷笑道:“哪来的蛇神啊?全都是品行不端的和尚妖言惑众,骗取百姓的香火钱啊!”当即下令将蛇杀死,平毁那个寺庙,严厉地惩治了和尚
们。
老差役这才如梦初醒,说:“都怪我糊涂。不是大人英明,我到死都给恶和尚骗了。”
35、赵葵一言定军心
南宋时,荆湖地区主持军事的制置使叫赵南仲。他的儿子赵葵不但勇武无畏,而且具有军事韬略,每每面临战事,常对父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而深得赵南仲及官兵的喜爱。
几次接阵打仗,金兵屡屡溃败。他们觉得赵军士气高昂,冲锋陷阵,锐不可挡。连赵南仲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将士这样不怕死,这样所向无敌?勇敢从何而来?
在一次战后休息时,赵南仲在官府后园与家属弈棋品茗,闲谈时讲到上述怪事时,夫人忍不住用手指戮戳他的额头说:“亏你还是三军的统帅呢,还不及一个孩子?”
赵南仲大吃一惊,忙问:“夫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夫人指指赵葵:“你问问他!”
赵葵面色绯红,说:“爸爸,每次听到我军击鼓进军的号令,我就偷偷地披挂上阵,跟着战士们一起向前冲锋。官兵们怕我有所闪失,为了保护我都争先恐后地扑向敌人,把对方的气焰压住。”
赵南仲听罢,又惊又喜,忙将儿子搂住,说:“小小年纪,就这么勇敢而有心计,将来必定远远超过父亲啊!”
一次,赵南仲指挥军队同金兵打了一场恶仗,又大获全胜。在犒赏三军时,官兵们觉得奖赏不公,劳苦功高的得不到应得的份额,一时议论纷纷,少数血气方刚的将士准备闹事。就在兵变即将发生之际,当时只有十二三
岁的赵葵从父亲身后跳出来,高声叫道,“大家请快息怒!这是朝廷的奖赏,我爸爸另外还有奖赏呢,不要着急嘛!”
一场危险的喧闹顿时平静了下去。
事后,赵南仲对奖赏一事作了补救。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史博览】中华唐朝智谋大全
中华智谋大全
中华智谋大全总览
中华智谋-----现代智谋大全
中华智谋大全:清 朝
《岳王》连载7——名师高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