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273】【274】【275】【276】)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陈修园:太阴气之为病,太阴主地而主腹,故腹满为本证之提纲。然腹之所以满者,地气不升也。地气不升,则天气不降,不降故上者不能下而吐,食不下;不升则下者不能上,而自利益甚。太阴湿土主气,为阴中之至阴,阴寒在下,而湿气不化,故时腹自痛。若误以痛为实而下之,则脾土愈虚,不能转运,必于脾部之胸下结硬。此以气而言也。更以经言之,足太阴脉入腹,属脾,络胃;手太阴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义亦同。至以脏而言虽脾也,而肺亦属焉,该于经气之中,不复再赘。

此太阴证之提纲也。

黄元御:太阴,脾之经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腹中冲和,是以不满。脾病则清阳不升,脾病累胃,胃病则浊阴不降,中气凝滞,故腹满也。吐者,胃气之上逆,逆而不纳,故食不下也。利者,脾气之下陷,清阳不升,寒生于下,水谷不消,故自利益甚也。湿寒郁塞,木气不舒,侵克脾土,故时腹自痛也。若下之,土愈败而胃愈逆,甲木壅碍,不得下行,痞郁胃口,故胸下结硬。即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程氏曰:太阴湿土,其脏有寒,则病自是寒,岂有传经为热之理!使阳入阴,能化阴为阳,则水入火,亦能变水为火,必无之事也。吐利痛满,纯是阴邪用事。下之阴邪入于阳位,究与结胸之邪高下稍异,彼因阳从上陷而阻留,此缘阴从下逆而不归,寒热大别。

三阴篇皆言脏病,非经病也。经病而不入于脏,伤寒不过六日,中风不过七日,无不汗解之理。三阴经病,总统于太阳一经,四日太阴,未可曰太阴之为病,亦不必痛满吐利,脏寒而用四逆,五日少阴,未可曰少阴之为病,亦不必厥冷吐利,水盛而用真武,六日厥阴,未可曰厥阴之为病,亦不必蛔厥吐利,风动而用乌梅,不拘何经,其在六日之内者,悉宜麻、桂发表,无异法也。至于自经而入脏,然后太阴有痛满吐利之证,而用四逆,少阴有厥冷吐利之证,而用真武,厥阴有蛔厥吐利之证,而用乌梅,以其一脏之为病如此,用药不得不如此也,而桂枝、麻黄之法,不可用矣。

昔人传经为热,直中为寒之说,固属庸妄之胡谈,程氏乃以脏病为经病,且谓伤寒不传经,亦悖谬不通。义详少阳传经中。

刘世祯:邪入太阴,为病邪入脉之始。太阴脉布胃中,内舍心腹(心腹,即胸腹之两部也),外在肌肉四肢(脾主四肢)。手太阴肺主胸,足太阴脾主腹。太阴之腹满者,由脾络失开,阻散津四旁之用,不因胃中糟粕之实。吐者有物无声,食入反出是也(脾气合于中焦,肺气合于上焦,邪入阴经则与藏象相应,凡五藏之气,皆由三焦传送)。脾气不运则中焦闭塞,胃阳失下降之令,必气逆为吐(经曰:胃为气逆为吐)。食不下者,谓中焦之水谷(中焦主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以上奉,成糟粕而下传)不能成糟粕,别回肠,渗而俱下,以入下焦,非食不下咽之义。脾络之陷而升,由肺脉之逆而降(肺降则胃降),腹满而吐,太阴之病机著矣假令水谷混合,致两道不分行,重以肺气之陷,则自为下利,必大便泄、小便短。自利者,谓不由外因,或误治之逆。加利则太阴为病转甚,故曰自利益甚也(故太阴为病,必以腹满而吐之证谛,若吐而不腹满者便为胃病,下利而不腹满者便为肠病)。太阴之时腹自痛者,以痛为气血之阻,有滞而乍通之时,故有缓急休作之变,不似胃实之痛满不减,必以喜按者为常(痛有休止,亦寒热虚实共见之候,非时痛时止便为内寒,当以平脉为断)。若庸工以腹满而误下之,则手足经气俱陷,胸下为太阴升降之纽(按淋巴总管,今所谓胸管),肺脾之气中阻而津液凝结,故为结硬。下后必自利益甚,且腹仍满也(凡胸下胸中,皆入里深浅之分,以平卧取之,胸中即胸部之里,稍深则为胸下。大抵胸下即生理家所谓纵膈,包藏食管、气管、胸部动脉干、淋巴总管等,以不属一经,故以胸下统之。胸中即指胸部膈之内,心下即横膈膜空处也)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陈修园:太阴中风,风淫末疾,故四肢烦疼,其脉为浮可知矣。今轻手诊其阳分则微,知风邪之当去矣。又统诊其部位,上过寸下过尺而长者,是脉络相通,故为欲愈。

此言太阴腹满之内证,转而为四肢烦疼之外证;微涩之阴脉,转而为长之阳脉。由内而外,从阴而阳,故为欲愈之候也。

按:是后言太阴中风,未言太阴伤寒,至第六节方言太阴伤寒,学者当知仲景书互文见意。

黄元御:太阳中风,而传太阴,是谓太阴中风。脾主四肢,脾病不能行气于四胶,气血壅塞,故四肢烦疼。寸微则阳不上格,尺涩则阴不下盛,脾阳续复,脉渐舒长,是为欲愈也。

刘世祯:脾气荣于手足,太阴化主湿土,风中脾络,淫于四末(风淫末疾是也),四末为阴阳之会,气之大络,阴凝而不能出阳,则气为血涩。四肢烦疼者,手足温热而掣疼也,湿性滞而风行疾,滞疾相搏,荣郁卫阻,故见烦热而疼,所谓脾虚发热者是也。太阴脉当沉濡而滞,中风则脉转浮。阳微者浮部象微也,阴涩者沉部滞涩也,涩为脾气不行,湿阻荣气之象(若属枯涩之涩,用血虚之诊),阳微阴涩,太阴中风之脉。而长谓按之其象转长,长则气治,此气为充,必能助太阴之开,以散津于外,故知为欲愈也。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陈修园: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何也?太阴为阴中之至阴。阴极于亥,阳生于子,至丑而阳气已增,阴得生阳之气而解也。

此言太阴病解之时也。

陈亮师云:此言太阴病解之时。太阴坤土,其象为纯阴。亥为阴之尽,与纯阴相类。阴极则复,至子则一阳生,而为复来之时。四季皆属土,而运气以丑未为太阴湿土。子丑乃阳生之时,阴得阳则解,故主乎丑,而不主乎未,以未为午后一阴主之时也。从亥言之者,阴极则阳生,故连类而及之也。

黄元御:亥、子、丑,太阴得令之时,故解于此。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陈修园:太阴内主脏气,而外主肌腠。太阴病,脉浮者,病在肌腠也,可发肌中之微汗,宜桂枝汤。

此言太阴病之在外也。

【受业侄道著按】脉浮者,太阴之土气运行也。可发汗者,太阴之地气上而为云也。桂枝汤在太阳名为解肌,在太阴名为发汗,何以言之?该太阳以皮毛为表,太阴以肌腠为表也。

王宇泰云:病在太阳,脉浮无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当亦无汗。而不言者,谓阴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盖以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也。须识无汗亦有汗用桂枝汤也。

【按】时说以桂枝汤为太阳专方,而不知亦阴经之通方也;又以为治自汗之定法,而不知亦治无汗之变法也。

黄元御:太阴病,已传脾脏,宜见腹满吐利,腹痛不食诸证。若不见诸证而脉浮者,是脏病未成而但见经病也,宜桂枝发汗。

刘世祯:此方太阴病而不方证象,不冠风寒者,以太阴主里,风寒之辨仍当同阳明之例,以能食不能食决之,不得以表之腠理开闭为断(太阴中风,外亦无汗,与阳明同主肌肉故也)本条但言脉浮(手太阴之气外合皮毛,故邪但中经不入里者,亦有脉浮之诊,虽浮必不甚浮也)不兼紧象(阳明无浮紧之诊,太阴则已入阴,兼紧者甚多),处为中风之例。太阴外邪之感,必身热不甚,按之隐隐在肌肉之间(中风则无汗,伤寒而阳气外泄者,微有头汗,或手足汗,汗出时身无热也),外无头痛身痛腰痛,但四肢烦疼而已。风中脾络(肌肉层这淋巴系是也)邪已入于脉中,荣卫一气周流,故宜桂枝达荣之法,治从外解。用解肌之法而亦曰发汗者,以达荣气郁自津液和而得汗。是桂枝法无汗者亦可发汗,惟卫实皮毛外闭,脉浮紧者不中与耳。观此则太阴中风,治从太阳之例(以肺气外合皮毛,故可邪从外解)又可知矣)风寒邪入腹中,理是太阴表证,脉浮按之必濡弱,若不吐利,仅腹满者,可微发汗,宜桂枝汤;若吐利兼作,脉当不但浮,宜理中汤;脉微浮者,以桂苓甘术汤加半夏主之。但惟太阳可称表证,余经只可名表邪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试解No.95
四百三十、中风(中医)
伤寒论学习答疑 3
太阴病提纲证
注解伤寒论第二条:什么是太阳中风证?
伤寒论.第29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