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26中德班演讲一】文字稿 录音《如何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依恋障碍》

主讲:Mirko Zwark

时间:10月26日

现场翻译:俞峻瀚

录音:何峻



关注公众号回复“录音01”获取高清录音


转载请务必勾搭后台



Mirko Zwark:80后,中德班有史以来最年轻最高的老师,参与过德国海德堡小组研究项目,博士论文获得过德国系统式治疗协会优秀研究项目。出自家庭系统治疗世家。


非常感谢能获得邀请在这里分享我的想法,像我这么年轻又需要飞这么远的路,对我来说是一项殊荣。


今天我要分享的,没有最新的研究。


我所学的知识都是站在被人的肩膀上学到的,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关于依恋的理论,这对治疗工作非常有利。没有任何一项东西能比一项好的理论更有实用性。同时我也知道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包含所有理论。


我接下来说的东西不是唯一一种解释的方法,这绝对不是孩子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的唯一解释,也不是只有这个原因导致这个家庭必须承受苦难。这是一种看待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的观点。那么我们如何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呢?


我来自德国,我希望你们明白,世界上存在很多人成长环境和你们截然不同,作为一个家庭系统治疗师,我认为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一件事情是好的或是坏的,有用或是无用,帮助或是没有帮助,都取决于行为发生的情境。


接下来我介绍一部分发源于英国和北美的理论,世界上另一个地区,他们的文化和习惯是与我们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却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心理治疗师来呈现的,我很希望能让大家理解我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但很可能沟通会存在困难。


首先从依恋的定义开始。


依恋是持续养育孩子的照料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说必须是父母。可能是其他人,关键是一直照料这个孩子。依恋是处于情绪之中的,把人跨越时空地连接在一起。也就说依恋是一种东西,我们将之内化,并使用这种特质与他人建立关系。


这只是我们解释情境中行为的一种方式,而并非只有这一种解释。


依恋是发展我们个人的个性认同非常重要的元素。温尼科特说过:我看见什么,我被怎样看到,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来看看建立这些理论的大咖们。


约翰·波比依恋理论可以帮助你建立假设以及理解背景知识。虽然他本身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但他自己一直批判精神分析,他认为在一个孩子在成长中,并非是内驱力或力比多让他成为怎样的人,他和父母与照料者之间的互动也非常重要。


他强调对早期母婴分离或与父母分离都会造成比较大的伤害。如果一对父母养育的孩子存在某些问题,那么父母可以回忆在其成长过程中,是否存在创伤或遭受不好的待遇。


父母在成长中接受到某些信息,并将之内化,最后将这种方式重现给了自己的孩子。




波比这个早年也经历了分离创伤,他4岁时他很喜欢的保姆去世了。后来找了一个他说是“脑子有问题”的保姆照顾他。


随后一站爆发,父亲去参与战争。即便父亲偶尔写信,但母亲从未提起过父亲,所以孩子常常担心父亲的状况。


所以其早期的遭遇为之后他的理论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位大咖MaryAinsworth,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女性,我先跟你们说她说了什么话,然后告诉你们为什么她神奇。


这个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照顾其实是一种依赖,因为离开父母孩子就不能存活。所以孩子不是自由的,他没有选择。


这成为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基础,探索世界的基础。如果你没有安全的体验的话,从小缺乏安全感,这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埃斯波斯最著名的理论建立是不同类型的依恋模式及不同类型的安全感


现在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神奇。她3岁识字,世界大战在女性军团参军,很快被升级为长官,在很短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战后她和丈夫一起搬到了伦敦,之后遇到了波比,开始在一起合作。


这告诉我们:当你想要发展一种理论时,你需要足够幸运找到一个搭档。


对于依恋理论的核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持续且敏感的照料是非常重要的。


对孩子的成长,至少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连接。这至少要求照料者必须帮助孩子降低压力,给他安全感。


依恋关系与其他关系有本质区别,特别是在焦虑状态下。


当焦虑系统被激活,依恋系统就被激活。


孩子尽力接近父母或者照料者,孩子在成长时会觉得世界很新鲜,想要去探索。而当他走的太远,他就会感到不安,是不是有危险,这是他探索世界的行为就暂时中断了,他想要去找亲密和安全的感觉。如果他得到了照料者很好的安抚,他就有更多的能量更好地探索世界。所以这就像一个加油站,没油了可以来爸妈这充点油。


个体的连接可以被区分开,只要它能够提供安全的感觉。依恋的理论被研究的领域是它怎样进入我们的心理活动之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


我有一个病人,她自己有一个小宝贝,她受到惊吓的时候是无法与孩子互动的。她唯一能想到的是告诉自己要坚强。她突然发觉了这句话并不是她孩子需要的东西,但她完全不知道怎样改变这种情景


当我们去探索她的成长经历时,发现她妈妈具有酒精依赖。她爸爸全职工作,非常忙,每次当她觉得无法承受时就会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会跟她说,你要坚强。




当我们去探索她的成长经历,她马上反应过来为什么自己会怎么做她意识到这件事如同一个程序自然而然地发生。一旦她认识到,只要假以时日,她就会逐渐停止这种做法。同时我们在治疗室内会逐渐找到一种替代方式。


接下来这部分理论看上去非常简单,那种听起来非常像普通常识的话,做起来就不太容易了。


首先,孩子与成年人的互动,首先你需要看到孩子。在德国,有一种小的儿童乐园,如果孩子摔了一跤,他必须给他妈妈发一条微信,因为他妈妈现在忙着发朋友圈。


“妈妈我跟你说我刚刚摔了一跤,痛痛。”这只是一个玩笑,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病人,我问他,你是有什么问题呢?他说,其实什么都好,就是我妈是个盲人。也许他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我脑袋里有这样一个假设。


第二件事,就是我们要正确地解释事件。比如他们最基本的需求,是不是饿了,痛不痛,并且要对这些需要做出正确的回应。


在德国,有时候父母比孩子更害怕,很多时候孩子对伤害他们的来源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父母可能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做。


在德国,这种父母被称为“直升机父母”,他们就像阴魂不散在你天空盘旋,随时询问你有没有事。实际上,这种随时地询问并不会给孩子安全感,相反会增加不安全感。


这个听上去很好笑,但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你可以想象,我说到的那个病人,一遇到什么事,就只会跟自己说“你要坚强”,虽然某些情况下这能够给她一点鼓舞,但实际并没有什么作用。


第三,就是家长必须及时作出反应,当事情发生,你必须立马做出反应。


特别是在我的治疗经验中,当生了很多孩子的母亲,我经常会看到一些类别,作为我的一个导向图。有可能这种方法有用,也可能没用,但对我挺有帮助的。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介绍Ainsworth测量个体的依恋质量的不同方法。


你想要去测量依恋,首先我们要造成不安全的环境。


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焦虑的情境。作为残忍的科学家,首先你需要吓这个孩子,这能激活孩子的依恋系统,也能激活孩子对照料者的期待。


有人了解Ainsworth一套标准的实验方法“压力性情境”吗?


如果你对有些事情已经明白了的话,这是一个重复,如果你有意识地去关注或重做这件事,这对你来说是一项锻炼。在人生之中你是不会停止锻炼的,那些已经听过这个实验的人,你可以借此来锻炼自己。


我来描述一下:首先孩子和母亲被观察者带到房间里。妈妈和孩子被单独放到房间里,妈妈把孩子放下来,妈妈去看杂志,孩子玩玩具。




一个友好的陌生人走进来,非常和善地和妈妈交谈一分钟,马上再和孩子一起玩。妈妈要马上离开房间,并把自己的包留在房间里,让孩子知道自己还会回来,陌生人和孩子一起留在房间里。如果孩子需要的话,陌生人可以安抚孩子。


当我们的依恋系统被激活时,我们的焦虑系统也会被激活,这时候孩子需要找他的妈妈,他会怎么和陌生人互动呢?


这时候妈妈回来,陌生人离开。


妈妈和孩子独处,妈妈尽量用玩具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如果他们能重新和好,孩子又能重新探索世界。


这时候妈妈很明确地和孩子说,妈妈要走了,这时候孩子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他有可能被吓到。


陌生人走进来,必要时他会去安慰孩子。


妈妈回来时,陌生人立马离开房间。


这是当时创造的一个实验性环境,这样一个理想环境,对我们的治疗是有用的。


我们在这样的实验中,实际是不断提升孩子的焦虑程度。其实有一些测试是测量孩子如何与他人互动的,这样的测试我们也能拿来使用。

我们假想一下,妈妈和孩子来到治疗室中,旁边是一个观察者。孩子离开治疗师去玩玩具,因为儿童诊所拥有一个堆满玩具的小角落。


你现在可以观察他探索世界的行为。你和妈妈说,这边是角落是给孩子玩的,可以随便玩。在实验中,妈妈看报纸,孩子在一边玩,这时候陌生人悄悄潜伏进来。


开始聊天,是友好而和善的谈话。


孩子太小了,无法判断外面的环境是安全还是不安全的,要根据妈妈的反应才参考。如果妈妈如果给他的感觉是安全的,他会觉得这个陌生人是可信任的。下次如果你把孩子扔给你妈带,你得先对你妈笑。


妈妈离开房间,孩子开始哭。


比如你和带孩子的妇女工作时,她可能在开始工作时去洗手间,这时孩子被留下后可能会哭,这时候你可以去观察,“我作为一个陌生人,孩子在我面前是怎样反应的”


现在妈妈回来了,抱着孩子,一切都好了。孩子开始玩耍。


这时候妈妈要说她要走了,说我还回来。这时压力的水平提高了,那我们可以观察孩子怎样应对这样的情境。


在实验中,陌生人如果在需要时安抚这个孩子,之后妈妈回来,妈妈抱着孩子,长舒一口气,这该死的实验终于完了。


我们作为观察者,需要观察两部分内容。


第一,他们之间的连接如何,母亲到底能不能让孩子平静下来,给他安全感。


第二,母亲是否能帮助孩子重新去探索世界。


通过这个实验,把孩子和照料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分为几类:


不安全回避型:这种孩子很快会探索世界,他们好像对于母亲很少有情感上的关系,相反孩子和陌生人关系走得很近,妈妈回来也不会找妈妈抱。你可以说这很好,孩子不认生。但实际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安全的,研究者测量了孩子的脉搏,很紧张心跳也很快。实验者可以从中知道,孩子这种举动的背后实际是感觉不安全的。


安全型:孩子能够从妈妈那获得安全感,妈妈回来后他可以重新开始探索世界。有可能这孩子能向妈妈描述自己的负面情绪,妈妈会去安抚他。


不确定及矛盾型:这样的孩子一开始就表现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们不愿意去探索世界。对于外界事物和人类都充满怀疑,妈妈回来的时候他还是没被安抚下来,还在哭,甚至充满攻击性。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承受分离。


最开始建立了三个类别,之后发展出第四类:


无组织或混乱型:是不安全型和矛盾型的孩子混合,孩子被吓到极限,一碰就如同冻僵了一样。会到处撞来撞去,无头苍蝇一般,反复地刻板运动,通常这样的孩子以前都存在创伤性事件。比如说他有精神失常、酒精依赖或虐待的父母。




治疗的工作中,另外一项很有意思的是,妈妈和照料者的行为。


对于不安全回避型的妈妈,她们通常会觉得孩子亲近她们的愿望让自己不舒服,自己也不愿意接近孩子。安全型依恋的母亲通常比较平衡,既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能够鼓励孩子去探索世界。


对于不安全矛盾型的孩子,母亲通常不太稳定,有时很好,有时又会抽风一样。


这些都是给家庭带来巨大焦虑感的情况下测试的,照料者本身的状况实际给孩子带来了焦虑,当我们运用西方理论学习怎样去照料孩子时,家长需要寻找一个平衡。


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另一方面要让孩子勇敢地去探索。很多时候家长只擅长提供其中一个,不能很好地平衡两者。


如果父母过度照料孩子,不能鼓励其探索世界,孩子则不能建立良好的自尊。如果只注重让孩子闯世界,孩子一直在外面漂泊而无法休息,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太难了,无法胜任。


这之所以对心理治疗意义重大是因为早期的互动能内化到心理活动中.


早期依恋经验能够形成我们稳定的内在模式。


我曾经有一次做了一次夫妻治疗,他们中间有一个不安全型回避依恋,另一个安全型的。安全型的人想要接近自己的太太,这种走进伴侣的行为实际给伴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能把这件事说开,那么他们互相间就能够理解。


他们能对彼此更有耐心。婚姻治疗中,有耐心一切都好解决了。如果我们给这些人新的体验,他们能够调整自己新的情感体验。


有时候在治疗中,咨询师会扮演来访者的父母,给他们提供新的成长体验,让他们的行为产生改变。


如此得出的结论是:在生命中的前三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让一个人形成对他人的信任,以及自我控制的感觉,能够去克服困难、挑战的动力,智能发展的学习给它奠定了qinggan的基础。这样的结论是一种很好的论点,去反驳“可以在成年时期改善、或改变行为模式”的观点。


从治疗的角度我更愿意这么说这句话:生命中有些事是你很早就学会了,有些事是你在半山腰学会的。反正早学晚学,总归是要学的。积极一点看是这么回事。


父母怎样和孩子打交道,怎样帮助孩子处理困难情景,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但允许我在最后引用我高大上的父母说的话:你已经有了一些东西时,你更有可能获得更多的。


那些很幸运的,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在之后更有可能建立更稳定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稳定关系,他们能够获得更多安全感和稳定感。至少在西方社会,我们认为连接和安全感非常重要。


德国学会最近几年经常讨论的是“家庭的可塑性”。可塑性指这个孩子有多大的能力去应对生物学上或心理学上或者是心理社会成长的风险。


举例子,慢性的贫穷、暴力、失去父母或战争。可塑性是解决取向,会看孩子有什么办法去应对生活上的挫折。


后来有统计学家做了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至少有一位比较稳定的连接者能给他们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自主性。


他们发现有一种很好的代偿的方式,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比较脆弱,如果之后能遇到比较好的师长,一个替代的照料者,可以帮他们成长为安全型。这些孩子没有那么暴力,吸毒的风险也更小。


研究还发现,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是精神分裂症,另一方父母能够给其提供好的照料,90%的孩子能够成长为正常的。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多数情况下,孩子都能够正常成长,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如果说孩子成长的环境太悲惨,我们怎样帮助他。也许我们会邀请他的某位老师成为他的照料者。




父母会教给孩子怎样应对困难,早期经历慢性贫穷对孩子并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只要父母能够良好地应对。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幼儿园、学校也同样重要,对孩子来说是第二个家。


不是说单纯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另一方面也要让孩子承担责任,两边需要平衡。


如果你在工作中,一个病人来跟你诉苦自己儿时的悲惨,这时候你问他,你这么惨,是怎样挺过来的。这时他可能会说,某个老师或长辈对它很好。这也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他小时候并没有那么惨,而是有人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依恋环境。


当他讲完自己小时候多惨,你可以让他说说他与自己曾经的“拯救者”之间的关系。


当他去回想那位“拯救者”,他会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被爱包围着,特别好的体验。这时你可以问,假如这个人还在这里,你觉得此时此刻他会对你说什么。


来访者说,死都死了,我怎么知道他说了什么。我会说,可是你跟他很熟呀,你能看到他也能看到你。


另外在孩子的弹性中,最重要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自我调节的能力,处理问题的动力及现实的积极的自我看法。能够自我调节的一种能力。处理问题的动力,以及寻求帮助的意愿和能力。


探索家庭里每一个成员的依恋模式、类型是非常重要的。看家庭里对于你的需求的讨论是否开放,应激时怎样处理。小时候形成的行为准则并非不可改变,首先需要去帮助他质疑这种模式,并且引导他,就当下的需要去作相应调整。就怎样和孩子寻找连接的需求打交道。让来访者表达和建立良好的自尊。


了解孩子过去的历史,探索这个家庭曾经遭受过的创伤;了解家庭和朋友的社会网络,外面的社会资源。了解家庭结构,是否缺失父母的权威。


我要再次重复,这一切都关乎平衡,如果有太多的责任,孩子就不能像个孩子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全感就是孩子的加油站 | 《如何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依恋障碍》
如何构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告诉你
建立安全感,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孩子的依恋类型决定孩子未来,别错过培养“安全型依恋”关键期
黏人的孩子,成年后最易有心理缺陷,告诉你为什么,后悔知道晚了
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