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岁以内的母婴关系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点上方 “简单生长”蓝字快速关注


从某些角度来说,一个人后天人格发展、整合的好,比起他是否有更高的学历、更高的智商可能更为重要,包括家庭、事业以及社会生存能力等各方面。本文用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3岁以内的母婴关系对人格发展和形成行了分析和描述,值得我们认真读一下


文/发展心理学


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形成。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为“共生期”。此时母亲与婴儿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母亲给婴儿的良好照顾,可使婴儿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


6个月开始,婴儿心理功能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婴儿原来的“无所不能感”受到打击,体会到离开妈妈,自己就难以存活。这时婴儿内心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分离焦虑,同时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如果孩子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内心形成“好妈妈”的客体表象。在现实妈妈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就靠心中的“好妈妈”表象来支撑自己的,冲淡由分离导致的恐惧感。打个比方,孩子如同飞机,好妈妈如同航空母舰,飞机从航母上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内心知道有航空母舰的存在,内心就会感到踏实。所以,出生后6个月至1岁半或至三岁之间被称为分离-社会化阶段


那么在这个阶段,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呢?

1、积极关注而不是忽视孩子。主动注视孩子,对孩子作出各种表情动作来呵护孩子。

2、要接纳孩子的一切,并对孩子的所有变化和行为保持敏感,作出即刻反应。当孩子笑了的时候,妈妈也马上笑起来。当孩子哭了的时候,妈妈也皱起眉头,以关切的目光看着孩子,去想办法对孩子安抚,如,喂奶,换尿布,等。

3、好妈妈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地爱她的孩子,而不是忽冷忽热地变化无常,这让婴儿获得确定感,安全感。进而让孩子产生自信、自尊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4、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如果孩子要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去玩玩具或去找小朋友玩耍,妈妈会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放开孩子去玩耍,而不是抱住不放,剥夺孩子自主决定、独立成长的机会。


当然了,好妈妈也不能做到寸步不离的,好妈妈偶尔也会短时间地离开孩子。偶尔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是忽视孩子。这时候,孩子就会在内心产生痛苦体验,这些痛苦体验也是由妈妈造成的,所以,孩子就会简单地认为,除了有一个“好妈妈”可以让自己出现幸福感之外,一定还存在一个“坏妈妈”让自己产生痛苦感。与“好妈妈”相对应的是“好孩子”,与 “坏妈妈”相对应的是“坏孩子”。


在这个分离-社会化阶段,如果婴儿能够得到积极应对,能够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呵护。婴儿依托他心中的好妈妈安全岛,可以越来越长时间地离开妈妈,越来越远距离地离开妈妈,培养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对未知世界感兴趣,并离开妈妈主动去探索,充分享受由于自我独立和努力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婴儿内心的对好妈妈、好孩子的幻想就会逐渐向现实层面靠拢,对妈妈和自己都没有过度不切实际的要求。同时会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妈妈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要尊重和接受这个不怎么完美的、现实的妈妈,同时把好的自我与坏的自我整合在一起,最终接受这个不尽完满的自我。表现出自我尊重,同时能够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现实而积极的人格特征。


分离-社会化阶段,如果消极应对婴儿,孩子就会在内心虚幻地构筑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好妈妈和好孩子,同时也绝对化地在内心虚构出极端的坏妈妈和坏孩子的形象,突出表现为割裂的心理状态。加之在依恋、控制、自信、自尊、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为控制方面的不同表现,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

1、如果母婴关系停滞,成年后仍然是不敢离开母亲,要继续停留在母亲怀抱中,享用母亲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表现为,缺少反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心,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快乐和价值感。

2、如果分离焦虑得不到恰当的应对,会怕失去依恋的对象,于是对依恋的对象(一般是母亲)进行过度控制,并憎恨母亲,同时对自己进行过度控制。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

3、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的母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并保持到成年,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同时孩子内心的自体好孩子、坏孩子也是割裂着的。内心最突出的情感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反抗。

4、如果坏妈妈占了主导地位,孩子就难以建立起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并会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时时处处防着别人,认为自己时刻会遭到别人的暗算,这样以“人际不安全感”为核心的人格类型就是“偏执型人格”。

5、如果孩子受到妈妈的漠视、甚至是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争取得到他人的关注,甚至认同了别人的敌意,孩子主动以敌意甚至是暴力对待他人,就会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

6、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妈妈的充分呵护,他感到自己是不可爱的,还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渴望得到妈妈的接纳、呵护。表现为渴望他人给予无穷无尽的赞美,通过他人的赞美来不断证明自己是多么的可爱,“自恋型人格”。

7、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都没有体会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感,孩子的内心就是一个冰凉的内心世界,他没有愿望依恋他人或与别人交往。所以就会表现出“冷漠、孤独、怪僻”等特点,“分裂人格”。

8、如果幼年没有得到母亲足够多的关注、接纳,各种要求总是被母亲否定或拒绝,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他人欢迎,变得开始讨好别人。在社交场合内心缺乏自信和自尊,社交中存在紧张感和焦虑,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这样的行为在成年人身上持续地存在,“焦虑(回避)型人格”。

(上述的人格的分类是相对的,可以有交叉的)


当然了,母婴关系并不是导致各种人格形成的唯一、充分因素。婴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后来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好的基础并不能保证后续发展也一定是好的。三岁前就形成的消极心理功能,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不可以改变,许多心理功能在三岁后仍然会发展完善。 但无疑,由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推演出的3岁前的母婴关系对个人的心理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微信号: 简单生长 | Green-Sprouts

欢迎您的投稿: jiandanshengzhang@qq.com

设计支持: www.exdesign.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心理医生全面揭示“哭声免疫法”的真相
被妈妈极度忽视的婴儿,灵魂是破碎的 | 知识周刊
抱大的孩子更聪明
做一个过得去的父(母)亲
回避性人格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