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师还是不是“敬业界的良心”?当!然!是!的!因为…… | 特别关注


前不久中教君发现网上有一则关于“现在的老师和以前的老师相比,是否没那么敬业”的讨论,想起来我们一直歌颂的“春蚕精神、蜡烛品质”,怎么?“现在老师是否敬业”也需要讨论和争鸣了吗?


老师,您先别急,我们来听听,提出这问题的网友是怎么解释——原来现在媒体上偶尔会爆出新闻,说某某教师上课不认真,有的作业让家长改等等,这是不是证明现在的老师管教学生没有以往的老师敬业了呢?


对于这位网友的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看?


对此,中教君近来专门做了语音探讨,老师们纷纷在后台留言表达看法。


中教君发现,绝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谁说现在的老师不敬业!现在的教师群体中,大部分老师还是“敬业界的良心”呀! 


不少老师提到,时代变了,教育方式变了,不能再拿老一套标准去片面地衡量现在的老师敬不敬业了。多数人都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一代代教师的敬业精神本质上是传承不灭的,初心不改,老师们始终在努力!


我们的用户还说了什么,快来听听吧!

 

多数人认为,现在的老师可是敬业典范!


在讨论中中教君发现,认为相比过去,现在的老师依然敬业的讨论者占据多数。


 @海之韵:现在的教师没有以前敬业的观点是以偏概全,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特别敬业的。


@云马:不敬业的老师只是少数,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教师的优秀大家不怎么关注,但稍有教师犯点错误,就闹得沸沸扬扬。


@ZLS:是时代的发展了,但家长的观念未转变,影响了家长对教师是否敬业的评判。现在的素质教育不同于以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包干模式”教学,而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老师让家长批改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集”,是家校合作理念的表现,而非教师不敬业,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结果,离开其一都有可能出现弊端。


有参与讨论者表示,网友以个案,比如说某某教师上课不认真,作业让家长改等等,就来评价这个时代的教师是否敬业,并不科学,有些以偏概全。而且,比较不同时代的教师是否敬业,本身就需要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多维度、多角度地思考。


更有不少老师在后台给中教君留言,探讨所谓“敬业”的评价标准,分析为什么当下会产生这种老师不敬业的误解,大家说得句句真诚、中肯。


要评价不同时代的同一群体,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大时代的变化对个体的改变。也许,我们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是否敬业,什么才是真正的敬业呢?


是老师“不敬业” ,还是教育改变着你我?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职业不分高下贵贱,社会对“敬业”的期待不止针对老师,对各行各业皆是如此。


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体制、模式、方法不断变革,教育在改变,教师这一职业在改变,处在时代变革中的教师群体亦在不断改变。


所以,与其说把现在老师的特征一竿子打成“不敬业”,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究竟是现在的老师不敬业了,还是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已然变了模样呢?对教师有了不同的要求呢?

 

社会进步需要老师勇于彰显自我价值

为什么有些人批评老师不敬业?很多人给出的理由是现在的老师不如以前的老师那么甘于不求回报地牺牲奉献了。

 

上世纪80年代是五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承担主要社会工作的年代,那个年代,大家的集体观念很强,国家的发展也召唤年轻的人们积极奉献。这些精神在现在依然宝贵、可敬,但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变革,“个性”“个人价值”越来越成为人生成长的“标配”,我们的教育也呼唤学生“认识自己”“寻找自己”,我们的教育是希望能够“唤醒学生”,现在的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起来,变化不言而喻。


原本,我们习惯说老师是“园丁”“春蚕”“蜡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可是越来越多的人扪心自问,逐渐发现——我们对教师一味地牺牲个人利益、奉献精力的社会期待似乎有那么一些不近人情了。

 

当代著名学者朱永新在《教师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这首诗中写道:“教师不是园丁,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教育是师生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师不是蜡烛,教师不能以化为灰烬做代价,以此去照亮学生。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固步自封才会作茧自缚,心灵的成长来自每个季节……教师就是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

 

由此可见,在强调个性彰显、个人价值的今天,教师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也在改变:教师不应是集体社会中一味辛勤、甘于奉献和牺牲的“神”,而是多元社会中追求个性彰显和个人价值实现的“人”。教师“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个志业”,毕竟很多人成为老师是因为喜欢这一职业,希望在这一岗位上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而非为了一味奉献、牺牲个人。

 


“铁饭碗”时代在走远,跳槽不代表工作“三心二意”

有人说,做老师应该沉得下,和过去比,将教学工作做到退休的老师少了。

 

话说“铁饭碗”好不好?如果是几十年前,这是个不用考虑的问题。捧上了“铁饭碗”的人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不过再问问现在的青年就业者,大概很多人会选择多学习、多尝试不同平台这种职业规划。

 

周岚不仅有着某知名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学历,而且还当过5年的大学教师。2015年周岚辞去高校的教职,转型成为一名“高知型”月嫂。她的转行主要出于兴趣。2010年,周岚成为一名母亲,此后开始对婴儿的护理领域倍加关注,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萌生了当月嫂的想法。周岚说,“我喜欢小孩子”,“如果真心喜欢宝宝,宝宝哭的时候的第一个感受不应该是厌烦,而是急切地想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在她看来老师和月嫂都是需要爱心与专业的工作,本质相同。

 

看!这就是人们职业观的改变。在价值观多元时代成长起来的老师,普遍更强调个性的彰显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辞职、跳槽,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工作发生在各行各业,教师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试想,大家可以自由地选择做教师或者不做教师,在合理的职业流动中,如果学校能够留住更多真正喜爱教育的人,那么教师的整体敬业程度究竟会上升还是下降,您看,是不是不该武断地下结论呢?

 


把家长喊到教育里来,配合还是抵触?

在一些对现在的老师不如以前老师敬业的指责中,一个批评是:以前的老师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而现在有的教师却将批改作业等任务留给了家长。

 

不过,有这样一个问题:关于孩子的学业与教育,家长有没有参与的义务?相信大多数家长会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有!”确实,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需要付出的精力,需要做到的陪伴可能一点儿也不比老师少,甚至更多。

 

北京门头沟教委与2015年6月启动了“家校微信互动平台”。家长们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可以在校门口用手机连上校园无线网,扫描学校微信二维码,进入“家校微信互动平台”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切活动和表现。一天下午,实验二小永定分校三(2)班刘研君的妈妈在接孩子放学时,拿起手机登录到微信互动平台,便看到了女儿在校一天的各种表现,包括课堂和社团活动的照片还有一小段视频。家校微信互动平台,让刘研君的妈妈时刻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这让她非常放心。“我给学校提的合理建议,有些已经被采纳了。”刘研君妈妈说。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比起以往,我们越来越提倡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不能否认,如果将批改作业的任务全部推给家长,行为确实不妥,但是在有教学需要的情况下,酌情让家长参与到批改作业和陪同孩子完成其它任务的过程中,也正是家校合作理念的体现。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所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确需要把握好“度”,但也别把老师们一声声请家长陪伴孩子参与教育的呼吁当成“不敬业”吧!

 


越关注孩子成绩越看重老师教学水平,其实社会对老师的期望更高了

以前,家家户户经济条件不好,社会竞争不像现在这么激烈,尤其是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对老师的期待相对简单——照顾好孩子就好,很多家长当起了“甩手掌柜”。


现在,虽然“甩手掌柜”式的家长依然不少,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看重成绩和升学,衡量老师敬业的标准也水涨船高——不仅要保证孩子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还要钻研业务讲好课,把成绩提上来;不仅要教会孩子为人处世,还得随时在电话、微信里答疑解惑。

 

再拿老师的额外工作来说,一位网友说道:“我是八十年代走过来的教师,亲身感受到,那个年代,检查没这么多,老师全身心放在教与学上,市场经济对教师冲击没这么大,如今还是这么教,但外部的冲击较大,如新的多媒体,要重新适应,各种各样的检查,需要凑齐资料,还有安全问题,原来的教导处只有一个主任,现如今七、八个主任、副主任还忙不过来,时刻准备着检查,自已都顾不上,管理起学生来也是分身乏术。”

 

总之,随着教育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划在老师身上的新工作职责也越来越多,期待大、需求杂,盯在老师身上的眼睛多了,评论老师的嘴多了,评价老师敬业与否的标准也多了。您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都是罚不得说不得的精贵宝宝,有时老师急在心里却不敢管

“现在老师不像我们学生时代的老师们那么热心管教孩子呢!现在只要你上课不调皮捣蛋,不影响别人就好!”——后台经常有家长这样向中教君“投诉”。

 

可能您知道吗?在这条留言的下面,很可能正是一位老师在倾诉工作的苦恼——看到一些孩子明明脑子很好就是不肯学,明明写几遍就会的单词,就是不肯写。我要是逼着他写,可能被当成罚抄;我要是逼他站着背,可能被当做体罚;我要是打他一个手板,就更使不得了……

 

“敬业”势必需要老师“负责”,“负责”的表现必是“尽心管教”,而自古以来“管教”往往需要严厉、强势、赏罚分明的工作,可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师感觉得脚下有监督的镣铐,手中却没了处罚的戒尺——老师的惩戒权,在越来越精贵的孩子面前,渐渐消失了。

 

有些老师抱怨,在管理学生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方式适当,不让学生、家长抓住把柄,往往战战兢兢地管学生,非常担心方式不对,更担心“小皇帝”“小公主”心理太脆弱,经不起老师的批评教育,于是老师在管学生的时候,大多是瞻前顾后,提心吊胆。

 

战战兢兢地“管教”,何谈尽心尽力,老师不敢尽心负责,“敬业精神”自然失了分。



总而言之,在大家探讨现在的老师和以前的老师谁更敬业之前,别忘了想想老师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价值观、教育理念、家长心态、社会氛围等的不同,更别忘了新时期时代赋予每个行业、每种职业以及我们每个个体的变化。当然,对于个别确实在敬业精神上欠缺的教师,应该批评,毕竟,教师行业本身就是对素养和道德要求很高的职业,不过,在衡量与评价上确实不能简单一刀切。

 

虽然现在的老师们与人们记忆中的70、80年代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每个行业的职责、敬业精神、职业操守都没有沉溺,教师也是如此。

 


什么是真正的敬业?


时代和教育都发生了如此深刻的改变,那什么是真正的敬业呢?


您看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敬业不应是一味鼓励将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投入工作中,靠时间去弥补低效;敬业不应是当上教师,就忽视身为父母、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敬业也不应是一味迎合学生与家长的所有需求而忍痛放弃坚守教育的规律与原则;敬业甚至不应该是在不甚了解教育的人的悠悠评议下黯然自疑。


说了这么多“不是”,那老师的“敬业”究竟怎么体现?


想来,可以像朱永新老师说的那样,敢于反驳教师只能做“春蚕”、做“蜡烛”,用真正属于教育者的态度去看到教师的身份和使命,让自身丰满幸福,从而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学生的生命;


也可以像特级教师、著名班主任钟杰老师那样,没有夸夸其谈的高深教育理念,就一心朴实地为班上的孩子们准备“百宝箱”:风油精、花露水、小夹子、大头针,还有酒精、创可贴、一次性水杯,甚至于针线盒、牙签、小零食、学生生日表!还不忘提醒同行们,一定要把“爱”装进“百宝箱”。从小处着手,快乐昂扬地体现出师者风采;


或者像知名校长、特级教师赵桂霞这样,时常担心教育者是否曾因一句话、一个眼神、某个不当的行为而伤害了学生,却不自知。因而总是怀着对生命的敬畏,“战战兢兢”地做教育,带着对人的尊重,对职业的尊敬,思考教师这一职业。


这个时代,个性和个人价值被尊重,知识获取渠道愈加多样。教育与时代的发展是相关联的,教育者是否“优秀”“、“成功”都接受着越来越多元、丰富的定义。过去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贡献理应被颂扬,他们远去的脸庞应该被铭记,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该被传承,但他们不该是衡量当前教师的唯一标杆。只要是时刻牢记使命,用心钻研业务,追求自我提升,并努力付诸实践的老师,都应该是敬业的老师,他们的工作精神就该被属于这个他们的时代也是属于你我的时代认可啊!


反观全社会,向所有兢兢业业的教师报以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也是全体教师的希望啊!

 




本文编辑 | 梁丹丹(实习生) 齐晓君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参考来源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名好老师
如此“敬业”,其本质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罪恶”
战狼2教我们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我是教师我无能
触摸罗恩的奇迹教育(2)
教育的错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