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一、一些统计数据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西安市教委199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达35.99%。北京的调查表明,每10名中小学生中,就有1名心理障碍者。曾让许多人羡慕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据称有三分之一不能完成学业而遭淘汰。而从全国的调查情况看,中学生有较强自信心的比例只有43%,抗挫折能力强的仅占38%,意志力强者占20%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按照国际标准分别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省市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中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考虑到中国中小学生巨大的基数,这一心理异常的比例也是触目惊心的。

在这次调查中,有一些问题尤需我们关注,像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很差和较差的比例在人际关系六项调查指标中都排一、二位;小学生的“孤独”、“考试焦虑”、“敌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交往焦虑”、“敏感性”、“考试焦虑”、“敌对”等严重的情绪问题,在情绪状况调查的八项指标中都排前列。

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二、影响因素

1、社会变革对青少年影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必然冲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种种社会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成人社会的诸多心理冲突等,必然突出地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中反映出来。稚嫩的心灵承受着几代人给予的压力,社会变革中的断层和种种羁绊,束缚着孩子们的心灵和手脚,这一切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

2、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1)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无休止地“应试战争”,对学生统一要求和一味追求升学率,再加上作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也剥夺了青少年自我探索的机会。

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格没有做到有机的统一。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各种新的教育举措能否真正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而且,由诸如“减负”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如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确立自我,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2)学校中的归属感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从而出现问题并给社会带来危害。

2、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2)亲子关系

提倡民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

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3)父母的期望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

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这在客观上剥夺了青年在确立自我同一性过程中的“试行错误”。艾里克森指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在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同一性的可能,这个儿童就会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抵抗社会环境。”

还有一种不当的期望,即父母的期望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要求或发展愿望。如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绘画,而孩子感到“我不愿意,我不想,这样很痛苦……”,以至对未来失掉梦想,或不再期待未来,这也可能是选择消极自我同一性的家庭教育因素。

“在另一些病历中,消极同一性是出于想寻找和保持一个适应的地位,以对抗有病态野心的父母和权威人士的过分要求的不得已的结果”。

4、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尊重的主流文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

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颓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

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其次,社会中需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和成人榜样

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我们设想的程度。

青少年的追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

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榜样,而有的只是被炒做得令人眩晕的名星,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去追星。

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

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和永恒反应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于这一点,艾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

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社会义务的年轻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乃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

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从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方面是一种选择性许可,在青少年方面是挑衅性的嬉笑行为”。

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内转转。暂离学校,找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达到自我了解”。

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理想和标准去逼近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

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成人社会对“垮掉的一代”,对青少年犯罪增多,对“现在的青少年怎么了”的感叹、疑问、指责和“普遍”伤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以理解为社会病态的反应,孩子的社会就是成人社会的一面镜子。

三、青少年心理问题表现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上述种种现象,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1、学习类问题。

目前,青少年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出现。考试焦虑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占突出地位。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

2、人际关系类问题。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当,从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父母的日渐年长,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愈来愈困难;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与同学的交友和相处,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孩子们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3、情绪类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7050名中学生的调查,“对同学忽冷忽热”者占44.1%,“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者占35.8%,“对学习的劲头时高时低”者占81.9%,“心情时好时坏”者占71.2%……这些数据表明了当今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父母的性格特征、养育方式、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

4、人格障碍类问题。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本质,也是各种精神症状和反映产生的基础。人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在目前的青少年人格障碍里,依赖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较为多见。依赖型人格的突出的障碍是缺乏独立性,缺乏自立性,没有主见,遇到事情手足无措,主要是由于父母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而形成的。回避型人格的特点是内向,孤僻胆怯,不爱与人交往,应变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不良,往往不能适应新环境。

5、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身体发育提前而性心理的成熟则存在着相对后延的趋势,这二者之间的冲突,带来了许多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与此同时,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6、同一性缺乏(lack of identity),艾里克森称之为“拒偿(repudiation)”。

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一些青少年将自己熔于某一群体中,尤其是那些可提供“同一性细节”的群体,如:崇教崇拜组织、黩武暴力组织、复仇组织、吸毒组织等,将自己从主流社会的规范中分离出来。他们容易卷入和采取某种破坏性的行为,如暴力、吸毒、攻击。他们有自己热衷"fantasies"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是反社会主流文化的。

7、同一性早期完成状态。

具有以下特点:他们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可能十分尊重权威,他们的自我评价还建立在他人所承认的基础上;与其他青少年相比,他们较易附合他人而缺少自主;他们对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很少会自己思考,不会沉思;他们较少焦虑,但比较刻板和肤浅;在同性和异性中都缺少亲密的关系;他们的智商与其他人差不多,但在遇到紧张的认知和任务时,就难以做出灵活的和合适的反应;他们喜欢有组织、有秩序地生活;他们倾向于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父子之间),并采纳父母的价值观(如在高考志愿的选择、职业的选择、异性朋友的选择方面)。

9、同一性扩散

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常常无法发现自我,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他们的不良表现主要有:可能选择与他的家庭、国家完全分离的态度,并且表现出一种长久的病态的同一性;永远也无法做到一贯忠诚,无法兑现他的承诺、承担他的义务;对自我的评价较低,自尊心较低;难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是冲动的,思维缺乏条理,他们与他人的关系常常是表面的、凌乱的;他们虽然对自己父母的生活方式不满,但他们没有能力按自己的方式有序地生活等等。

10、网瘾。

20102月份出炉的网瘾报告,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主导下、国内开展的第三次青少年网瘾调查。和05年、07年两次调查相比,这次调查范围更广,结果更引人关注。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报告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0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群体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

调查显示,目前网瘾青少年在年龄分布上呈现上升趋势,年龄在18-23岁的青少年网瘾比例最高,其次是24-29岁。与2005年相比,13-17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但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这充分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在帮助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

四、青少年心理问题调节方法

1、协调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

青少年自我意识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主观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观而真实地自我存在。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度自卑。

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协助青少年解决这种矛盾,帮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省、解剖他们的自我观念,找到不一致的原因,让主观我和客观的我相符合,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理想我是现实我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与现实我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个体对自我的发展没有做过思索,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消极地度过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就会长期处于扩散状态;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远大,又可能使个体无法实现而感到失望、沮丧。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就会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自我理想与社会规范是相背离的,即选择消极同一性,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最终阻碍其健康发展。

在青少年学生中经常展开有关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青少年进行有关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的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使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能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2、帮助青少年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

自我完善需要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个社会或集团,他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不足。他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获得良好的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就会给他的同一性确立带来困难。

这可能表现为:过高地期待社会,希望社会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不能接受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肆意行事;对现存的某些社会现象无法容忍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加以反抗或彻底逃避。这样的青少年,思想上很偏激,很可能发生人际交往障碍、逃学、攻击、厌世等行为。

关于如何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不只是去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奉献,还要帮助青少年去正确认识社会、帮助青少年去适应外部世界,教给他们必要的处世技能等。

3、帮助青少年接纳自己

被接纳并不是指一个人必须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所希望的改变。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试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接纳,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他又怎么能引导自己向上、又怎么可能成长呢?可见,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然而,在生活中,着实有一些不接纳自己的人常会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认和排斥上,带着许多对自己的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正如艾利斯所说:"一个人经常不由自主怀有一些自我否定的想法和感觉,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行动。这样做非常容易,根本没有困难。"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本来是生命的基本要求,但在人类身上反而变成了一种难得的品质,这是为什么?

   大多数人认为,人的脆弱性在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得以反映,在人们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挫折和不幸,以至于人们把挫败和失望当成了家常便饭。然而人的不安和自我否定并不主要来源于客观环境的挫败与身处不利的环境,而其根本在于人自身的态度和认知。其实质便是:人们将目标与需求都变成了强求与苛求。

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态度是极其苛刻的,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挑剔,对于自我的接纳也是有条件的。

同样,很多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苛刻的,对孩子的行为也是很挑剔的。这主要要来源于家长对自身的不接纳,如果家长对自己接纳的程度高一些,那么救孩子的接纳也会变得更容易一些。正是因为对自己的不接纳,也会造成对他人的不接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频频离家出走,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青春期的孩子:“距离成为我自己还有多远?”
青春期教育 | 从“自我同一性”角度分析自我
中学生心理特点
如何判断孩子是叛逆还是有心理问题?
怎样更好的解决青少年的叛逆难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