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句话教你辨清论证方法

对于议论文阅读和议论文写作来说,论证方法是必须储备的基础知识。语文高考中,无论是以实用类文本的面貌出现,还是以论述类文本的面貌出现,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论证方法都是常考甚至必考的知识点。很多同学在上考场之前,对论证方法的常识不甚了了,对论证方法的辨识也不甚敏感。今天就分别用一句话教大家怎样判定。当然,下面列举的方法之间,有的是包含关系、有的是交叉关系,同学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文中不再一一注明。今天谈谈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反证法、归谬法、归纳法、演绎法和排除法共15种论证方法。

一、假设论证(偶尔考到):
当你看到使用“如果(假使、假如)……那么(就)……”“倘若(若)”“试想”等关联词语时,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该处文字使用了假设论证的方法。
假设论证的一般方法是:举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推论,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推论。例句:命途多舛、颠沛一生的杜甫,始终以仁圣襟怀观人视物,将挫败与坎坷当做人生的历练,即使在忧郁的深渊中仍不懈追求,终于以字字句句饱含生命力的诗作,成为唐诗这一宏丽壮伟的琼宇中巨实的一柱栋梁,享有“诗圣”的称誉。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例句: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二、因果论证(偶尔考到):
当你看到文段论述中有“因为”“所以”“由于”“故而”“因此”“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既然……那么……”等词语的时候,基本可以判定该语段使用了因果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逻辑是:首先要确定并找出客观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因果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是普遍的和必然的;其次,通过揭示原因的客观存在(正确性)来论证结果的成立和合理(正确性)。当然,也可能是通过现实的结果来反推原因的存在。同学们在分析因果论证时,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注意作者有没有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是不是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看看是否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等情况。例句:二战时期,英美空军为加强战机防护,对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分布进行了调查,认为哪里弹痕多加强哪里,但只有统计学家沃德“看见了”那些坠毁的战机,明白那些弹痕少的地方才是真正应该加固的地方,因为这些部位重创是无法返航的。沃德之所以能透过现象看见本质(结果)是因为沃德全面地估计了所有战机的情况,并没有忽略那些坠毁的、无法直接统计的战机。(原因)因此,无论是看待任何事物之时,应当尽可能全面的看待,以此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结论)

三、对比论证(常考):
当你看到文章将两种不同或对立的情况放在一起比较来论述观点时,基本可以判定此处有对比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 ,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进而映衬突出结论(论点)的论证方法。这论证方法的本质是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显露出来,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在对比论证中,可以比较的对立因素很多:一种是纵比,即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对比;另一种是横比,即把这种现象和那种现象、这个人和那个人进行对比;还有主次对比、轻重对比等。例句:自然界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万物总是在对立中找寻平衡。水与火就是如此。水,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它包容万物,洗涤尘埃。而火,热情奔放,气势磅礴,却常常带来灾难。当水与火相遇时,水的柔情化解了火的狂暴,使得火焰不再燎原,而转化为温暖的抚慰。

四、正反对比论证(又叫正反论证,常考):当你看到文章运用“相反”“否则”等词语(也可能没有使用),将一个事物或一个事理的正面情况和反面情况放在一起,或将正面的事物事理与反面的事物事理放在一起,并将它们加以比较对照,以说明某个观点或道理时,那么可以确定此处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是一种特殊的对比论证。
正反论证要求先提出论点,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证。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明一下,一般观点认为,对比论证就是正反对比论证。但我个人认为,正反对比论证一定是对比论证;而对比论证不一定是正反对比论证。 比如当我们把好人和坏人放在一起对比探讨属性不同的时候,它就属于正反对比;而当我们把好人和好人放在一起对比而寻找差异时,你就不能说它是使用了正反对比,它仅是对比论证。例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例句: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五、举例论证(又叫例证法,常考):如果你看到“比如”“例如”“诸如”“像”之类的词,且后面紧跟的是叙述性文字,那基本上就是例证法。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说明道理的方法。 例句:这本书的编者辨识力不高,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这本书居然也把它选录进来了。
六、设例论证(假设+举例,常考):当你看到作者论证观点所举的事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而是一种设想出来的、现实并不存在或不可能发生的情况,那么你可以确定,此处使用的论证方法是设例论证。设例论证是举例论证的特殊形式,也是假设论证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设例论证兼具假设论证和举例论证的特征。因此,有人把它归入假设论证,有人把它归入举例论证。例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七、引用论证(又叫引证法,常考):如果你看到论证中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无论眀引、暗引,都是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例句:过于迷恋往昔会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汪国真说:“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例句:“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这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俞振飞老先生在向青年演员传授技艺经验时说的也是他发自肺腑的感受。确实,经过一番勤学苦练才成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的俞振飞老先生,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艺术道路。在这崎岖的道路上,他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费尽了毕生的心血,经过一番“冰霜苦”,终得“梅花放清香”。

八、比喻论证(又叫喻证法,常考):当你看到“好像”“如同”“仿佛”“像”之类的词,且确定它是比喻词、比喻词前后两个概念、事物、事理或判断不是同类的时候,那么,该处文字大概率是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最大的优点是以浅喻深,即通过比喻,使一些本来抽象、深奥的道理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 例句:做人要守住人生的底线。如果人生山,那底线便山脚的基石;如果人生海,那底线便绵延的海岸;如果人生路,那底线便路口的红灯,只要它亮起,我们就必须停止脚步。正如水结冰需要最起码的零度,正如叶片光合需要最低限度的光照,人生活在世上,需要有自己的底线,需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当然,有些时候,作者不一定使用明显的比喻词,而是讲一个与观点之间有喻义关联的故事(比如使用“以……为例”的形式),这种情况下,也可能是比喻。例句:“毛泽东说:何以对付敌人的庞大机构呢?那就孙行者对付铁扇公主为例——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她战败了。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是孙行者,是很有办法对付这个日本妖精的。目前我们须得变一变,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但是变得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该例为了论证实行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除一些人对缩小自己机构能否对付敌人庞大机构的疑虑,用了孙行者和铁扇公主的故事作比喻,让人们接受“把我们的身体变得小些,更加扎实些,我们就会变成无敌的了”的观点。)

九、类比论证(又叫类比法,常考):当你看到文章将两个同类的事物或事理放在一起比较,由它们已知的某个特点相同,进而推导出它们其它特点也相同的时候,就可以判定该处文字使用了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区别就是,前者把相同类别或性质的两个事物放在一块儿,已知它们具有某些相似特征,而由此推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后者把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不同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利用它们的相似的特点来证明结论的可能正确。例句: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保持经济繁荣为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后和香港一样实行“一国两制”,那么,也可以保持经济的繁荣

十、道理论证:(常考)
当你看到全段的文字纯粹用概念、术语、理论、分析给你诠释解说观点、原理、方法的时候,它就是使用了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用做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检验的、正确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的;道理论证的过程应该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既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强词夺理。广义的道理论证即理论论证,包括引用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等等。我们此处的道理论证是狭义的。例句:审美是物质的升华。拥有了丰厚的物资,人们就会追求审美上的富足。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的人是空虚的,正是有了审美情趣、诗情画意的填充,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绚烂多彩。我们的生活才会少一句埋怨,多一些欢声笑语。

十一、反证法(偶尔考到):当你看到文章不去证明论题或论点的正确性,而是去证明与论题或论点相矛盾的观点或论断的错误性的时候,该处的文字就是反证法。反证法又称逆证法,是通过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论断(即反论题)为假的方式,来确立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法。反证法的论证过程如下:首先提出论题;然后设定反论题,并依据推理规则进行推演,证明反论题的虚假;最后根据排中律,既然反论题为假,原论题便是真的。在进行反证中,只有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才能作为反论题,论题的反对判断是不能作为反论题的,因为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可以同时为假。反证法中的重要环节是确定反论题的虚假,常常要使用归谬法。反证法是一种有效的解释方法,特别是在进行正面的直接论证或反驳比较困难时,用反证法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因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丢掉这面旗帜,实际上就是根本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正确路线,就是要放弃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绝对不会同意的。

十二、归谬法:(驳论文中可能考到)当你看到作者将准备批驳的观点假定为正确、并以此为推论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推导出错误好笑的观点时,就可以判定此处论证方法就是归谬法。归谬法是一种常用的反驳方法,多用在驳论文中。其基本思路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加以引申推论,得出荒谬可笑的结论来证明对方论点谬误的结果的方法。例句:“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不但经不住事实的检验,而且也经不住逻辑的推敲。试想,如果“逆境有利出人才”的命题能够成立,那么我们为了造就更多更好的人才,就应该为青少年去创造“逆境”了,如此推演下去,“改善办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不都反而不利出人才了吗?因此我们认为,“逆境有利出人才”的说法是荒谬的。例句:有人认为,“君子慎其独”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的语言,我们今天还使用它,会使思想倒退到封建社会去。果真如此, 那我们今天所说的话, 大多来自古代社会, 山水草木、 日月 风雨且不必说,就连“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以史为鉴”等也来自古代社会,甚至出自封建士大夫之口。照这些人的逻辑,这类语言也不能说了,那我们今天只好做半个哑巴了。

十三、归纳法(基本不考):
当你看到作者先举几个例子,或先分述几个分论点,再归纳总结出观点或中心论点的时候,可以判定这儿使用了归纳法。或者说,当你看到由几个小论点推出大论点的时候,它就是归纳法。
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现象推导一般规律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例句: 古人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的是沉醉灯影书乡的境界;今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处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耐看的书在我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生死相依的伴侣。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

十四、演绎法(基本不考):当你看到作者先说出观点、结论或事理,并以此为依据,列举或分析此事理、结论、观点涵盖之下的具体的事物、事件、道理时,基本可以确定是使用了演绎法。或者说,当你看到由一个大论点推出一个或几个小论点的时候,它就是演绎法。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中,普遍性结论是依据,而个别性结论是论点。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演绎法和归纳法的区别是,两者推导的思维方向不同,前者是由一般的、普遍的到个别的、特殊的,后者则是由个别的、特殊的到一般的、普遍的。例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段话使用的论证方法就有演绎法。“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一般性原理,起论据作用;“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事实论据;“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是结论,也是论点。)

十五、排除法:(基本不考)排除法是一种把不在结论(答案)范围内的其他结论排除掉的方法。它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否定与论题相关的其它几种判断,从而确定论题为真。例句:想要确定“甲是杀人犯”这个论题为真,可以这样来论证——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必有一人是杀人犯(即“杀人犯或者是甲,或者是乙,或者是丙”或“杀人犯要么是甲,要么是乙,要么是丙”);经公安机关调查,乙和丙没有作案时间,故排除乙和丙是杀人犯的嫌疑;所以,甲是杀人犯。例句: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在《拿来主义》中阐述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的时候,就采用了排除法,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进行一一排除,最后推出唯一的正确做法就是“拿来主义”,这样的论证让人无可辩驳。)

一段话总结:每一种论证方法都是有标识的,不过有的标识明显,有的标识不明显罢了;语言实践中,很多时候不是仅仅使用一种论证方法,同一组论证句子里,可能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你注意到前面所举例子中,有多处都综合使用了几种论证方法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议论文论证方法集粹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一)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中考议论文复习
中考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模板(建议收藏)
中考总复习之——议论文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