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你认识多少?

来源:中国港口博物馆,原文链接:涨知识 | 博物馆里的这些生僻字你认识几个?

銎盉镞簋甗敦轙罍鬲

軎甑箅匜匕觥觚觯斝

......

这些字你认识几个?

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

却又不敢贸然读出口的尴尬感?

上面提到的都是青铜器的名字

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青铜器以其雄浑古朴的造型

绚丽精美的纹饰、等级森严的形制而著称

我们常常能在博物馆中看见它们

却因为这些生僻字而无法完全认识它们

今天跟着港博君一起来学习

那些见了不会读的青铜器名“字”吧!



銎[qióng]

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盉[hé]

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盉,调味也。”——《说文》,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

镞[zú]

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汉·贾谊《过秦论》。

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说文》。

甗[yǎn]

是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

敦[duì]

古代用来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

轙[yǐ]

古代马车构件。马车的车衡两侧各装一件铜轙,马嘴上的缰绳分别从四个轙孔中穿过到达驾车者手中,可避免缰绳缠绕在一起。

罍[léi]

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鬲[lì]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軎[wèi]

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軎上有孔,用以纳辖。亦作“轊[wèi]”。

甑[zèng]

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箅[bì]

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说文》。按,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

匜[yí]

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匕[bǐ]

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觥[gōng]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

觚[gū]

饮酒器,作用与爵、角相同。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

觯[zhì]

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斝[jiǎ]

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豆[dòu]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彝[yí]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卣[yǒu]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钺[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

盨[xǔ]

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甗[yǎn]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镈[bó]

1.古代钟一类的乐器。2.古代锄类农具。

鑃[diào]

古乐器,形似铎铃,以木槌敲击,祭祀和宴乐时用。

缶[fǒu]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瓿[bù]

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铎[duó]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铍[pí]

长矛。

樽[zūn]

古代盛酒的器具。

斛[hú]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来源:太仓教育,原文链接:文化周末┃暑假去博物馆涨知识,这些生僻字,你都会读吗?

1、銎[qióng]

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解释为“斤斧之孔所以受柄者”。

2、盉[hé]


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pàn],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盉,调味也。”——《说文》,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

3、镞[zú]


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汉·贾谊《过秦论》。

4、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黍[shǔ]稷[jì]方器也”――《说文》。

5、甗[yǎn]


蒸食器,分上下两部分甑[zèng]和鬲[lì],有的是连体,有的是分开的。

6、敦[duì]


古代用来盛放黍[shǔ]、稷[jì]、粱、稻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

7、轙[yǐ]


古代马车构件。马车的车衡两侧各装一件铜轙,马嘴上的缰绳分别从四个轙孔中穿过到达驾车者手中,可避免缰绳缠绕在一起。

8、罍[léi]


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9、鬲[lì]


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10、軎[wèi]


古代车上的零件,青铜制,形如圆筒,套在车轴的两端。軎上有孔,用以纳辖。亦作“轊[wèi]”。

11、甑[zèng]


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12、箅[bì]


所以蔽甑底者也。从竹,畀声。——《说文》。按,甑以蒸饭,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

13、匜[yí]


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铸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缓一些的无足。

14、匕[bǐ]


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15、觥[gōng]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晚期,一直沿至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

16、觚[gū]


饮酒器,作用与爵、角相同。初见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周。

17、觯[zhì]


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18、斝[jiǎ]


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19、豆[dòu]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

20、彝[yí]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21、卣[yǒu]


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22、钺[yuè]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3、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

24、盨[xǔ]


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25、甗[yǎn]


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

26、镈[bó]


①古代钟一类的乐器。  ②古代锄类农具。

27、鑃[diào]


古乐器,形似铎铃,以木槌敲击,祭祀和宴乐时用。

28、缶[fǒu]


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29、瓿[bù]


古代的一种小瓮,青铜或陶制,用以盛酒或水。

30、铎[duó]


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亦为古代乐器。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

31、铍[pí]


长矛。

32、樽[zūn]


古代盛酒的器具。

33、斛[hú]


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34、簠 [fǔ]

 

祭祀时盛放稻粱的器皿,方口。现收藏于都江堰文庙。

35、殳[shū]


①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②戟柄。

博物馆里的26个生僻字

《 文摘报 》( 2014年0月918日  06 版)

日前,一条名为“学会这些字,到博物馆轻松变学霸”的微信在朋友圈里流传。这条微信罗列出了26个“博物馆里那些你不认识的字”并给出释义,让读者轻松了解生僻字的含义。

簠(fǔ)古代祭祀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其基本形制为长方形,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簠出现于西周早期,主要盛行于西周末春秋初,战国晚期以后消失。

彝(yí),古代盛酒器,通“仪”“礼”,既是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又代表着一种具体的器物,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

甗(yá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可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甗,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bì),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有的甗上下可以分离,有的则是连体。

戟(jǐ)兵器,是戈和矛的合体。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盉(hé)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水的浓淡。

罍(léi)古代酒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觚(gū)古代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觯(zhì)古代礼器中的一种,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

瓿(bù)用于盛酒或水,盛行于商代。

盨(xǔ)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或食具,由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相同。

敦(duì)古代食器,盛黍稷。

殳(shū)古代兵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是方头钝器。字下部“又”指用手拿。

铍(pī)古代著名长兵器之一,起源于短剑。

斝(jiǎ)中国古代用于喝酒或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由青铜铸造,三足,一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后用为御用酒杯。

鬲(lì)古代烧水用的炊器,古人在鬲的上面再加一个锅,其作用就有点像我们今天用的蒸屉,鬲的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匜(yí)古代盥洗时用于盛水的器具,形状像瓢,与盘合起来使用,反映古代人用流动的水来洗手。匜有水溢出来的意思。该器皿出现于西周中期,盛行于东周。

铙(náo)又称为钲和执钟,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

钫(fāng)古代盛酒浆或粮食容器。

钲(zhēng)古代打击乐器,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觥(gōng)古代一种酒器,觥筹交错,筹为筷子,形容盛宴。

錞(chún)古代一种铜质的军乐器。形如圆桶,上大下小,顶上多做虎形钮,可悬挂,常与鼓配合。

瓠(hù)古代一种盛酒器,最早是仿瓠瓜形状制成,现在我们所用的壶就是由古代的瓠演变而来。

缶(fǒu)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的盛酒瓦器。

铩(shā)古代一种长矛。

钺(yuè)古代斧子,最初是王权象征。

钅和(zhōu)在很多文献上写作“舟”,是用来盛酒、汤或者热水的器具,约莫相当于现在的暖瓶或保温杯。

彝(yí)、簠(fǔ)、觥(gōng)、鬲(lì)、甗(yǎn)、盉(hé)、觚(gū)、罍(léi)、觯(zhì)、瓿(bù)、钅和(zhōu)、斝(jiǎ)、盨(xǔ)、敦(duì)、殳(shū)、铍(pī)、戟(jǐ)、匜(yí)、铙(náo)、钫(fāng)、钲(zhēng)、錞(chún)、瓠(hù)、缶(fǒu)、铩(shā)、钺(yuè)。






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
1.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孔子博物馆
2.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山东博物馆
3.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济南市博物馆
4.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德州市博物馆
5.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6.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滨州市博物馆
7.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东营市历史博物馆
8.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
9.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
10.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
11.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威海市博物馆
12.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
13.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日照市博物馆
14.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临沂市博物馆
15.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济宁市博物馆
16.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菏泽市博物馆
17.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聊城市博物馆
18.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泰安市博物馆
19.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
20.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山东省地质博物馆
21.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22.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
23.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
24.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院)
25.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滕州市博物馆
26.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滕州市汉画像石馆
27.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
28.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淄博齐文化博物院
29.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青岛山炮台遗址展览馆
30.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中国年画博物馆
31.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山东美术馆
32.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莒州博物馆
33.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兖州博物馆
34.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
35.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莱芜区博物馆
36.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聊城还有哪些博物馆?
37.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大汶口遗址博物馆
38.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寻觅山东各地博物馆里的“龙”
39.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枣庄市博物馆
40.带你看看山东的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博物馆里的生僻字,你会读吗?
去博物馆之前你一定要先认识这些字
銎盉镞簋甗敦轙罍鬲軎觚甑匜-古代青铜器如何认?
瓿罍觯钺甗觚簋斝盨銎轙軎鑃甑箅……这些字认全了再进博物馆
博物馆奇妙夜拾拾掇掇那些古怪青铜器到底藏着什么梗?
罍霝甑斝簠觯甗,青铜器的名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