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侠《流民图》:一张画 竟断送了北宋改革路?

回顾中国美术史,自宋以后,由文人所把控的艺术世界里,几无平民百姓的身影。这种令人惊异的忽视,终至中国艺术走上了更为狭窄的道路,成为少数人书房中的玩物。伴随着文人自身在不同朝代中的不同地位,呈现出逐步僵死的面容。

这其中尤以人物画为最,抛去漫天神佛,宫廷侍女,就几乎只剩下了文人们终南秀场,所有的士大夫们都在画中呈现出一派避世、归隐、没有野心与利己主义面容,全然因对百姓兴亡的责任,方才走上仕途。

这当然只是一种公关手段。拿着高官厚禄,要摆出隐士的姿态,仿佛中国最好的谋士与官僚,真正的理想都是终老于终南山。

《流民图》民国 蒋兆和

那,没有谋得一官半职呢?更要去亲身隐居,并想方设法令这件事使人知晓,将自己的名声扩散出去,多么矛盾。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没有将目光放在平民百姓身上。

国宝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便一例,但即便是这等稀世珍宝,在面世后的最初百年里也曾流落蒙尘。

我们今天的作品没有那么著名,但相较之下,却更为曲折与感人。

《流民图》明 周臣

三幅《流民图》,三位艺术家,分别展示了宋、明与民国,间隔千年但几无变化的,百姓苦。

我们先说宋朝,郑侠的《流民图》。

于福清的郑侠雕像

1074年3月,河南大地已如焦土,半年未落一滴雨水,祸总并至,大旱后的蝗灾并没有放过这群贫苦的百姓。饿殍遍野,流民塞道,身无完衣,以致茹木食草根充饥。但即便是这般景象,为生存而挣扎的百姓们依旧要向官僚们交重税。王安石所变之法的青苗、免役、方田、保甲等政策,被一群歪嘴和尚念成了平民身上最大的枷锁。

心系百姓的郑侠心如火炼。

这位因王安石提拔重用而走上仕途的人,即将成为终结他恩人的政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

“青苗、免役、保甲、市易数事,与边鄙用兵,在侠心不能无区区也”

王安石雕塑

变法之初,郑侠便对新法持拒绝的态度。他虽对自己的伯乐充满感激,忠诚无比,但他更清楚这些新法并不能真正为百姓带来福祉。因此,在逢此大灾后,郑侠先是多次上书王安石,但“安石不可谏”。

于是,他将他见到的人间炼狱,用画笔描绘了下来,便是《流民图》,附在奏疏里上报上级,但被再次拒绝。

绝望之下,郑侠冒着欺君之罪,假称军情紧急,拍马直递银台司,越级上报。

《宋史·职官志一》:“银台司,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録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

宋神宗像

在奏折里,他这样写道:“臣曾听闻,南征北战的将军们,会将取胜的场景,收服的王土,绘制成图卷献给您。但恐怕没有一个人,会将百姓鬻儿卖女,抛妻弃子,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惶惶不可终日的场景描绘出来奉上,可这确实我亲眼所见。画卷之外,现实肯定远比我所绘制的《流民图》更为残酷。

如果陛下听臣一言,开仓赈灾,将苛克百姓的无道政令一概免除。十日之内不下雨,臣愿承欺君之罪,乞斩于宣德门外。”

宋神宗的永裕陵 现已芳草萋萋

在那个没有照片的时代,绘画成为深宫中皇帝唯一了解世界的途径。只是这一次,在群臣一片皇帝英明、歌舞升平、天下太平的颂扬中,郑侠带来了一副已如焦土地狱般的“王土”,那平民百姓的饥馑与哀嚎,在垂拱殿中回响。

神宗赵顼决不能简单的归于昏君之列,年仅19岁的他,登基时所面对的宋王朝,已显出沉沉暮气,内忧外患,官僚臃肿,军费开支与辽夏的年年岁币,已令北宋难以为继,压力转嫁之下,农民也因徭役的屡屡加重而揭竿而起。

摆在这个青年面前的,唯有改革一途。

于是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青年宋神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敢于拿祖宗之法开刀的皇帝。“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英明之主?

可惜我们回望历史,大多数的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

28岁的宋神宗,人已近中年,望着这份奏疏,反复观图,长吁数次,放入袖中,夜不能寐。

那个锐意进取的赵顼,那个一国之君的赵顼,在与自己的臣子角力多年之后,猛然发现自己治下的百姓,并没有活在盛世里。

《宋史·神宗纪赞》:“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览,励图治,将大有为。

次日,神宗大赦天下,命地方开仓赈灾,新法中与民逐利的部分被相继废除,并下罪己诏向天下责难自己。三天之后,旱区便下起了大雨,不知情的群臣上朝祝贺,却被神宗以《流民图》与奏章责骂。

可惜政治没有正义可言。

王安石像

郑侠的大胆之举,令王安石不得不辞官罢相,既得罪了改革派的权益,也令负有监察责任的保守派官员们尴尬不已。他的靠山既被他自己扳倒,御史们便开始以其擅自动用马匹传递奏章这一理由治郑侠的罪。

而顶替王安石位置的改良派吕惠卿,也开始劝说宋神宗: “陛下数年以来,忘寐与食,成此美政,天下方被其赐;一旦用狂夫之言,罢废殆尽,岂不惜哉?”在改革派官员的劝说中,新法一切如故。

郑侠当然要继续上书陈此利弊,只是这一次,他被以诽谤定罪,流放福建汀州,吕惠卿并没有想放过这个小人物,他试图再次加以死罪,但幸而神宗相助,于是郑侠被再次流放至更遥远的英州,即现广东英德。

《流民图》明 周臣

百姓并没有忘记他们的代言人,即便是在广东,郑侠也受到了当地人无论贫富的尊敬,争相令自己的子弟向其求学,并为他修建了一所房屋。

神宗去世后,哲宗上台,在苏轼等人的力主下,郑侠重回官场,前往泉州担任地方官。徽宗时,被蔡京上书夺取了官位,自此回到老家,安度晚年,至七十九岁时去世。身后,乡人为了纪念他,将县城主要街道名为“一拂街”以示纪念,即现在福清市一拂路。还在利桥街建“郑公坊”以颂德,又将其故居改为“一拂先生祠”。

百年后的明朝,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为郑侠“一拂先生祠”撰联:

“谏草累千言,终信丹青能悟主;归装惟一拂,始知琴鹤也妨人。

回望历史,郑侠只是那浩瀚史书中的一朵小火花。但他以一副《流民图》,为万民请愿,成为少有的直接参与政治斗争的中国画。它承载着对统治者不满与抗议,即便这种情绪极为隐忍与谨慎。

而这也为后世画家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每当国有难、百姓流离失所时,总会有艺术家将自己的目光投向无助的贫苦百姓们,这也成为中国艺术家们极少数直接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情绪之时。

大多数时间,他们更愿以山水花鸟鱼虫为隐喻,模棱两可的将自己情绪微妙的表达出来。

宋亡后 郑思肖的无土兰花

可惜的是,或许是画中敏感的政治含义,郑侠的《流民图》未能传世,散失在历史的浪潮中。或许接下来两位艺术家的《流民图》,能令现代的我们脑补出其大致的面容。

明朝周臣,与民国蒋兆和。

郑侠之后,我们将继续讲述《流民图》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神宗与王安石君臣蜜月期因为这一幅画而告终
【笔记】一幅改变皇帝意志的画作
一幅画扳倒当朝宰相
北宋一看门小吏,因为绘了一幅《流民图》,竟扳倒当朝宰相王安石
此人深受王安石器重,曾拜王安石为师,却用一幅画毁了王安石变法
名满天下的守门小吏郑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