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障碍的影响

本文作者:常州子观心理工作室 心理咨询师姚建华

焦虑障碍是一组反复并持续的心理疾病。

它以过分紧张、担心、恐慌为主要体验, 并伴有相应的认知改变、行为改变与躯体症状的心理障碍。

包括:

广泛性焦虑障碍

分离性焦虑障碍

特定恐怖症

广场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

惊恐发作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国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在非临床青少年样本中各种焦虑障碍的报告率介于17%至22%, 符合诊断标准的比率介于2.4%至8.7% 。

而在国内不同地区的青少年人群中, 可能检出临床焦虑障碍的比率介于5.7%至10.9%。

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相比成人对应激更易感, 因此也更易成为包括焦虑障碍在内的精神心理疾病多发人群。

有数据显示超过50%成人阶段心理疾病的首次发作是在青少年期。

严重且持续的焦虑症状不仅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痛苦, 还可能引起神经生化的改变及大脑发育的异常, 导致语言、行为能力的退化, 对其毕生发展造成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

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体内应激激素的释放和调节, 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有着紧密联系。

当个体遭遇生理或心理的应激源时, 下丘脑分泌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血管加压素, 二者刺激脑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体循环到达肾上腺, 促进其释放糖皮质激素(GC)。

对于人类而言,GC 也就是皮质醇,它是一种主要的应激激素, 作用于机体的多种组织器官包括大脑, 使机体达到一定的紧张状态以有效应对应激。

当GC 作用于大脑时, 它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分泌进行负反馈抑制, 从而避免HPA 轴过度亢奋以致功能失调。

对应激的过度反应是焦虑障碍的重要诱因, 研究表明在焦虑障碍中HPA轴通常表现为负反馈抑制弱、长期过度激活。

在由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阶段, 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会大幅增加。因为,青少年会经历生理(例如, 基因表达、大脑发育)与心理(例如, 自我意识、认知加工)的巨大变化。 

因而,探讨心理疾病的遗传及心理社会机制时,应考虑个人成长发展阶段在其中的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焦虑

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 大致分为积极与消极两个维度。

积极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较多的情感温暖与关爱, 重视沟通与理解, 鼓励独立与自主。

消极教养方式主要表现为情感交流匮乏, 过分严厉、责备惩罚、过度控制、冷漠拒绝。

依恋理论认为, 父母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依恋风格与亲子间的情感联结。对于个体的人格塑造、情绪及社会能力的发展均有极大影响。

教养方式也被认为是青少年焦虑的重要预测因子, 其中过度控制、冷漠拒绝等消极教养方式是以往研究探讨较多的。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教养方式对儿童焦虑症状或焦虑障碍中变异的解释率最高可达18%, 就具体的教养方式而言, 过度控制、冷漠拒绝是预测效应最为突出的。

过度控制是指:

父母对孩子日常生活及大小事务的过分参与甚至干涉

不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与保护

不断强化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与服从

把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强加于孩子

过度控制的教养风格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 也使其暴露于困难情境的机会大大减少, 无法习得有效的应对方式与解决策略,因而不利于其发展出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与环境掌控感。

冷漠拒绝则表现为:

父母对孩子的温暖关爱与情感回应不足

在沟通中缺少肯定、鼓励的积极反馈

多充斥否定、回避的消极反馈

冷漠拒绝的教养风格则使孩子无法与父母形成安全、支持的情感联结,增加亲子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也可能使孩子形成外界环境是有威胁的、有敌意的内化信念, 损害其对自我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这些都会增加孩子的焦虑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这几点症状,父母需要重视
为何我会被焦虑裹挟?丨影响青少年焦虑的家庭危险因素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儿童青少年患焦虑症有哪些躯体症状?
中国家长应注意孩子人格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