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老服务机构控制感染规范

为加强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感染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养老服
务安全,提高服务管理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医院感
染管理规范》(2000年修订稿)编写。并为适应本行业的要求进行修改,本标准
在实施之日起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执行。
本标准由北京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社会福利管理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平、郭幼生、彭嘉琳、、张颖、恽建杰、汪德群
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作为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指南,规定了院内感染管
理工作中有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必 须将院内感染控制作为养
老服务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凡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一级以上医院
医疗机构的养老服务机构
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的管理、感染控制专业培训、养老
服务机构院内感染监测、养老服务机构重点部门院内感染的管理、老年疾病感
染控制和废弃物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l5980--1995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l5981--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GBl5982--1995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J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2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10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20005月卫生部发布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2000126日卫生部发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19985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部分术语和定义引用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
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
3.1
院内感染
入住老年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入住期间发
生的感染;在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
属院内感染。
3.1.1
院内感染按其病原体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
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或不可预防性感染,是指当各种因素引起人体抵抗力降低时人体内或体
表的正常菌群或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亦称交叉感染或可预防性感染,是指来自人体外的病原体所引起的感染。
3.2
院内感染监测
是指长期、系统、连续的观察、收集和分析院内感染在养老服务机构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和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为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宏观管理提供科
学依据。
3.2.1
分类
3.2.1.1
综合性监测
是指对养老服务机构中入住的老年人和工作人员进行综合性院内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
3.2.1.2
目标性监测
是指根据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院内感染监测。
3.3
院内感染流行
是指在某养老服务机构内,其院内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3.4
院内感染发病率
在一定时间内在院老年人中发生院内感染新病例的频率。其计算公式为:
院内感染发病率=一定时间内院内感染新发病例数/同期的在院老年人总数x100%
3.5
标准预防
认定老年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
都应采取隔离等防护措施。
3.6
保护性隔离措施
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老人受到来自养老服务机构各类人员及环境中由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
取的隔离措施。
3.7
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8
消毒剂
能杀灭外环境中感染性的或有害的微生物的化学因子。
3.9
灭菌剂
能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化学因子。
3.10
灭菌方法
可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
3.11
高水平消毒
亦称高效消毒。可以杀灭一切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3.12
中水平消毒
亦称中效消毒。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3.13
低水平消毒
亦称低效消毒。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3.14
随时消毒
疫源地内有感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3.15
终末消毒
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3.16
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3.17
无害化处理
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以达到预防感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总称。
4.
院内感染管理
4.1
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4.1.1
由养老服务机构的院长、医务、护理、其它部门人员组成。
4.1.2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内容
4.1.2.1
根据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制定本机构相关的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本机构及部门的院内感染发病率。
4.1.2.2
对院内感染散发病例按要求登记报告:发现院内感染流行、爆发趋势时应立即向有关主
管部门报告;法定传染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 。。
4.1.2.3
制定抗感染药物使用方案,组织开展个体化治疗,监督检查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4.1.2.4
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医务、护理(养老护理员)和其它部门的人员进行预防感染知识的培训。
4.1.2.5
贯彻执行院内感染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有关人员对无菌操作、消毒、灭菌、
隔离、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4.1.2.6
开展预防感染健康教育,做好对入住老年人和探视者的院内感染管理及感染知识的宣传
教育工作。
4.2
在院内感染管理中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
4.2.1
认真执行各项院内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4.2.2
医护人员应正确执行有关无菌操作,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
和处理。
4.2.3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
4.2.4
发现感染病例和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小组,并协助调查。
4.2.5
参加预防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4.2.6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完成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4.2.7
对服务对象进行院内感染知识的健康教育。
5.
院内感染的专业培训
5.1
专业培训原则
把院内感染专业知识教育作为养老服务机构教育工作的内容,有组织、有计划的做好各类人员
的培训。
5.2
组织实施
5.2.1
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应负责院内感染管理人员的专、兼职人员培训,院内感染管理的专、
兼职人员要全面掌握院内感染监测、控制、管理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直到实际工作。
必须经正规的专业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才能录用。
5.2.2
各养老服务机构由感染管理小组的专、兼职人员组织本单位各类人员(包括医务、护理
(养老护理员)和其它人员)的在职培训。
5.3
培训质量标准
5.3.1
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基本掌握院内感染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控制手段以及相关的法律、
法规、制度规范等。
5.3.2
医护人员要掌握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防治知识,
能够熟练处理感染性疾病,每年在职培训不少于3小时。
5.3.3
养老护理员、后勤人员要基本掌握预防院内感染基础知识、消毒技术的正确使用,参加院
内感染知识培训。
5.4
培训内容
a)
职业道德规范;
b)
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等;
c)
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理论、方法、控制措施等:
d)
废弃物管理以及交叉感染的预防;
c)
消毒隔离知识、自我防护知识。
5.4.1
各类人员培训的重点内容
5.4.1.1
医师及护理人
a)
院内感染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b)
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及监测;
c)
细菌耐药机制、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与抗感染治疗新知识;
d)
侵入性操作相关院内感染的预防;
e)
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其在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
菌药械的合理使用;
f)
常见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g)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院内感染管理。
5.4.1.2
其它部门人员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a)
消毒、灭菌、隔离基本知识,消毒剂的选用,洗手知识;
b)
各类物体表面的消毒;
c)
废弃物分类、运输、储存与处理。
6.
养老服务机构院内感染监测
6.1
院内感染监测
6.1.1
各级养老服务机构的院内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必须开展全面综合性感染监测,掌握院
内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高危因素,分析存在的潜在性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的控制提供可
靠的依据(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开展院内感染的目标监测)
6.1.2
发生感染时,部门主管应于24h之内填写《院内感染病例报告卡》,并送达感染管理小组。
6.1.3
监测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院内感染转、兼职人员应定对
监测资料料进行分析,评价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向全院人员反馈。
6.1.4
对卧床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院内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15%。
6.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6.2.1
院内监测标准
6.2.1.1
所有使用的灭菌物品,应达到无菌。
6.2.1.2
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应为100%。
每包物品外必须有指示胶带。灭菌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剂(卡)。
6.2.1.3
使用中消毒液应达到所需的浓度,可用化学指示卡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细菌量小于
100cfu/ml.
6.2.1.4
对洗手方法、治疗时、处置室、等重点部门应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院内由感染流
行,怀疑与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测。
6.3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6.3.1
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卫生标准》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规定,履行对本单位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管理及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
6.3.2
养老服务机构所用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统一集中采购,使用部门不得自行购入。
6.3.3
所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部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
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许可批件
的生产企业获取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
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6.3.4
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查验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
账号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
日期、标识及失效期。
6.3.5
保管部门应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进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
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时间、失效期、出厂时间、卫生许可证、
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6.3.6
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离地面≥20厘米,离墙壁≥5厘米。定期检查,
不得将包装破陨、过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部门。
6.3.7
使用单位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不洁等。
6.3.8
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及时留取样本送检,详细记录并报告
感染管理小组。
6.3.9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6.3.10
养老服务机构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7.
养老服务机构重点部门院内感染的管理
7.1.1
院内感染流行、爆发的报告与控制。
7.1.1.
当院内感染流行或爆发时,养老服务机构应于24h之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7.1.2
发生传染病流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
部门。
7.1.3
院内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应深入发生部门及时开展调查与感染控制工作。
7.1.4
及时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控制措施,停止收容新入
院老年人,控制感染的蔓延。
7.2
治疗室、处置室的院内感染管理
7.2.1
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记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逾期应重新清洗、
包装、灭菌: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备。
7.2.2
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2.3
无菌物品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7.2.4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无菌溶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h
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7.2.5
碘酒、乙醇瓶每周更换灭菌2次。
7.2.6
置于无菌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超过24h应予更换、重新
灭菌。
7.2.7
各种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7.2.8
治疗、处置按一般老年人、感染老年人的顺序进行: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依
次进行;感染性性敷料应放在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7.2.9
坚持每日清洁地面湿式清扫,当污染时应及时消毒。
7.3
居室与护理单位的院内感染管理
7.3.1
应遵守院内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7.3.2
积极做好各项院内感染监测工作。
7.3.3
应创造良好的居宽环境,保持良好的微小气候。
7.4
服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后应正确洗手。
洗手方法
去除手部饰物,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
时间10~15s,双手下垂用流水彻底冲洗干净 。。。
7.3.5
床铺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出院、转出或
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7.3.6
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l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拆洗,遇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7.3.7
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7.3.8
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先用消毒剂处理后再
清洁。治疗室、配餐室、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洗工具,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消毒
后悬挂晾干备用。
7.3.9
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
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7.3.10
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7.4
营养部门工作人员的院内感染管理
7.4.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搞好食品的储存、运输、加工、制作,验放食
品污染。
7.4.2
发出的食品,必须做到洁净、无毒、物质病源、卫上寄生虫、无腐败变质、无杂质。
7.4.3
从原料到成品实行法"三不"制度。
采购员部脉腐烂变质的原料、库房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炊事人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加工成品。
7.4.4
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7.4.5
保持营养部门内外环境卫生整洁,采取"四定方法"
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争取做到消灭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
虫及孳生条件。
7.4.6
餐具实行"四过关"
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7.4.7
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四勤"
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每周换洗两次工作服。
7.4.8
工作人员做到穿戴好工作服及工作帽后方可进入操作间,不得穿工作服离岗去其他地方。
7.4.9
工作人员从业前必须体检,有传染病人员不得在营养部门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7.5
洗衣房的院内感染管理
7.5.1
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得逆行。
7.5.2
指定地点收集污物,避免在老年人居住区域清点污物,做到专车、专线运输。运送车辆洁
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
7.5.3
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衣物应单独消毒、清洗。
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消毒一般物品有效氯含量≥250n唱几,消毒污
染物品有效氯含量;500mgL,煮沸消毒为20~30分钟。洗涤剂的洗涤时间为1小时。对患有传
染病的老年人污染的衣物,应应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8
老年疾病的感染控制
8.1
呼吸系统的感染控制
8.1.1
提高对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认识,熟练掌握防治环节及技术。加强感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
育和指导
8.1.2
加强居室管理,保持室内洁净和空气新鲜。室内不准用气溶胶空气湿润剂,护理人员进行
晨晚间护理时应采用湿式清扫。
8.1.3
对呼吸系统感染易感老年人的控制
8.1.3.1
积极治疗和护理原发病,加强老年人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8.1.3.2
加强口腔护理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并鼓励戒烟。
8.1.3.3
在进行鼻饲时、吸痰护理时,要防止误吸和异物进入呼吸道。具体操作必须按照(医疗
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定执行。
8.1.3.4
吸痰应戴一次性手套;对气管切开部位处理时,必须双手戴无菌手套或采用"非接触"
术;吸痰管一用一消毒。
8.1.3.5
对有特殊感染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处理必须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8.1.3.6
只能用密封包装的无菌药物作为呼吸道给药。用于雾化器和湿润器()大包装的无菌液
体,打开后要于24h内使用,剩余液体应弃掉。
8.1.3.7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日更换凉开水,用毕进行消毒,干燥保存。
8.2
泌尿系统的感染控制
8.2.1
导尿系统应保证密闭、引流通畅,无逆流。出现无法用药物控制的泌尿道感染、梗阻、
污染、破裂、沉淀物堆积情况应尽早拔除导尿管。
8.2.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尤其应注意洗手、手消毒及无菌器具的使用。应用无菌方式采集
尿标本,在导尿管与引流接头之上端周围用2%碘酊、75%乙醇消毒,以无菌空针及针头抽取尿液。
8.2.3
维持尿道口会阴的清洁和干燥,做好会阴部的护理。耻骨上膀胱造瘘的老年人尤需注意保持
伤口清洁,男性病患的老年人阴茎应每日清洗一次。
8.2.4
做好尿管、尿袋的护理和管理。具体操作见《医疗护理操作技术常规》执行。
8.2.5
对尿道插管的老年人应注意医疗保护。
8.3
胃肠道系统感染的控制
8.3.1
加强养老服务机构饮食卫生管理,对入住的老年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卫生宣传教育。
8.3.2
对患有胃肠道感染的老年人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
8.3.3
加强老人食堂的管理,参照74执行。
8.3.4
做好卫生管理,明确划分清洁区、污染区。做好厕所、拖把、抹布、餐具、药杯、便器及环
境的消毒。
8.3.5
发生胃肠道感染的爆发、流行时:
a)
要详细了解和分析暴发流行的分布特点,进行微生物采样和检测(服务人员、环境、食物、
饮水、老年人分泌物、排泄物等),尽早查清感染源;
b)
针对流行情况,进行分组隔离。对确诊的老年人送专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c)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洗手,做好环境及物品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接触感染源时
使用物应采用一次性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d)
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防止抗感染相关性腹泻发生,按《医疗护理技术常规》执行。
8.4
血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
8.4.1
血管内治疗属于高度危险类操作,全体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
8.4.2
必须使用灭菌合格的医疗用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8.4.3
穿刺部位,尤其是患有年糖尿病老年人,宜选择上肢动、静脉,必要时选择锁骨下静脉和
颈静脉,避免选择下肢部位。穿刺部位应尽量远离创面。
8.5
皮肤系统的感染
8.5.1
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卫生,避免皮肤经常受风吹和阳光曝晒。洗澡时应避免用碱性肥皂,水
温不宜过高,次数不宜过勤,时间不宜过长。洗浴后,可在面部、背部、手背等容易暴露的部位
涂爽身粉、润肤液等。
8.5.2
加强营养,注意合理膳食,适量饮水。
8.5.3
保持老年人卧具(被子、床单)的平整、干燥、舒适,对卧床老年人更为重要。老年人内
衣应尽可能要选用棉织品,质地柔软,光滑、吸湿性强、透气性好,以防损伤皮肤。注意勤洗勤换。
8.5.4
对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定时翻身,减少压力。
9
废弃物管理
9.1
由后勤部门组织实施,院内感染管理小组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9.2
废弃物的分类
a)
生活废弃物:生活期间产生的垃圾和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b)
医疗废弃物: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废弃药品等。
9.3
废弃物的收集
9.3.1
所有废弃物应分类收集,集中存放;生活和医疗废弃物要严格分开,严禁混放。
9.3.2
应采用不同标志的容器收集
a)
生活废弃物使用黑色塑料袋收集;
b)
医疗废弃物除要求回收的物品外,使用黄色塑料袋收集;
c)
不能用塑料袋收集的废弃物应采用合适的容器收集(锐器应使用防水耐刺的容器收集)
9.4
废弃物的处理原则:
防止污染扩散。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9.5
污水处理按国家现行《污水排放标准》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实施指南(可代替院内感控制度,防疫必备)
大疫之后,养老服务业需要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策略
【颐讯共享】老年护理院项目申请书范文
业务交流 | 医疗废物监管有关问题汇总
央视两次曝光的黑产业链,治理之路上有多少医疗产业机会?
倒卖医疗废物,谁该为这逆天行为买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