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治痈疽的可以和不可言——试论陈实功“灸治痈疽”

陈实功,字毓仁,又名若虚,明代著名外科学家,江苏南通人。临证经验非常丰富,其代表著作《外科正宗》在中医外科学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对“痈疽”的治疗上,重视灸法,对灸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痈疽发病,乃生于火

陈实功认为:“百病由火而生。火既生,七情六欲皆随应而入之;既入之后,百病发焉。……发于外者,成痈疽、发背、对口、疔疮……”。痈疽发病,尽管有内、外因之不同,但均能化热生火,而火热毒邪是产生痈疽的主要原因,正如《医宗金鉴》说:“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

二、治疗痈疽,重视灸法

《外科正宗·痈疽门·痈疽治法总论第二》提到:“痈疽发背怎生医,不论阴阳先灸之。且“不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倶当先灸。重视灸法在治疗痈疽中的作用。综观《外科正宗》,处处体现灸法是治痈疽的关键步骤之一。如“一男子……背心生疽十三日……外以桑木灸法”使“肿硬渐腐,脓毒渐出”。

三、灸治痈疽,贵在乎度

陈氏灸治痈疽,讲究灸之有度。提到“不痛灸至痛,疼灸不疼时”。凡治痈疽,必先辨明痛痒与否。痛甚为外邪致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阻塞不通而成,用灸法可借助火力的温热作用,疏经通络,活血散瘀,使瘀散肿消而痛止;不痛一般在痈疽早期,邪毒炽盛,疮窍闭塞,故浑然不知痛痒,此时用灸法可拔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

四、灸治痈疽,宜在初起

《外科正宗·痈疽门》中,陈氏指出:痈疽“贵在乎早灸为佳”。盖因痈疽初起外邪虽盛,正气不虚,借助艾火的作用以御外邪,可使痈疽或消散,或透托,“如此治之,自然无错矣”。

五、灸治痈疽,机在“引”“散”

对灸法治疗痈疽证的机理,陈氏作了如下阐述:

1、散火以消散肿毒用治痈疽轻证

痈疽轻症是火热之邪,壅滞于局部,使气血凝滞而成,用艾灸“可使毒气随气而散”,正合张景岳所说,“痈疽为患……非借火力不能达也,所以极宜用灸”。

2、拔引以透通疮窍,用治痈疽重证

痈疽重证盖因热毒之邪闭郁于内而不能外发所致,用艾灸可“拔引郁毒,通彻内外。所得火引毒气混和为阳,方能发肿发痛”,为“疮科首节第一法也”。

六、纯阳无阴,虚极禁灸

陈实功非常重视灸法在痈疽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但又不滥用灸法,他在《外科正宗·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第九》中,提出了三种禁忌证。

1、纯阳无阴,禁用灸法

陈氏认为头乃诸阳之首,纯阳无阴之处,凡生疮肿倶有亢阳热极所致,如再加艾火,使毒气炽甚,随后反加大肿,最能引动内痰,发之必死,面生疔毒亦然。是因头为诸阳之会,火热阳邪犯此而生痈疽之症,若再以艾火相加,必使孤阳不长,阴阳失调而致离决之证。

2、肾阴亏竭,禁用灸法

陈氏提出又有肾俞一穴,在于两腰脊傍,系内肾命根所系之处,此穴发疮,多因房劳素亏,肾水枯竭而成。若再加艾灸,火烁其源,必致内外干涸,多成黑陷,昏闷而死。虽只言明疮发两腰脊肾俞穴处禁灸,但艾火毕竟为温热属性,最易伤阴,故阴液枯涸者,亦不宜用灸。

3、元气大虚,禁用灸法

陈氏提到:“患者元气素虚,发疮多不高肿,其人体必倦怠,精神必短而昏,脉必浮散空虚数而不鼓,此内无真气抵挡火气,如灸之,其人必致昏愦而死。”灸火可活血散瘀,拔引郁毒,疏通经络,但毕竟须以人体正气为内外相应,如元气大虚,用灸反逼毒入里,故而慎用灸法。

末了,陈氏告诫:“常谓艾火不亏人,此言误之多矣,医者亦宜详察之”。

笔者仅将陈实功《外科正宗》中有关灸治痈疽之内容整理于此,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批评指正。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中医外治杂志》,1998年06期,作者/燕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疮疡灸
《复习·中医外科著名三大派》肖春宏老师
18.07.28【中医流派】丨外科正宗派代表人物——陈实功
《疡医大全》
中医古书 验方新编
古传灸痈疽阴疮肿毒实用四大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