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髓造血与经脉气血关联

(原创文:李茂春)

第一章:骨骼发育发生学机制

一、软骨的发育发生机制

从肌膜到肌腱动物发育发生顺序是从固有结缔组织到骨骼组织的过程,而骨骼的出现是从软骨到硬骨的发育过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发育发生顺序呢?

我们知道动物消化腺器官的发生,消化吸收能力大大增强,肌膜之间形成的组织间隙输布方式已经还不能适应,需要更大空间脉管模式才能输送到组织器官,于是在肌膜间隙方式基础上出现脉管结构;而脉管结构的发生矢量方向是从原肠附近向外辐射状发育,这一发育分化形式导致近原肠端的脉管粗,远原肠端脉管细,这种结构就会导致近原肠端脉管通透性腔,远原肠端通透性弱,于是浓密胶状物质到达远原肠端时就会沉积在远原肠端,也就是软骨发生。

也就是说动物软骨的发生发育是以浓密胶状物质在脉管微循环端沉积产生的,所以软骨的生长方式有内积生长和外加生长两种方式:

1. 内积生长

内积长生又称膨胀式生长,是通过软骨内软骨细胞的长大和分裂增殖,进而继续不断地产生基质和胶原,使软骨从内部生长增大。

2. 外加生长

外加生长又称软骨膜附加生长,是通过软骨膜内层的骨祖细胞向软骨表面不断添加新的软骨细胞,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表面向外扩大。

在动物发育发生过程中这一发育阶段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原索动物的原索就是这一结构,到高等脊椎动物如鲨鱼,软骨还是骨骼主要组成份。

软骨鱼类的成体大部分骨骼也是软骨。在无脊椎动物中,软体动物的头足类的软骨很发达。软骨的周围一般被覆以纤维结缔组织的软骨膜,它在软骨被骨取代时转化为骨膜。

二、硬骨的发育发生机制

知道软骨组织的动物发育发生机制后,我们就会自然出现这样的疑问,既然软骨组织是浓密胶状物质在微循环端沉积发育而成,这种物质通透性非常弱,如何能形成硬骨结构呢?

软骨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胶原纤维构成。根据软骨组织内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其中以透明软骨的分布较广,结构也较典型。

(一)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间质内仅含少量胶原原纤维,基质较丰富,新鲜时呈半透明状。主要分布于关节软骨、肋软骨等。

1. 软骨细胞

软骨细胞位于软骨基质内的软骨陷窝中。在陷窝的周围,有一层染色深的基质,称软骨囊。软骨细胞在软骨内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靠近软骨膜的软骨细胞较幼稚,体积较小,呈扁圆形,单个分布。当软骨生长时,细胞渐向软骨的深部移动,并具有较明显的软骨囊,细胞在囊内进行分裂,逐渐形成有2~8个细胞的细胞群,称为同源细胞群。

由于软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软骨基质,各个细胞均分别围以软骨囊。软骨细胞核椭圆形,细胞质弱嗜碱性,生活时充满软骨陷窝内。在HE切片中,因胞质的收缩,胞体变为不规则形,使软骨囊和细胞之间出现空隙。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为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还含有一些糖原和脂滴,线粒体较少。软骨细胞主要以糖酵解的方式获得能量。

2. 基质:

透明软骨基质的化学组成主要为大分子的软骨粘蛋白,其主要成分是酸性糖胺多糖。软骨粘蛋白的主干是长链的透明质酸分子,其上结合了许多蛋白质链,蛋白质链上又结合了许多硫酸软骨素和硫酸角质蛋白链,故染色呈碱性。这种羽状分支的大分子结合着大量的水,大分子之间又相互结合构成分子筛,并和胶原原纤维结合在一起形成固态的结构。软骨内无血管,但由于软骨基质内富含水分(约占软骨基质的75%),营养物质易于渗透,故软骨深层的软骨细胞仍能获得必需的营养。

3. 纤维:

透明软骨中无胶原纤维,但有许多细小的无明显横纹的胶原原纤维,纤维排列不整齐。胶原约占软骨有机成分的40%,软骨囊含胶原少而含有较多的硫酸软骨素,故嗜碱性强。含胶原多的部分嗜碱性减弱,或呈现弱嗜酸性。

(二)纤维软骨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基质内富含胶原纤维束,呈平行或交错排列。软骨细胞较小而少,成行排列于胶原纤维束之间。HE染色切片中,纤维被染成红色,故不易见到软骨基质,仅在软骨细胞周围可见深染的软骨囊及少量淡染的嗜碱性基质。

(三)弹性软骨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及会厌等处。结构类似透明软骨,仅在间质中含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纤维在软骨中部较密集,周边部较稀少。这种软骨具有良好的弹性。

(四)软骨膜

除关节面的软骨表面以外,软骨的周围均覆有一层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即软骨膜。其外层纤维较致密,主要为保护作用;内层较疏松,富含细胞、神经及一些小血管。在紧贴软骨处的软骨膜内还有一种能形成骨或软骨的幼稚细胞(干细胞),呈梭形,可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膜能保护及营养软骨,同时对软骨的生长有重要作用。

从软骨的成分看,软骨演变出硬骨主要是由于软骨基质导致的,因为由于软骨基质内富含水分(约占软骨基质的75%),营养物质易于渗透,脉管中的钙质流动到基质位置时,就沉积在水分位置,当脉管循环将水分带走时,沉积的钙质就变为硬骨骼,这就是骨骼发育发生机制。

从这一机制我们再看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骨骼的形成过程就明白了其中的机理,人体在胎儿和年幼期,软骨组织分布较广,后来逐渐被骨组织代替。成年人软骨存在于骨的关节面、肋软骨、气管、耳廓、椎间盘等处。

第二章:骨髓造血的发育发生机制

图4-2-1 骨髓造血示意图

(图片来演:血液净化学(第4版) 出版社名称: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9月 作者: 王质刚 ISBN编号: 9787530485545)

我们知道了硬骨骼的形成机制后,随之又出现另一问题,既然骨骼是循环系统末端浓密胶状物质和钙质沉积发育而成,为什么硬骨骼内部成为疏松结构,并能产生造血功能呢?

从动物发育发生学机制分析血液发生机制,血液的发生也是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

从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进化主线看:原生动物中的细胞质流动起到循环的作用;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通过消化循环腔起着循环的作用;线形动物的原体腔也有输送养料的功能;真体腔的出现产生了血管,环节动物开始有了真正的循环系统;除环节动物中的大部分为闭管系统外,其他的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均为开管式,也就是说环节动物之前的各门类没有专门的循环系统。

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专门的循环结构,也就有了血液的发生,动物血液有好几种颜色:蚯蚓的血是玫瑰红的,虾的血液是青色的,河蚌的血液是蓝色,鲎的血是蓝色的,有种蜗牛的血是透明的,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是铁,因此血液呈现出红色,动物血液的多样性说明血液的发生发育是具有发育发生机制上的时间轴性,不同进化阶段上的有血物种,血液产生的部位是不一样的。

血细胞在造血器官或组织中产生,发育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才释放到血液中。脊椎动物中,圆口纲七鳃鳗和鱼纲软骨鱼的造血器官主要是脾脏;硬骨鱼造血的中心有的转移到肾,但脾仍起一定的作用,骨髓最早出现在无尾两栖纲动物(如青蛙)的管状骨中,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它的脾的造血功能退居次要地位,只在幼体肾仍有适应功能;爬行动物的造血器官是骨髓和脾脏,其中蜥蜴以骨髓造血为主,鳖的脾脏和骨髓都具有产生红细胞的功能;哺乳纲和鸟纲动物在个体发生过程中,造血器官有卵黄囊、肝、脾、胸腺和骨髓(鸟类还有腔上囊),个体出生后,红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胚胎期血细胞起源于胚胎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胚胎期的造血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即卵黄囊造血期、肝造血期和骨髓造血期。

从以上的动物造血器官演化呈现这样的演化路线:脾脏-肾脏-肝脏-骨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发育演化路线呢?

从两胚层动演变为三胚层动物,中胶层演变为原始中胚层是间充质中胚层出现,也就是脾原基的出现;中胚层组织器官开始发育的器官是肾脏,肾脏的出现使得原肠从半消化管结构发育成完整消化管结构,消化功能增强使得原肠消化腺细胞向消化器官演化,出现肝盲囊内脏团-肝脏器官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脉管结构从肌膜间形成的组织间隙体液输布方式衍生出脉管结构,血液产生位置也就是呈现从脾脏-肾脏-肝脏演化矢量轨迹,当出现软骨组织时意味着这一演化矢量已经基本结束,也就是体腔静脉发育分化的过程。

脾脏-肾脏-肝脏演化矢量结束是意味着中胚层发育分化支到达了外胚层部位,就会诱导外胚层细胞向里迁移,这一外胚层迁移首先从原肠前段的肺分化支处开始,经前段中胚层向内胚层迁移,引发内胚层肺分化支自前向后内旋运动,与脏壁中胚层结合逐渐发育完成呼吸器官和循环器官耦合的演化,继续向后发育衍生,形成原始的有氧血端脉管结构,因为这一发育过程是从外胚层向内迁移发育,正好与原始的发育轨迹呈现相反矢量,两个相反发育矢量轨迹在软骨位置相遇,于是动静脉就延伸到软骨间隙中,将软骨中间的水分通过脉管输送出去,呈现外硬内松的结构状态,外硬部分与原始的软骨结合在一起,就是外骨膜结构。

中间的疏松部分就是骨髓腔,造血中心也迁移到骨髓腔内,这就是骨髓造血功能的发育发生学机制。

人体胚胎发育重演动物造血演化机制,随胚胎发育过程,造血中心转移,出生前的造血分为三个阶段:①卵黄囊造血期始于人胚第3周,停止于第9周。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最初的造血中心。②肝造血期肝脏造血始于人胚第6周,至第4-5个月达高峰,以红、粒细胞造血为主,不生成淋巴细胞。此阶段还有脾、肾、胸腺和淋巴结等参与造血。脾脏自第5个月有淋巴细胞形成,至出生时成为淋巴细胞的器官。6-7周的人胚已有胸腺,并开始有淋巴细胞形成,胸腺中的淋巴干细胞也来源于卵黄囊和骨髓。③骨髓造血期开始于人胚第4个月,第5个月以后始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脾造血渐减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时也生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淋巴结参与红细胞生成时间很短,从人胚第4个月以后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器官,其多能干细胞来自胚胎肝脏和骨髓,淋巴干细胞还来自于胸腺。刚出生时全身骨髓普遍造血,5岁以后由四肢远侧呈向心性退缩,正常成人红骨髓主要见于全身扁平骨,肱骨及股骨近端骨髓中尚残留有红骨髓组织,其余为黄骨髓。黄骨髓平时无造血功能,但在生理需要时,黄骨髓、肝、脾、甚至淋巴结可恢复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根据上述机制分析,我们也就明白了造血干细胞有淋巴样干细胞,髓样干细胞两种,淋巴样干细胞是无骨类三胚层动物血液分化细胞,髓样干细胞是有骨类三胚层动物血液分化细胞。

前者在脾肾肝内脏器官内分化发育血细胞,主要以白细胞为主,这一时期是淋巴循环发生期的血液细胞;后者在骨髓内分化发育,主要以红细胞为主,因此这一时期是血液循环发生期的血液细胞。这两种造血干细胞在有骨类三胚层动物中同时具备,在胚胎期重演动物发生机制存在发育的时间轴性,后天生理主要以髓样造细血干细胞为主。

第三章:中医血液发生论机理

在中医理论中没有专门的血液发生机制讨论,其原理分散在很多经文篇幅中论述,导致后世医家很难全面把握,因此,整体汇集综合中医血液发生论对于正确把握中医血液发生原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医血液发育发生论

《灵枢经·决气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

受精卵分裂开始,体液陷发生“精、气、津、液”四步,然后才发生后面的“血、脉”五步,六步。

前面的四步就是无骨期体液发生机制,相当于淋巴样造血干细胞期;后面的两步就是有骨期体液发育发生机制,相当于髓样造血干细胞期,因此,古中医自古以来就有血液发育发生机理存在。

上述六步分化法相应的组织器官发育顺序《灵枢·经脉》中具体讲述: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藏,外别六府,愿尽闻其道。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两段经文意思结合看,古中医所讲原理与现代动物发育发生学,人体组织胚胎学结论相同。

二、中医经脉分化发育论

《灵枢·卫气》: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在这段经文中简述了体液组织间隙输布结构和脉管结构的共构原理,所谓“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是在讲述组织间隙经络系统的结构动物发育发生原理;所谓“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是在讲述脉管结构系统的发育发生原理。

三、中医动静脉分化发育论

《灵枢·营气》:黄帝曰:营气之道,内榖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这段经文主要是讲营气系统原理,何以出现“谷入于胃,乃传之肺”?其实这是在讲动静脉血循环原理,所谓“营气之道,内榖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是讲述体腔静脉端血液从消化道经肠系膜淋巴,肠系膜静脉,到肝到心肺的路径;所谓“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是在讲述肺心循环有氧血端向全身组织器官流注的原理,由此可知中医理论自古就有关于动静脉分化的原理机制存在。

四、中医脾胃分流发育论

《素问·太阴阳明论》: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这段经文是在讲述血脉最原始发育发生机制,“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是讲述脾胃之间气血生化的原理,也就是内胚层原肠胚内外结构机理;“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是在讲述原肠气血进入间充质中胚层分化间隙进入体内流注组织器官的原理;“脾者土也,治中央”是在讲述间充质脾原基共构组织间隙和脉管结构的原理;“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是在讲述组织间隙体液输步方式和脉管体液输步方式延伸发育原理。

五、中医肾心体液共构发生论

《外经微言·精气引血篇》:

岐伯曰:血之妄行,由肾;火之乱动也。肾火乱动,由肾水之大衰也。血得肾火而有所归,亦必得肾水以济之也。夫肾水、肾火如夫妇之不可离也。肾水旺而肾火自归。肾火安,而各经之血自息。犹妇在家而招其夫,夫既归宅,外侮辄散。此补精之能引血也。力牧曰:兼治之乎抑单治之乎?

岐伯曰:先补气后补精。气虚不能摄血,血摄而精可生也。精虚不能藏血,血藏而气益旺也。故补气必须补精耳。

力牧曰:善。虽然血之妄出,疑火之祟耳。不清火而补气,母乃助火乎。

岐伯曰:血至九窍之出:是火尽外泄矣,热变为寒,乌可再泄火乎。清火则血愈多矣。

力牧曰:善。

这段经文是在讲述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共构原理,三胚层动物在间充质中胚层基础上由间介中胚层分化发育成泌尿系统,脏壁中胚层分化发育成循环系统,两大系统前后相对分化发育耦合,完成完整的闭管式循环,血液的组成也是由造血干洗细胞发育分化成分和泌尿系统重吸收的体液成分共同构成,泌尿系统通过泌尿重吸收作用控制调节血容量,故而“血之妄行,由肾;火之乱动也。肾火乱动,由肾水之大衰也”。

“肾水旺而肾火自归。肾火安,而各经之血自息。”是在讲述肾的泌尿功能对这个脉管血流的调节作用。

“先补气后补精。气虚不能摄血,血摄而精可生也。精虚不能藏血,血藏而气益旺也。故补气必须补精耳。”是在简述气血发生诊疗的顺序原理,因为肾脏是第一个内脏发育器官,之后才是其他内脏器官发育,脾原基虽然出现最早,但是形成内脏器官脾脏很晚,因此“补气必须补精耳”。

六、中医气血新陈代谢论

《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段经文是在讲述人体气血巡行新陈代谢原理,肠胃道消化吸收食物和水分。

1. 食物流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经过肠系膜静脉进入肝脏进行转化,然后进入脉管入心,期间也有清浊之分,即“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浊气部分(无氧血)经下腔静脉流入心肺循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后称为有氧血,然后经动脉血输步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也就“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2. 水液流

经胃肠道吸收,通过组织组织间隙渗透进入体内,前端清洁部分上行到肺,发生气血交换,后端部分废弃液体经过泌尿进入膀胱排出体外,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上述经文背后的原理就是人体体液循环过程中新陈代谢原理,与现代医学无二无别。

七、中医“骨髓坚固,血气皆从”论

骨髓造血是高等脊椎动物才有的发育机制,在低等无骨类三胚层动物中的血液不是从骨髓而发生,换言之,骨髓造血机制是在其他造血机制基础上发生的,是动物发展到一定高度成为脊椎动物才有的机制,人体胚胎发育早期也不是骨髓造血,而是其他脏器造血。

骨髓造血机制的发生是在骨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出现这一机制,骨的产生是肾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提出“骨髓坚固,血气皆从”的机理,而不单论“髓生血”也就是要遵守“骨生精,精生血”的发育发生机制,

《素问·生气通天论》具体讲述这一机理如下: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经文中的核心就是“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在此基础上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否则就“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此,中医骨髓生血论是建立在发育发生连续机制基础上的结论,是“骨髓坚固,血气皆从”是气血双从,而不是单纯的生血。

八、中医生理气血生化论

中医诊疗体系建立的原则是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也就是以胚胎发育发生机制为理论基础,后天生理为诊疗实践的一种医学体系结构,气血立论也是如此。

《灵枢·经脉》讲述了人体气血巡行从先天向后天过度的机制原理。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灵枢·营卫生会》如此描述后天生理期气血生化机制。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下,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榖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由此我们也就真正明白了古中医经脉理论的整体框架结构,是具有现代动物发育发生学,人体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解剖学机制基础的综合性诊疗体系,用而不知背后隐藏的机制原理已经接近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经微言·小络篇》背后隐藏的中医微观组织学机理
肝脏是如何与筋腱关联的?消化系统发育与肌腱发育同步发育机理
突破:成体干细胞可产出稳定的关节软骨
为什么十二经脉和十二经筋相对应?经脉肌腱同步发育机理
经脉和肌腱是如何连接的?“宗筋之会”是在讲什么?
卫气营血背后的机制原理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