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城墙的变迁(转贴)
说城墙,也就又要翻开那厚重的历史。没错苏州是古城,古到什么时候?一般公认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500年前。在《中国通史》上找一找关于苏州的记载,可以惊奇的发现,原来早在春秋时期,苏州就是一个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融合了的地区。
周王想传位给三儿子,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就商量了一下,省得大臣们在朝堂上反对,我们两人出走吧。走到哪里去呢?最后他们选择了吴地。从此吴地有了一个领袖人物,而泰伯也成了吴地百姓的精神始祖。苏州至今仍留有过去祭祀他的泰伯庙(阊门下塘街上),以及纪念这位先哲主动让位的高风亮节而建造的“泰让桥”。
又过了几代人,吴地开始有了政权(句吴GOU WU),到了阖闾继位,备受重用的楚国亡臣伍子胥受命在苏州这块水乡泽地相土尝水建成,此城在当时的规模是相当大的,被命名为阖闾大城。从此,苏州这个后世备受瞩目的城市出现了,而苏州的古城区再也没有在这阖闾大城上变过位置。也就是说2500年以来,苏州的总体格局和城市位置都没有变过,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很多人都认为苏州是小城市,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因为相对于现在很多大都市铺张地、摊大饼式的圈地扩建,相对于国内很多城市国际化的口号,苏州无疑是内敛的、是含蓄的、是小巧的、是精致的。然而苏州不大这个概念,如今仅仅适合于古城区而已,而很多游客的足迹也基本走不出古城区,他们并不知道苏州如今的地域范围。诚然,即便加上吴中区、新区和工业园区,苏州和北方城市的地域范围还是无法比拟的。不过仅就古城区而言,仅就那两千年以来的城市规模来看,如今的这些城市,有多少在两千多年前就拥有苏州这样大的规模呢?
城池,这是个古老的概念,两千多年前的夯土围城,早在五代时期就已改成了砖砌。50年代以前,苏州的城墙还是连绵的,只是经过了全国性的毁城浪潮后,苏州的城墙也就成了现在这样残缺不全的了。
有城墙,自然也就会有城门。城门的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时值今日,苏州仍拥有的城门或者沿用的地名有(从正北顺时针):平门、齐门、娄门、相门、葑(FU)门、南门、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十个。能够看到较完整城墙的有盘门到胥门段;能看到城墙遗址(有土墙,但无城砖)的有南门到葑门段、相门到娄门段、金门到阊门段;拥有古城门的有:盘门、胥门;拥有残存城门的是阊门;民国后新建带罗马风格的城门:金门;恢复重新建设的城门及城楼的:阊门、葑门;拥有完整瓮城或遗址的:盘门、阊门;能够参观的带有水门的城门:盘门(古建)、阊门(重建)和葑门(重建);已无遗迹可寻的城门:相门、齐门、娄门、平门等。
苏州的格局未变,想要沿着2500年的足迹,再次绕城走上一遭,却也不是什么难事,倒是想要看到那几座已经消失的城楼是不再可能的了,而看到历史上那围着城市的连绵墙体却是难上加难。(历史上,苏州最早的城墙是八陆门八水门)
苏州是当年的大城,又是水乡。拥有地理之便的苏州,连护城河都修得那般宽阔。苏州城墙大多都拥有两条水道,叫做内城河和外城河,这是两条军事防御的沟壑。如今想要完全一睹风采,也只需顺着那城河而行就可以了。自然交通工具是必须的,尽管众说苏州是小城,但是那周长也不是靠两条腿走走就能走下来的。在护城之内坐船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苏州护城河已经建成了一个风光带,船行其中,不仅可以追寻城墙遗迹,还能饱揽两岸秀色。只是如果想要零距离接触、考证,那只能骑车或者自驾了。
四个无遗迹的城门简介:
相门,最早叫匠门。在今天的干将路东部,也就是干将桥、第三监狱一带。当年这里是吴国工匠聚居区,不仅此地开设有诸多工坊而且铸剑高手云集。传说当年干将铸剑的地方,就在
今天干将路东部的长风技校之内。后来因为口音问题,变成了相门。现在相门只有一条通途一座大桥。站在钢筋水泥的相门大桥上,不论左盼还是右顾,入眼倒还都能称得上是好景。南面,城墙已经毫无遗迹可寻,在其位置上,是苏州大学的校区,挺立着的钟楼相当显眼。北面,在相门到娄门段,城墙遗址尚能寻迹。裸露的土墙上如今绿荫密密,已无当年的雄壮之态。
护城河的这一段很长,是苏州古城的东部防护区,南起葑门,北至娄门。几年前,沿着这条护城河修筑了一条马路,路名和交界的干将路正好是一对,名唤“莫邪”(MO YE),两千多年前这两个名字是一对夫妇,在他们手下铸出了一对利剑,也叫干将莫邪,千年后,后人,分别用了两个交叉的路名来纪念他们。莫邪路依着宽宽的东外城河,路的西面紧贴着河驳,探出了一条长长的木廊,以木廊为依托,修建了诸多小景观来充实。这就是东部护城河景观带。景观带也自然而然变成了情侣、老人、孩子的乐园。河面鲜有船只经过,多得只是掠水而过的夜鹭,或是劈水而行的观光船。
(相门附近可游览的景点:苏州大学内的近代建筑、甲辰巷砖塔)
娄门,在相门以北,位于苏州古城的东北角。资料上能找到的记载这样说:“水陆城门各有外、中、内三重,陆城内城门上筑有城楼,三重城门之间有空地和闸门,水门三道也有闸门,瓮城将三重水陆城门全部包围,呈长方形。”只可惜1958年以后,能够见到的,也就只剩了那段连接着相门的残存的土墙。当年的胜景,只能在文字上去感受了。
(附近可游:东园,内有城墙遗址;伽蓝寺)
齐门,在娄门以西北。齐门之所以谓齐,恰是因为此门正对的就是当时的齐国。齐国是个大国,但是却还是屈于吴国的武力,将宗室之女遣吴为质。作为吴王阖闾的儿媳,她还算幸运的,至少在夫君早逝后,吴国还为她在齐门建了一座高高的楼台,让她远眺故国。还有一说,齐门是夫差争霸中原伐齐所走的大门,故得名。不论怎样得名,这齐门终是和远在山东的齐国脱不开干系的。
平门,也早早地消失了。古平门很早就废弃了,后来到了民国,因为交通需要,开辟了一道新的平门,以便沟通城市北面的交通。从苏州老照片中看,平门也有西式风貌,为两个并列的高大门洞,无城楼,也无水城门,毁于1958年的拆城运动。很多外地的朋友问我,下了火车就能看到一个城门,那个是否就是平门啊?其实不是的,那个城门是作为一个旅舍建造的,只不过因为造型特殊,再加上地理位置的特别,才经常被误认。
齐门到平门的观光带,以植物景观为主、假山小品及仿古建筑小品为辅,也是只得一看的。只是最近才修建的那座长长的仿古的平门廊桥,是否应景,是否美观,就是游人心中见仁见智的事了。
民国金门与恢复的葑门
金门,位于阊门南,西连石路,东依景德路。小时候在金阊区少年宫学画,基本每周都要和这个感觉怪异的城门见面(城门正巧对着少年宫)。这个城门并不是古代留下来的,而是民国年间为了方便交通而开。门的命名带有风水意味,因为西方主金,取金门名,则有城池牢固坚韧的意思。又一说,城边有金阊厅,北侧已经有了阊门,那么这个门就叫金门,正好暗合了金阊二字。门完全不同于我国古代的城门,金门无城楼,分一大二小而设,从现在的眼光看,门洞太窄,从当初交通状况看,这样宽已经足够了。城门仿自欧洲样式,雉堞源自罗马、门型源自凯旋门,是苏州保存完好的一座中西兼容的城门。金门是没有办法登临的,只能在城下粗略地看看。
葑门在古城区东南角。观赏葑门最佳的角度不是在城楼,而是在城河南岸的灭渡桥上。站在这里您可以发现,葑门的水陆两门随着护城河的拐弯而抛出了一条弧线。淡淡的青砖,玲珑的城楼,似乎使得这个门丢失了硝烟的气息,而却包含了很多优雅。
在《沧浪区志》上,有对葑门命名的几种说法。研究者认为:其一,命名是来自浙江的封山;其二,因苏州地处泽地,当年的葑门外就是河道交错、湖荡密布,自然就是水生植物的盛产之地。而门外盛产的正是吴地的“水八仙”,这葑字恰恰就是这些水生菰蒲植物的旧时称谓。翻开字典,咱们可以看到“葑”的多种解释,最多的,就是关于植物、关于种植水生植物地点的解释。所以我个人比较偏向第二个答案。志书还记载着相关的一个传说:阖闾城本无东南门。当年越军围吴都,攻城不下,范蠡夜梦伍子胥,命从东南入城。越军开渠名示浦,伍子胥显灵以怒涛荡开城垣,有江豚随涛入城。荡城处辟为城门,即以江豚的别称为名。后来改称葑门。(传说摘录自《沧浪区志》)
葑门很重要,曾经的规模也相当大,其月城的外延达到了今天的莫邪路安利桥堍(葑门横街附近)。元末,朱元璋命大将徐达挂帅,率常遇春等进攻苏州。吴王张士诚死守苏州,作为主战场的葑门,就顶住了朱元璋麾下名将徐达的一次次攻击。徐达没办法,总算在刘伯温的帮助下,于今天的横街东头,筑起了一个大大的敌楼,作为进攻葑门的桥头堡和重火力支撑点,才总算破了城。现在附近的石炮头地名,就是纪念这个敌楼(楼早已毁去)。
从老照片上看,葑门当真可以算是苏州最具水乡风情的城门。好在前些年,政府依托尚遗存的那些土墙残垣,恢复了一段城墙,重建了那个城楼。虽然月城没了,城外密布的河塘甚至那些茭白、芡实田也早早地变成了一栋栋居民楼,不过傍着这一湾城河,这葑门还能算是一个好景。只是水乡古城的景致,只能通过老照片才能感受了。
葑门的城河也是内外两道,水门通的就是内城河。想要非常仔细地参观城门,或是想要再远些,到残存的城墙遗迹边触摸历史,那么就不能坐船了。远观上灭渡,近赏到桂花。灭渡就是前面提到的城楼南灭渡桥(此桥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托此桥已建了一座游园),桂花,就是位于现今竹辉路上的桂花公园。
关于桂花公园之内的景致,这里就不罗嗦了,咱们直奔主题,在近处观赏葑门。葑门景观,相对于整个桂花公园是比较偏的,景观区被沿着内城河单独辟了出来。走过一座仿古的吊桥,就是葑门城楼主题景观区域。绕过一组体现古代筑城场景的景观雕塑后,就能够零距离接触城墙了。
新修筑的城墙不长,登城楼可由马道上。城墙是按照清代最后一次维修城楼后的风貌修建的。站在城墙上,就会发现南北两侧都是河道,这就是内外城河。苏州是水乡,河道多,所以很多郊外的或外市的人,都会通过水路进入苏州,作为古代苏州城市交通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专为水路运输开辟一个水门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内城河同样可以纳入城市军事防御体系之中。在这种内外城河均沿城墙流动的地点,当你站在城墙之上,就会出现两条河流同时在身边流过的奇妙感觉。
城楼建造在外城河的拐角处,其样式和老照片有些差异。现在的城楼是一座两层三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建筑倒也体现了江南地带建筑的灵动,但是对比老照片,我们可以悲伤地发现,如今重建的这城楼城门,已经远远没有当初的深远意境,也完全看不出一点历史的感觉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失败。一个景观的重建,应当要体现出应该体现的韵味,而不是仅仅突出一个形字,我们需要的并不是应景、敷衍的形象工程。走出陆门,就能够沿着河堤一路西行,这段路是一段真正的带有历史沧桑的景观小径。贴着身边的是残存的没有城砖的高低不平的夯土城墙,把视线放远,远到越过护城河,这一条沿着南门路的风光带,就是政府南门路景观带整治工程的产物。最东面的灭渡桥景观,体现的是劳动人民在湍急河流筑桥的故事;那几幢红砖的西式建筑,则是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半殖民地社会的见证——关税务司署旧址。
(葑门附近景点:省保单位灭渡桥<免费>;控保单位关税务司署旧址<公司占用,可参观>;桂花公园<免费>)
金阊门银胥门之金阊门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这是吴中才子唐伯虎写的一首描写苏州阊门胜景的诗。从这首诗上,可以看到早在明代,阊门就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地方。到了清代,熟悉苏州的曹雪芹又有了“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描写。如果这文字描写实在抽象,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到《盛世滋生图》,在那上面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当初阊门的繁华了。阊门是苏州最古老的城门之一,靠着城前护城河的河运,一步步走向了繁荣,直到以市肆胜于天下。
小时候就没有见过完整的阊门,那时的阊门仅有半截城门的门券残留着,门券上的花纹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叫这里老阊门,而去石路或者山塘街,在我们嘴里,都被叫做“到城外头,石路郎去……”实在是一直认为在苏州西面,阊门以内才是市内,其余的都是市外。老阊门的脚下,都是一些老店铺:车木店、南货店、小小的书店……还有就是那个4路的公交始发站。
少年时代,只要去舅舅家,都会拖上自己的表外甥(仅比我小几岁),一起偷偷到阊门玩。有什么好玩的呢?当然就是沿着七高八低的墙体攀上城墙。那时,除了残存的城门,城砖基本找不到了,城墙上已经长满了树木(80年代)。但是上面依旧是孩子的天堂。在城头上玩打仗、互相追逐、捕鸟、还是挑野菜,都会让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乐此不疲,而每年春季摘枸杞叶和挑马兰头,基本也就成了保留节目。因为那个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还让家里多了一道美食,多好的事呢!只是一起游戏地疯了,通常也会和伙伴们作些恶作剧,惹得居住在城根下的居民冲出来大骂。而小孩子们往往是不怕的,不过是在“一群小猢狲,姆啥做哉……”的骂声中,嬉闹着一哄而散。
护城河也同样宽阔,阊门的护城河一向是热闹的。沿着城河的南濠、北濠,不远的山塘、上塘等街道,哪个不是热闹非凡的。那时的城河,就是一个流动的市场。“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许多从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城河的情况和叶圣陶笔下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船里装载的东西多了很多。因为便宜,所以附近的居民大多会选择在船上购买蔬菜、水果……夏天,顽皮的孩子还会潜在水中,不时地在船舷冒出,偷偷地抱下一只西瓜来。依着古代地描述,现在的阊门已经远不如当年的繁华了,原因也简单,那就是连着的兵祸。从闹太平天国烧了整条山塘街开始,直到解放,阊门就一直处在灾后重建恢复中,也似乎一直没有再恢复过元气。阊门,也就慢慢开始衰落了。
“阊门要修了。”自从舅舅嘴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一直关注着这里。从拆迁侵占城墙的旧宅、到勘测、到发掘,再到重建,看着新城楼一点点起来。
新城楼,并没有建得象规划馆中公示的那样。公示的样式看阊门是明清模样的,不仅有主城楼、有小瓮城,还有大月城,气势相当宏伟。现今来看,只修筑了主城楼,城外瓮城仅仅将露出地表的基础保护了起来。也许这个复建工程会分几个步骤进行吧?按照留下的这些瓮城的遗迹看,当年的瓮城月城规模还是很大的,其西端,一直延伸到护城河边。我小时候,没有见到过这些遗迹,当年这里已经开辟了马路,瓮城范围内大多是一些经营老保用品的店铺,路也很窄,这个地方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很脏很乱。
城门早已经修好,到苏州山塘街旅游的人,大多都会在白居易纪念馆附近眺望这个称得上漂亮的城楼。从那边隔着城河远眺,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水关桥、水门、陆门和重檐歇山顶的城楼,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吸引人的点,也可以向游客发出这里是古城的信息。只是,既然花了大价钱去修复,为什么不尽善尽美地去完善呢?
阊门内,也是很热闹的,西中市在民国时期就是苏州相当繁华的地方,苏州的金融中心也在这里。一条短短的马路上,拥有数不胜数的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古建筑,而整条大街也是苏州唯一一条民国风情街。站在西中市,也来看城楼,这才有了在时代中穿越的感觉,仿古的城楼,两侧是民国的建筑,街上跑的是现代的汽车,这一景真是值得去感受一下的。
自从城楼修复后,一直感到很遗憾,因为没有见到原先残存的那半截古老的城门。小侄儿告诉我,其实城门在,只不过被修筑进了城门之内。我也问不出什么详细的东西来,只能叫上他,一起再次攀上城楼。
少时的土墙,有很多已经砌上了城砖,这些城砖很多还是当年的老货,这也要感谢政府发出了一个“我为城墙献块砖”的倡议,使得在修复城墙的时候从民间征集到了很多当年毁城时被扒去的城砖。墙上,树还是那些树,鸟还是那样在林间跳来跳去。城墙西侧已经有很多民房拆掉了,而东面,把城墙当作一侧墙壁的房子还有很多很多。
下了土墙,的确看到了昔日那段残存的城门,城门原模原样地立在那里,现在的新墙,原来是绕过了这段古老的残门而修建的。登上城楼,敌楼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垃圾,看来又很多人来过这里,而且每次来后,都把这里当作了休闲的,走时还没有带走垃圾的习惯。很无奈,看到此景,突然觉得我们很多人都实在太不自觉,好像一定要收门票,一定要被人管着才舒坦,一旦没有管理者,马上随心所欲起来,也不管这里是不是公共场所,也不管这里是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此处现在没有开放,故平时没有管理员)。城墙之上,按照古代的样式设置了千斤闸口。城楼之上放眼城外,倒是非常美的,远处的山塘、近处的城河,都给人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
(阊门附近游览点:西中市民国风情街,山塘街等)
“金阊门银胥门”是苏州百姓对阊门、胥门这对相邻城门下,商市的繁华而作的形容。阊门和胥门位于苏州西部,阊门不仅距当年漕运的枢纽很近,还有山塘、南濠两大商肆云集的街道作为支撑,因此是古代苏州数一数二的热闹地带;胥门也不差,一条直直通向横塘驿站的枣市街、一条沟通京杭大运河的胥江,紧紧地将胥门与繁华联系在了一起。直到清末那场天国与朝廷对苏州反复争夺的战争后,作为与阊门唇齿相依的胥门,也就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古代交通远不如现代,靠水吃水的苏州人,自然也就靠着那几条作为经济命脉的水系持续发展。历史进步,水运不再是经济命脉的今天,城市的建设也就偏离了城西。
小时候在劳动路住过几年。从枣市街一路走到胥门,却是常有的事。那时的胥门,在我眼中也还是很热闹的。窄窄的胥门路两侧,有着密密的商铺,大多经营的是船上用品。那个依托护城河而建的菜场,规模相当大,船家直接放出的批发价,也令居民得益很多。跨着宽大城河的万年桥上,经常云集着各种小贩,很多穿着透出浓郁吴中风情的船家女流连其中。吆喝的、还价的、唱着号子挑着担上桥的……怎是简单的热闹两字就能形容的?
幼时来到胥门,总是趴着万年桥的桥栏,颠起脚来看船。城河里穿梭的运输船,从来就不是一艘艘的,而是连接成一串串的。船上飘着小红旗,头船的喇叭中,也常会传出船老大之间协调交通的呼叫,或是交错过后拉起一声表示感谢的汽笛。我就是在胥门、在万年桥上、在城河边知道船这个概念的。桥下曾经有过一家小小的新华书店,我的第一本连环画就是在那里购买的,那本1981年版《西游记》的第二集,至今还很好地保存在我的书柜中。沿着城河,是一条窄窄地巷子,两侧都是很老很老的老房子。以前有个女同学住在那条巷子里,也多次去她家游戏过,只不过后来我搬家了,她也搬家了。直到再次走到那里,才突然发现那条巷子不见了,老房子全部没有了,整条巷子变成了苏州规划馆的一部分。
万年桥和胥门,似乎是紧密不可分的。幼时对那座万年桥是有着很深的记忆,印象中的桥又高又陡。每次上桥都会紧紧地抓着奶奶或是妈妈的手,每每回想起第一次趴在桥栏上看船时那种心悸的感觉,都会不自禁的笑出来。如今的桥,已非往日的桥,往日所见之桥也非最初的桥。已多次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这里寻找昔日的记忆,看着孩子趴在桥栏,似乎又看到了那时的我。孩子问我桥为什么这么高?我眼前又浮现起拉着奶奶的手听故事的情景。我没有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将奶奶告诉我的故事再重新讲了一遍。
据说最早的万年桥很古老(老到什么程度,奶奶没说,她一般都会以“从前啊……”开始一个故事),桥栏杆上雕着很多活灵活现的狮子,桥有五个大桥洞,因为苏州没有桥再比它漂亮,所以叫桥状元。后来到了明代,有个大奸臣叫严嵩,在苏州看到了这个桥,非常喜欢。苏州的当家人为了拍他马屁,就下令把桥拆了,建到了大奸臣江西的老家。
苏州的桥状元,再也没有回到苏州。具资料看,似乎还真有这么一回事。胥门外的城河是整个苏州护城河中最宽的,桥毁之后,因为交通问题,必然就影响了这里的经济。直到清代才又重建了万年桥。而如今的万年桥,是建造规划馆时重新改建的,现在的桥是三个桥洞,虽然从总体风貌看,还是保持着淡雅的吴地特色,但是,旧时桥状元的丰姿终是不得见了。
印象中,小时候在胥门从来没有见到过城门。只记得奶奶说,以前是有门的,后来大概一起拆掉了,多少年间我也就一直把胥门当成了一个地名代号来看。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胥门附近因低洼的改造,开始了大拆迁,谁知这一拆,拆出了一段被人遗忘了的胥门元代古城墙。一时间,苏州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胥门原是棚户区,家里的老人都说,那些地方的房子,都是从“亡船上来咯苦恼人造咯”(意思是摇着小船,一路打鱼到苏州逃难的苦命人在这里造的),将小船靠在城边,用竹片、用拣来的砖瓦,一点点修起自己的房屋,直到后来形成了规模。换句话说,那里曾经是苏州的贫民窟。房子渐渐遮住了城墙,门洞也被当作了很好的栖身之处。于是,在大毁城墙的那段日子,胥门的这段城墙,就这样奇迹般地逃了过去。
抛开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吧,让我们来看看这段古老的城墙。胥门之所以命名为胥,却是和吴国名将伍子胥有着密切的关联的。“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这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讲过的一段话。苏州的古老,在于立城年代的久远,在于历经沧桑而城址不变。胥门,这个古老城门的再次发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
说起这个胥门的命名,流传有四个版本,其中三个和伍子胥有关。一是因为伍员筑城后,宅第选在胥门之内,故将城门以子胥命名;第二说城门正对伍员主持开凿的胥江,应胥命名;第三个版本比较伤感。吴王胜越后,酒色度日,不听良言。子胥屡屡苦谏,却遭记恨。在小人的怂恿下,伍员终被赐死。临终前,子胥进言,希望将自己的头颅挂在城门,以看越军攻入吴都。子胥尸身抛入胥江,首级高悬城门。后人因此将悬头颅的门叫做胥门。最后一个版本说,吴王夫差兴兵伐齐,伐齐大军的主将叫胥门巢,为表彰其功绩,这座城门便以其名字命名。但传说终究只是饭余的谈资。资料记载,此门正对苏州城外姑胥山,因此被定名胥门。
吴国被灭了,胥门见证了这一切。传说子胥有灵,魂魄不散,每每雨季,都要显灵使得胥江之水自胥门倒灌进入城内。子胥是忠臣良将,怎会做出此等祸害百姓的事来?想来就是虚无的。战国时来苏的春申君,就对此进行了专项整治,最重要的就是封闭胥门的水门,使上涨的江水不会再向地势较低的胥门倒灌,胥门也就从此没有了水门。
传说伍子胥是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他为了防止日后发生不测,所以在筑城时,先用糯米制成了一批砖,砌在了墙内。临终前他告诉家人,如果以后发生粮荒,就去城墙下把糯米砖挖出,可以果腹。吴国亡后百姓糟了灾,此时糯米砖的消息也传了出去。居民开始掘城砖果腹,渡过了灾荒。后来民众感念这位大将军的恩德,每年过年都用糯米模仿城砖的样子打糕祭奠他。一代代过去了,这个习俗一直没有变,只是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苏州人每年过年必吃的糖年糕,原先竟是用来纪念这位苏州城创始人的。现在所见的侥幸逃过一劫的古胥门,自然不是灾民手下留情。
实则此门并非其正门,而是其边门,所以相对于保存完好的盘门来看,胥门古城墙的门洞显得那样矮那样窄。虽说矮小,但是经过文物专家考证,城墙下部的城砖竟是宋元时代的遗物。修复城墙时,又收集到了很多明清时代的城砖,所以仅就城砖来说,一座胥门就能见到跨度达到800年的东西。胥门是值得留恋的,不仅仅因为曾经的繁华,而是在这座古老的城门上,能够看到岁月留下的沧桑,能看到那一段凝重的历史!朝起夕落的太阳,在其之上留下一丝朝晖,映上一抹落霞,岁月流逝,带给了胥门斑驳的痕迹,同样带给了胥门不可磨灭的创痛。看看几百米残存的城墙,看看给日寇毁去的瓮城遗迹,看看城墙遗址上鳞次栉比的新旧交错的建筑……硝烟散去后,毁去的古城墙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沧桑、不仅是震撼的残缺美那么简单啊!
胥门,现在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开放景区的代名词。景区跨越了城河两岸。河西是苏州规划馆,通过高高的万年桥与胥门连接。胥门城墙之下,包含着瓮城遗址建成了伍子胥纪念园,园内不仅有伍子胥的塑像、事迹浮雕壁还有胥门的历史诗篇碑刻。园的北面,就是低洼地改造后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修建的接官厅。而当年耸立在胥门外的巨型石牌坊,如今也找到了残件,安置在了胥门的东南部。
缺少了旧时的喧嚣,换来了今日的宁静。换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胥门,虽说残损依旧,但保存环境却是大大好转了。
千古盘门
尚存的苏州城墙中,有一个全国之最: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水陆并峙的古城门,而这个城门也因此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其形象还登上了邮票。此门就是现在作为景区的盘门。盘门也是一个从春秋建城到现在没有变过的城门,镇守着苏州古城的西南角。
“北观长城雄,南看盘门秀。”对比曾经作为抵御异族入侵,连绵不绝的长城那样的雄伟粗圹,苏州盘门城墙显得那样小巧,那样缺乏气势;再比北京城墙、角楼,或者正阳门箭楼的巍峨霸气,苏州的盘门似乎就又显出了其玲珑秀气的一面。不过如果你去过平遥古城,再回过头来看看苏州的城墙,看看盘门,又会发现盘门是高大的,是富有肃杀之气的。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或是有种这样的疑惑,城门城墙之间怎么有那么多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古代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造成的。苏州自古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城,春秋时是以一个诸侯国政治中心的地位来建的。历次地毁城事件后(南宋金兵屠城、元代拆毁城垣、清代天国起义)苏州每次顽强地修建都是按照当时规定的大城市的筑城标准来建造的。尽管大城市的城垣,不论城门、城墙还是城楼的规模比较大,但也不能去和皇城京城来比,也不能和作为国门的城墙来修,不然一顶谋反的帽子扣下来,可是谁都无法顶得住的。
说盘门稍欠雄伟、缺乏粗圹的话,个人以为这是对的;说盘门玲珑秀气,个人以为也是对的。不仅是现在,就是从手头收集到的那些老照片来看,夸张地称其旖旎却还不为过。这一切,都拜水所赐,都拜周边的景致所赐。或许这就是古人所理解的,温柔乡中硬骨头都能磨酥的道理吧。苏州这个红尘之地,也怨不得后人指责是个纸醉金迷的城市,谁叫我们的古人就把柔弱的水和担负军事防御的城门连在了一起,而这些水门陆门还都建得那样秀丽动人。
当然春秋那时,吴人是尚武的,秦末还有那八千江东子弟跟随霸王横扫中原。自唐宋来,吴地慢慢从武变文,到了唐宋,经济的突飞猛进、士大夫阶层奢靡的生活不可避免的影响了苏州。也是在宋代,城河上渐渐出现了吴门桥的前身,附近慢慢立起了瑞光塔。盘门一下子从偏重防御的关隘,成了世人传颂的一方胜景。这就是至今仍被大家静静乐道的“盘门三景”。
盘门三景,其重点自然还是盘门。伍子胥指挥民众夯土筑城后,在城市的西南开了一个水陆门,用意是比较明显的,就是防御南方。南方是世仇越国,越人很多生活在山林中,对蛇有一种与生具来的恐惧感。古人迷信得很,伍子胥不会脱离这个迷信的行列,于是在这城门的上面,悬一木刻的小蛇,以镇越人。这城门也就用了这弯弯曲曲的小蛇来命名——蟠门,后来年代长了,也就成了盘门。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基本都是元后重建的,而元之前的城墙,基本只能看到一些遗址残迹。
盘门这座门有特色,也很值得细细品味。在盘门可以见到中国在冷兵器战争时期,城池的大多数防御手段。从城外开始来看,走近盘门粗略地一看,只能见到高高的城楼,却没有办法看到这座城门的正门。原来在城门外还有一小圈城墙,门则开在了这外圈城墙的北侧,与正城门并不处于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外圈城墙与城门连接后,中间形成的一块空地,这外墙连着的空地就是瓮城,也是防御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敌人来袭攻破瓮城城门,这时主门关闭,同时瓮城放下千斤闸。敌人前部突进的部队,就会被圈在瓮城之内。此时正应了一句“关门打狗”和“瓮中捉鳖”,堵在两道千斤闸之内的敌军部队,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四周的箭支、滚油、滚石和檑木,结果大多都是悲惨的。
与瓮城和主门并列的是水门。江南水乡是水网交错的,水系也是交通的干道,当年的越军就是由水路攻入吴国的。两千五百年前,越军由胥江长驱直入,到了胥门准备一鼓作气攻入城区,谁知指挥官抬头见到了胥门上悬挂着的伍子胥的头,子胥的灵魂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突然就双目睁开、怒发篷张,胥江之水也瞬时掀起了大浪。越军感觉这里不能久留,于是转道盘门,一攻而入,盘门从此成了苏州的伤心门。
盘门的水门设有两道,不仅水道狭窄,而且城门低矮。其作用就是不允许大型的作战船只通过,在前后水门均设有水闸防护,两水门间辟有防守官兵登船检查的小型码头。在古代,水师要突破这样的水关的确是有很大难度的。
我至今只到盘门游玩过三次,一是在念小学的时候,叔叔带着我,游览了一遍。那时盘门的城楼才刚刚修建,瓮城之内和城门里都是小商贩摆的地摊,一般出售的都是一些不知真假的小件古董。城门内外、吴门桥前后都是民居,窄窄的小路上有一些农村里出来的菜农摆的小摊子。周围很乱,沿着城墙也密密地都是后来修建的住宅房子,远处的瑞光塔也是一种缺乏维修的样子,在城河边看盘门三景,能够深切体会到的,是一种市井的喧杂。到了再次参观盘门,已经是十几年后了,我刚从部队退伍,几个远方的战友和我一起来到苏州,于是有了盘门的一游。盘门成了景区,瑞光塔被圈了进来。城门外的整治刚刚开始,但吴门桥下的居民区依旧是老样子,南门路还是那样的狭窄,护城河边连接着的就是附近工厂的装卸码头,护城河中仍一片繁忙。最近这次,就是今年了,时间又隔了将近十年,随行的人变成了自己的母亲和孩子。如今的景区以及周围的环境完全称得上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景区之内的完善和连通,城墙外部的民宅全部拆除,变成了一条依托城墙存在的景观带。城河以外的南门路,也因为环古城整治工程的落实,变得美了秀气了,变得有看头了。城墙成了最早那时的样子,游人驻足,也能感受到那份肃穆和端庄了。只是少了那份喧嚣,一时间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现在的盘门,实在是相当完整的了,城墙之上的跺堞、女儿墙、马道,配以铁炮、投石机,恰恰是一副明清时代城防的阵势。只是城楼边的那面招展的旌旗上的那个“吴”字,似乎有些许的不应景。称不上雄关、当不得要隘,但是这座双层檐歇山顶城楼上的匾额却是极其耐人寻味的。城门东面悬匾“水陆萦面”,匾下对联“古吴城阙川原北,旧国干戈战伐多。”城楼西面的匾上书写“吴中锁钥”,有联“水接帆樯山分紫翠,桥通吴地市到珠玑”。匾额说出了盘门这个古老城门的特点和重要性,而两副楹联则道出了盘门的古韵、今风以及城市的景色。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城西的山水见不到了,但是还能看看水绕城楼、看看跨水拱桥、看看灵秀古塔,邀三五知己在城楼畅论吴越争霸、品味古城兴衰,倒不失为一件美事。
盘门的城墙遗迹向北,几乎可与胥门相接,往东延伸到了南门。长长的城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如果说起那秀字,还当真要归功于盘门内外那几座建于宋元明清不同年代、不同大小、不同形制的砖石桥。作为盘门三景之一的吴门桥,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整个苏州最高的一座三孔石拱桥,意为步入吴门的第一桥。另外,在城门外,与吴门桥组成一个折角景观,古纤道组成部分的水关桥;城门西南盘溪与外城河交汇口附近的吉水桥(目前状况不佳,缺乏维修,北侧有部分坍塌现象);城门东南,凡婴儿满月、婚丧喜事均要绕桥而过,祈求“兴隆”的兴龙桥等,都是显示苏州水文化、显示江南造桥技艺的杰出代表,当然也是盘门景区之内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50年了,很多城市都在恢复建设当年拆毁的城墙城门。苏州似乎没有跟风,却依托盘门、胥门、阊门、葑门等残存的、修缮的城墙城门,依托那宽宽的护城河,打造起了一个秀丽的环古城风光带。这个作为政府实施工程的景观带,在某些方面,何尝不是梁思城当年构思的城墙公园的翻版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州古城墙之千古盘门
江苏苏州城门介绍
城韵 | 苏州的八座古城门,斑驳了多少时光 ...
镜头里的姑苏老城门
(3)江苏苏州盘门四景
苏州相门城墙上下夜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