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可法不值得纪念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 ,生于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双龙巷)。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1644年4月25日崇祯自尽,北京城被攻陷后,时任大明太子太傅、南京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从南京来到达了扬州城中。他是带着“光复大明”的梦想来的。现在有人把史可法和文天祥并称,我觉得这对文天祥是一种侮辱。

南明朝廷为了阻挡清军南下的步伐,便在长江一带,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第一个是徐州,由高杰带领重兵把守,第二个是庐州,由黄得功担任将领,第三个是淮安,刘泽驻扎在这里,第四个是寿州,刘良佐在此屯兵。这四处军事重镇,总兵力达到了三十万,可以说南明朝廷的主力大军几乎全部驻扎在此。为了说服他们共同抗击清军,史可法决定亲自巡视一番,收买各路藩镇首领的人心。在这些人当中,高杰带领的部队人数最多,实力也最强。因此史可法便把这里作为了自己的第一站。高杰本来是李自成的部下,手里的亲兵,就达三万,这些人都身经百战,勇猛异常。除此之外,还有南明朝廷的数万精锐。

江北四镇形势图。

史可法来到高杰这里后,看到军队威风凛凛,更加坚定了要将其说服的想法。没想到在谈判开始之初,高杰便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耐烦,他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实力,怎样享受荣华富贵。史可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搬出了民族大义和忠君爱国的思想。经过一番苦苦相劝,高杰终于被史可法感动了。他明确表示,要“感可法忠,与谋恢复”,愿意尽全力率军北伐,并接受史可法的统一指挥。

此时清军主力被李自成死死拖在了山西、陕西一带,这正是出兵收复河南、山东一带的大好时机。可没想到,就在这是,高杰这边却出了岔子。原来,河南总兵许定国打听到史可法和高杰见面的消息后,便猜想二人肯定有大动作,因此便邀请高清前来作客。高杰也没那么多心眼,只带了区区几十人,便深入对方境内。在宴会上,高杰喝的是烂醉如泥,并把自己和史可法的计划和盘托出。让人没想到的是,许定国当时早就准备向清军投降。而高杰,正是他对清军的见面礼。就这样,身为数万精兵的统领,被砍了脑袋。

高杰死后他手下将近十万的大军,突然陷入了无主状态。全军将士心里,都十分恐慌。不过这时高杰的老婆邢夫人撑起了主心骨。这邢氏也不是普通人,她原本是李自成的老婆,最后高杰出走的时候,她一起跟着私奔了出来。她知道丈夫生前已经和史可法达成了一致,要出兵抗清。于是便把史可法8岁的儿子叫过来,让他拜史可法做干爹,这样军中大权,自然而然地就落到史可法手中了。不过在此时,史可法做了一个重大的,也让人不可理喻的错误决定——他拒绝了邢氏的这一建议。

对于史可法的这一举动,至今也没有人能分析出具体的原因,很多人都说,很可能是史可法看不上高杰“盗贼”的前身,认为这样有辱自己的身份。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史可法竟然还建议他认高起潜为干爹。要知道高起潜可是当时的一大太监,让人家任高起潜为干爹,这不是对人家的侮辱吗?高杰其他部将得知这一消息后,本来一腔爱国之情顿时灰飞烟灭。纷纷向清军投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正是高杰旧部的这支部队,充当了清军的先锋,一直打到了广东。

关于史可法的错误,总结起来,主要有三个错误,一个比一个致命,这三点也是导致南明崩溃的关键!因此,作为一个顶级官员,史可法对南明的崩溃,负有关键责任。

第一,策立新皇的错误。当时尚在人世的藩王中与崇祯皇帝亲缘最近的就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子孙。包括小福王朱由崧、桂王朱常瀛、惠王朱常润,潞王朱常淓是明神宗的侄子。按照封建伦序的继承观念,当然是福王、桂王、惠王三个亲藩最优先。其中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宠儿朱常洵的儿子,又是崇祯帝的堂兄弟,是最合适的继承人。桂王和惠王是崇祯帝的叔父,高一辈不适合继位。而且桂王和惠王当时距离南京较远。除此之外,神宗的侄儿—潞王朱常淓,也因避乱逃到淮安,卷入拥立新君的政治风波中。

按伦理福王即位是顺理成章的,可是,由于福王朱由崧牵涉到党祸问题,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人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旧案,东林党人将再次受到打击,因此倾向于拥立潞王。其实,他们还有另一层用意:潞王本不当立,此时努力使其当选,日后自己必会受到重用。

江北的明朝官员纷纷建议史可法拥立福王继位,但是江南地区东林党实力强大,加上福王是万历皇帝郑贵妃的儿子,与东林党有矛盾。东林党分子怕福王继位会与东林党为敌,就坚决抵制福王。史可法本人在这件事上犹豫不决,当时钱谦益、南京兵部侍郎吕大器、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右都御史张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广等人纷纷来劝说史可法迎立潞王朱常淓。史可法作为东林党人左光斗的得意门生,内心也是对福王心存顾忌。但是立潞王为帝更是难以服众。毕竟神宗皇帝的子孙在世的还有不少。史可法决定舍弃福王与潞王,去迎立南方的桂王,在宣布这个决定之后一众哗然。

在南京附近的小福王无处安身且听闻东林党人对自己的抵制,于是逃往凤阳太监卢九德营中,以求安身。卢九德急忙向败往南方的几个统兵将领求救,希望能与他们共同拥立小福王,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同谋拥戴。马士英以凤阳总督和三镇总兵的名义正式致书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宣布江北政府决定拥立福王朱由崧。当韩赞周向南京各部官员宣布了这个决定,由于东林党人无兵无将,桂王又远在南方,只得表示接受,但是却仍然明争暗斗。

作为陪都南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犯下致命错误,导致江北四镇干涉皇帝策立。史可法是内斗狂魔,党同伐异,南明一建立就和阉党都得不亦乐乎,党争大于天,最后他东林一派的钱谦益,王铎都是开城投降的急先锋,阉党的马士英反而宁死不降。

第二:目光短浅。当时,中国有三股势力,即:南明、起义军、清军!然而,史可法却看不到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而提出了“联虏平寇”。结果大家都知道,清军得到了缓冲准备时间,可以从容先除掉李自成,然后再南下,史可法忘记连金灭辽、连蒙灭金的教训了。在明清之际的大三国政治博弈中,史可法为首的南明政权竟然把即将埋葬自己的大清当作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攻入首都、逼迫崇祯帝自杀的“流寇”是最大的仇人,将李自成打败赶出北京的大清则是朋友。因此,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竟然被南明政权认为是好事。南明的国策就是一厢情愿的奉行“借虏平寇”,即借清兵剿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借清兵灭李自成可谓“借刀杀人”,史可法是这一政策的发起者、支持者和执行者,他上书皇帝说:“但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在自身存亡危险之际,史可法提出的对策是马上派遣使节带上财物去见顺治皇帝或者多尔衮,“灭寇在此一举”。当时有清醒者劝说,“如果只借助他人力量,如宋朝借金国灭辽,借元灭金,最后只是为虎添翼加速自己灭亡罢了。”史可法却听不进去了。

崇祯自尽北京陷落不过两个月,南明政权已决定偏安江南,以淮河为界,“坐山观虎斗”,畏葸不前,不对清兵有丝毫触犯,以免无法进行和平谈判。幻想着“两家一家,同心杀灭逆贼,共享太平。”8月初,在史可法等人的催促下,以左懋第为首的“和平使团”,带着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向大清“通好”,感谢他们杀退了叛匪李自成,结为“叔侄”之好。

只可惜大清虽然客观上帮了明朝的忙,却不想真正和大明修和。多尔衮是清楚自己的主要对手是李自成,而不是史可法。所以,根本不接受大明平等的“国书”。八旗兵不立即南下灭南明,只不过根基未稳,并非真的准备跟南明南北分治。这次一厢情愿的和谈注定是屈辱之旅。南明送来的大礼被照单全收,和平使团团长被拘禁,劝降无果后第二年被处死,其他人被赶回去,多尔衮更恫吓说即将“发兵南来”。1644年6月,当多尔衮趁着大顺立足未稳,攻克北京后,已是“天上掉馅饼”的坐收渔利,根本没有想到大清将来能够一统全国,进了北京城的多尔衮自己都说:“但得寸则寸,得尺泽尺耳。”

因为南明政权的“通好”政策,史可法作为南明实际上的一号人物一直龟缩在扬州。唯一一次是调停两大军镇内斗到达河南东部睢州和徐州,幕僚劝他北复中原,然而“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 对于史可法等人罔顾华北沦陷,时人有诗言:“两河义士雄心灰,号泣攀辕公不驻。”

第三:军事能力堪忧。史可法以督师的身份,经营江北近一年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清军一到,江北四镇投降了三镇,扬州战役也没有组织起有效抵抗,导致扬州不到半天就宣告失守。在大顺、大清和南明三国博弈中,南明政权占据着人力、物力的优势,国力最强。当时,它还控制着淮河以南地区,这里乃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且没有经受李自成的战乱。1645年4月,清军分别从山东南下沿运河、河南东下南进、湖北顺江而下,东、中、西三路大军对南明发起总攻。面对重兵压境,史可法方寸大乱,竟然一天之内三次发令箭。更为严重的是对军队首领日常妥协、软弱,地方守将毫无抵抗,或望风而逃,或投降清军,包括所谓四大军区中的重要将领。后来统计投降清军的总兵23名、副将47名,马步兵近24万,远超清军人数。

5月13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史可法让各地派援兵,竟然没有一个人来。而原来史可法统领的南明将领已经伙同清军开始攻城。面对城外清军,史可法虽然拒绝了招降,但对于如何抵抗,此时的史可法已经毫无主意,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了。当部下有人要投降,他的回答是“如欲富贵,请各自便。”如此心灰意冷纵容属下的心态情绪之下,如何能够守城。

扬州梅花岭史可法纪念馆

史可法所守的扬州城,因部队调走和开小差,军队人员很少,基本没有组织起有效抵抗,5月20日,在红衣大炮的轰击下,扬州城陷落。史可法被俘后遇难,一同宁死不屈的还有扬州总兵刘肇基、知府任民育等。6月16日,清军抵达南京,南明弘光皇帝逃窜,余下人员开城投降。

对于史可法,顾诚评价:把史可法捧为巨星(忠烈之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当时,坚贞不屈的义士数不胜数)。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文天祥在南宋灭亡的时候不过是个从五品的赣州知州,招募写乡勇率兵勤王才升的知府。文天祥起兵之后半年时间收复赣南四州十余县。虽然最后被李恒和张洪范击败,但是以文人之身,打了半年的胜仗足以夸耀。要知道李恒的铁鹞子是当年西夏的精华,张弘范更是当时第一名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残明痛史 - 南明,南明 (四)
李自成与清军在陕西鏖战,是南明历史最好机遇,他们为何没能把握
揭秘南明第一忠臣史可法的另一面,昏招不断,间接葬送了南明
明朝气数已尽:南明弘光政权腐朽至极
崇祯殉国了,清军也入关了,南明的东林党人到底还在争什么?
南明第一位皇帝朱由崧,反清复明终究是纸上谈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