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混乱的留都,崩溃的南明:百万义军为何守不住弘光朝廷

弘光王朝作为一个建立仅仅一年的短暂王朝,它的灭亡使得明朝想要效仿东晋南宋划江而治的想法彻底破灭。我们不禁要问同样拥有长江天险,同样面对外来政权,弘光朝为何没能守住江山呢?

作为明朝灭亡之后建立的新朝廷,弘光政权受到了南方各省的支持。坐拥半壁江山,百万义军,南明朝原本可以奋发图强重新振兴明朝。然而这个刚刚建立的小朝廷却并没有一般王朝刚刚建立时的勃勃生机,他的腐朽无能远胜崇祯时期。仅仅不到一年就丧失了淮北防线,长江天险,弘光朝廷的快速灭亡不禁让人们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才使得这个新生的王朝快速灭亡。

一 大好机会竟然错失,详列南明初期的种种优势

公元1644年,起义的农民军李自成攻陷了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殉国,无数大臣投降农民军,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全国统治即将崩溃。彷佛跟历朝历代的新旧更替一样,一个新的朝代就将建立,一个旧的朝代即将结束。然而此时的明朝在南方已经快速成立了新的朝廷,人们看到似乎南宋划江而治的情景再次重现,历史好像也给南明弘光朝廷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弘光朝能够把握住吗?

富裕的江南与灾害不断的北方,丢失了北方之后明朝的实力反而更加强大。崇祯自缢,明王朝的首都北京被攻陷之后残存的明朝势力仍然控制着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不包括被大西军攻占的巴蜀之地之外,南明弘光朝仍然占据了江淮以南的所有土地。

论面积南明朝廷的土地面积并不比李自成的少,论人口也毫不逊色甚至还犹有过之,论财政收入南方更是远超北京。明朝末年的时候由于遇到罕见的小冰河时期,极端天气不断发生,陕西河南等地天灾频频,到了1644年北方的省份已经由于多年的灾害与战乱损失惨重,相反的是南方各省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仍然具备比较强的实力,一个富裕繁荣的南方与一个多灾多难的北方似乎南明弘光朝廷还处于优势之中。

甩掉了辽东这块大包袱如果说要列举导致明朝灭亡的几个原因的话辽东的“无底洞”一定能够上榜,自从萨尔浒之战明朝战败之后,明朝的国运就开始走向了倒计时。后金的崛起使得明王朝大量的军费被用在辽东,不管是军队的供养还是关宁防线的修建都使明朝每年要在辽东花费数百万两的钱财进去,这对于明王朝本就脆弱不堪的财政形势雪上加霜。

不仅仅是财政,明朝时期为了对抗清朝无数的精兵强将都损失在了辽东,可以说辽东就是一个大包袱,如今退守江南对抗清朝的责任就被甩到了李自成的身上,两面夹击的对象由明朝变成了大顺。

江淮防线的天险使得南明弘光朝廷可以更加轻松的应对李自成的军队。自古以来长江天险便是南朝应对北朝的绝佳利器。由于古代科技落后,战争很大程度上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古时候的北方朝廷往往缺少战船,而南方王朝依托湍流不息的长江可以很好的抵抗北方的进攻,同时长江横贯东西沟通了南朝的统治地区,南方朝廷在面对北方的进攻之时可以通过长江运送士兵,占据很大的优势。

三国时期的孙权、东晋时期的司马家、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五代时期的南唐、北宋被灭后的南宋都是在实力不如北方的基础之上通过长江天险长期抵抗北朝的攻击,南明弘光朝江淮两道防线都掌握在手中要想对抗北方十分简单。

李自成犯下的严重错误使得官僚与士人阶层对他离心,无数北方官员纷纷南下。李自成起义之初的政策是打击官僚地主的利益,这一政策使得李自成在起义的时候收获了农民的支持。然而在他攻占北京之后却并没有意识到此时他的主要任务不是打天下而是如何坐稳天下。

他不应该继续坚持以前对于官僚统治阶级的打击态度而应该即时改变政策拉拢官僚地主阶级的支持,尽快的恢复生产,安定国家。然而李自成显然没有意识到这点继续坚持甚至加剧他对官僚阶级的打击,扩大对所有官绅的追饷政策,这一失误使得大顺对于自身的统治出现了纰漏。“人人饮恨,未及发也。”王度的《伪官据城记》中的当时官员对于李自成的评价可以看出李自成逐渐失去了官僚阶级的信任。

完整的官员办事机构,明朝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即使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仍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完整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明朝中期的土木堡之变之后明王朝的统治者担心在发生都城被围之后导致国家灭亡于是正式确立了“两京制”,这样至少可以在明王朝遇到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可以像南宋那样割据一方,因此作为南直隶的南京制度完备,可以快速的建立一个完整的行政机构。

上文我们列举了许多的南明弘光朝廷的优势所在,按照历史的发展南明至少也应该可以划江而治,可是为何南明弘光政权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反而短短时间就灭亡了呢?下面为大家具体分析南明弘光朝廷的失败原因。

二 先天不足的弘光朝廷

一个朝代的建立往往对这个朝代有很深的影响,弘光朝廷的建立并不是想象中的一番风顺,它遭遇到了无数巨大的危机。首先是究竟是谁接替成为大明皇帝,本来崇祯皇帝的太子朱慈烺是毋庸置疑的人选,然而他却未能逃出北京,使得南明的皇帝位置空悬其上。南京由于实行了两京制,在南京有六部督察院等一系列可以作决定的机构。在听说了北京沦陷,崇祯皇帝自缢,他的三个孩子也被大顺军给抓住之后南京的大臣、太监、武将等都陷入了空前的混乱之中。由于崇祯帝的三个孩子没有逃出来,明朝的皇帝有谁来接替成为了一件难以决断的事情,从龙之功使得南京陷入了巨大的内斗之中。

当时有条件接任崇祯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潞王朱常淓、桂王朱常瀛等人。本来由于朝廷对于福王、潞王僵持不下之际史可法等人是有意拥立桂王为皇帝,谁知道凤阳太监卢九德勾结黄得功等总兵拥立福王朱由崧为皇帝,由于他们掌握了全部得兵权所以南京只得不情愿的立福王朱由崧为帝,一个风雨飘摇的弘光朝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然而这个朝廷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争斗

三 “联虏平寇”,弘光朝面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古代由于通讯手段的限制消息的传递缺乏时效性,弘光朝廷建立初期所有官员的认知是李自成占据北方空前强大,他们的当务之急便是解决李自成的大顺军威胁。于是一条“联虏平寇”多的政策成为所有人的共识,然而弘光朝廷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最终威胁并不是大顺军而是清朝。

弘光朝建立之际的局势变化十分之快,从李自成占据京城到吴三桂降清、李自成被清朝击败、北京被清朝占领,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天下局势飞快变化。然而等到清朝占据北京之后弘光政权的所有人都还没有意识到清朝的巨大战斗力对他们才是真正致命的威胁。再加上清朝进入中原之时仍然伪装成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使得所有人都被清朝所蒙蔽了,于是弘光政权不知道拉拢李自成共同抗清反而派使节前往北京联盟清朝。弘光朝廷的君臣上下缺乏远见,犯下了巨大的战略错误。

四 清朝对待南明朝态度发生的大转变

清王朝初期大战李自成获胜后轻易占据了京畿之地,然而此时的清朝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战略,对于占据多大的地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有这样一段话“若得北京,当即徙都,可无后患。”可见当时的清朝上层官员还尚未有吞并全国的野心。清朝入关初期由于自身的人口兵力有限并未有统一全国的看法,对于敌对的大顺势力以及割据江南的弘光朝势力也十分的忌惮,因此多尔衮为代表的清王朝此时的心态是与南明弘光政权一起消灭大顺政权,实现南北分治。

如果是这样的话弘光朝廷说不定真能成功割据江南,再现当初的南宋场景。然而清朝的方针再一次的起了变化,前面提到江南是当时全国的粮草钱财的主要征收地,整个国家都要依靠江南的财政收入维持平衡,于是清王朝发现它要想长久的统治中原必须夺取江南之地,弘光政权必须消灭然而悲哀的是浑浑噩噩的弘光政权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重大变化,仍然作着“联虏平寇”的白日梦,对清朝毫无防备。

五 统治集团的无能与腐朽

首先是统治集团的代表弘光帝,作为在危难之中登基的皇帝,弘光帝却并没有认真的处理政务,每天只知道贪图享乐,荒淫无度,令人大失所望。谈迁的《枣林杂俎》中记载“上初立,……不数月,大失,有苏台麋鹿之惧”。所谓上行下效,整个弘光小朝廷处于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完全没有一点的焦急之心。

另外便是占据高官决定国家政策的东林党发动的争斗使得弘光朝陷入激烈的党争之中,开始弘光朝建立之时的东林党是由一批正人君子组成,然而随着张慎言等人被不断的排挤之后东林党便开始了激烈的党争。受此影响弘光朝廷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都陷入了这场激烈的党争之中,使得弘光朝廷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极大的削弱了弘光朝廷跌倒的战斗力。

地方武将的拥兵自重

由于在争夺皇位的争斗之中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都有拥立之功,因此在福王继位之后便开始大肆的封赏支持他的武将,将他们分在繁华的江北之地。由于受到皇帝的宠信再加上拥立之功四镇将军都十分的飞扬跋扈,他们拥兵自重甚至为了争夺地盘而相互攻伐,弘光朝对于武将的放纵使得之后的南明朝深受其苦,中央的权威不断受损,难以节制武将。

六 意外连连!迅速败亡的李自成以及意外反叛的左良玉

前文提到李自成虽然攻占了京城却在与清朝的交战之中落败被迫退出京畿地区,然而此时的李自成还有着以陕西为老家的广大地盘,自身仍然有许多的精锐兵力,按照道理清王朝想要灭掉李自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李自成自身缺乏勇气,在遭遇到第一次惨败之后便开始不断的往难逃,甚至放弃了自己登基称帝的老巢陕西,仅命部分武将驻守,完全放弃了陕西这个战略重地。

在不断的撤退之中遭遇到多次的失败,兵马损失许多,然而即便如此李自成由于地盘广阔也仍然应该可以坚持相当长的时间,不过令人感叹的是前期起义所向无敌,数次逃生的李自成这次竟然在与清军的交战之中由于迷路而不幸丧命,这使得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势力立即分崩离析,清王朝在消灭了李自成之后弘光朝庭就再也没有缓冲的时间了。

另外一个意外便是左良玉的反叛

左良玉自崇祯朝就开始占据武昌等地,成为地方军阀势力。对于在南京成立的弘光朝廷左良玉并不认可,不断的猜忌以及党争使得左良玉与朝廷的隔阂越来越深。1645年由于“假太子”等案子的不断发生,左良玉十分不满的马士英等人执政,左良玉便以“假太子”为借口挥师东下进攻南京。左良玉的反叛极大的打击了南京朝廷在江淮之地的部署,使得弘光朝廷难以维持对于清朝的防线,被清朝一击即破,直接导致了南京等地的失守,弘光朝廷的覆灭。

结束

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既有他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弘光政权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其实便是明朝末年的种种问题,既得利益者占据高位却又没有相匹配的品性与能力,只知道一味的争斗,最后受苦的确是老百姓。我们后人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会不自然的感到悲凉与伤感之情,我要说的是不要沉浸于各种情感之中。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我们回顾历史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向前看。

1、《伪官据城记》

2、《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3、《枣林杂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清入关 | 命运掷的骰子(下)
崇祯如果跑往南方,明朝有没有可能延续国祚?
为什么说南明弘光政权不是“小朝廷”
残明痛史 - 南明,南明 (一)
崇祯皇帝死了之后,南方陆续出现了几个反清朝廷,都是哪些人呢?
1644年崇祯皇帝去世后,中国发生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