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闽南文化概述

闽南文化概述

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接中原、吴楚,下续台湾、东南亚,其涵盖面和影响的范围相当广泛。闽南人艰苦的生存环境,铸造了闽南文化的精髓:“敢拼爱赢”的精神。这种文化精髓的形成、升华和进一步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也是闽南文化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其他闽系文化的一大特色。

首先,闽南文化属于移民文化。闽南聚居的核心地带,主要在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和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后来,随着北方汉民的加速流动和不断地南迁扩展,促进并加快了闽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为了适应颠沛流离和长途跋涉的艰难环境,中原文化在南迁传播过程中,在经历了较为激烈的拼撞、社会变迁和自我扬弃后,虽然在闽南地区扎根并成长起来,但其完整程度受到了挑战,已较中原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从而深深地打上了移民文化的烙印。

其次,闽南文化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一方面,在汉民的不断南迁和聚合过程中,不同源流、不同历史阶段入迁的汉民之间,汉族人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在闽南地区显现出了交融性。另一方面,在唐宋元间,泉州港的对外交通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成为“涨潮声中万国商”的东方贸易大港。吸引了亚洲、非洲乃至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前来贸易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他们不仅在泉州地区经商并定居下来,而且还传播了伊斯兰教及其文化。可见,闽南文化在多种族文化的交融发展过程中,这种多元文化的组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对外开放性。

闽南文化的表象,深受外来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多重影响。由此形成了闽南人敢于冒险犯禁、勇于进取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闽南人的这种进取精神,在明清时期很到了充分的发挥。但在封建政府强力压制下,他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闽南一带地瘠民稠,丘陵山地众多,尤其是沿海的平原地区,出现了“人满为患”,拥有土地和农耕已不足以养家糊口,这种自然环境加之深受移民文化的熏陶,促使大量的闽南人挈妻携子移居海外和台湾地区,实现了“贷海为市”。可以说,闽南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合理延伸,又是接受外来文化和海洋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闽南人比较注重财富的追求和发展。这种重商主义,注重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务实逐利的进取精神,对海外闽南人的经商理念和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闽南文化特色鲜明,保存了诸如南音、梨园戏等众多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

 

闽南文化内涵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生活习俗、服饰习俗、建筑习俗、民间习俗、结婚习俗、寿诞礼俗、民间禁忌)、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闽南方言等。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饮食生活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闽南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闽南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众有穿木屐、妇女、儿童戴手镯、脚镯等。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11做寿的)。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系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闽南人除信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观音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清水祖师陈普足)。

宗族文化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和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语的人多达8000万(在8000万到1.2亿之间。属泉州和漳州口音的主要有福建1600万、台湾2000万、南洋约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200万)。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林华东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从特征上说,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从地域范围说,它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沿着江河海岸延伸至广西平南玉林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东南亚港澳地区,以及内陆的江西上饶周边地区、江苏宜兴以及本省的闽北、闽东和闽中个别地方。从数量上说,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从历史角度说,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闽南文化的历史来源

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闽南文化是闽南人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意识和行为。研究闽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闽南社会的形成。

闽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土著叫闽人。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从西汉设冶县(前85年),到东汉末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据朱维《福建史稿》,这个时期福建的经济、社会已具备一定规模。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即建东安县于现在的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又置绥安县于漳浦。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此后,汉人超大规模入闽大约还有五次,包括史书未曾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家谱出现的东晋初的“八姓”入闽,史书记载的梁朝侯景之乱的大批难民入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率兵平闽,南宋末期两个短命皇帝赵罡(端宗)、赵(帝)在福建就位引来北方保驾抗元的众多忠义之士入闽。

有人曾经提出汉人入闽不早于东晋之初,其实不然。因为移民社会往往人语相随、语比血浓。从语言现象分析,今天的闽南方言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主要特征,被学术界公认为“活化石”。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胡汉交杂,人口结构明显变化,当时汉语出现的许多新特征,却没在闽南语中体现。而且,永嘉之乱前闽南地区就有了汉人的墓冢和寺庙道观。可见入闽汉人早于东晋。到了宋元时期,借助于当时城市的开放,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逐步走向鼎盛,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性大港。这个时期闽南人开始大量向外扩展,最终形成了今天闽南人的分布格局。

通过上述简单的追溯,我们基本可以厘清闽南文化的渊源。闽南民系族群是古代中原汉人多批次大规模入闽,并与当地闽越遗民逐渐融合而成的。从中原带来的黄土文化,与闽越人“善舟船”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形成闽南文化的基础。宋元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使闽南文化又融合了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欧洲文化和南洋文化。近代以来,闽南文化继续接纳西方异质文化,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闽南社会始终保持着开放、兼容的心态,历经1000多年的积淀,泉州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多元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如同一个雪球,顺着历史的轨道滚动,不断壮大,不断发展,不断成熟。

二、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种文化的命名,就在于它具有自身独立的特色和存在价值。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和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

重乡崇祖。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本位和乡土色彩,在闽南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闽南人因为远离中原,就特别注重保存历代流传的文化信息,特别害怕被边沿化。闽南文化中的重乡崇祖,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意识,已经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闽台地区,在东南亚,在海外,闽南人都十分强调认宗认谱,结社建馆;通过修族谱、建祠堂、注“堂号”(如颍川、西河、陇西、太原)来凝聚家族血缘关系,记忆祖地,追溯历史,建立浓厚的乡土观念。闽南人十分热衷兴办教育,传承母语文化;十分重视沿袭岁时习俗,传承民间信仰(如妈祖、郑成功、清水祖师、保生大帝、开漳圣王)。值得称道的是,承载闽南文化的闽南方言,至今还在大量使用着古汉语的“鼎”(锅)“册”(书)、“箸”(筷子)、“昼”(中午)、“目”(眼睛)等基本字词。因为有了闽南方言,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宋元南戏梨园戏、以丑见美的高甲戏、闽台互为流转的歌仔戏、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世界一流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始终保留着古老的传统色彩。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瑰宝”的南音,其优美的旋律至今仍萦绕在两岸同胞之间,其唱词标准音还必须是闽南泉州话。通过保留如此明显的文化特征,藉以表明一个民系族群追溯祖先、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闽南人达到了巅峰。

爱拼敢赢。闽南地区是一个移民的社会。移民性质促使闽南人为了生存产生拼搏意识。古代闽越人在恶劣环境中的抗争精神,也融入闽南文化之中。在闽南地区,这种拼搏精神不只是男同胞才有,它也深深流淌在女子的血液之中(惠女水库的建设可以为证)。宋元以降,闽南地区成为古代世界著名通商大港,闽南人的视野因之更加开放,他们漂洋跨海,在世界各地不断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他们不满现状,勇于进取,敢于冒险,百折不挠。“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靠自己的骨头长肉”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迅猛发展成就了今天影响全国的“泉州模式”。“爱拼才会赢”作为全体闽南人的精神气质,已被全社会所公认。

重义求利。闽南人有着极强的创业能力和经商天赋,亦商亦儒成风。朱熹曾称泉州“满街都是圣人”,指的正是当时儒学教化兴盛的景况。南宋诗人刘克庄有诗记载:“闽人务本亦知书,若不耕樵便读书。惟有刺桐南廓外,朝为原宪暮陶朱。”(“刺桐”即泉州)闽南人善于经商海内外闻名,自古至今千余年不曾改变。“卖三占钱土豆也要做头家”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闽南人的头脑中。福布斯最新公布的世界华人富豪中,资产20亿美元以上者,闽南人约占60%。闽南人崇尚优秀的传统价值取向,既务实求利,又真诚回馈社会。从信仰上,闽南人推崇关羽之义,称之为帝爷公。在现实中,闽南人急公好义,四处皆然。有数不清的海内外经商者积极回报乡梓,助学兴教、筑路修桥,投资经济建设、改变家乡面貌。毛泽东誉之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侨领陈嘉庚倾囊兴学,其精神影响着当今几代人;汶川大地震,台塑大王王永庆率先一次性捐款1亿人民币,数额之大令人动容;侨亲李陆大爱国爱乡,捐巨资兴学办教、扶贫济困,声名远播,以之命名的“李陆大星”因此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闽南人的义利观令人叹为观止。

山海交融。地理环境能够塑造人,能够催生文化特色。闽南地区背山临海,依山者从山求生存,面海者向海谋发展。生存环境造就了泉州人不安现状的打拼精神,漳州人安于鱼米、花果之乡的心态,潮汕人积极向外的拓展意识。虽然,闽南文化内部有这样的差异,但是,其骨子里却有着山海交融的共性。一旦有了支点,耕山者照样可以临海。家住山区的人,照样可以闯荡江湖,可以漂洋过海,可以“过番”,可以入台。比如,安溪县不靠海,但是为了生活需求,他们也和晋江人一样,离乡背井,渡海求生。目前安溪籍台湾乡民多达200多万人,占台湾省总人口的1/10强;漳州人也会跨海而东,参与开发宝岛,漳州籍台湾乡民也已超过700万人。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已经成为闽南人的典型特征。

三、闽南文化传承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统一性、乡土情谊、家族本位和崇儒重德等典型特征,在闽南文化中都有体现。但闽南文化不仅包含了崇儒拜祖、家族经济、乡土情怀、习俗传承、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而且还如前所论,具有自身典型的特色。

闽南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远离中原的地理环境,锻造了闽南人性格中的延展性、进取性和开放性。这是闽南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因此,就有了别具特色的闽南家族制度、遍布闽南各地的丰富的民间习俗信仰、闽台之间千百年来的同胞情谊、闽南人拓殖海外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商务理念。闽南人既能海纳百川,又勇于搏击浪尖;既追求中庸和合,又敢于推陈出新;既有浓厚的乡土观念,又积极向外寻求拓展;既崇尚名义,又敢于逐利。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的理念,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当前,开展闽南文化研究,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广泛联系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需要;既是当前弘扬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来源:《光明日报》)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概述

 

2007年6月9日,中国首届文化遗产日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仪式上文化部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牌。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里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作为我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一个整体、活态保护的新阶段,为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继承与创新开辟了新道路。

设立的意义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一个活态的、整体性保护的新阶段。闽南地处海峡西岸,素以“闽南金三角”闻名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保存地。在这一方热土上,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相依相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堪称八闽文苑中的奇葩。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祖”“同缘”、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和桥梁、纽带。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和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对促进闽南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有利于加强闽台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厦门、漳州、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是台湾民众的主要祖籍地。人们常说的闽台之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在这里充分展现。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外来文化多次交融、层层积淀而发展起来的。宋元时期,海外交通贸易发达,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闽南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发萌滋长。尽管历史风云变幻,但闽南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精神,至今仍然深深地扎根在两岸和世界各地的闽南人的生活方式之中。“闽南”这两个字,在海峡两岸,在一代又一代同胞的心底,始终是一个难以割舍的理念和向往。

闽南文化与台湾地方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基因处处可寻,构成了闽台文化之间多彩的景观。2005年省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有着紧密关系,有许多至今仍在台岛广为繁衍传播。福建地方戏曲中,在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与闽中地区的莆仙戏,素有“宋元古南戏遗响”的美称,弥足珍贵,在台湾及澎湖、金门等离岛都拥有热心观众。歌仔戏(也称“芗剧”)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萌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成为闽台文化同根同缘的鲜活见证。精美精细的木偶雕刻、雅致幽婉的南音、脍炙人口的闽南歌谣等,无不传载着两岸的文化关怀和诉求。

近年来,持续不衰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的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谍展牒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使闽台文化交流更加主题鲜明、更加深入广泛。“闽南文化热”,也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在交流层次、交流频率、交流内容、互动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与丰富,成为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

可以期待,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必将使“五缘”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力求“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农业全面合作、旅游双向对接、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作为,营造更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促使福建成为对台交流的重要基地方面,提供重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有利于传承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形式、语言环境、社会组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加强文化生态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

闽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传统文化生态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6个综合性试点之一。泉州拥有2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数量列省内各设区市之首。漳州是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58处,6个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厦门市现有7处国保单位、19处省保单位,5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闽南三地的文化遗产项目,分别占我省目前拥有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名录项目总数的51%43%。同时,全省26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中,有18个聚集于此。这里还聚集了众多成规模、成建制的民间职业剧团,民间南音、北管吹奏、吟诵等民间社团近2000个。流布于闽南民间的乡土文化,灿若星海,美不胜收。

海内外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是保护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力量。热心文教、回馈桑梓,是海内外闽南乡亲和闽南籍闽商的共同心愿和实际行动。在闽南,许多文化设施场馆、民间信仰场所、民俗文化活动都是由闽南乡亲、闽南籍闽商捐资兴建或捐助开展的。在闽南,无论是政府、社会、民众,还是台胞、侨胞,无不希望闽南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息。闽南还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基础最扎实的地区,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及其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厚实的文化遗产积淀,民间和社会各界的热忱,雄厚的经济基础,党委政府的重视,都为这一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相当优越的综合环境。

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地域文化的繁荣推动全省文化的繁荣。

◆有利于深化研究,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闽南地区有较完备的文化场馆和较强的文化学术研究队伍。

在泉州,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泉州华侨博物馆、泉州南音博物馆、德化陶瓷博物馆、惠安女民俗服饰陈列馆、锦绣庄木偶艺术及其他专题性博物馆、纪念馆等。

在漳州,有漳州市博物馆、芗剧(歌仔戏)艺术中心、徐竹初木偶头雕刻艺术馆、芗城区灯谜艺术、漳浦剪纸艺术中心、天福茶博物院等。

在厦门,作为我国4个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正在着力打造教育之城、科技之城和艺术之城。厦门市不仅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集中了大批的文化艺术科研人才,并较早设立了闽南文化研究机构,出版了有关学术刊物,而且拥有比较先进和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和美术馆健全。

省社科院、省艺研院、省属高校的一批专家学者长年致力于闽南文化研究,其研究成果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科研和学术优势。这些文化设施、学术机构、研究成果和由之形成的科研和学术优势,是规划和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智力支持。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优势,抓住设立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和政策研讨,可以使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福建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福建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海西建设大局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经过周密研究和多方论证,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强调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要坚持试点先行、总结巩固、规范交流并推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用、重在实效。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文化部的精心指导,有国家一批专家学者的关心帮助,有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闽南三地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一定会不断取得新成果,从而对全国和全省其他有代表性区域文化的整体保护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促进福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强省建设。

现各县(市、区)生态保护示范区:

鲤城区江南新区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间舞蹈和民间吹打音乐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丰泽区东海虫寻埔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虫寻埔民俗文化和蚵壳厝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洛江区罗马河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何氏九仙” 信俗文化和俞大猷名人文化,“陈三五娘”口传文化,妆糕人、“十音”铜器煅制等闽南民间技艺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泉港区山腰—峰尾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北管音乐文化,渔业盐业民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晋江市安海—东石—深沪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南民间节庆习俗文化、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文化、褒歌音乐文化、灯谜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石狮市蚶江—永宁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闽台文化交流、古卫城文化、城隍宗教文化、闽南岁时节令文化、灯谜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南安市丰州—官水石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丰州古城文化、祈风文化、闽南民居文化、郑成功名人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惠安县惠东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惠安女习俗文化和闽南建筑(雕艺)文化、崇武古城文化、青山王信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安溪县茶乡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茶文化、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永春县桃城—五里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佛手禅茶、白鹤拳、永春老醋、纸织画、漆篮、篾香闽南民间技艺文化,永春养脾散、一都红米曲等传统生物医药文化等及其生态环境;

德化县瓷都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主要保护与展示德化瓷烧制技艺及相关陶瓷文化及其生态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泉州市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闽南民间趣对]泉州楹联欣赏
旅游忆享 [28]福建省 [fú jiàn shě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13]
福建非遗保护的那些“金点子”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安溪西坪镇尧阳村文化生态保护专项规划.PDF
峰尾娘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