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案例】为学生减负并不一定要删除古诗

2014-09-02 宣讲家独家案例
 
核心提示:上海中小学提前拿到课本的家长发现:相比旧版,今年一年级语文课本变薄了很多。对比新旧一年级语文课本发现,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7个单元45篇课文也缩减为6个单元40篇课文,识字量和写字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教育热点】

【事件介绍】

小学语文教材修订引议:“删除古诗”还是“删除文化”?


近日,“上海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新版语文课本删除原有八篇古诗”一事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支持者肯定其减负意义,质疑者则担忧:拿古诗“开刀”,是否不利于小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删除古诗”只是改变教学方式?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被“瘦身”:除删除原教材最后单元的5篇课文外,《画》《草》《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也将退出;同时,一年级识字量从原来要求的353个减少到296个,写字量从296个减至118个。

 

“改革的总目标是减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此次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瘦身”,是为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让学习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回应家长和社会的期望。

 

教材“瘦身”受到大多数受访一线教师的认同。有教师表示,课本中的古诗词,孩子们大都在家里或幼儿园就学习过,小学老师没了硬性规定,反倒可以用更适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听读方式,让他们真正浸润到古诗的熏陶中。

 

“按照修订后的教材,老师可以做到3天教授2篇新课,空下来的时间能帮助学生打牢拼音和识字基础,或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上海黄浦区武宁路小学语老师陈静说。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表示,此次教材的修订经过了大量的先期调研。“对上海17个区县867人次小学语文教师的调查显示,41%的教师认为其中部分课文较长,学生学习有困难;37%的教师认为识字量偏多,应适度减少,因此对部分课文篇目作出了调整。”

 

至于古诗诵读部分,薛峰解释,只是改变了教学方式,不再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而是通过课前两分钟、语文拓展课和学科活动等时间,以学生听录音磁带或跟着教师示范诵读的方式进行。“课本中减少古诗量,并不意味着我们削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而是为了减轻给孩子们不必要的认读和记忆负担,老师和学生也都能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给学生减负非得拿古诗“开刀”?

 

尽管有家长坦言,学校或家庭在教孩子学诗过程中,确实存在让孩子教条式背诵、默写全文的现象,孩子未必能甚解“诗意”,但不少家长仍质疑“减负就非得拿古诗‘开刀’?”

 

上海浦东新区机关干部、“宝宝念诗”微信公众账号发起人韩可胜认为,诗歌是韵文,即使当顺口溜,也比一些课本中保留的现当代文章更容易记,也更让人终身受益。“上千年检验下来的韵文,要比编造出来的假童话或假的励志故事好得多,绝不能遗忘中华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

 

网民“佛铃花”说:“诗歌是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小时候即使不懂古诗,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趁着年纪小记忆好,多背些古诗真的能多受点熏陶。”

 

还有家长表示,虽然家长在家也会教孩子背诵古诗,但学校正规教育对孩子的启蒙意义更大,不可轻易退出课堂。

 

教材改革应给家长、学生更多发言权

 

无论是此次上海语文教材修订,还是今年6月语文出版社将歌曲《天路》、《蜗牛》纳入教材,几乎每一次语文教材的变革都会引发社会热议。减负目标之下,怎样对课文进行取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董蓓菲表示,“课程修订不是简单地加加减减,课文遴选首先应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征,能否做到顺天性而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是衡量改革成效的指标。”

 

上海金山区海棠小学校长钱欢欣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应从其生活体验和认知特点出发,直面语言、直面心灵,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包容、欢愉。她还建议,在教材修订过程中,应给一线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多话语权。“比如,可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文,学校应该呵护孩子学习上的快乐。”

 

据了解,为更好推进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落实全面“零起点”教学,目前,上海市教委已组织团队,将在2014年下半年,对整套小学语文教材作全面的评估,征集一线教师对教材的意见,为整套教材的修订提供依据。同时,还要求学校通过“开放日”活动、家长会等方式,促进家校互动,及时地调整学校的相关工作。

 

删除古诗不是减负,是瞎折腾

 

其实,删去全部古诗背后,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东西。报道说,杨浦区语文教研员认为,修订教材之举不仅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以前一篇课文平均用两到三课时,有些课文有近十个生字,老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字都读不通顺。现在教材删减内容后,每篇课文平均能有三到四课时,也就是总体多出两星期的课时,教师能在课堂上把知识点教扎实。”语文专家盖敏的话应该可以被视为语文界的共识,至少是主流观点。这段话传递了这样一种观点:小学语文,至少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掌握知识(点);而一年级孩子应该掌握什么“知识”呢?就是“认字”。为学生减负,也为教师减压,这个负担和压力,就是认字的数量。

 

我们知道,包括认字在内的“知识”,基本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任务。教育还要培育人的想象力,培育人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感,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它是成为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是单一的“知识教育”无法取代的任务;两种教育结合起来,才有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掌握了知识,而无审美和社会判断能力的人,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教育专家所设计的教育要把孩子教成工具——这是比删除古诗更严重的事情,或者说,删除古诗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支配的产物。学古诗是用来认字的,既然是认字,读什么不能认字,非要读古诗?这样,删除古诗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那么,读古诗还有别的什么“用处”吗?萧红的《呼兰河传》是脍炙人口的,其中描写了祖父教她读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好听”是儿童喜欢读古诗的一个重要理由或原因,所谓“好听”;其实是语言经过有意组织,如儿歌、绕口令等,具有了游戏性,才被儿童所接受、喜爱。古诗都讲究韵律,暗合了儿童爱好游戏的天性。而每一个儿童对语言的敏感又各个不同。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年诵读古诗的经历,培养了萧红对语言的兴趣,对语言音律的敏感,可以视为她文学创作的最初的起点。“好听”,不一定要全部读懂,更不一定要把字认全,更不需要考试。

 

但是,上海新的一年级语文课本不仅删除了全部古诗,一些读绕口令、儿歌的内容也被删除。也许,在他们看来;语言的好听不是“知识点”,游戏也不能认字,可以统统删除。

 

“古诗退出课本”且慢担忧

 

和舆论纷扰一起发酵的,还有家长、文化爱好者的焦躁或郁闷情绪。有媒体喜欢耸动人心的标题,“古诗退出课本”的说法既符合新闻事实又能最快抓住眼球。但被抓住的,也只有眼球而已。

 

也许是因为只有浅阅读、不求甚解的能力与爱好,也许是整个社会仍然流行一种焦虑与浮躁的偏执病症——忙着抓眼球的媒体没有以同样醒目的位置给“退出课本”做最必要的解释和补充。不少读者也没有耐心细致地逐句读完全篇,安静地思考一刻,用一点起码的理性想想,一个省级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教育行业的专家们,会不会贸然将古诗文从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抹去?这一项影响千家万户的改革,究竟为什么会出台,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与结果?

 

如果不被“标题党”绑架,找找“正解”,你就会知道,这几首古诗只是退出小学一年级课本,而没有退出学校教学。孩子们还是要跟着老师和录音带一起听诵这8首古诗经典的,不印在课本上,是为了避免学校或老师为小学新生添加抄写、默写、解释古文字词、背诵文章之类的额外要求。同时要看到,消失的不只是古诗,篇幅最长的5篇课文也被删除了,识字、写字量都大幅缩减。一年级课本瘦身的表象背后,其实是上海市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的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的改革方案:降低小学低年级知识教学总量和难度,要求所有学校不得超纲教学而必须从认字识数的“零基础”开始,以此倒逼家长、幼儿园改变让幼儿过早开始学科知识学习的做法。

 

教育改革是一项大工程,它该从谁、从哪里开始?为此,我们争论了很多年。最大的阻力是,人人都有一副教育改革家的表情,人人又都自命“受害者”——怕输在起跑线上而竞相抢跑、愈演愈烈。如今,上海用最强硬的行政管理手段,宣告“抢跑无效”:一个已经会背乘法小口诀、会写几百字的孩子待在从“0”开始学习的课堂上,无疑是浪费和虚度。与其如此,不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多带孩子去玩,在生活中体验学习。

 

把童年还给孩子,护好健康生命与创造力的嫩芽,管住课本,降低课程标准,正是个良好开始。莫让支离片面的浮躁议论,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脚步。

 

课本瘦身可以,但古诗不是赘肉

 

为学生减负,这是完全应该的。故而,首先应在课本上瘦身,让那些内容晦涩、难度较大、占时太多的课文退出课本。但上海市一年级语文课本删除了旧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诗,却值得商榷。

 

经典古诗文一般都思想深刻、意境优美、语言精炼。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儿童时期诵读古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中促成人格的全面发展。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登鹳雀楼》原是上海市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名篇,可惜让新版本给当做赘肉而切除了,为课本瘦身而拿古诗开刀,这合理吗?

 

近些年来,围绕语文教育的是是非非确乎很多,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法的翻新。课本是范本,是导向,上海市一年级语文课本里古诗集体大隐退,不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某种程度上讲,是行政官员和专家联合拍脑袋的结果,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

 

其实,语文课本瘦身是一件大事,既然是大事就得问计于民。不知相关部门有无征求一下家长、教师、教研员及其他民众的意见?近些年来,语文教育的改革不可谓不多,但争议和非议也多,何故?乃不接地气所致,听不进民众声音的改革,注定会磕磕碰碰。

 

不必为教材删除古诗担心师生最有发言权

 

对此,网上舆情调查显示,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态度:对于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删除全部古诗,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反对和不解。这些参与调查的究竟是什么人,身份很难辨别,我想,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目前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情况,还在受过去的思维影响,才会对此担忧。

 

过去,中小学语文教材全国统一编写,如今中小学教材实行的是一纲多本,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由一些有实力的出版社组织编写,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即可发行,各地区或学校自主选择。也就是说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已经不是“一本通吃”,而是“多本供应”。过去是人教社的教材一统天下,现在是诸侯争雄,十几家出版社都在抢这块蛋糕。

 

据我了解,现在不光出版社在组织编写,有的学校自己也编写语文教材,这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竞争市场。在这样的竞争状态下,出版社一定会尽力编写学生喜欢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编教材就不只是按照“我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你觉得民国大师的文章好就选上去,你觉得古诗词朗朗上口,占用课时也不会太多,以为学生“应该喜欢”,其实可能学生读不懂、不喜欢,中学老师教着费劲吃力,这本教材就不会有学校愿意用,就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卖不出钱,做亏本生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就不能不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触摸他们的心灵世界,而不是闭门造车,把自己认为好的、其实学生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强塞给他们。

 

所以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删除全部古诗就是错误的,因为教材好不好,不是我们这些站在教学之外的人最有发言权,而是参与教与学的老师和学生最有发言权,他们最懂得什么样的教材最受欢迎,什么样的教材最能达到教学效果。

 

我们成年人认为某位大师的文章多么深刻有思想,某位古诗人的诗多么优秀有意境,学生可能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所喜欢的可能跟我们截然相反。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学生的兴趣更重要;成人所喜欢的、推荐给学生的,学生视为痛苦、畏途的课文,只会抹杀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此,编写教材,减负只是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编出与学生心理认知、兴趣爱好相符的教材。

 

在教材市场竞争的状态下,教学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会迅速地反馈到编写教材的专家那里,并迅速地做出反应。我相信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删除全部古诗,绝对不是坐在斗室里冥想苦想出来的,肯定是总结了大量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作出的取舍,并且他们深信,这样的取舍不光起到减负的作用,而且契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退而言之,如果师生确实觉得这本教材删除全部古诗的教材不好,他们完全可以要求更换,有什么必要如此担忧呢。

 

删除古诗的教材减负更像舍本逐末

 

那边厢,教师呼吁救救中学数学,声称“三年一套教材的课改瞎折腾”;这边厢,在减负的旗号下,不停地教材修订俨然已成一种“新常态”。中学数学教材修订,教师和专业人士无疑更有发言权,可是小学语文教材修订,则几乎人人都有意见可以表达。网上舆情调查显示,对于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删除全部古诗,大多数网友都表示了反对和不解;若仅以“民意”而论,此番上海语文教材修订大概算不得成功。

 

无论是缩减课文篇目,还是删除全部古诗,教材修订者的一番苦心再明显不过,就是要将减负进行到底。确实,一年级就有45篇课文,一篇课文也就两三个课时,未免有些太多了;但问题是,就算要删减篇目,是不是非得删古诗?此次被删除的8篇古文诵读并不难,读来朗朗上口很受学生欢迎,也不会占用太多课时。相比之下,倒是很多儿歌体裁的课文,既无美感又缺乏童趣,像平庸乏味的打油诗。

 

对教材编写者而言,无论怎样减负,一定要把握的原则是:舍糟粕,留精华。如果反把精华的东西给删除了,那就不是减负,而是乱搞。当下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普遍充斥着各种改写后的口水文章,而且很多改写,都纯粹是削足适履——为了满足识字教学安排,或者为了教学某个知识点——毫无阅读的美感可言。唯一原文不动的,大概就是古诗词了。与其要求学生背诵那些改写后的口水篇章,肯定不如留下这些古诗词,既锻炼了背诵能力,还能终身受用,而不是纯粹为了背而背。

 

删除古诗的教材减负,更像是舍本逐末。很多古诗词,或许编写者觉得相对白话文更难,但在孩子而言,说不定更简单——意思既不难懂,关键是非常短小,而且朗朗上口。在减负的旗号下,编写者一定不要坐在办公室里自以为是,至少应该走入校园走入教学一线,听听老师和学生们的观点。相当程度上,之所以当下很多教材修订被斥为“瞎折腾”,就是因为教材编写者更多依赖于所谓专家意见,而较少走入教学一线较少倾听师生心声。

 

【启示与思考】

 

这次上海一年级的语文新课本,将全部古诗删除,再次引发争议,说明教材修订的确是“众口难调”的。就此次教材修订而言,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是很难达成共识的,也是很难调解的,因为这不是一个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一个理念的问题。甚至可以说,这是不同的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不同态度,有人认为传承应该从娃娃抓起,先“填鸭”,再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但有人则坚持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解是最好的导师、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对古诗培养起一定的兴趣,有点勉为其难了。

 

可以说,对于不同的人对待传统文化—古诗的不同态度,在现实之中的确是没有定论的,只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就如今上海市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去全部古诗而言,我们不妨宽容待之。我倒觉得,此次教材修订的争议让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浮出了水面: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传承?对教材的争议不妨搁置,但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是继续进行下去为好。

 

古诗之所以成为负担,责任不在古诗本身,在于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不改,今天删这个,明天删那个,都是无用功,这不是改革,是折腾;折腾教师和学生,折腾社会。而教育还是原来那个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一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全被删引争议
小升初家长自述孩子失败教训:新概念英语没学好
张学勇:不要让语文老师教到怀疑人生
解读新课标3:说说朗读那些事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解析
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和做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